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临沂古今 >> 文章内容

东汉“通儒”郑玄曾避难临沂平邑郑城

[日期:2013-01-08]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24[字体: ]

东汉“通儒”郑玄曾避难临沂平邑郑城

  郑玄,字康成,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北海高密县(今山东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人。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卒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他一生不慕名利,不倚权势,潜修学问,遍注群经,融会贯通今古文经学,有“经神”之称。被称为“通儒”,其经学成就及由其学术而形成的学派后世称“郑学”或“通学”。

  《太平御览》卷一八零,引《郡国志》:“密州高密西有郑玄宅,亦曰郑城,玄后移葬于属阜,墓侧有稻田万顷。”无独有偶,在平邑县城南50里也有一个乡镇名叫郑城。《后汉书》中记载:“南武城西北有舆城。哀十四年,司马牛卒于鲁郭门外,葬诸丘舆,即此城矣。又有郑城,在县西南七十里,相传为郑玄所居。”正如郑樵在《通志》中说:“康成故里近稻城,亦曰郑城,此亦云而者,以康成当居此得名,如高密之郑城也”。

  《平邑县志》有关于郑玄衣冠冢的记载:“郑玄衣冠冢,位于郑城镇康成庄,封土高3米,直径10米。南城山西南麓有‘康成石室’遗迹,迤北10公里有郑城,因郑玄曾居于此而得名。死后人们感其功德,葬衣冠冢于郑城北1.5公里处松林村东岭”。可见,平邑县的“郑城”地名的由来也与郑玄有着密切的关系。

  郑玄年少时,曾做过收税小吏,但他痛恨黑暗的官场生活,于是立志于学。他天性笃实,不尚虚荣,博涉经史,孜孜以求。《太平广记》卷215引《玄别传》记载:十一二岁的时候,郑玄曾随母亲到外祖家做客,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着华美,个个夸夸其谈,显得很有派头。唯独郑玄默默地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学都赶不上人家。其母见状,感到面上无光,便暗示他不要懦弱,要显露点才华,表现点阔绰。郑玄却不以为然,说这些庸俗的场面,“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黄巾军攻占青州。郑玄便离开高密,逃到徐州避乱。此时,徐州牧为陶谦。他听得郑玄到来,极为欢迎,以师友之礼相接待。郑玄把自己安顿在南城之山栖迟岩下的一所石屋里,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典,注释《孝经》。

  南城又名南武城,现在的郑城当时就属于南城。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城。《春秋·襄公十九年》:“城武城”。《杜注》“泰山南武城县”。《舆地志》:“南武城县,子游为宰者也。”战国时被齐国占有,西汉置南城县,《史记》称南武城,《后汉书》称“南城”。参照《古今地名对照表》可以得知,现在的郑城、魏庄等地都属于西汉所设置的南城县。

  郑玄避于南城后,仍以办学堂、倡导教育为要任,带领广大农民兴修水利,深受当地人的尊敬与爱戴。有关郑玄避难于南城的史实,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历史典籍中获悉。《经义考》云:“南城山西上可二里所,有石室焉,周回五丈,俗云是康成注《孝经》处”。郑玄在其所著的《孝经序》中说:“仆避难于南城,栖息于岩石之下,念昔先人余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中也有对南城山描述:“南城山在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即曾子葬父处,亦名曾子山,又名毓秀山,论衡所谓南城之冢也,山有康成石室外,郑康成遭黄巾之乱,客于徐州,注孝经于此”。《太平御览》卷四十二对郑玄避难南城的事迹有着详尽的叙述:“郑玄汉末遭黄巾之难,客于徐州。今《孝经序》,郑氏所作。其序云:仆避于南城之山,栖迟岩石之下,念昔先人余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盖康成微逊时所作也。今西上可二里所,有石室焉,周回五丈。俗云是康成注《孝经》处也”。

  从以上典籍中可以看出,众多有关郑玄避难南城的记载都提到一个石室,即康成石室,石室的遗迹在今平邑县南武城故城西南南城山,为一石灰岩溶洞,面积约5平方米。除康成石室外,当地还保有一注经台,光绪二十二年《费邑古迹考》记载,“注经台在蒙山前武安村之东南”。注经台上曾建有行宫,光绪《费县志》载:“乾隆三十年,圣驾南巡,二月初三日,奉皇太后銮舆驻跸荣安营,是营后改为注经台行宫”。注经台及行宫遗迹现已不存,曾在其址附近发现碑刻一通。碑呈长方体,平首,高1.8米,宽0.7米,厚0.2米,阴刻隶书“注经台”三字,字径0.3米。碑刻无纪年落款。何人何时所立,现不能确认。此碑现在平邑县博物馆保存。从现在的地理位置上看,魏庄和郑城接壤,都在西汉南城县的辖区。而郑玄避难于南城时,主要的活动范围就在这个地区。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黄巾起义平息。郑玄自南城(今平邑县郑城一带)返回高密。建安5年(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会战于官渡。袁绍为壮大声势,争取民心,逼迫郑玄随军,郑玄无奈,只好带病而行。行军到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境),郑玄病情加重,同年六月病逝于该县,享年74岁。郑玄死时正处于战乱之际,所以葬礼从简,最初葬于剧东(今山东益都境内),后又归葬于高密县西北50里刘宗山下的厉阜。现在此地仍存有唐代墓碑和郑玄祠庙。

  郑玄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其避难之地命名为“郑城”,亦名“郑司农城”。并将其衣冠葬于郑城镇康成庄西北的松林村东岭,原名“郑玄坟”,后讹传为“郑仙坟”。此墓系黄沙土堆筑,在“文革”后期,被夷为平地,成为农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郑玄为避黄巾之乱,于公元191年避难于平邑县郑城一带,一直到公元196年才离开此地返回高密。在郑城的5年中,他以注释《孝经》为主,兼作其他学问,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自然,“郑城”的由来也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www.langya.cn  琅琊网        发布时间:2012-12-17 13:44:00 论坛

来源:琅琊网  编辑:张妍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