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临沂古今 >> 文章内容

临沂古城春秋之石牌坊巷:罗炳辉寄宿剪影

[日期:2013-01-09]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62[字体: ]

临沂古城春秋之石牌坊巷:罗炳辉寄宿剪影

 

  兰山街道办事处庙上村娘娘庙

  街巷由来:缘起杨氏武将建惠民牌坊

  石牌坊巷位于临沂旧城东西大街(今兰山路中段)中部路北。石牌坊巷南起西大街,向北逐渐低洼,至协台后巷,长约510米,巷道宽窄不一,宽的地方3米多,窄的地方两米多,土路面。抗日战争前只有巷的南部紧靠西大街住户较多,北部低洼且有很多大汪塘,住户稀稀疏疏。

  此巷历史悠久,于明、清两代逐渐形成。该巷因巷口东侧原有一座石牌坊,故名石牌坊巷。翻阅近数十年的相关史志地方志,都记载石牌坊是明代杨姓所建,明代杨姓指的到底是谁?何年因何事情所建?

  《临沂市志》、《沂蒙历史名人通鉴》等记载,杨姓为杨肇基和其子杨御蕃,皆官至明朝总兵,屡建战功。死后,杨肇基追赠太傅太师,谥号“武襄”。又据《杨氏家谱》记载,杨肇基于天启五年(1625年)建惠民石牌坊一座于沂州城。

  杨肇基(?-1630年),字太初,明朝沂州人,其后世子孙大都居住在沂州城。杨肇基自幼有才且勇武过人,成年后中武举袭指挥,历任征东平西防倭三镇总兵,提任沂州卫正指挥,经屡次提升,任大同总兵,后因病在家休养。天启二年,巨野人徐鸿儒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一个支派)组织农民起义,攻陷了郓城以及邹县、滕县、峄县等15个县城,拥兵有数万人之多,围困曲阜和郯城,一时间人心浮动。山东巡抚启用杨肇基率兵镇压。经过大大小小数十战,杨肇基终于镇压了起义军,立了大功,进右都督。崇祯初年,清兵攻进关内,逼近京城。皇帝召他研究对策,派他镇守营地,很快收复了三屯营以及大片关地。因战功卓著加官锦衣卫千户,庇荫太子太师。军中病故后追赠为太傅太师,谥号“武襄”,葬于现今兰山街道办事处庙上村娘娘庙东。

  娘娘庙的始建年代不详,北宋景德年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修。庙长约10米,宽约9米,歇山式顶,顶上走兽等饰型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有一明两暗的三间殿堂和前廊。该庙门朝东,寓意龙女观海。庙前原有柳毅庙、关帝庙、钟楼、戏台等建筑,现仅存有古银杏树一株。

  娘娘庙是中国民间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所供主神各庙有所不同,除送子娘娘外还有眼光娘娘、豆疹娘娘等。娘娘庙娘娘一般指碧霞元君。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传说,碧霞元君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拜娘娘庙的大多是妇女,而她们最主要的心愿是求子,或者保护儿童,赐福免灾。

  杨御蕃(1605-1644年),字翰城,明末将领,官至总兵。天启元年(1621年)跟随父亲镇压白莲教起义,因功授沂州卫镇抚。18岁时荣升为曹州守备。因屡屡立下战功而官至江南总兵。不久病死军中,时年39岁。

  史料记载,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因两代战功,杨肇基在家乡建惠民石牌坊一座以示纪念。 小巷古韵:巷道曲径幽深乡情意浓浓

  如今的石碑坊巷鲜为人知

  石牌坊横跨西大街,正对石牌巷口,离城西门约500米。整个牌坊全部用巨石垒砌而成,高12米有余,分三个门道,中间为主门,较宽能够过马车,两边较窄仅仅能供行人过往,当时算是较大的石牌坊建筑。

  牌坊整体分为三层,第一层较高,是三个门道,用巨石条垒砌而成。横楣由石条相扣而成,中间石条上雕凿成一个大圆球,垂在门楣中心,花纹别致,雕工精巧。第二层是中间部分,在主门道上方,镶嵌一块长约两米,宽七八公分的大石条,上面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四周用四十公分的石条围成石框,上面刻有飞龙戏珠的图案。两边人行道上方都有飞檐顶盖,比中间稍低,这是石牌坊的中心部分。第三层是主门和中间部分的上方用石凿成的牌坊顶盖,四角飞檐。整个石牌坊外观层次分明,整体大方朴实。

  临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比较热闹,尤其晚饭后石牌坊上和沿街店铺门前都挂满了节灯,老百姓都出来观灯,街上人头攒动。

  每天石牌坊下天微明就有卖粥和油条的,随后卖烧饼的、卖烧牛肉的都出来了。早饭后卖炒花生、炒栗子的商贩陆陆续续摆摊。夏秋季节,卖瓜、桃、梨、杏的都有,石牌坊下形成了一个小市场。

  抗日战争前临沂西大街比较窄而且不直,石牌坊西街道向南弯成了弧形,到天主教堂西渐渐伸直。

  据传说,如果从东城门要看到西城门,对当官的不利,而且地方会不太平。由于这种迷信思想,建城设街巷时西大街就出了这样一个弯。1940年日寇占领期间,扩宽街道,街道南北拆了部分民房,把弯取直了,成了现在的宽度。路面仍是土路面,到了天旱季节,街中的干土有二三寸厚,车马通过满街尘土飞扬,卫生条件很差。

  石牌坊巷的东侧从西大街向北过了几户住宅就到了吴家大园,据传是吴兰家的菜园,日军占领期间做了日本兵的大操场,菜园北靠马石猴巷。北是赵家巷、公平巷(清末此地为袁家园)至协后巷。巷西侧靠街有一户住宅,宅基很窄,北靠张家后园,再北有尼姑庵一座。

  马石猴巷,东起北大街(今沂蒙路北段),西至石牌坊巷折而南行20米,再转向西行至营坊巷。全长220米,宽的地方3米,窄的地方2米,土路面。解放前,此巷住户较少,巷南从伏家巷到营坊巷是吴家大园、张家大园,只有伏家巷有几户人家,巷北住户较多。原巷口路北有一座小关帝庙,庙前有一石头雕刻的古兽,形状似猴似马,人们称“马石猴”,因此成巷名。该石兽一度被掩埋于废墟中,沂蒙路土路改铺柏油路面时出土,现在孔庙附近一家古董店里保存。据专家考证,此石兽为瑞兽。如今,马石猴巷子的东段(伏家巷至北大街段)已拆迁改造成为沿街楼和居民小区,西段街巷仍存,两边为普通民房。

  马石猴巷以北为居民区,至大寺前巷。大寺为北大寺,原为北禅寺,后改关岳庙,俗称北大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民国二十三年此处为进德会,解放后曾为城区制药厂。北大寺以北,沟、汪交错,地势低洼,夏季雨水多,就形成了一片汪洋,现已开发为居民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因石牌坊上出现了大的裂缝,当时政府怕突然倒塌伤及百姓而拆除。故居纪念:罗炳辉一生戎马陨落沂蒙

  石牌坊巷曾有一段光荣历史,为老临沂人津津乐道。解放战争时期,时任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罗炳辉一家曾在石牌坊巷胡家院内居住。当时新四军军部设在巷子西边不远处的天主教堂神父楼内,胡家和教堂仅一巷之隔,来回既方便又安全。

  胡家的院子坐落在巷子内最高处,是一座规整的四合院,大门西开。院子北边有3间堂屋,一明两暗,木制双扇门中开,门上面安有玻璃,整座房屋高大、宽敞、明亮,罗炳辉一家人就住在这个屋里。

  罗炳辉及其家人平易近人,晚饭后经常出来散步,遇到百姓总是亲切打招呼,有时还会唠家常,附近老百姓都很喜欢他们。

  1946年6月21日,“呜呜呜……”兰陵镇一辆军车上传出几名军人阵阵哭声,围观的群众争相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那时蒋介石开始向苏皖鲁大举进攻,罗炳辉中止修养抱病出征。他在前线深入部队得不到休息,有时晕倒在汽车里。病情逐渐加剧,组织上决定护送其到临沂治疗,结果罗炳辉从枣庄峄县至临沂途经兰陵时突患脑溢血,抢救无效与世长辞,英年49岁。

  罗炳辉,1897年生于云南省彝良县,阿都嘎偏坡寨人,由于家境贫苦,只上过3年私塾,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农奴生活。日寇投降,当时罗炳辉正患肠胃病,连续几天吐血。得到上级命令后,罗炳辉坐着担架北上鲁南接受日伪军投降,并指挥部队对拒绝投降的日伪军进行合围。1946年,被任命为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魁梧身高、巨人般的腰围、浑身铁打般的筋骨。”这是罗炳辉留给战士们的印象。从体态上看,他形似“弥勒佛”,有着一双迷人的眼睛,眼的上沿呈直线一条。罗炳辉以善用奇兵、疑兵和行军神速而闻名中外,毛泽东称赞他是“牵牛鼻子的能手”、“游击专家”,美国记者尼姆·尔斯称赞他为“神行太保”。

  罗炳辉和他的女儿

  就是这样一位党的优秀干部,在任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时,他的高血压和胃肠病已经非常严重。那时医疗条件差,这两种病就像慢性杀手,慢慢蚕食透支着他的身体。可以说,后期罗炳辉基本是在带病坚持作战,特别是枣庄战斗,这是罗炳辉指挥我军打的最后一仗。

  当时,罗炳辉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病体在战场驰骋中随时会遇到意外,在与陈毅告别时,他把女儿罗镇涛托付给他,“镇涛从小就东托西放,没有一个固定的环境让她学习。我一生忙忙碌碌,顾不上照顾她,若我不能活着回来,就请您收养她。”

  陈毅说:“万一发生不幸,你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

  从小过着苦日子的罗炳辉,感恩党组织的培养和爱护,更懂得只有怀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能换取革命的最终胜利。“我立誓要再打胜仗,向党献礼。”

  罗炳辉曾在日记中写道:组织关心我的身体,准备到后方修养,幸得到临沂城。元月三日夜即食管内血管破裂,经月余痊愈,休养四个月。……停战以来,全国又开始不断在各地爆发战争,可能爆发大规模内战,因此,奉命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又奉命前往视察部队,防范国民党突然向我袭击。

  病情恶化的罗炳辉依然坚持在一线战斗。毛泽东、朱德曾写信给罗炳辉,惦记着他的身体,望其退下战线休息。然而,“党组织培养了我,我立誓再打胜仗”的信念让他仍坚持在一线作战。

  罗炳辉逝世后,灵柩停在孔庙的大成殿内,由陈毅主持出殡,葬于沂河岸边。

  解放后,胡家后人陆陆续续把四合院东、西、南三面的房子都翻盖成了砖瓦楼房,唯独这3间老屋一直没舍得拆掉重建,后来胡家把老屋按原样修整一新,以纪念罗炳辉将军。罗炳辉当年在胡家堂屋西窗前的留影及其出殡时的照片,都被保留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

  如今的石牌坊巷,曲径幽深,但巷貌改变了许多。巷中尚有零星老房子存在,斑驳的土墙,青灰的小瓦,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小巷的悠久历史。

  记者车少远 通讯员张光锐

 
 
 
 


来源:琅琊网  编辑:明天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