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临沂古今 >> 文章内容

临沂兰山太保林(上):河畔麦田历史疑云

[日期:2013-01-08]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42[字体: ]

临沂兰山太保林(上):河畔麦田历史疑云

 (一)

  太保林,地处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驻地东北约2公里处,其北约300米为东西向八字山和凤凰岭,沂河在其东,由北而南流过。墓区地貌为沂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倚山抱水,是一块风水宝地。

  据调查,太保林墓群占地总面积约40余亩,相传太保林内有数座墓葬,呈西北东南走向扇形分布。每座墓葬高约10米,远望宛若丘山。太保林内遍植松柏,有享堂,居中旗杆台两座。随着时光流逝,太保林内的墓葬多次受到破坏,封土被取走,期间先后有村民发现铜制剑、镜、钱以及陶俑、瓦当、玉片、画像石等物件。现在,太保林已然变成了一处再普通不过的平地,被村民们种上了麦子。

  2004年,文物部门曾历时13天对太保林原址进行发掘,因墓群早年被严重破坏,仅留有墓底或破坏后的残砖碎瓦,又值该处地下水位高,不便于勘探等原因,个别墓葬位置仅做到相对准确的定位,以留下一笔科考资料。

  有关于太保林的民间传说、史料记载、出土器物等一定程度上正在帮助今人还原麦田下的历史真容。

现已成为麦地的太保林全貌(自北向南)
墓区概况:几经风雨况景难寻

  太保林墓区东邻小姜村,西北为义合官庄村,南靠大姜村。北面的高岭,村民亦称之为凤凰岭,岭之偏西处原有两座自然形成的“八”字形高台,称之为“八字山”,但高台因早年村民取土而被推平。墓区现为麦田,所占土地属小姜村所有。

  王祥祠现存清嘉庆十五年记载碑载:“护林地坐落八字山前,周围一段四十亩,内有坟墓捌冢”。经现在科考测量,此位置记载可信。墓葬主要集中于小姜村西水塘东缘以东宽约100米的南北向地带,北缘基本在北小姜村至义合官庄村的东西水泥路一带,南至小姜村果园南段一线。

  根据村民们反映和科考钻探、调查发现,墓区内墓葬皆为地上或半地上砖石混合结构,墓室有石门、石础,墓壁由青砖砌成,顶部以青砖券顶,石灰嵌缝。砖石结构的墓葬,石上刻有画像,有虎、凤、车马出行等内容,可见墓主埋葬规格高、身份显赫,非同一般。墓区内其中有的墓葬疑似多室墓,例如现仅存下半部的一座墓葬带有耳室。另有其他墓葬,传说内有好多间,实际为一座多室墓。墓底尚有红色漆器残片。

  久居太保林附近的村民们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太保林内共有9座墓葬,每一座墓葬占地近一亩,呈馒头状,封土高达五六米,土层之上杂草丛生。其中一座墓葬半腰处有洞口一处,疑似早年盗墓者所留盗洞,深不见底,可容纳一人出入。附近有讨饭的人无遮风挡雨之处,经常躲到盗洞内暂避风雨。后来,王氏族人实在看不下去就把墓上的盗洞给封了起来。从这一说法可知,个别墓葬可能在过去就已经被盗过,里面的随葬品应该所剩无几。

  2004年,科考人员在一处墓葬前10余米处发现了很多汉代碎砖瓦,推测可能是当时墓前祭祀建筑所遗存。同时,在小姜村以及太保林一带发现有不少墓砖,系方砖、券砖两种,两种砖的一面可见有方格文。从这些砖的规格来看,墓葬规模当是比较大的。


                                 (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太保林周围小姜村、义合官庄村、大姜村三个村庄的村民纷纷到太保林内取土填壕、建房,墓葬高大的封土被逐渐取走后成为平地。由于这些墓葬中墓室建在平地之上,因此遭到毁灭性破坏,出土的铜剑、铜镜、铜钱、陶俑、陶猪、半两、大泉五十、五铢、货泉等物件或被砸毁、抛弃,或被当做废品。石条与墓砖被取走后建桥垒墙,只有个别墓底条石因在地下没有被挖出外,地上的砖石现在都已不见,墓区随即被整为平地。

  值得注意的是,从村民们提供的信息看,当年从墓中发现的物件有银缕玉衣两套,亦有说是金缕或者三套玉衣。有人记得只在一座墓中发现玉衣,亦有说在多墓中都见到过。抛开争议不说,墓区内出土过玉衣当是无疑。因为当时村民们对玉衣片不认识,发现的玉衣片或抛弃或出售。由现存当年发现的玉衣片可见,玉片为半透明青玉,玉质一般,长4厘米、宽3厘米左右。

  除了这些出土器物外,墓区原有石人、石马等神道石刻与石供桌,文革中亦多被毁坏,但也有被人有意识地推入大姜村水坑,埋掉保护起来。

  实地到相传为王氏故居南仁里的东孝友遗址察看,王氏后裔王孝俊介绍,过去曾在此地发现的砖上刻有“南仁里”字样。在小姜村东北角有古寺遗迹一处,当地人称灵感寺,也称兴国寺,尚有断碑数块。太保林北约4000米处的沂河西岸为诸葛城,据史书记载可能是春秋时中丘城,或亦为汉代临沂县城,在城外沂河岸上有唐代鸿福寺旧址,古寺虽无,然而石狮、石碑、古柏、古银杏树尚在。

  墓群属性:朝代墓主人难详识

 
 根据科考发掘,参照临沂一带文献记载来看,太保林应该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汉至魏晋时期的贵族家族墓地。据王氏家谱记载:自汉宣帝时谏议大夫王吉迁来南仁里始,至晋太保睢陵侯王祥止,共历10代,墓有历代奉祀。现在王氏后裔手中保存有清政府准祀王祥的两份《执照》,《执照》的存在对于判断太保林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清政府颁发的准祀王祥的《执照》。

  从《执照》内容得出结论,太保林确实为王氏族裔墓葬,且入葬朝代久远。太保林系王祥而得名,并被官方认可,世代祭祀。

  至于太保林墓葬数量,从孝友祠《记载碑》看,太保林共有古墓8座,但当地村民有7座、8座、9座、11座四种不同说法。2004年,科考人员在太保林实地勘察时发现7座墓葬,后来小姜村年长者又补充了一座已被挖掉的墓葬,共8座,与《记载碑》一致。截至目前,太保林内墓葬数量仍有待具体考证。

  此前,临沂市史志办公室总编辑王瑞柱曾在墓区附近村民手中搜集有青铜环首刀、弩机和汉瓦当各一件,结合这几件器物,同时根据村里人口述看到不少汉代方砖、梯形券砖和散落的雕刻不精的汉画像石,王瑞柱推测此墓区应初建于西汉并延续至东汉时期,这便和王骏、王崇父子有了直接关系。

  支持王瑞柱观点的原由是:环首刀是汉代典型的兵器,而青铜环首刀只有西汉时使用,到东汉时铁兵器完全代替了青铜兵器,环首刀均为铁(钢)制,不可能再有青铜环首刀的出现;汉画像石主要流行于东汉。

  从《晋书·王祥传》来看,王祥逝于自己在洛阳的府第,并有遗嘱,死后要葬于洛阳邙山之上,而与之同在洛阳做官的异母弟王览很可能随兄一起葬于洛阳。但由于王祥、王览名望大,子孙为方便祭祀,极有可能将此二人的衣冠葬于白沙埠镇太保林内。

  由上述推断可知,墓葬所葬之人晚至王祥、王览。


                                 (三)

  考虑到王崇的官职较高且在西汉时去世,且王吉初来临沂,很可能与其子王崇都回皋虞故里安葬。王吉之孙王□(不能确定到具体人,以“□”代之)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临沂人,死后可能葬于临沂,为该墓葬群中第一祖。结合以上研究成果,王瑞柱推断太保林内墓葬主人锁定为以下诸人:王□、王遵、王时、王音、王仁、王谊、王睿、王典、王融、王祥、王览。

  对于太保林建墓者的推测,王氏后裔王军宝持一种观点。王军宝认为,可能是梁武帝萧衍(因他曾在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兴建孝友祠),也可能是王祥后人有权者,而后者可能性更大一些。理由是:大孝显亲。古人在社会上有大声望者,使家族兴盛就是对前人的孝。帝王有七庙之祀,“社”是也。大夫五庙,家鬼是也。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说明后人有能力者都会为祖先立庙竖碑、主持修家谱等可传世的事情。其次,功盖天下,权倾朝野。王祥后人中能当此八字称呼者便是王导。当初元帝司马睿得天下实赖王导、王敦兄弟以及王氏族人的鼎力支持;此外,富可敌国。王导虽没说有钱,但其族兄王敦却富可敌国,《世说新语》曾记他与石崇斗富事,可见其富。

  有上述三条可推测王导是主修太保林的最可靠人选。

  历史疑问有待破解。现在,续上家谱的王氏后裔每年都会在清明、春节前去已经被夷为平地的太保林祭祀,以表对祖先的告慰。其实,王吉这一脉的王氏后裔,时至今日族人繁衍复杂,很多已经续不上家谱。究其原因:其一,从宋往后,外族人入侵,加上各种天灾导致人口数量大起大落,族谱资料多半毁坏,有些支脉已经找不到祖上。其二,隋朝建立科举考试后,至唐朝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程序越来越规整,望族不再被广泛重视。

  续上家谱的王氏族人祭祀时恪守先人遗嘱,《晋书·王祥传》较为详细地记述了他临去世前告诫子孙克勤克俭的话,这对琅琊王氏后人的品行和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晋书》有载:“及疾笃,著遗令训子孙曰:‘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勿缠尸,皆浣故衣,随时所服。所赐山玄玉佩、卫氏玉玦、绶笥皆勿以敛。西芒上土自坚贞,勿用甓石,勿起坟陇。穿深二丈,椁取容棺。勿作前堂、布几筵、置书箱镜奁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而已……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其子皆奉而行之。

  记者 车少远 通讯员 邱波 张文存

 
 

来源:琅琊网  编辑:明天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