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姓氏寻踪 >> 文章内容

临沂兰山杨氏: 一代武将 明朝起家 魂驻沂州

[日期:2017-12-03]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1260[字体: ]

临沂兰山杨氏:一代武将 明朝起家 魂驻沂州

  兰山区兰山街道办事处庙上村有一处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墓地,墓地内有四座隆起的土坟,另建有石羊、石马、石人、石牌坊等,其间稀疏栽植有青松。夏季杂草丛生,冬季枯草遍地,只有每年的清明节、春节,这里才热闹起来,墓主人后代子孙争先过来祭奠、朝拜。

  墓地内埋葬的是杨氏家族中的显贵成员,分别是:杨氏始迁祖杨瑄、八世杨韬、九世杨应祥、十世杨肇基。此墓地因明太傅太师杨肇基御葬于此而得名,称御葬陵。从杨瑄迁至临沂后,在临沂繁衍生息,形成了明清两代临沂四大家族宋、王、杨、赵中的大姓杨氏家族。以前的御葬陵有着怎样的面貌?杨氏缘何到临沂扎根、繁衍?现在的临沂又遗存有哪些有关杨氏的遗址、记忆?本文通过走访杨氏后人,尽可能地还原一段家族历史。

杨氏后人在修复后的御葬陵内祭拜祖先
庙上村御葬陵:荒芜掩盖昔日之雄伟肃穆

  1967年以前,位于庙上村村东的杨氏御葬陵依然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杨氏墓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南向北进入墓群,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青石雕刻的华表,华表高约10米,表身均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盘龙,顶端雕刻着望天石猴,名曰“石猴观海”。向北,龟驼碑迎面竖立,碑基约有1.2米高,碑身高约3米,碑文目前不详。龟驼碑北侧紧挨着东西各竖立有一尊石羊,均有青石底座。石羊北侧同样东西两侧各有一尊石马,体态雄壮、威武。石马旁边有一尊石人,石人高约2.3米,东侧为文丞相,西侧为武将军,文官手持笏板,武官佩带宝剑,有文武大臣候请、守护之意。

  石人北侧有一座青石牌坊,牌坊高约10米,民间相传牌坊横额上雕刻有“功高社稷”四个大字,也有传说雕刻的文字为“钦赐御葬”四个字,确切文字已不可考。

  石羊、石马、石人塑像规格均略高于实际人畜规格,以彰显墓葬主人的尊贵。供桌北侧的墓葬就是杨肇基所葬之墓。 

  关于御葬陵,《杨氏家谱》中有记载:“庙上祖陵始建于1597年,因此地风水极好,年仅36岁的九世祖杨公讳应祥阵诨中,随葬此处。1612年,八世祖杨公讳韬逝世后葬此地。1631年史称明太傅的十世杨公讳肇基病逝蓟州军中,受皇封钦赐御葬于祖林,曰御葬陵。”

  在杨肇基御葬于庙上村这处陵墓之前,此墓地仅仅是杨氏一处普普通通的家族墓葬。1631年之后,杨肇基御葬此处后升为御葬陵,建华表、龟驼碑、石羊、石马、石人、供桌等,以此祭拜杨氏祖先陵。

  御葬陵内栽植有大量松柏,至1967年,松柏约有数百棵,直径均有七八十厘米,松柏的外围栽种的都是杨树,杨树林起到防护林的作用。参天的大树笔直耸立在御葬陵内,夏天遮阴蔽日,庙上村附近的村庄农户下地干活途经此处大都喜欢在林边休息纳凉。顽皮的孩子们喜欢到御葬陵内捉迷藏、掏鸟窝。高规格的御葬陵直至1967年,方圆百里罕见。只要说起杨肇基,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头盛赞其生平建功的事迹,作为杨氏后人同样乐此不疲地向外姓人讲述杨氏族人的过往历史。

  杨氏生者将御葬陵当做死后安乐的去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截止到建国后,御葬陵内埋葬有大量杨氏后人。

  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御葬陵内参天的杨树、松柏相继被砍伐。御葬时所雕刻建造的华表、龟驼碑、石人畜等或被捣毁破坏或被搬走丢弃,大量土坟墓被移平。在杨肇基墓葬中挖出一块墓志铭,几经辗转,现存于博物馆。如今,原有石刻仅剩下两座龟驼碑底座,孤零零地立在原址,无声地向过往行人叙述着当年御葬陵的现实存在和雄伟庄严。

  目前,杨氏后人集中分布在兰山区兰山街道办事处,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河东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太平街道办事处,苍山县神山镇、卞庄街道办事处等地。历史不容被忘记,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杨氏后人开始筹划原址修复祖先的御葬陵。杨氏后人翻阅大量史料,同时根据口传的记忆绘制出一幅未破坏之前的杨氏御葬陵原貌图。

 

  御葬陵修复完工于2003年,清明祭祖,现场锣鼓喧天,100余辆车停在祖陵附近,5000余人先后涌入,大家鸣鞭炮、上香火、烧火纸,寄托对祖先的崇敬、缅怀之情。人群中交谈的话题纷纭,唯有一个不变的话题是“再续杨氏家谱。”

  此后的几年,本地杨氏族人每逢清明、春节都会成群去御葬陵内祭拜,外地杨氏族人来临沂便不定期去祭拜。御葬陵延续着、见证着族人对祖先的崇敬、缅怀之情。

 
历史遗迹见证扎根情
1、杨氏迁入沂州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从山西向山东移民。百姓当时不愿意离开繁衍生息的故乡到外地。明朝统治者以强制性的手段把百姓集中到洪洞县一个叫喜鹊窝八间屋的地方分期分批迁移。如何安排这些移民的衣食住行以及迁移后的安置问题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

  宣德九年(1434),明朝政府钦调杨瑄至沂州。杨瑄到达沂州后看到地方百姓虽然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百姓的生活仍然很穷苦,大部分移民仍然对沂州本地的饮食不习惯。杨瑄经过仔细考察发现,沂州的气候、土壤和江南地区非常接近,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比较适宜种植水稻,随即安排人将南方的水稻种子带到沂州来,在沂西试种成功并大力推广,开始了沂州生产水稻的历史。

  由明代右都御史王璟所撰文章对此事做了详细记载,并雕刻在石碑上,原存于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城子村杨氏祠堂内,后来被毁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氏后人在临沂安居乐业,生息繁衍,逐渐增加,又系官宦人家,所居住的地方就被后人称之为杨家巷。至十世杨肇基殄祀于旧城西门重门里的琅琊“五贤生祠”内,家族声望达到顶峰。

  生祠是为活着的人修建的祠堂,用以彰显和纪念祠堂内所祀人物的功德。旧临沂城西门里的五贤生祠也叫琅琊生祠,始建于明朝。祠堂内祀大中丞赵彦、观察使徐从治、太守垄公、邑侯晋公和大将军杨肇基五人。五贤生祠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杨肇基其人在临沂深受爱戴。

  除了五贤生祠外,现今兰山路中段即旧城东西大街中部路北的石牌坊巷,因杨肇基与其子杨御蕃两代战功,在家乡建惠民石牌坊而得名。《杨氏家谱》记载:“杨肇基于天启五年(1625年)建惠民石牌坊一座于沂州城。”

  2、傅庄杨肇基宅

  1916年版《临沂县志》中有载:“将军里,治南四十里城子村。明太傅杨肇基古宅。”县志中所指的城子村即今天的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城子村。

  《杨氏家谱》中同样有记载:“城约建明中期,据传杨氏祖先见此环境大悦,遂建城堡,房屋以上下二层,按五行八卦设计,历数年城成,智者曰:‘五凤楼’。”五凤楼即为杨肇基在城子村时宅院中的一部分。原址在现今城子村东南方向,五凤楼遗址以村中心大街路口,向北、西、东大约1000平方米,青石底座垒砌而成。关于五凤楼当年的建筑风格和造型已不可考,但是,现在在原址处地下仍存有当年的青石楼基。

  杨氏宅院中五凤楼南侧建有一处花园,花园内存放有太湖石。杨氏宅院坐北朝南,门口有一对大石狮子。据杨氏后人介绍,石狮子后被政府搬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保存。

  杨氏当时在城子村设有跑马场,现在称蕾草路或跑马趟子,位置在村西南方向。现在称南老荒的地方是当年的养马场。城子村东约200米处,现在称古墩子的大土墩,即当年的点将台。

  城子村村委北侧约100米处现有一处南北走向,宽约12米的河道。河道内囤积有少量水,可见淤泥。此河道即为当年杨氏宅院的护宅河,护宅河顺着村子由西流向东北,现如今多数河段已被村民们取土填平盖了房子。紧挨着护宅河东侧满是栽植的竹子,冬日里寒风夹杂着雪花吹过,阵阵沙沙声不停地响起。

  现在的城子村,500余户人中就有400余户姓杨。有关于杨氏祖先杨肇基居此的历史见证仅剩下五凤楼青石楼基、太湖石、护宅河道等。为了尽可能地保存遗迹,村里杨氏后人将护宅河东岸的这一大片竹林保存下来,竹林内收拾得干干净净,丝毫不见杂草、垃圾、牲畜粪便等。村里年长的族人同样习惯带着后辈到村委太湖石前瞻仰,并告知其中的历史故事,以此延续祖先的记忆。

  记者/车少远 通讯员/杨开泰 高奎

 
 

来源:琅琊网  编辑:明天

           因当年占地10万平方米的御葬陵现如今大部分土地被占做他用,杨氏后人只能在占地2000平方米的墓地内根据原貌,筹资重建当年的石羊、石马、石人等雕塑。因历史久远,原御葬陵内的众多墓葬无法具体确认其原址,杨氏后人仅在2000平方米内的墓地中重新确认并修复了杨氏始迁祖杨瑄、八世杨韬、九世杨应祥、十世杨肇基等四座坟墓,以供后人祭拜。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