古代姓氏来源及其主要途径
宋学民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自周朝周公姬旦制定《周礼》以来,中国华夏民族的礼仪法统和礼乐文化,得以逐步统一规范;以此成为华夏民族走向文明社会和礼仪之邦的开端。
《周礼》,上对封建等级尊卑、典制礼仪、宗族血缘关系及家庭伦理等;下对婚丧礼仪、交往礼节以及吃穿主行等日常生活中的繁文缛节,都订立了具体规范性制度和规矩。孔子及其儒家历来尊崇周公,孔子晚年耗费心血整理编写的《礼记》,就是以《周礼》为蓝本加以校订编著的。孔子毕生以“克己复礼”即复兴周礼为己任。《论语》和《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直到晚年还经常说梦见圣人周公,并与之交流,受其教诲。所以,“周公之梦”被认为是吉祥之梦。有人说。周公就是中国儒家政治文化的创建者;而孔子则是集大成者。又说:孔子是人们心目中的圣人,而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则是周公。这话有一定道理。
根据《周礼》“五世亲尽,另立别族”的礼法制度,同族下传五世之后,称为出了“五服”。古代出“五服”以后,一是可以另立别族,并可以另立姓氏。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姓氏很少,族群活动范围狭窄;通过扩大建立别族与姓氏,有利于区别血缘关系,扩展族群范围。二是出了五服的族群之间,男女可以通婚;从而规范了婚配制度。至今人们称结婚为“行周公之礼”。三是以姓氏为载体,有利于对人口的登记造册与管理等等。(在丧礼方面,把亲人去世一周称为“一七”;丧事奠仪以“五七”为止;也是沿袭《周礼》的缘故。类似习俗还有不少)。
古代姓氏来源的主要途径:
1、以国为姓。尤其周以后,大量分封诸侯国家;其封地大到一省或跨数省;小到一乡一县;而且后来发展到国中有国,藩属附庸并存。这些诸侯、附庸的后人,往往以国为姓,另立氏族。尤其亡国后的王公子孙后裔,多以国为姓。
2、以封地采邑名为姓。各诸侯国对国君子弟、公族成员、军政要员以及有功人员等,又实行赐封食邑、采邑等,以封地代替俸禄待遇和奖励的制度。这些人的后代子孙,往往又以封地名为姓。
3、以居住地名为姓。尤以普通人家和复姓居多。如西门、东郭等。
4、以祖上名字为姓。如孔父、皇甫等
5、以世袭封爵名号为姓。
6、以祖上谥号字为姓。谥号是帝王对死去的大臣、将领等,追赠的荣誉封号或字号。
7、以祖上官职名为姓。如司徒、司马等
8、以帝王赐姓、避讳而改姓。封建时代,帝王可以对臣属赐以姓氏,称赐姓;而如果臣属的姓氏与帝王名字相重,则必须另起姓字,称避讳。否则,被视为“大不敬”。
9、以职业技艺名号为姓或改姓。
10、为避仇、避祸而改性。
11、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化而所取汉姓。
12、其他诸多原因改性。
据唐史记载:唐肃宗时御史大夫韦伦,奉命出使吐蕃;以苟增(苟读勾)为副使。走了一些时日,有人对韦伦说:“吐蕃人最忌讳狗,你带领一个姓苟的副官,怎么能和吐蕃人友好相处呢。”韦伦立即把这事上奏皇帝。皇帝下旨敕令:把“苟”改成“荀”(读寻),不用换人。出使归来之后,苟增就姓荀了,后来也一直没再恢复旧姓。类似的典故,历史上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