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宋氏先祖 >> 文章内容

《宋氏源流》选载·微子立宋

[日期:2017-12-27]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   阅读:238[字体: ]

                              其六、宋国公族

(公元前约1041—前286年)

 

(一)微子立宋

 

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对宋国公宋微子(微子启)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既是商朝末期忧国忧民、仁慈贤能的朝廷重臣,又是西周宋国仁德贤明的国君。《史记。宋微子世家》说:“微子故能仁贤”,“故(商)殷之余民甚爱戴之”。他还引用《论语》中孔子对商殷末期的评价说:“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意思是说:宋微子弃官离去,箕子装疯沦落为囚奴,比干犯言直谏被剖心而死;商殷王朝曾有他们这三位仁德高尚的人)。孔子所说的“仁”,含有仁德、仁君、仁慈、仁爱等寓意,在当时属至高无上的赞美之词。

 

相传帝乙大帝去世时,对本是长子却只因所谓“庶出”,而没能继承帝位的微子启,于心不忍,特任命他担任卿士。据《中国官制大辞典》《疏注》等注解为:“卿士,王卿之执政者”;即商王朝时期的朝廷百官之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微子启不以屈居于帝辛(商纣王)之下而为憾,反而对帝辛这位自己的亲弟弟尽心辅佐;并对帝辛年的一些所作所为,苦口婆心,屡屡劝谏。但帝辛听不进这些不同意见。《史记·宋微子世家》说:“微子数谏,纣不听。”加之又有身边小人从中挑拨,帝辛有时还甚为反感。

 

眼看暗怀争霸雄心的西周日益强大,商殷王朝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微子启痛心疾首。《史记·宋微子世家》说:“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仇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父师、少师。” 意思是说:待到祖伊(当时大臣)得知强盛的西周修持德政(笼络人心),灭亡仇国后,担心祸患来临,于是把上述情况告诉纣王(帝辛)。纣王却说:‘我的命运难道不是由上天决定的吗?又能把我怎么样!’于是微子考虑纣王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谏言了,曾打算一死了之。但他离开后,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去向父师、少师请教。”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了父师、少师与微子的一大段对话,最后的意思是,父师(又称太师,即宋微子的叔父箕子)劝说微子“不如去”(即不如暂时躲开)。西汉孔安国《尚书传》记载:箕子对微子还说:“我久知子贤,言于帝乙。病(意为毛病或问题出在)立子,帝乙不肯(不肯采纳)。病子不得立(意思是:问题出在微子不得立为国君),则宜为殷后(这里说的“殷”即商王族;“指帝王)者子。今若不出逃难,我殷家宗庙乃陨坠无主。”意思也是力劝微子赶紧“逃难”,以为商殷王族宗庙保留后继有人。于是微子听从了父师以及少师的劝说,带着由他作为王族长子掌管的王室祭器(古代祭器是王室的象征,历来由帝裔长子保管),在其弟微仲衍的保护下,遁避到他的封地(相传在今山东微山一带)隐居下来。

当西伯姬发及其联军采取突然袭击,攻破都城朝歌(又称东都、在今河南淇县),纣王帝辛自焚身亡后。相传微子眼看商殷王族面临灭族之灾,从而当即挺身而出,不避凶险,亲赴西周军营拜见武王姬发,陈述先祖商王作为天下共主的功德;并力陈商殷王族无罪;请求给予商朝先公先王保留宗庙,给予商殷王族及其遗民保留一块延续生存的封地。同时,他还亲自献上具有王族象征的王室祭器等宝物,以表诚意。从而深深打动了武王姬发,以及周公姬旦等人。

 

鉴于微子启的声望和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尤其考虑到建国550余年的商殷王朝,其时王族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加之此前纣王帝辛派出东征淮夷的十数万精锐部队,基本完好无损,且不知去向。从而,成为西周政权的心腹大患,让当权者寝食难安。

因此,西伯姬发和周公姬旦,为稳定局势,笼络人心,当即采纳了微子的建议。从此,对商殷王族采取了一系列比较宽松的怀柔安抚政策。

如命召公姬奭(读使shi)释放被纣王帝辛囚禁的太师箕子;在劝说箕子为西周效力不成后,将他远封于朝鲜(在今辽宁和朝鲜半岛一带,详见后文“箕子朝鲜”),授予伯爵。同时,敕命为王子比干等忠烈王卿建立墓碑祭台,举行祭奠;为被纣王帝辛罢黜的王公大臣恢复荣誉。相传周武王还亲自到奉祀商朝历代先公先王的宗庙,举行隆重祭奠仪式,以表示对商殷王朝历代先公先王的尊重。还命大臣南宫适(读括kuo)散发鹿台钱财和钜桥粮仓粟米等,以赈济抚恤商殷遗民等等。

与此同时,为了表明西周政权继承三皇五帝“兴灭国、继绝世”的古训,更是为了安抚和掌控商殷王族及其遗民,周武王把商殷王朝势力最为集中的东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及其王畿辖区,划分为卫、鄘(读庸yong)、邶(读北bei)三个方国,并将邶国封赐给帝辛(纣王)的儿子武庚(字禄父),建立邶殷国 ,以继承商殷王朝国统,奉祀商殷王族先公先王的宗庙。

同时,又调遣文王的三个儿子、武王的弟弟,即封于管国(在今河南郑州境内)的姬鲜(周文王第三子,史称管叔鲜)、封于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的姬度(周文王第五子,史称蔡叔度)、封于霍国(在今山西霍州西南)的姬处(周文王第八子,史称霍叔处);分别驻守朝歌以北的卫地(今河南浚县境内)、朝歌东南的鄘地(今河南新乡西北)、朝歌西北的邶地(今河南汤阴县邶城一带),以监督掌控武庚禄父和商殷旧族势力,史称“三监”。 

 

据史籍记载:周武王在推翻纣王帝辛而建立西周之初,在对如何处置商殷王族的问题上,曾有不同意见。当时有人主张:为除后患,应斩草除根。武王之弟召公姬奭(读史shi)等则提出:杀有罪,留无罪。而武王的另一个弟弟、摄政大臣周公姬旦,则坚持认为:商王成汤建立商殷王朝传位五百余年,商朝曾是各诸侯列国共同尊奉的君主。商殷先王无罪,商殷王族无罪,罪在纣王一人。既然纣王已死,当务之急应安抚商殷王族及其臣民,共同维护建周之初的安定大局。

此时,武王姬发由于连年操劳过度,加之日夜忧虑商殷王朝旧有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天下未定,四夷未平。史书上说他“白夜不寐”《史记·周本纪),即昼夜失眠睡不着觉。到西周政权建立第四年,武王姬发就不幸去世了。由他年仅13岁的儿子成王姬诵继位,并让他的弟弟周公姬旦(文王姬昌第四子,姓姬名旦;周公是他的封号)摄政,辅佐成王,代理国政。

 

据史书记载:在周文王的众多儿子中,因长子伯邑考早亡,次子武王姬发去世后,排行第三的管叔鲜,即成为周王族在世兄弟中的长兄。按照之前商殷王朝实行的“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管叔鲜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继承王位,或者至少应让他担任“摄政”。但却被分派到“敌占区”,当了个所谓“监国”,而让排在他后面的老四姬旦位居“摄政”;所以心生怨气,愤愤不平。《尚书大传》上说:“管叔蔡叔周公,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王’”。即管叔鲜与蔡叔度四处散步流言蜚语,对周公姬旦进行攻击,说他担任摄政,大权独揽,将来会对成王姬诵十分不利等等。

而这时的纣王帝辛之子武庚禄父,虽然被封为北殷国国君,但亡国之痛加杀父之仇,总在他的心里念念不忘。听说周武王去世后,他不仅暗自高兴。而且周边原来属于商朝的许多部落方国,也开始出现“天下闻武王崩(死)而叛(即反叛)的势头加之商殷王朝的旧属国奄国(奄,读淹yan,又称商盖,在今山东曲阜)和薄姑国(在今山东博兴县境内)的国君,暗中劝说武庚禄父可借势乘机复辟,以图恢复失去的王朝。《尚书大传》记载:“奄国国君对武庚禄父说:‘武王既死矣,今王(成王姬诵)尚幼(还年幼)矣,周公(姬旦)见疑(被猜疑)矣;此百世之时(这是百年不遇的时机)也,请举事!’然后禄父及三监叛也。”

 于是,武庚禄父与管叔鲜、蔡叔度互通款曲,一拍即合。并串通拉拢霍叔处以及商殷王朝的旧属国奄国、薄姑国、酆(读丰feng)国、徐国、郯国、黄国、郦国、萧国、葛国、费国、弦国、熊国、盈国、、鬲(读利li)国、榖(读谷gu)国、州、绞等十几个诸侯方国,于周武王姬发去世的第二年,便公开揭竿而起,造反的声势十分浩大。  

面对这一危急局面,摄政周公姬旦首先说服召公姬奭(读使shi)和姜子牙等元老大臣,团结对外,一致平叛。随后,周公姬旦调集平叛部队,并急召齐、鲁、燕等各路诸侯起兵勤王(即保卫周朝王室),还举行誓师大会,发布总动员令(见《尚书.大诰),然后开赴前线。

 据史书记载:周公姬旦原计划先讨伐挑头造反且势力最强的奄国,但大臣辛公甲建议,应先从薄弱环节入手,先易后难,杀鸡儆猴。周公姬旦采纳了他的意见,遂改变计划,先攻淮泗(今苏北、皖北地区)一带的徐、熊、盈等小国,从而取得节节胜利。随后周军北上攻取奄国周边的弱小盟国,使奄国孤立无援,最后被迫投降。北方酆国(今山东青州西北)、蒲姑等国,眼看大势已去,在兵临城下之时也相继投降。最后,周公姬旦诛武庚禄父(实为战死),杀管叔姬鲜,流放姬度蔡国(今河南上蔡县)、贬霍叔姬处为庶人(普通百姓)。从而,取得了最后胜利。 

然而周公姬旦并没有班师撤军,他从长治久安着想,认为东方九夷部落为患已久,这次又乘武庚禄父与“三监”造反之机,攻掠西周东边境,配合叛乱。所以,必须乘胜利之师,一鼓作气斩草除根。由于九夷诸国在此前长期与商殷军队作战,久经磨练;其军队数量虽少,却颇具战斗力,且对当地的地理形势非常熟悉,善于在低洼河湖地带作战。而西周军队以战车为主,行动不便,且士卒水土不服;因此平定九夷之战,打的非常艰苦。但经过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连续作战,三年后九夷部落终被征服。

《尚书大传》等记载,周公姬旦这次东征,平定东方九夷五十余部落方国,使西周的影响从此达到东海之滨,对于周王朝初期的巩固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过历时三年的艰苦征战,终于平定武庚与“三监”以及东夷诸国之乱后,西周政权痛定思痛,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制定应对商殷王族强大旧有势力的政策和略。

据史书记载:一方面,周朝在前次武王分封的基础上,周公与成王再次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先后分封的七十一个诸侯列国中,有五十三个是西周王室姬姓贵族。《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吕氏春秋、观世》:“周之所封四百余,服(降服)国八百余。”其中周公姬旦由于东征功劳最大,所以他的儿子们又分别封于凡、蒋、邢、茅、祭等诸侯方国的有数人。《左传》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胤(胤,指后裔子孙)也。”

与此同时,周朝还将原封于武庚禄父的北殷国及“三监”控制的鄘、卫等地以及“商民七族”等,册封给周成王的叔父姬叔封(又称姬康叔),建立卫国。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的同母弟姬叔封因年幼最初被封在京畿内(京都辖区)的地(在今河南禹州西北的夏王少康古城),所以得名为“姬康叔”。平定“三监”后,姬康叔在其新的封地正式建立卫国,而成为卫国首任国君(属侯爵,最初以商朝东都朝歌、即今河南淇县为中心;后来三移国都,先后迁至曹邑、楚丘、帝丘,均在河南北部的滑县与濮阳之间,国土逐步有所扩大)。姬康叔还在周成王时期兼任过司寇(负责司法、刑狱等)因此权位高于其他诸侯。姬叔封逝世后谥号“康”后裔子孙中有祖上谥号为氏,称康氏。 

 

与此同时,周朝不得不重新启用微子启等商殷王族中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以安抚、笼络商殷旧有贵族势力。为此,特封微子启为宋国公,列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首,建立宋国,定都商邱(今河南商丘),并世代相传。自此,史书上称微子启为“宋微子”。

 

当时封为公爵的,除宋微子之外,仅有武王的叔父姬虢(读国guo)仲,封虢国公;武王祖父周太王次子姬仲雍裔孙姬得章,封虞(读羽yu)国公。也就是说,册封公爵者仅三人而已。其他如姜子牙所封齐国、周公姬旦所封鲁国(由他的儿子姬伯禽代理封爵),那时尚属二等侯爵(还有管国、蔡国、卫国、晋国、滕国、陈国、薛国、纪国等属侯爵);其余封国如燕国、魏国、秦国、曹国、杞国等国,则为三等伯爵;而吴、楚、莒、郯、邾等国,为四等子爵;许国为五等男爵等等。 

《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初,朝廷最初将国家爵禄分为“皇、王、公、霸、侯、庶长不更、公乘、公士”等九等爵位,后来又规范简化为公、侯、伯、子、男、附庸六等。附庸者,属于依附于某公、侯、伯等封国之内的附属封国也。

微子所封宋国,其疆域所辖:即原商殷王族及其遗民主要集聚区,包括商、梁、相、沛、丰、萧、緡、济阴、陈留等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等广大地区。境内主要城市有:商邱(今河南商丘)、蒙邑(今河南商丘梁园区)、栗邑(今河南夏邑)、济阴(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县)、緡邑(今山东济宁市金乡县)、相城(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萧邑(今安徽萧县)、彭城(今江苏徐州)、丰邑(今江苏丰县)等。以安抚和管理商殷王族及其遗民,奉祀商殷先公先王的宗庙。

另一方面,为了惩处追随武庚造反的武庚遗族及其邶殷国遗民,周朝将其强行迁往西周刚营建、并驻有“周八师”的新都成周雒邑(今河南洛阳),加以掌控监督,并充作劳役。又先后将商王族聚居区的部分贵族及其遗民,其中“商民六族”(又称“殷民六族”,包括徐氏、萧氏、索氏、条氏、长妁氏、尾妁氏等六大家族),被迁往周公姬旦的封地鲁国(此时姬旦留朝摄政,其子姬伯禽主政鲁国)。又封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姬康封,以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建立卫国。并将“商民七族”(又称“殷民七族”,包括施氏、樊氏、陶氏、繁氏、錡氏、饥氏、终葵氏等七大家族),迁往卫国。 

《广韵》等史记载,“商民六族”和“商民族”除饥商朝诸侯饥国(也写作几国,在今山西临汾翼城)的贵族宗室外,其余都是世代负责手工业制作商王宗室支族,如:索氏(负责制作绳索)、长勺氏(负责制作厨具)、尾勺氏(负责制作酒器)、陶氏(负责制作陶器)、施氏(负责制作旗帜标识)、繁氏(负责制作马缨鞍辔)、錡氏(錡读奇qi;负责制作锉刀、锅釜)、樊氏(负责制作栅栏、篱笆)、终葵氏(负责制作锥钻) 等等。

此后,周朝还将“怀姓九宗”迁往周武王之子成王的弟弟姬虞的封地晋国等地。将“商民十姓”等,先后迁往齐、郑、陈等周朝所属诸侯国家。并将商朝部分巫、祝、卜、史等知识阶层官吏以及专业人士,迁往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根据其特长任以职事,继续为新政权服务。

这是西周初年,发生在公元前1040前后,一次规模较大、有史记载的、并由国家主导的对反对派人士和族群、进行的迁徙和移民。这些被迁出的商朝王族中的各大贵族及其遗民,后来逐渐融合入当地民众之中,并大都成为相关姓氏的开姓始祖,发展形成为后来的相应姓氏族群。(可参看本书下卷相关血缘姓氏部分章节)。  

在周成王采纳了周公姬旦的建议,封微子为宋国公,建立宋国的同时,周公姬旦以摄政之职,又代表成王颁布了《微子之命》,宣布对宋国公不以臣下看待,而以宾客之礼待之;并对商殷先王的功德,大加赞扬;对宋微子的仁孝贤德,表示十分赞赏。如《微子之命》中说:商王成汤功德施予当代,美德流芳后世;说微子启尊崇仁德,效法先贤;谨慎孝悌,敬奉神灵;又说周王赞赏你的仁德,希望你们弘扬先祖的美德,治理好黎民百姓等等(详见《尚书。微子之命》。周公姬旦还将《微子之命》昭告天下,既是作为对宋微子的任命诏书,又是对宋微子及其先公先王的褒扬和表彰。从而,使商殷王族的历史地位得到确认,商王族及其遗民也从此开始有了扬眉吐气之感。

 

由于宋微子在危亡时刻,拯救了商殷王族;又继承商殷王朝建立了上公之国——宋国,为此后立国750余年,并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奠定了基础。加之宋微子地位尊贵,仁德贤明,深受国人拥戴。其国人族人皆以有宋微子这样的贤明君主,而引以为荣。所以,宋国公族及其后裔,便以《周礼》“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为依据,相约共同尊奉宋微子为共祖;以国为姓,另立宗族。从而,在原商殷王族所一脉相承的“子”姓基础上,建立“宋”氏(当时称“子姓宋氏”)。从此,宋微子成为宋氏开姓始祖。自宋微子于公元前1041年建立宋国,宋姓氏族延续至今,已经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 

 

另据史书记载:在宋微子建立宋国的同时,周朝还将原商朝武丁之子(即子宋)的封国——“古宋国”(在今河北赵县),封予宋微子的弟弟微仲衍,因微仲衍在朝辅佐宋微子,因此由他的儿子公子稽(即后来的宋公稽)代理封地;为此,公子稽史称“宋公”,伯爵,以奉祀这里的先公先王宗庙。 

但在宋微子去世前,因他的嫡长子世子适(一说世子费,又名微伯),先微子而去世;微子没有传位给年轻的长孙公子腯(也写作遁,都读盾dun;又名公子裌,读甲jia);而是传位于一直追随并辅佐自己的弟弟微仲衍。所以,到微仲衍之孙宋丁公(姓子名申)继位后,即将所封“故宋国”迁并于商丘,合二为一了。史书上提到商殷末期姜子牙在朝歌都城曾遇到的“宋异人”,他所居住的“宋地”,有可能就是指“古宋国”这个地方。

 

    纵观西周及春秋时期宋国的政治文化导向,从开国之君宋微子以倡导“仁德”立国,到宋穆公君位继承上的“仁让”,再到宋襄公讲求的“仁战”,以及宋景公的“仁慈”,包括其血缘后裔孔子后来所创建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宋国自始至终无不贯穿着“仁”的血脉。

宋微子建立宋国后,受先祖商王成汤和周公姬旦的影响较深,他秉持“以仁德立国,以仁义致天下”的宗旨,建国之初,以治理战争创伤,恢复社会经济秩序,安抚商殷遗民,作为治国之本。在整个西周时期,宋国坚持内施仁政,外尊周王,睦邻友好的基本国策。而且作为上公之国,在当时的诸侯列国中,地位尊贵,很受敬重。这也与周朝前期出现的“成康之治”(即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呈现的盛世景象),是分不开的。

 

《风俗通《诗经·周颂》等史籍,曾记载了当年宋微子建立后,乘坐白马、带领公室臣属,前往西周参加庆典活动以及王室对宋微子不以臣属对待,而隆重接的场面和仪仗。因为宋微子的祖先商殷崇尚白色,因此他和宋国公室特别以白色作为崇尚之色,并喜欢穿戴白色衣冠,并乘坐白色马匹及其白色车辆等等此事为世人所赞叹和称道“白马王子”的典故,此为起源之一。《风俗通义》“宋微子乘白马朝周,后有白马氏”等记载。并说宋微子后裔子孙中形成的复姓白马氏和简化后的马姓氏族,其来源即肇始于此。白马,亦为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一带。(可参看本书“血缘姓氏”中的白马氏、马氏等)

《诗经·周颂·有客》这首古诗中的:“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即讲了宋微子“白马朝周”,被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故事。同时也佐证了宋国及宋微子在当时的“国际地位”之高。

 

关于这一时期宋微子(微子启)的记载,历史上曾有多个版本。如《宋微子世家》说:“武王克殷,微子启乃持其祭器造(访)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以上描述的是古时楚国人的一种投降仪式)。武王乃释(放)微子,复其位如故。”此说,历史上曾受到较多质疑。如明代著名学者翁金堂为此还作了《论微子》一篇加以驳斥。《论微子》等观点认为:《宋微子世家》中的上述说法,一方面,彻底否定了有关微子启在武王伐纣之前,即“早已归附”、甚至“结盟于武王”的谬说;也客观证实了微子启事前“避祸于山野”的史实;同时,对这种描述之前只有“楚人”才用的“迎附屈降”方式,更是不可能发生在微子启的身上。因为武王姬发通过“突袭”而伐灭纣王帝辛之后,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极力笼络人心,他甚至不得不加封纣王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以封国(即邶殷国);而对待以贤明著称的重臣微子启,此时作为极力希望表现出“崇德象贤”的武王姬发,只能会以礼相待,甚至优礼相加;如象对待箕子等人一样,加以诚恳笼络;岂能以这种屈辱的方式公开摆布在“军门”之前!况且,这种屈辱的投降归附方式,连最应该受到株连的纣王帝辛之子武庚禄父都不曾发生过,怎么可能发生在以贤明著称的重臣微子启身上?!

为此,《论微子》推断:最有可能的历史史实应当是,当武庚禄父与“三监”串通反叛,被周公姬旦平叛诛杀之后,周朝本着“兴灭国、继绝世”的古训,考虑到商殷先王的奉祀后继无人,更重要的是借以笼络安抚商殷王族旧有势力;所以只好请出微子启,并加封公爵,建立宋国,以奉祀商朝先公先王的宗庙。这既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也完全符合“三代”之前的历史传统。所以,微子启也就顺水推舟,为了继承和奉祀商殷先公先王,而“就封”于周朝。并且周朝对微子启不得不以“宾客”相待,而不能以“臣下”看待。而微子启“亦自宾于周”(也把自己摆在周朝宾客的位置上),并且有“有客之诗”等为证。

 

据史书古籍记载:宋国建国之初,面临的局势也非常艰难。一方面,当时商殷王族及其遗民,刚刚受了改朝换代的创伤,民怨沸腾,废墟遍野,纲纪不振,是个烂摊子。另一方面,相传由于受商殷末期奢糜酗酒之风影响,当时聚众饮酒、酗酒成风,部分王族遗民出现以酒解忧、萎靡不振等现象,也十分严重。甚至直到宋戴公时,仍然颁布“戒酒令”,加以禁止饮酒、酗酒等问题。(详见后文)

宋微子为重振纲纪,推行仁政,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他一方面严禁酗酒,注重教化,广施仁政;并积极抚慰商殷王族及其遗民。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力行节俭。史书上说他“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雕镂,宫室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就是说:他吃饭只要一个菜肴,铺的席子只有一层,住处不加装修,用品器具不作雕饰;宫殿和乘坐的车船,不讲究华丽;穿的衣服和日常开支,尽量节俭而不铺张浪费;处处为减轻国家和民众负担着想。

同时,他还积极鼓励农耕,开垦扩大耕地,治理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他还十分关心臣民兵士,赈济灾民,体恤孤寡,经常访贫问苦,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待遇。

宋微子还非常注重对先祖列宗的祭祀,他继承商殷王族遗风,几乎每月每季都亲自到宗庙、社稷(祭坛)举行定期的祭祀、禳祷活动。史书记载:周王朝在封宋微子建立宋国时,还特地准许宋国仍以“殷礼”(即商殷王朝的祭祀礼仪)来祭祀先公先王,这在当时也是一项象征性极为隆重的王族特权。相传微子逝世前,仍以病弱之体,持祭器前往宗庙举行祭祀,感恩并祈祷祖宗庇佑后裔子孙和臣民兵士繁衍昌盛,国家安定,国祚绵长(宋国立国750余年)。 

 

在这期间发生的重大事情,主要在君位更迭继承方面。在这个问题上,宋国前期做的也比较好,堪称表率。

 

史载:宋微子去世时,因他的嫡长子世子适(又名微伯)先他而去世,他没有选立自己的嫡长孙公子腯(亦写作遁,都读盾dun)继位;而是选择了贤明仁德、并一直追随自己的弟弟微仲衍继位。

史载:微仲衍,本姓子名衍,又名泄;字仲思;古人以“仲”代表排行第二,因居哥哥微子启之后,故称微仲衍。相传他身材高大威武,且武功高强。在武王伐纣,微子避难时期,微仲衍曾率领军队,不离左右,时刻保护兄长及族人的安全。

受宋微子影响,后来还有宋湣公、宋宣公、宋穆公等多位国君,皆指定其弟或者其兄之子继位。这在被史家斥之为“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详见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这在当时为争夺继位而不惜骨肉相残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另据《礼记。檀弓》记载:“微子舍其孙裌(读甲jia)而立衍也”;东汉郑玄注“微子适(嫡)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就是说:宋微子放弃了名字叫“裌”的长孙继承自己的国君之位,而册立弟弟微仲衍继承。东汉著名学者郑玄注释说:微子的长子去世,由弟弟微仲衍继位,这是商殷朝代“兄终弟及”的礼法传统《礼记。檀弓》中称宋微子的孙子名字叫“裌”,据推测:古代人有起多个名字的习俗,裌与腯或许就是一人。但尚待进一步考证。

据近年考古发现,在河南商丘以南的鹿邑太清宫,发掘的“长子口”大墓,出土了大量成组的青铜礼器,规模相当于诸侯一级;而青铜器铭文中有“长子”等字。据考古学家推测,有可能就是宋微子的长子之墓。

 

《汉书。古今人表》有记载说:微仲衍是宋微子的次子。此说曾被少数学者采纳,但缺少证据,难以置信,后被弃用。而微仲衍的嫡传后裔孔氏家族,在其《孔子家语。本姓》中明确记载:宋微子“其弟曰仲思,名衍,或名泄;嗣微子后,故号微仲”。微仲衍被“子姓孔氏”尊奉为一世祖(详见后文)而绝大多数正史古籍,也皆以微仲衍为宋微子之弟。有关上述另类说法,不足采信。 

   

  史载:宋微子生于丙辰年正月初八;于公元前1041年即位,前1004年四月初八辞世,在位38年;享年84岁。安葬于河南商丘市南青冈寺,历代建有微子祠、微子墓供后人祭奠、瞻仰。近年来,又由印尼爱国华侨、著名慈善家宋良浩先生捐出巨资重建后,更加宏伟壮观,现已成为宋微子后裔宋氏族人祭祀、瞻仰、和联谊之所。

宋国自公元前1041年建国,共传二十六世,三十二君,于公元前286年,被“战国七雄”中的齐、魏、楚三国联军所吞灭并瓜分。宋国作为上公之国,前后立国756年,曾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传宋微子去世后,举国哀悼。居住在原微子封地(今山东济宁微山县)的宋氏族人及商殷王族遗民,为纪念始祖宋微子,并就近悼念他;便在昭阳湖中心的昭阳岛上(相传微子曾经在此避难),修建了“微子祠”和“微子墓”。从此,昭阳湖改名“微山湖”,昭阳岛改名“微山岛”。直到现在还保留如故,并经历代重修扩建后,成为当地著名旅游景点。

      

附记:

 

《逸周书·作雒》说:商殷灭亡时,“殷大震溃,降辟三叔(即“三监”),王子禄父北奔”。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唐兰先生在所著《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征》认为“王子禄父”即武庚禄父的生时之名(古时对尊者常常隐其名而称其字)史学家魏建震先生认为“王子禄父北奔”的地点,应是涞水流域(今河北保定涞水一带)随之北迁。研究者还认为,之所以“北奔”,就是因为北方是古商族人和商朝王族祖先的发祥地,那里的“群众基础”好,地理环境熟悉。相传武庚禄父战败被杀后,其后裔子孙中,有少部分留在朝歌(今河南淇县)附近守墓祭祀,并以“殷”、“商”、“汤”、“禄”为姓;其余大部分逃亡北方,成为后来著名的子姓“邶殷氏”宗族。同时,一部分北殷国殷侯武庚禄父的后人及其亲族,则被强行西迁至杜原(在今陕西始平县一带),降级由侯爵国改封为伯爵国,史称“杜伯国”,后来成为子姓杜氏的一个发祥地。

 

据著名史学与考古学家王国维、顾颉刚等考证,商周时期北方有二个燕国,一个是商朝所封的子姓燕国。相传古商族因燕山与玄水以及家燕(玄鸟)而得名;并推测古商族和商朝祖先,因起源于古燕山与古玄水(今河北蓟县一带),因此以玄鸟(燕子)为图腾。同时认为商朝所封子姓燕国,应是商代约祖庚、祖甲时期王族中的嫡系封国。

而周朝所封姬姓燕国,是周武王纣王后,封其弟召公于燕,相传初封地在今河南延津,后迁都于蓟(今北京市境内,以加强北疆边防召公姬奭因在朝廷辅佐成王,便大儿子去代为管理燕国的国政。而商朝祖庚、祖甲时期所封子姓燕国,一直延续到周朝所封姬姓燕国,二国先后位次相衔接。

同时,史学与考古界认为,北方的著名侯国孤竹国和箕子朝鲜,也都是子姓封国。《史记·伯夷列传注引《索隐》所记孤竹侯国殷墟甲骨卜辞称“竹侯”;在今河北迁安市滦县卢龙跨燕山地域),是王成所封子姓“墨胎氏”诸侯封国。墨胎氏在文献中作墨夷氏目夷氏;根《史书、殷本纪》(商)契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记载,属于商朝子姓王族中,早期分封出来的后裔氏族之一

而箕子朝鲜(在今辽东与朝鲜西北部),则是宋微子的叔父箕子的封国(详见下文“箕子朝鲜”)。

近现代甲骨文刻辞考证看,商殷时期北方的渤方与燕山下的子幽、子渔相近,说明燕山渤海湾之间可能并存三个商子姓方国,分别是子弓、子幽、子渔的封国

 

另据史学和考古学界考证,尽管商朝与东夷诸国,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长期冲突。但在武庚禄父起兵反对西周时,同属于东夷文化的许多东方部落方国,也随之举旗响应。而当武庚禄父失败被杀后,相传他们大都不愿做西周的臣民,而是纷纷转移、逃亡到北方(今山东、河北等地)。然后一部分又陆续转移到西北方(今陕西、甘肃东部和宁夏等地)。而其他被西周俘虏后的东夷部落,则沦落成为脖子被套上草绳做标记的奴隶。

  

后来,西北秦国的崛起,其骨干就是那些转移、逃亡到那里的商王族与东夷诸部落的贵族和遗民。史书记载:秦国王族出自商朝名门,相传是商朝重臣(亦称飞廉)与季胜恶来父子之后。秦国的第一代国君秦非子商纣王手下名臣蜚廉世孙,秦始皇(嬴政)则是蜚廉的第三十六世孙。后来秦国推行“商鞅变法通过“徕民”政策,主要山东(古时指太行山以东,包括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六国招引了二三百万人口到地广人稀的秦国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秦国与东方氏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身处西北方的秦国,奉行的也同属于东夷文化。而且与春秋时期东方各诸侯方中的商王族后裔、以及东夷诸国后裔,有着深的族源关系。 

 

      有史书记载: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帝驯养和调教鸟兽有功,被舜帝封为伯爵,并赐姓嬴氏伯益的嬴姓后裔有14支,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相传伯益的嬴姓后裔中有一个叫费昌的,夏桀时期投奔了王成,专门给商汤驾车立下战功,其后代嬴氏部族一直辅佐商朝为商贵族。到商朝太戊帝时,伯益的后裔中衍,曾给太戊御车,并屡建奇功,封为诸侯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中衍的曾孙胥轩驻防西之地,与骊山女所生的儿子中潏(读育yu);中潏生子廉,廉生恶来季胜父子俱效力于纣王;到蜚廉的第六世孙秦非子,在西周孝王时,最初建立秦国

另据近代出土整理的著名战国竹简史书《清华简·系年》(因收藏于清华大学而得名“清华简”)第三章武王既克殷(纣王),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成王屎(践)伐商邑,杀彔子耿(即王子武庚,字禄父,飞廉东逃于商盖氏(即奄国,商族后裔子姓封国,在今山东曲阜),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祖先),世作周危(卫)。周室既卑(衰落)平王东迁,止于成周(洛阳),秦仲焉东居周地,以守周之坟墓,秦以始大(壮大)” 

上文虽与世传史书古籍记载存有差异,比如书中认为“三监之乱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即商王朝的势力发动叛乱,由叛民杀死了“三监”,并支持王子武庚造反);与史书说法有所不同。但至少证实了秦国的祖先,即是西周初年成王时期被征伐而西迁的飞廉(蜚廉)和商王族封国商盖(即奄国)嫡系之后裔。 

 

另据史书记载: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公元前403年 至 前222年)国君也是商朝名臣飞廉(蜚廉)的后裔子孙与秦国源自同一祖先。原为晋国赵侯,于公元前403年,韩、魏三家分晋”后周威烈王赵烈侯赵籍为诸侯立国国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前386年赵敬侯邯郸(今河北邯郸)。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所灭。

 

还有一种说法,即秦国后来之所以灭了周朝及其所封诸侯列国,最后统一了中国;就是因为当年追随武庚禄父复国失败后,而被迫西迁,并后来建立秦国的那一部分商朝旧族,发愤报仇雪恨的最终结果。当代《大帝国的涅槃》一书(作者:徐旭,笔名:江上苇)曾引用一段名言:“自‘牧野之战’(周武王伐灭纣王帝辛之战)至今,已是凤凰浴火八百年(指强大的秦国开始统一中国)。殷商有遗民,隐于霍太山(即霍山,也称太岳山山西霍县东南)下,报家国仇不得,遂死于此。其后人崛起于大河(黄河)诸姬姓国家之间,分秦裂晋(意为:分立出秦国,并分裂晋国而建立赵国),是为战国赫赫双雄的秦、赵。”也是说的这件事。

史书古籍上对“秦人”的传说还有很多。如秦朝灭亡后,秦王族及其遗民一部分逃到了朝鲜半岛后来有一部分辗转迁徙到日本,因为他们来自,所以秦人这在日本早期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古籍中,都有明确记载。

《日本书纪·应神纪》记载,大约公元前二三世纪,即日本古史所称的“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秦人”开始到日本定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秦氏(はた)和汉氏(あや),前者是应神天皇十四年(公元403年)由弓月君又称“融通王)率领后者是应神天皇二十年(公元409年)由阿知使主及其子率领,渡海而来的。说的就是秦国移民和汉朝移民。

 

据日本《新撰姓氏录》记载秦氏的祖先弓月君,是秦始皇五世孙。他率领一百二十县的百姓,最先从大陆逃到朝鲜后,改名弓月君。此后,又辗转来到日本九州。相传他擅长土木、农业和水利灌溉技术并且最早传授养蚕、织、造酒和制作金属工艺品等。由于日本京都盆地北有贺茂川,西北有大堰川,东北有高野川,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十分适宜大面积开垦。秦氏祖先最早开发京都盆地贡献巨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奠定了日本大和王权的经济基础。因此,秦氏被任命为大和王权负责财政的大藏官

后来,秦氏的势力古日本山城国为中心,遍布东至美浓、伊势,西至赞歧、筑前的广地域。秦氏不仅与地方豪势力关系密切,而且还与稻荷、鸭荷、宇佐八幡等神灵信仰贺茂神社、松尾神社等宗教团体有密切关系。据日本《钦明纪》记载:到钦明天皇元年(公元540年)时,日本的秦人户数,就达到七千零五十三户约有万人之多从而,使日本秦氏成为古代日本屈指可数的地方豪强势力之一;同时,也是日本民族祖先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于秦朝统一中国所产生的强大影响,相传当时周边民族和国家多称中国人为秦人,中国也因此而被一度为“秦”(直到后来又被盛唐时期的“唐人”所取代)。但是,相传后来葡萄牙语、荷兰语、德语、英语中的China以及法语中的Chine等,对中国的称谓,其读音、寓意与“秦人”这一称呼有关。   

 

另据2004年甘肃清水县李崖西周秦人墓葬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研究,考古队队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和考古队成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等认为:李崖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秦人墓葬;通过对该遗址20座西周秦人墓葬的形制、殉葬品、习俗、风格等比对考证,证明秦人是商殷遗民的一支;他们的结论是:“秦人西迁之初的文化面貌还具有浓厚的殷商色彩,王朝更迭并没有中断其世代沿袭的传统”;“其考古成果可以说非常有力地证实了秦人、秦文化来自东方。”从而为探索秦人、秦文化渊源,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和依据。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