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姓氏寻踪 >> 文章内容

临沂兰山区南楼王氏(下): 优良家风世代传

[日期:2017-12-02]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161[字体: ]

临沂兰山区南楼王氏(下): 优良家风世代传

  王氏宗祠东侧碑林内存储着大量记事碑

  南楼王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倡导孝友家风,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族内一众官员为官清正廉洁,体恤民情,时刻心系百姓安危,深得百姓拥戴。

  正是由于家族的先进文化理念、为官之道等优秀品格通过一代又一代族人的文化自觉加以传承,使得南楼王氏家族得以持续发展下去,成为地位显赫的大家族。

  外籍记者王公达:抗战期间采访毛泽东

  王公达原名王聿知,曾用英文名乔治·K·T·Wang。1909年出生在东墠村,系琅琊王氏第七十二代孙。王公达自幼受诗书门第之庭训,天资慧敏,后经寒窗苦读,于1927年考入清华大学新闻外语专业,求学期间因故中断学习,曾受聘于几家报社,采访过国民党将领冯玉祥、何应钦等人。

  王公达采访时深入调,文章颇受读者欢迎,由此声名鹊起。

  后来,王公达转入北京大学继续深造,精通中、英、日三国语言,193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两年后,受聘于美国合众社当记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公达临危受命随军采访,转战南京、重庆等地,亲眼目睹了日寇在中华大地的野蛮残暴,深受触动,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尽个人最大的努力部述职并加入了美国国籍。后来,他受合众社派遣返回中国,奔赴抗日各战区继续深入采访。

  当时,抗战形势岌岌可危。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是当时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抗日战争究竟能坚持多久?中国到底会走向何方?1938年2月,带着种种疑虑和困惑,王公达以美国合众社特派记者的身份在延安采访了毛泽东。

  从王公达提出的九个问题我们能了解到,他问的均是当时中华儿女面对的问题核心所在,采访不仅涉及到抗日战争战略战术,还包括国共合作、对美关系等。毛泽东针对王公达的询问,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抗日战争以来的背景和战争进程,果断指出:“日本的弱点渐渐暴露出来,中国的力量则渐渐加强起来”,日本“终必走上完全崩溃之途”。毛泽东对于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也作出了回答,其中包括共产党对“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采访后,王公达迅速将文章整理成稿,刊发在《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国际报刊上。1938年3月5日第32期的《解放》报也刊登了此文。

  通过采访,王公达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抗战必定胜利”,同时,他紧跟着又撰写了《中国延安纪实》、《中共领袖的心胸》等文章,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以及国共合作的诚意,这些都极大地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信心,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真实的中国。

  王公达的客观报道引来了国民党当权者的不满,也为此经历了一段艰难坎坷的生活。随着形势的变化,1946年,才华出众的王公达又被国民党政府聘请到中央社工作。为了能够采访到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等三人军事小组成员的和谈情况,王公达不辞劳苦,分赴北平、南京、上海等地。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公达被派到土耳其分社工作,后赴巴黎、约旦、埃及等地采访。1954年,王公达离开中央社,赴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历史。

  南楼王氏家风:安心立命,修身养性勤政爱民

  1、尚学修身,为官清正

  读书继世、忠厚传家是琅琊王氏春节时在大门上常贴的对联,也是王姓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

  王氏家族中的“传”、“行状”、“封赐”的内容都是“学而优则仕”的生动体现。在南楼王氏家谱中更单列出“科第”“明经”以光宗耀祖,启示后人。

  “学而优则仕”,首先说的是“学”。在王氏家族发展史中,家塾教育非常盛行。王氏所居乡里,均设有家塾,请名师授课,或者族人任教,这种教育方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40年代新式学堂的兴起。

  在东墠王氏科举仕进的道路上,有个人物非常关键,她就是窦氏,可以说没有窦氏就没有东墠王氏家族后来的辉煌。这位年纪轻轻就守寡的窦氏不仅抚养了自己的孩子王淑经,还抚养了淑经的长子王楠和次子王梓。正是窦氏抚养的这几位人才,为东墠王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关于窦氏的记载,见于《费县志》介绍王淑经的文字,“淑经,少孤,事母以孝闻。既入庠,兼理家务,且读且耕。母窦氏治家严明。淑经更以勤俭自励、家资以裕,延名儒严师课子孙。

  在王梓的介绍中提到,王梓”幼失恃,鞠于祖母窦“。窦氏对他抚恤周至,尤其在教育上对他要求很高,在窦氏的影响下,王梓对后辈的教育也非常重视。他担心后辈不能实力为学,就亲自担任教读,口讲指画,不怕烦劳,督责严厉。在他的努力下,一门中科第蝉联。其中王梓的胞弟子侄同时为牧令者就有5人。一时间,王氏门楣显赫,盛况一时。

  在读书仕进之路成功后,他们又将“诗书继世,忠厚传家”的理念继续发扬光大,以造就人才为己任。甚至有些官员退职归乡后,仍然以教书为业。这些都为族人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而优则仕,也逐渐成为王氏家族的一种族格。

  同时,一个家族如果仅仅是自己获得了显贵的地位,却不能够为百姓做实事是子弟为官者要恪供乃职”,成为王氏家族中为官者的准则。

  《费县志》记载有东墠王氏家族王者聘勤政爱民的故事。

  王者聘是雍正年拔贡,四川温江县知县。在这样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他白天忙于公务,到了晚上就在书海中求知,生活中不提倡奢侈,并且以身作则倡导勤俭之风。而他在财务上则“于常规无所取,署中费用惟俸银四十余两而已。”可见为官清正廉洁、勤奋。

  每年到了春夏农忙的时候,王者聘还亲自农民负担,以至于当地百姓“勒石戴德”。

  当时,在县署的东门外有座长桥,以前是木头立柱支撑桥体,王者聘担心雨季河水涨将长桥淹没,给河两岸百姓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考虑到河堤均为草木垒建,很容易决堤,为了防备水患,淹没百姓良田和民居,王者聘主动捐出自己的俸银倡导重修长桥,改为石筑,“又为桥楼覆之”,加固河堤。百姓感念王者聘处处为大家着想,于是纷纷称那座长桥为“王公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官爱民则民拥戴官,王者聘主政温江县所付出的心血换来了百姓的拥戴,所以在他治理温江县15年后,被推荐提拔为中书舍人。当百姓们意识到他们的父母官王者聘不走不行时,皆哭泣不止,“则请建生祠,立遗爱碑“。王者聘离开的那天,路两侧站满了攀拥相送的人,王者聘几乎不得行。

  当然,王者聘只是南楼王氏家族中走出的一位官员,家族中其他为官者大都恪尽职守,勤政爱民,严格履行做官为民的操守。这种为官之道,尤其在古代难能可贵。

  2、体恤乡邻,恪守孝友

  历史上各大家族兴衰无常,多数大家族都只是兴盛一朝,但是南楼王氏家族的发展却历经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审时度势,顺应特定时代的发展,不抱怨、不守旧、不愚忠于一个颓废的朝廷。

  为明清、民国等政治时局的交替而放缓发展,五世祖王埙、七世祖王者臣等都是清进士、举人出身,直到清朝末年科举依然取中者不断。到民国时期,家族内涌现出了大批大学生。

  在王氏家族的发展史中,忠厚传家则体现为:济困扶危,为德于乡。

  《临沂县志》有载:义堂王氏王佩琚,候选县丞。“值岁荒,请于道县牟,施粥救饥,多设粥厂。牟即委以施粥。琚按口给食,均沾实惠。”

  王氏家谱或者《临沂县志》的人物传中,有不少王氏家族为官者都列有“有惠政”、“所至有政声”的好评。同治五年是一个饥荒年,十世王旭龄与族侄承恩等设义仓于龙泉寺,赈济贫困,到底救活了多少人已经无法计算了。诸如此类善举,客观上巩固并提高了王氏家族的社会地位,使得这一家族成为乡邻百姓尊敬的大家族。

  此外,南楼王氏继承了白沙埠王氏家族“孝友”家风,本支族中也出了诸如王楠、王梓等以孝友著称的族人。

  南楼王氏王佩珩出生一个月母亲就离开了人世。由于早年丧母,没有得到母爱的王佩珩长大成人后每每想到母亲,便忍不住伤心饮泣。王佩珩将对生母的思念之情转嫁到继母身上,侍奉养母。在众兄弟之间,王佩珩同样做到友爱互助,在家产分配问题上,他同样是“尽以祖业让其兄”,自己则另外购置田产。

  南楼王氏王者臣,康熙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撰修《一统志》。后来,王者臣担任丙子科福建主考,当时他才38岁,可谓事业正处在上升期,当王者臣得知父亲王佩瑝患病的消息后,他便“躬奉汤药,后殁,哀毁成疾,不数月而卒,以孝殒身,阖郡惜之。”过世时才年仅41岁,怎么不令人惋惜。

  记者车少远 通讯员王思印

来源:琅琊网  编辑:明天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