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姓氏寻踪 >> 文章内容

苍山庄坞杨氏:明清时就出了名的善人之家

[日期:2013-01-08]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128[字体: ]

苍山庄坞杨氏:明清时就出了名的善人之家

庄坞杨氏家祠。
 

  明永乐年间,庄坞杨氏始迁祖杨德胜自安徽合肥迁至山东,三世祖杨明友由济宁汶上县迁苍山庄坞镇河西村,族人在河西村逐渐繁衍生息,一度成为明清时期临郯一带名门,发展至今,庄坞杨氏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

  任何一个大的家族均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简以世居河西村杨氏族人的记忆,展现其祖上三位贤人的生平点滴,由此窥探这个家族人文发展史中体现出来的孝老爱亲、劫富济贫、清廉为官、坦诚做人的优良品德。

  杨守政、杨慰:尊崇孝悌,为官克己奉公

  杨氏家族在沂州居住期间,第一位真正光耀门庭的是杨守政,他是明正统、嘉靖年间人,原名杨干,又名守政。

  杨守政自幼家境贫寒,和妻子文氏共持家务,每日亲自下田耕作,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尝尽人间艰苦,深知钱财来之不易,所以养成了勤俭过日子的习惯,每花一个铜钱都要掂量半天,家里每添一寸布也要盘算几回。由于精打细算,持家有道,家里才算有了些积蓄。

  杨守政品行端正,老实忠厚,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和邻居相处亲如一家,他的正直、质朴、勤劳也赢得了乡人们的尊重。杨守政常常告诉人们说:“我虽然不能光宗耀祖,但也不能因为品行不端而辱没了宗族;我虽然不能把每一个兄弟的家庭都安排好,但都竭尽全力;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但能勤俭持家,自力更生。”他常常教育后人,“只有人勤地才不懒,要过上好日子,必须靠节俭。”

  每当杨守政看到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就皱起眉头,并告诫家里晚辈千万不要向那些人学,因其注重家庭教育,大儿子后来出仕上任泾州府。

  知州听说杨守政的名望,对他很是钦重,在旌善亭内写上了杨守政的名字,树为乡人的榜样。知州大人常对人们说:“假如老百姓都像杨守政这般做人处事,官府可就清闲了。”

  杨守政病故后葬于庄坞,其后代子孙以农为本,又不忘诵读诗书,以种果树为副业,家道越来越富裕,为以后庄坞杨氏发展成为临郯一带名门望族打下了坚实基础。杨守政虽魂返仙境,但遗风长存。乡里有名的人都愿意和杨家交往,杨家的老老少少淳朴善良,办事讲信义,对人态度谦和。

  有这样一副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杨守政及其后人的为人处事,正是这幅对联内容的具体体现。

  上文中说起的杨慰,庄坞杨氏十二世祖,自幼博览群书,如儒家经传、小学教育、历史地理、诸子百家及各类诗词歌赋,常看《归藏易》、《连山易》、天学、奇门遁甲诸书,达到了无书不读的程度。他写的文章沉重雄浑,思路开阔,不喜欢文辞堆砌,雕词琢句。家塾中跟他学习的人,一经他指点便能掌握写作要领,如郯城的吴元浙、祖孙价恺等都在他的教授下中了举人。

  入仕途后,礼部选任杨慰为山西夏县令,不久调补福建福安令。杨慰到任时,正值地方荒年,他请示朝廷免去福安历年拖欠的赋税,人们这才得以度过灾荒。邑中有几家大户,依仗祠堂公款剩余的钱滋生事端,到公堂诉讼,不但牵连了好人且使官府办事人员也借机狼狈为奸,谋取私利。杨慰得知后,将各祠堂公款立了一个使用条款,把余钱分给各族中的贫困户。这样以来,由此事打官司的案子不禁自止。

  乡贤杨鸣春:性格豪放,士绅美名远播

  杨鸣春,字青雷,是明代乡贤杨蕃的小儿子,其性格豪放不羁,宽宏大量,敢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常常急人之所急,救人之所难,并且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乡人们不论远近亲疏遇到困难都愿意找他帮忙。

  有关于杨鸣春的为人,河西村众人至今仍津津乐道,以下几件事便能充分说明:

  崇祯十六年,都督刘泽清自恃重兵在握,骄横强暴,不受朝廷约束,自临清率兵南下,一路烧杀抢掠。有一位曾姓男子,早年抛弃妻子,其妻后改嫁庄坞地方人,不久亡故。曾某投在刘泽清部下,当了一名下级军官,正巧接受军令驻扎在庄坞。他就借故以要媳妇为名,敲诈勒索,眼瞅着乡里要发生一场劫难,众人慌乱之际,刚满二十岁的杨鸣春带着酒、银等礼物孤身到刘泽清处说明情况。刘泽清听了杨鸣春一席说辞后,大赞其胆识过人,这件事不但得以解决,刘泽清还馈赠其40头毛驴。

  清初,有个从南方到京城的读书人名叫孙光祀,半路上钱花光了,杨鸣春慷慨解囊资助他路费。后来,这个人在京城考中功名,官至司马;杨鸣春的朋友因做生意亏损,无力外出谋生,他便贷给这个朋友五百亩地,让其积蓄资本。七年之间,他从不过问贷地的收入多少,直到这个朋友富足起来要回乡,他才把土地收回;在县衙当小官的陈某,和杨鸣春交好,后来陈某遭人诬告,被捕入狱。杨鸣春亲自到县衙,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陈某无罪,请求县官重新调查,之后挽回了陈某的声誉。

  在乡里,杨鸣春助人为乐,且善于排解纷争,谁家有争执都找他评判。只要有人来找,杨鸣春向来不推辞,调节纷争以理服人,能让双方心服口服。当然,有时会遇到不讲理的人,说理不听,杨鸣春就不计个人利害,权当自己家的事与对方争论,若需要用钱,他就立刻去取,从不吝惜。于是乎,杨鸣春家虽颇有田产,但由于其乐善好施,家里却无余钱。

  当时,沂州一带民风向佛。有些不法和尚借办佛事为名欺诈百姓钱财,当时的大环境是皇上提倡信佛,所以,不少百姓或者士绅明知道有些和尚做的不对,也不敢得罪他们。一天,有和尚坐着八抬大轿来到杨鸣春门前索要抄佛经的费用,并信口雌黄。杨鸣春大怒,对和尚故弄玄虚妖言惑众很是气愤,就命人把这个自高自大的和尚扔到深水里,并指着对方教训道:“出家人应以善为本,苦修为业,尔一个和尚竟坐八抬大轿,招摇过市,哪里像是佛门弟子。”那和尚浮水逃跑,狼狈不堪。遂后,到府里告了杨鸣春一状,诬陷他阻扰佛事,殴打佛职人员,沂州知府田玉讯亲自处理了这件事,派专人下来了解事情经过,察知那和尚是个善于告刁状的人,就将其传至大堂,打了一百二十大板,罚其充军戍边。自此以后,坐着轿下乡化缘的僧人不敢再入沂境,百姓对此拍手称快。

  其实,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有的因为结婚,有的因为家人亡故,有的因为贫穷疾病,都受过杨鸣春的接济。

  贤良是生活中一点一滴所体现出来的生活与处事作风。与杨鸣春的行为相比较,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不少,有的不做善事,手下人欺压乡人,凌辱孤寡,投机牟利。他们明知手下人行为不正,却不进行管束,只是隐瞒劣迹,保全自己的名声。他们只信守“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信条。


                                  (下)

 

  百年鸳鸯松:见证焦杨两家以和为贵

 

  明朝中期,焦家始祖从章丘刁镇迁至庄坞镇马湾村,此时庄坞杨家已繁衍到第五代,焦家比杨家晚了整整五代人。焦家始祖共分为四支,古时候盛行踩林建墓地,焦家二支在马湾村村西看好了四亩林地。起先,焦杨两家和谐相处,到明末清初,焦杨两家结为秦晋之好,焦家的一女嫁给了杨氏十二世祖杨泮,婚后两人感情笃好,生下四个儿子。清朝乾隆八年,杨泮的夫人焦氏去世。那时候盛行抢占风水头,于是焦氏的娘家人偷偷地把她埋在焦家的坟地里,引起焦家族长的不满,自然与杨家生出一些瓜葛来。

  焦杨两家即把焦氏起坟埋在林地西北角的一块空闲地里,并且在焦家林地前挖了一道沟,打了一眼井,这才平息了风波。

  缘何又引出了鸳鸯松的故事呢?这事要从焦家的一位文人说起,其父母去世后曾守坟三年,称得上是当地的大孝子。同时他又是高尧寺的第一善主,为高尧寺写过很多碑文,捐助过不少钱物。

  焦氏去世以后,其夫杨泮也到了风烛残年,想起夫人在世时俩人种种恩爱之情,想起焦氏对他们父子的种种好处,自己去世后却不能和妻子同葬在一起,于是整日茶饭不思,后来在儿女的催促劝说之下便到高尧寺替妻还愿。寺院里,见到了住持僧人后,杨泮说起当年把妻子葬在焦家陪嫁地里也是迫于同族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疙瘩宜解不宜结,表示愿意在其有生之年同焦家和好。

  住持非常同情杨泮的境遇,加之妇人又是焦家的姑娘,住持自然是以愿相许,答应做焦杨两家的调解人。那焦家文人本来就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早就想和杨家和解,只是苦于没有中间人从中说和,现在高尧寺的住持开了金口,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杨泮的请求。

  遵照住持的安排,两家在村西南新开了十亩林地,栽上两株刺松,寄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意,以表对杨泮夫妇遭遇的同情和惋惜,昭示两家后人以和为贵。

  谁知道,两株刺松却也随人所愿,长得亭亭玉立,枝叶繁茂,就像两只鸳鸯般相依相偎,二百多年历经风雨依然郁郁葱葱,焦杨两家这段动人的故事也随之一代代传了下来。

  记者车少远 通讯员姜建军 杨超
 
 

来源:琅琊网  编辑:明天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