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七孝”发生在临沂
|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我们临沂就占了7孝。“噬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卧冰求鲤”、“戏彩娱亲”、“闻雷泣墓”这些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孝故事,不仅是我们这方热土的的骄傲,更应是传承、完善、践行这一美德的实际行动者。 2012年10月23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文化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且博大精深,而“孝”文化位居其首。1989年,中国重阳节正式被定名为老人节,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全国敬老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老人,关爱老人,从你我做起。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来源:琅琊网 编辑:蔚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