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迁移分布 >> 文章内容

《宋氏源流》·历代族群迁徙与大移民(上古时期)

[日期:2017-12-21]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216[字体: ]

 其七、历代族群迁徙与大移民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族群迁徙(读希xi)。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明清及新中国成立,为开疆拓土、躲避战乱与灾荒、并寻找更适合居住地的人类迁徙,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全程。我国有史记载的族群迁徙和大移民,大约有上百次;而影响较大的,也不下十数次。比如:

一、上古三皇五帝时代的族群东移;

二、商朝时期盘庚迁殷;

三、周初对“商民七族”等敌对者的迁移;

四、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的大移民;

五、汉高祖刘邦为充实京都地区大移民;

 六、汉武帝刘彻为开发边疆大移民;

七、汉末董卓为篡权迁都大移民;

八、“五胡乱华”与晋室南渡时的大规模南迁;

九、“安史之乱”与五代十国时期的大规模南迁;

十、“靖康之变”与宋室南渡时的大规模南迁;

十一、金、元战乱与明初洪武、永乐大移民;

十二、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大移民;

十三、东南沿海人民下南洋移民东南亚;

十四、明清以来的移民台湾;

十五、晋陕冀人民走西口移民内蒙;

十六、鲁冀豫人民闯关东开发北大荒等等。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为惨烈的三次移民高潮,发生在两晋南北朝“永嘉之乱”与“五胡乱华”;唐代“安史之乱”与五代十国;以及北宋“靖康之乱”金人入侵与宋室南渡;这三个历史时期。从而导致中原人口与财富大规模南移,华夏社会经济文化中心由北向南倾斜,华夏中原一枝独秀的历史格局不再。

 
(一)古人类时期的族群迁徙

 

 
根据近现代考古学研究,尤其是通过人类基因遗传工程和分子人类学以及碳14放射性测定年代技术等尖端科技的分析测验,推测出人与猿的分离时间,大约在400--500万年之间。自此,古人类的迁徙时代也随之开始。
据说最早的古人类祖先---人猿化石出自非洲,即1992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米斯发现的距今440万年前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为“始祖南猿”。1995年又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西岸的卡那坡发现的距今410万年的原始类型南猿化石,被命名为“湖滨南猿”。令人瞩目的是,它们的下肢骨显示出直立行走的特点,而上肢骨却仍保留着上树攀援的特征。据说这表明分子生物学所推测的距今400--500万年人与猿分道扬镳的可能,是比较客观正确的。
而在之前的19919月,在东欧格鲁吉亚一个叫德玛尼西的地方,发现了距今180万年前的直立人化石,也是迄今欧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而在亚洲西部的以色列境内的约旦河谷,是东非大裂谷的向北延伸部分。1959年在这里发现了乌贝蒂亚旧石器时代遗址,测定距今约在150万至100万年之间。有些考古学者认为,这个遗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遗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就是刚从非洲“能人”演化而来的早期直立人。 
   
因此,许多西方考古学家推测,距今大概200万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开始迁徙亚洲和欧洲。并说
亚欧人北部的一个分支,大约在1.5万年前,又穿越白令海峡冬季形成的“冰桥”,走到今天的阿拉斯加,从而又陆续迁徙美洲。

  我国考古学界,自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第一颗距今50万年的古猿人头骨化石以来,又陆续在陕西兰田公主岭和云南元谋大那乌遗址,发现了直立人类型的“兰田猿人”和“元谋猿人”,据测定为距今超过100万年,后者达170万年,成为目前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这些早期人类的祖先,是否也来自非洲,目前尚无定论。但祖国中原大陆人类祖先,是通过不间断的族群迁徙和移民,才陆续走到今天,这一点恐怕无人能够否认。

直到近现代时期,人类的移民迁徙仍然方兴未艾。据世界相关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19世纪初以来,平均每年约有20--30万欧洲人迁往美洲和大洋洲。尤其19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平均每年外迁人口增加到6070万,有些年份甚至超过100万。而非洲从16世纪18世纪末的殖民地时期,殖民者进行了长达300多年的奴隶贸易和人口贩卖,从非洲运往美洲和大洋洲的奴隶总数,高达2000余万人。
   
中国人(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华侨人口,据说已超过5000万人。从宋代发明“指南针”开启远洋航海,到明初永乐年间,朱棣派遣郑和率领强大舰队“七下西洋”(1405--1433年)以来,中国人也随后掀起了移民浪潮。从最初的南洋--东南亚诸国,再到西洋美洲,中国商人、学生和劳工大批迁徙海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加快,通过考学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等途径,移民西方发达国家的更是逐年增多,华人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二)三皇五帝时期的族群东迁
 
 
据史书记载:远古时代的华夏民族祖先,最早记载有伏羲氏(又名太昊,也写作太皞),自黄河上游的渭水流域(今甘肃天水、秦安、静宁一带),率领部族,从西北高原顺黄河东下,最后建都于陈(今河南周口淮阳)。
神农氏(即炎帝)最早居于西北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县西,属渭河支流),其后神农氏部落在东移中原的过程中,因屡受九黎族的阻挡与侵扰,最后辗转迁都于山东曲阜。神农后来“尝百草”试药性走遍神州各地,最后误食断肠草而中毒,殉难并安葬于茶陵(今湖南株洲炎陵县)。
黄帝(轩辕氏)的父亲,本是上古帝王有熊国(都城在今河南新郑)的国君少典,本姓公孙,名轩辕。因黄帝成长于姬水(今陕西黄陵县沮水河),其后人早期多姓姬。相传黄帝为开辟中原,率领部族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北,先到河北建都洛城(在今张家口涿鹿县),最后与炎帝联合,通过“涿鹿之战”打败了强悍的九黎族,杀其首领蚩尤。九黎族中,一部分融合于当地,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逃亡南方苗蛮部落,后来发展成为苗瑶民族(相传包括现在的彝、土家、纳西、东巴等族)。从此,黄帝被推举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由于在位期间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的儿子少昊(也写作少皞、少皓,名玄嚣,史称青阳氏、穷桑氏、金天氏;黄帝二十五子之一),相传初居穷桑(今山东曲阜东北),后封于青阳(今江苏泗洪县青阳镇),最后迁都于奄(读淹yan,今山东曲阜),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帝,相传初居于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后封于唐(在今河北唐县),故史称“陶唐氏”。史书上说他:继位后,初迁蒲阪(今山西运城永济蒲阪),后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帝,相传生于姚墟(在今河南濮阳市范县),故姓姚;成年后曾在历山(今山东济南历山区)种过地;在雷泽(今山东菏泽)捕过鱼;在寿丘(今山东曲阜境内)做过工;在负夏(今山东兖州)从事过贸易活动。尧帝把二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与他后,曾让他迁居妫纳(媯读贵gui,在今山西运城永济)。继位后迁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蒲阪)。晚年到南方巡视,不幸病逝于苍梧之野,并就近安葬于九嶷山(在今湖南永州宁远县)。
我们的远古祖先及其氏族部落,为了寻找更加适宜人类发展的地方,都曾经历过不断迁徙的过程。
史书上还说:“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三帝之都,均在今山西运城周围;按照“帝王之都为之中”的说法,一些史学与考古学家认为,中国最古老的“中心”,应在今天号称“黄河金三角”的山西运城一带。

另据当代学者倪方六教授等考证,尧、舜、禹皆曾定都山西运城一带,与此地盛产池盐有关。食盐是人类日常必需品。因上古时代尚无海盐,人们摄取盐分的主要来源依靠池盐、井盐和岩盐。所以盛产池盐的山西运城,成为定都的重要条件。而且包括“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等上古战争,也多与争夺盐的产地有关。

   (三)夏商周三代时期的族群迁徙
          1、夏朝时期 
            (约公元前2070至前1600年)
 
大禹因治水有功,受舜帝禅让而继位。但他晚年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夏启,从此结束了帝位禅让制,开启了父死子继的帝王世袭制,又称“家天下”。其后建立的夏朝帝国,自公元前约2070年至前1600年,历时470余年。期间经历了第四代夏王相被杀,先后由后羿(读衣yi)和寒浞(读捉zhuo)篡权40年,史称“无王时期”。
商、周之前称帝王为“后”,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帝王”之说。如古籍上说的“夏后氏”,即泛指夏王族;“夏后相”即夏王相。后羿也即帝王羿的意思。其实后羿本是有穷氏(在今山东济宁)的“司羿”,上古时称某世袭职业为“司”,“司羿”就是“世袭射箭手”。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秦始皇的正妃也被称之为“皇后”,之前统称为“妃”。后来史书对秦之前也称“帝”称“后”,其实只是后来追封的“尊称”,但与史实并不相符。
在夏朝立国前后,史书记载的大规模族群迁徙和迁都,就有十多次。如大禹的父亲鲧(读滚gun),自大夏(今山西运城夏县)迁往崇(今河南嵩县);大禹曾先后迁居高密(今河南新安县)、阳城(今河南登封郜城镇)、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源镇)、平阳(山西临汾西南)、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东北)等。

其后夏王太康迁都斟鄩(今河南偃师)、夏相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少康迁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夏杼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镇),夏廑(读谨jin)迁都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夏桀又迁回旧都斟鄩。夏桀最后亡国。

 

        2、商朝时期

         (约公元前1600至前1046年)

 

商朝帝王,是宋姓始祖宋微子(微子启)的祖先。宋微子本是商朝第三十任商王帝乙大帝的儿子。

据史书记载和近现代考证,古商族和商朝时期的族群迁徙,比较频繁。《史记·殷本纪》说:“自契至汤八迁。”《尚书。序》载:“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都亳,从先王居”。《史记集解》中说“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即自古商族始祖商契,到他的十四世孙商汤(姓子名履,又称汤、成汤、商太祖等;商朝建立者),在有史可考的古商族四百余年历史间,共先后发生过大规模族群迁移事件,就有八次。而自商汤至盘庚帝(姓子名旬,第二十任商王),又先后迁都五次。也就是说,从古商族到商朝,仅有史记载的大规模迁徙共有十三次之多。(详见上文“商族八迁”和“盘庚迁殷”等章节)。

 

据史学与考古学界考证,古商族最早起源于辽西、冀东一带,作为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古氏族部落,因受气候变迁和其他敌对部落的侵扰,曾一路向西、向南迁徙。因曾长期居住在古燕山(有大、小燕山之分;大燕山即今北京北部的燕山山脉,命名较晚;小燕山位于今北京西南部的房山区,为最早的燕山,大致命名于商代)与古玄水(即青龙河,为河北滦河支流)一带,故以燕子(玄鸟)为图腾。

后来,当其部族首领商契,被舜帝封于偏南部的商地后,其族人也陆续向南方靠拢。其播迁的主要路径,即今河北西南部的古唐河和漳河流域、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山西与陕西东南部(今商州)等广大地区。

 

战国时期古籍《世本》说“契居蕃”(古字读博bo,与“亳”字音相通)。即古商族首领商契时期,又自燕地(今北京房山一带)迁往蕃(读博bo)地;一说在今河北西南部的石家庄平山县古番吾;一说在今(后迁)河北西南漳水流域、邯郸以南的磁县境内。两地地处冀、鲁、豫、晋四省通衢,与河南安阳、山东聊城、山西长治、潞城,都相距不远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记载了今北京地区曾有一个称为“匽(读燕yan)”的古部落方国;商代又有属于商王族所封的燕姓方国,定都皆在这一带。所以燕山之所以称之为,其历史渊源悠久。

燕山区距离北京猿人的故乡周口店只有5公里,境内发现过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迹,证明50万年至一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另据《史记·殷本纪》载:“盘庚渡河南,迁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就是说,到商朝第二十任帝王盘庚帝时期,又渡过古黄河,迁都于今河南安阳时,这是自成汤定都于“亳”之后,商朝都城又进行的第五次迁都,最后这次迁到了成汤的故居地(即安阳),才终于安定下来。(详见上文“盘庚迁殷”)

 

此外,关于传说中的“殷人东渡”与美洲“玛雅文化”的历史渊源问题,已记述于上文(“纣王失国”)相关章节中,在此不再赘述。

据近代甲骨文考证,自商朝时,即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并设有登人登众,专职负责。古籍《尚书·多士》篇说:惟(商)殷先人,有册有典,即说明商殷时期的户籍登记与管理制度,开始建立并付诸实施。

《中国人口史》等记载:商朝时期的人口总量,包括商朝控制疆域内的诸侯方国,大约达到600800万人(也说到武丁帝鼎盛时期曾达到1200万左右)。使华夏民族人口,达到了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3、周朝时期

(公元前1046至前256年)

 

 

西周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后,为了惩处追随纣王之子武庚禄父造反的商朝王族及其遗民,周初武王与成王时期,将他们强行迁往西周刚营建、并驻有“周八师”的新都雒邑(今河南洛阳),以充实人口,便于掌控监督。同时,一部分北殷国殷侯武庚禄父的后人及其亲族,则被强行西迁至杜原(在今陕西始平县一带),降级由侯爵国改封为伯爵国,史称“杜伯国”,后来成为子姓杜氏的一个发祥地。

西周又先后将商朝王族聚居区的贵族及其遗民,如“商民六族”(又称“殷民六族”,包括徐氏、萧氏、索氏、条氏、长妁氏、尾妁氏等六大家族),迁往周公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鲁国。将“商民七族”(又称“殷民七族”,包括施氏、樊氏、陶氏、繁氏、錡氏、饥氏、终葵氏等七大家族),迁往武王之弟姬康的封地卫国。

此外,西周还将“怀姓九宗”迁往周武王之子成王的弟弟姬虞的封地晋国等地。将“商民十姓”等,先后迁往齐国、郑国等诸侯国家。将商朝的巫、祝、卜、史等知识阶层官吏以及专业人士,迁往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并根据其特长任以职事,为新政权服务。  

这是西周初年,发生在公元前1040年前后,一次规模较大、有史记载的、并由国家主导对反对派人士的族群迁徙和移民。

    这些被迁出的商朝王族中的各大贵族及其遗民,后来逐渐融合入当地民众之中,并大都成为相关姓氏的开姓始祖,发展形成为后来的相应姓氏族群。

 

周朝后期的春秋战国,战争导致的人口变迁较大。如发生在周幽王时期的犬戎部落入侵,使周朝西部国土沦陷,继位的周平王,被迫将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至雒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自此周朝的天子地位,开始逐渐丧失。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之为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至前476。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先后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被推为盟主,奉行“尊王攘夷”,即共同维护周朝君王,抵御夷族侵扰,协调诸侯纷争。史称春秋五霸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九十余年间,有四十三位国君被臣下或敌国所杀,有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发生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之间的朝聘和盟会多达四百五十余次。

 

 东周的后半期,各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又持续了二百多年,史称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经过相互厮杀争夺和无数次的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其中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称作战国七雄外,还剩有宋、鲁、郑、卫、、巴、蜀、中山、蔡、薛、、杞、莒、郯、邾、许等势力不等的大中小国家,最终也先后被“七雄”逐一吞灭。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国,后来由于受到周边强悍的楚、齐、韩、魏等劲敌的夹击与水患灾害侵袭,曾经被迫又进行了两次迁都。一次是宋国第二十三任国君宋共公(公元前588年至前576年在位),将都城自商丘迁至相邑(在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一次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宋悼公(公元前403年至前396年在位),将都城自商丘迁至彭城(即今江苏徐州)。最终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闵王与魏、楚联合吞灭,国土被三国瓜分。

到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周赧王病逝,秦国军队乘机攻入东京雒邑,迫使西周公投降。七年后(前249年),秦相吕不韦又带兵灭掉了位于巩邑(今河南巩县)的东周公。宣告东周彻底覆亡。东周时期(包括春秋战国)共传25王,历时522年。

自公元前256年之后,秦国先后灭掉韩国、赵国(前228年)、魏国(前225年)、楚国(前223年)、燕国(前222年)、齐国(前221年);最后统一中国。

 

据史书记载,自战国末期“商鞅变法”后的秦统一战争,中国历史上开始发生惨绝人寰的“屠城”事件。所谓“屠城”,即攻城战遭遇激烈抵抗时,一旦城破,占领者不分将士官兵与老幼残弱以及忠奸良莠,连同无辜百姓,一律屠杀殆尽。

在此之前,自上古时代到春秋战国,人类族群之间、诸侯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总是难以幸免。但类似“屠城”这种血腥事件,尚缺乏记载。而“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与强敌楚国发生的“泓水之战”中,尽管敌我力量悬殊,尽管自己以逸待劳并占据地利优势,但他仍然坚守仁义之师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指头发斑白的老兵)”,“不以阻碍,不鼓不成列的道德古训;即作为仁义之师的君子,在与敌军交战时,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敌军(不重伤);不攻击头发花白的士兵(不禽二毛);不攻击正在渡河的军队(不以阻碍);不攻击还没有布置好行列的军队(不鼓不成列)等等;尽管显得非常迂腐,并且因贻误战机而打了败仗,自己还遭受箭伤并最终创伤复发致死,但他却无怨无悔;孔子和司马迁认为,这种古代仁义君子的风度,不能不令人敬仰。

而孔子所提倡的“兴灭国,继绝世”古训,则是要求战胜国当权执政的君主,要象古代尧、舜、禹一样,给那些亡国后的君主及其后人,封赐一块祭祀祖先和借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以显示其尊重先人和尊重失败者的慈悲情怀与仁人君子风度。

但到了“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采纳商鞅的建议,将爵位制定为二十个等级,并按照将士在战斗中斩获敌人的头颅多少,而授予相应爵位。因此,秦军每次战斗获胜后,不仅将俘虏斩首计功,甚至还将占领区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死,从而以头颅数量计功领赏。秦国因杀人有功而受奖赏的常常数以万计。因此,《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说:秦国是一个摒弃礼仪、靠献上敌方首级立功的国家。谯周在《集解》中解释说:天下人都称秦国是靠献首级立功的国家,都因此而憎恨它。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国著名大将白起,率军在伊阙击败韩魏联军时,斩获首级24万,并占领五座城池;又率军进攻魏国时,俘虏魏国三员大将,斩首13万级;在与赵国大将贾偃交战获胜后,将对方的2万俘虏斩首后尸体投入黄河。进攻韩国陉城,又斩首5万级。更令人震惊的是“长平之战”。即公元前262,秦、赵为争夺韩国的上党郡,发生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双方投入军队近百万人。由于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于是委任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代替老将廉颇为帅。当赵括战败被围困期间,赵国把全国15岁以上的壮丁,全部征发到长平助战。最后被秦军击败,赵括被秦军射死,赵军只好投降。秦军统帅白起,认为赵军士卒反复无信,于是将降卒全部活埋,只放走240人归赵报信。这次战争,秦军前后灭掉赵国士卒达45万,仅被活埋的就达40万人。赵国壮丁几乎死尽, 从此衰落。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上述记述,秦国仅由白起率领的军队,就斩首近90万之众,可见其血腥残忍。

另据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对秦军斩首数量的统计:有公元前331年,败魏,斩首八万;前312年,破楚师于丹阳,斩首八万;前307年,破宜阳,斩首六万;前301年,败楚于重丘,斩首二万;前300年,攻楚取襄城,斩首三万;前293年,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前280年,攻赵,斩首二万;前275年,破韩军,斩首四万;前274年,击魏于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前260年,大破赵军于长平,坑卒四十五万;前256年,攻韩,斩首四万;又攻赵,斩首九万;前234年,攻赵平阳,斩首十万等等。其血腥残酷可见一斑。

三国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计秦(国)及山东(当时的华山与崤山以东)六国,戎卒(军队)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推算人口总数),当尚千余万(户)。及秦兼并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也就是说,秦国吞并六国的战争,使军民死伤(包括逃亡人口)多达三分之二。大屠杀造成的大面积无人区,又只能靠后来的大移民来填补。

另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出现了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移民,以填充和开发边远荒芜地区、以及因战争灾荒等造成的人口稀少、甚至“无人地区”。如秦人移民巴蜀(今四川、重庆),楚人开发西南(今两广与云贵一带),燕国开拓辽河流域等等,都曾作过一定数量的移民。但具体史料记载不详。
   
相传自西周时期,开始强化人口登记管理。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官职)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幼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京都到边疆),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这就是我国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的最早雏形。

 

据史学界估算:西周初所控制疆域内总人口约600800万左右。史书记载:当时周王室控制的军队有十四师,军队总量约15万人。王畿(周朝京都及其周边附属地区)实际控制人口约80100万左右。其他七十多个分封诸侯国,控制总人口约五、六百万。 西周初期,达到百万人口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晋三国,宋国和秦国各约6080万人口左右;所以这些国家的国君都先后称霸,分别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西周后期,全国军队扩展到二十师,总人口估计达到2000多万。到东周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3000万左右。其时部分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开始坐大;而一些小的诸侯国,或被兼并,或成为大国附庸已名存实亡。而周王室则日渐衰微,周朝逐渐失去天子支配地位,甚至伦为诸侯大国的傀儡。最后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和兼并巴蜀、西戎(主要是强悍的义渠戎族)等地,国势迅速膨胀。此后,在位56年的秦昭王拉开了吞并六国的序幕,并推翻了东周最后一位君主(东周赧王);经过前后40余年的兼并战争,最后由他的孙子嬴政(秦始皇)终于实现了祖国统一。秦统一初期,预计全国总人口(包括逃亡返还人口)约近2000万。

古籍国语记载,周宣王时进行过人口普查,但具体记载不详。真正有史记载的人口调查起源于战国初期,但当时的资料已经失传。

历代人口资料多见于正史中记录的纳赋人口。但由于逃避赋税等原因,加之和尚、道士、奴婢、部曲(仆从与家兵)等多不纳入统计,造成人口漏报较多。尤其在战乱年代,国家控制力下降,人口避难逃逸者众多,所以历代人口数据难以准确。

周朝立国八百年,虽然中后期春秋战国时战乱频仍,但由于和平稳定时期相对较长,加之后来各诸侯强国都比较重视推行变法,鼓励农耕、垦荒、屯田和人口繁育发展等政策措施,周朝整个人口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根据各国兵力、赋税等相关资料分析,到公元前230年时,华夏中原各国总人口,已达到约3000万左右。

另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分析,推算公元前1000年时的世界人口约有5000万;前500年时的世界人口约有1.0亿左右;前400年时的世界人口约有1.6亿;前200年时的世界人口约有1.9亿。 周朝继商朝之后,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