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宋氏先祖 >> 文章内容

《宋氏源流》·宋氏远祖(中)

[日期:2016-02-29]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   阅读:84[字体: ]

(二)颛顼帝

 

黄帝晚年,在选择继承人时,他的第一个儿子玄嚣(又名青阳)和第二个儿子昌意,都没有被列入。据说黄帝善于养生,活到年近百岁,当时他的儿子也已年龄过大,所以选择了他年仅二十岁的孙子高阳(即昌意之子,因他初封于高阳,所以称高阳氏)继位。史称“颛顼(读专许zhuanxu)帝”。

颛顼帝建都于帝丘(在今河南濮阳一带)。史书上说他“静渊有谋,疏通知事,养材任地,载时象天,依鬼神以治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又因他崇尚玄色(黑紫色),故又史称“玄帝”。颛顼帝在位78年,活到98岁去世,是一位长寿而且在位时间最长的上古帝王。颛顼帝死后,安葬在今河南濮阳鲋鱼山之阳;他的九个王妃安葬在鲋鱼山之阴。

颛顼帝在位期间,开拓疆域和影响所及,都非常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其疆域所及(包括其附庸方国),北至幽陵(河北一带),南至交趾(广东广西),西至流沙(甘肃一带),东至潘木(东海岛屿)。而且他的子孙众多,遍及四方。包括后来地处南方荆蛮之地的楚国大诗人屈原,自称是颛顼帝的后裔。

颛顼帝是继黄帝之后,“五帝”中的第二位帝王。他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根基。所以,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而黄帝之后,颛顼、帝喾、加上帝尧、帝舜,共五位上古帝王,才真正是被华夏子孙所推崇的人文初祖,即“五帝”。因此,司马迁编著《史记》,特以《五帝本纪》为开篇。

颛顼帝驾崩后,他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穷蝉,而是选择传位给了黄帝的另一个儿子玄嚣之孙、蟜(读乔qiao)极之子高辛,即帝喾(读酷ku)继承帝位。

相传穷蝉被封于姑幕(又名虞幕、姑昧,在今山东临沭与江苏东海交界的羽山一带),春秋时期陈国首任国君妫(读归gui)满,就是他的后人。

玄嚣和蟜极父子,被封于高辛(今河南商丘市南的高辛镇)。因玄嚣封辛侯,号高辛,又称高辛氏;故他们父子的封地地名传承至今。

另据史籍记载:玄嚣即少昊(也写作少皞),又名元枵(读晓xiao),又号青阳氏,是黄帝与方雷氏所生。少昊尊崇“五行”金德,故又称“金天氏”;后来成为东夷部落联盟首领。少昊之子子殷,曾任工正官,封于尹邑(在今山西隰县东北;隰,读息xi),其后裔以尹为姓,乃是尹姓始祖,

 

 

      (三)帝  喾 

 

帝喾(读酷ku),继颛顼为帝后,最早建都于南亳(读博bo;在今安徽亳州一带)。帝喾是继黄帝、颛顼帝之后的第三代上古帝王,属于“五帝”之一。史书上说他“仁而有威严,惠而有信义,洁身自好而天下归附;安抚百姓并教导他们如何去获取大地上的财物,同时做到勤俭节用,爱护自然资源”等等。而且他的后裔子孙,十分强盛。

史载:帝喾有四妃八子。其中最为著名的儿子有四个:

一是挚(读只zhi),他曾继承了帝喾的帝位,号称“帝挚”。但九年后因体弱多病,且为政不善,而又禅让给了他的异母弟弟尧,即帝尧。他是帝喾娶娵訾(读居紫juzi)氏女所生;娵訾氏,又号常仪。

二是尧,名放勋,又称陶唐氏,为五帝之一,史称“帝尧”或“尧帝”;他是帝喾娶陈锋氏女所生;陈锋氏,又号庆都。

三是弃,又名后稷(读纪ji),为西周王族的始祖;他是帝喾元妃有邰氏所生;有邰氏,又号姜嫄(读原yuan)。

四是契(读谢xie),即商契,又称子契、殷契、帝契、玄王等;是古商族和商朝帝王的始祖,也是宋姓氏族的远古始祖(详见后文相关章节);他是帝喾次妃有娀(读宋song)氏所生。

帝喾另外还有四个儿子,即禺号、晏龙、三身、亡斤;其具体生卒情况,史籍多无记载或记载不详。

史载:帝喾娶有娀氏(娀,读宋song,古国名,在今山西运城一带;也有史籍说:有娀国即后来的有仍国,在今山东济宁一带)之女,史称 “简狄”,为次妃。又说:“简狄”曾在河里洗澡,因误吞玄鸟卵(即燕子蛋),而生契(读谢xie)。因为契后来成为商族人和商殷王族的“子”姓祖先;所以,商族人和商朝帝王又把玄鸟(燕子)奉为图腾。《诗经。商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等句,即歌颂此事。

上古时代,由于受母系氏族社会遗留影响,往往带有突出其母、淡化其父的明显特征;所以,有史记载的许多圣贤人物,曾留下了“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神话传说。古人很可能是想利用一些神话传说,来增强这些圣贤人物的神圣感。

如传说黄帝,是由有蟜(读交jiao)氏族中,一名叫附宝的女子,因在黄昏的时候,到野外采摘果实,突然感受北斗星炽烈电光的强烈照射,而怀孕二十五个月后,在清邱生下了黄帝。又如炎帝神农氏,史籍记载:是因其母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再如大禹,史载其母女嬉,因“饥而吞食薏苡”(读意以yiyi,一种植物种籽,籍薏米仁,可药食两用)而生大禹。而西周文王之祖后稷(读季ji),则是其母姜嫄(读原yuan),在郊外踩了巨人的足迹,受了感应,怀孕而生下儿子后稷;等等。

更奇特的是,东晋干宝写的《搜神记》记载的犬戎(读容rong,古戎族的一支,又称猃狁、昆夷;活动于今陕西、甘肃一带)。其氏族的原始祖先,竟是高辛氏帝喾养的一条神犬。犬戎在商、周时期,游牧于陕西泾河与渭河流域。犬戎后来曾与西周申侯联合,攻杀了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昏君周幽王。从而迫使周朝王室东迁,并从此起,中华民族历史开始进入东周时期。犬戎族后来为秦国所灭,其残余部落,融入了西羌和古匈奴等民族。

《后汉书。南蛮传》记载:黄帝曾孙高辛氏帝喾(读酷ku),因经常受到犬戎族的侵略欺凌,成为心腹大患。他便下令:有能斩获犬戎首领吴将军头颅来献者,赐黄金万镒,还将女儿许配与他。不料他豢养的五色神犬盘瓠(读虎hu),竟在数日后,口衔吴将军的头来献上,然后驮了高辛氏的公主,奔入南山。过了若干年后,竟生下了三男三女,长大后自相夫妻,相传成了湖南武陵蛮族的祖先等等。吕思勉先生所著《中国通史》也引用了这个典故,并说南方有畲(读舍she)族人,至今仍然奉祀盘瓠为祖先;而且供奉的画像,也是狗首人形。且本族人爱狗、敬狗,从不食狗肉。

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一书,把“姓”这个字,解释为女、生相合而成。又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在母系氏族社会的人们,甚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各个部落家族,皆以祖母、母亲为一家之主(现代西南部分少数民族,仍然实行“走婚”制度,至今还保留着类似传统)。直到人类社会,从以采摘果实为食,进化到以狩猎为主,并出现奴隶主及部落之间的战争,社会分工开始以男性承担更多、更艰巨的社会家庭重任之后,才开始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但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演进过程。

在夏、商、周三代,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诸如姜、姬、姒(读似si)、嬴(读营ying)、妊(读任ren)、姚、妫(读归gui)、妘(读云yun)、姞(读吉ji)等,皆从女旁。即使如舜帝所赐商族的“子”姓,最初的古“子”字与“好”字,曾经同音通用,其含义也有与女子相关的成分。

这些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大都是远古时代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而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而且当时人们迷信、蒙昧,往往以神话传说作为寄托。

从记载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的诸多史籍及其传说典故中,更是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最古老的女娲(读娃wa)补天,抟(读团tuan)泥造人的传说。说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后,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决战,共工战败,怒而撞不周山,使东南方的擎天巨柱折断,导致天塌一角,天塌后出现窟窿(读苦龙kulong);女娲便在天台山上炼出五彩石,填补了天的窟窿。其后,她又抟泥巴、捏泥人,从而创造了人类等等。

又如伏羲(读希xi)与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传说。说的是开天辟地之初,人类灭绝,仅剩伏羲与女娲兄妹。最后,兄妹受天神指引,俩人成婚,而繁衍了人类等等。

这些典故与传说,皆突出以女性扮演人类主宰的角色。而直到三皇五帝之后,才开始以男性统治者为主,登上了民族历史的主宰位置。这些人类远古时代、类似于神话般的传说典故,体现了某些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

除此之外,国史相传的,还有诸如:“三皇”之一的燧(读随sui)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改变人类茹毛饮血,而以熟食充饥,以火取暖;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室,建造房屋;太皞氏教人结网渔猎;伯益教人作井取水;伶伦教人音律和制作乐器;仓颉(读杰jie)教人作书造字等等。

 

还有传说炎帝神农氏,他教民农耕、采药治病、建立集市等,造福于民。据《白虎通义》等史籍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又据《淮南子》等记载:“神农尝百草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后来误尝断肠草而死。又说:“神农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说明神农最早教民耕种庄稼、并尝百草知药性为民治病和通过建立集市贸易,调剂余缺,改善人民物质生活。

上述这些中华民族的原始先祖,曾为远古时代人类文明社会的进化与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启蒙和先导作用。

另据史载:太皞伏羲氏(历史上也写作太昊或太皓),他是古代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并最早以崇尚龙、凤为图腾。《史记五帝本纪》载:“陈,太皞之墟。”说明太皞伏羲氏部落曾经活动在淮河流域的陈地(即今河南淮阳一带)。战国时《左传》记载:山东曲阜是“少皞之墟”(少皞也写作少昊或少皓,即黄帝之子玄嚣);相传他最早建都在今山东日照,后迁今山东菏泽,最后定都今山东曲阜。从而说明太皞与少昊两大上古氏族,都曾活动在今河南、山东黄淮流域一带。

据吕思勉所著《中国通史》引用《左传》记载:太皞(即伏羲)氏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四个古国,即古任国(在今山东济宁市任城区一带);宿国和须句国(均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一带);颛顼国(在今河南濮阳)。

同时,他还引用《史记。周本纪正义》《帝王世纪》的记载:说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等,都曾建都于山东曲阜一带。并说该书中记载的有关黄帝登帝位时的“穷桑”,以及少昊氏所建都城“穷桑”(少昊氏又称“穷桑氏”)和颛顼帝最初立都“穷桑”等,其“穷桑”之地,即今山东曲阜一带。

因而,吕思勉先生在书中推测说:古汉族祖先,很有可能最早起源于山东东南部一带(古代的山东,泛指太行山以东,包括今天的山东和河南、安徽、江苏东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吕思勉教授是我国早期备受国人尊敬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中国通史》、《中国大历史》等,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五帝的最后二帝,一是尧帝,一是舜帝。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