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贵族避焉
公元前661年,在鲁国与莒国国境交界的地方,一队马车正在放足狂奔。
马车里坐着的,却不是鲁国的国君,而是鲁国上下恨之入骨的庆父。
庆父,鲁庄公的嫡亲兄弟,生性最是专横大胆,在鲁庄公死后,他接连杀死了两名鲁国的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并欲自立为国君。这也激怒了鲁国上下所有的人,导致鲁国国民暴动,使得庆父不得不逃出国都四处流浪。
如今,逃难中的庆父已经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前往鲁国国境东边的莒国。
作为当时鲁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庆父太了解莒国了,作为当时山东地区仅次于齐国和鲁国的诸侯国,莒国的军力虽然比不上齐鲁两国,但是外交政策上却相当开明,一方面他们与齐国与鲁国修好,一方面则对小国施压,同时还打开国门,接纳各国的流亡大臣或贵族。譬如说已经被彻底灭国的谭国国君,和现在的霸主齐桓公,都曾跑到莒国避难,而且都成了莒国国君的座上宾。“若我能够跑到莒国的话,相信他们的国君也会像善待小白一样,善待我吧?”
庆父不知道的是,不仅仅是自己,此后数十年间,来莒国避难的王公贵族数不胜数,据《左传》记载,除了齐公子小白,谭国的国君和庆父之外,“(鲁)成公十七年齐高无咎奔莒,襄公二十五年齐王何奔莒,襄公三十一年齐工偻洒等四人奔莒,哀公六年齐国夏奔莒”。
彼时的山东大地,诸侯林立,但是偏偏大家都愿意去莒国避难,可见莒国确实是一个有“公信力”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实力负责这些流亡贵族安全的国家。
但是庆父没有想到的是,虽然莒国有公信力,虽然莒国有实力保护自己的安全,但是自己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一死。
在抵达莒国之后,庆父的确过上了一段安稳的日子,但是很快,鲁国新一任国君鲁僖公的特使也赶到了莒国。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当年庆父乱政时,齐国特使说过这么一句话,如今已经即位为鲁僖公的姬申当然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所以,鲁僖公的特使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以重金“赎回”鲁国叛乱的罪魁祸首庆父。虽然史料上对于“赎金”并无详细记载,但是史学家们仍然通过现有的资料推断出,所谓的“赎金”,应该是鲁国的城池和领土,因为只有城池和土地这种无法当面交易的东西,才能为后面鲁国的“赖账”打下基础。
一边是乱国贼子,一边是城池和土地,莒国国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庆父的“寓公”生活,就这么结束了。
在回鲁国的路上,庆父选择了悬梁自尽,而这也让鲁国有了“赖账”的条件——从严格意义上讲,莒国跟随庆父一起去交割城池和土地的特使并没有保证庆父安全的回到鲁国,因此之前所谓的“赎金”一笔勾销。
于是,莒国与鲁国为此发生了战争,在几次交手之后,军力远逊于鲁国的莒国,只能无奈的接受了鲁国赖账这一事实。
民风: 莒国上下不尊周礼
一人负弓是为夷。
早在商朝,山东地区生活的人,被中原文明称为夷人。
彼时的中国大地,大大小小林立着无数的诸侯国,这些所谓的诸侯国,实际上往往是由某一族的某一个部落形成的。
莒国,就是这些部落形成的诸多国家中的一个。
在无奈的接受了周武王的重封之后,兹舆期回到了自己的莒国,开始发愤图强,同时他也定下规矩,即不尊周制,不尊周礼。
事实证明,兹舆期的规矩纯属多余,作为一个东夷族人的国家,莒国全国上下都对中原文化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对于“尊尊而亲亲”的周礼,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排斥。
一个有力的证据是,考古学家们曾经发掘过不少莒国的墓葬,尤其是墓葬中的陪葬鼎的数量,多的惊人,1977年,沂水刘家店子一号春秋莒墓,就出土了16件鼎,而有的莒国王公贵族的墓葬中,鼎甚至多达上百件,更有史料记载,莒国的太史申,一次就铸造了十座鼎。
而与之相应的是,根据周礼制度,贵为天子,方可用九鼎,诸侯则用七鼎。
不尊周礼的莒国,确实引发了不少诸侯国的不满,也让周朝的统治者颜面尽失。
不过,更让周朝统治者面上无光的是,莒国的国君虽然只是一个子爵,但是却在莒国国内大肆称自己为公,为侯,甚至为王。考古学家在不少莒国墓葬中,发现了“莒侯簋”以及“公簋”、“公铸壶”、“莒公戈”等陪葬品,而这些统统是莒国国君不尊周礼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