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迁移分布 >> 文章内容

《宋氏源流》选载·历代大移民(两晋十六国时期)

[日期:2016-02-28]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   阅读:108[字体: ]

 五)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族群迁徙与移民

 1、两晋十六国时期 

               (公元265至420年)

 

当代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李济先生,曾对我国的人口迁徙和由此导致的人种特征,做过深入研究。他认为,秦汉以来至清朝成立的公元1644年以前,中国历史上最少发生过3次重大的边疆民族人口内迁。分别是公元三至六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匈奴--鲜卑内迁时期”、公元936年至1125年(五代十国至辽金时期)的“契丹内迁时期”、及公元12791367年(元朝时期)的“蒙古内迁时期”。原因就是西北异族南侵战争,其持续时间之长,涉及人口之多,影响之深远,都对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人种构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北人南侵,原来的中原汉人不得不南移,再加上中原人多次与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族杂居并联姻通婚,不仅促进了各民族的同化融合,从物种学上来看,避免了近亲婚姻,有助于人种的优胜劣汰,中国人身高显著增加,由此出现了“关西大汉”“山东大汉”等称誉。 古代的“关西”,泛指潼关以西。而古代的“山东”,唐代时泛指陕西渭南的华山以东,宋代以后泛指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区域都是“山东”,包括现在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

先说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不稳定的时期。公元266年,三国时期,曹氏魏国权臣司马炎逼迫魏元帝让,自己即位为帝,国号大晋,即晋武帝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从此,三国寿终正寝,史称“三国归晋”。

 

西晋建立后,武帝司马炎将司马氏家族子弟都封为王,建立王国,并分取赋税,统领队。到公元291年,晋朝内部发生了长达16年(公元291-306)的“八王之乱”。即八位诸侯王(汝南、楚赵王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成都王)争夺皇位的混战。从而极大地削弱了西晋王朝的统治,也内附的北方少数民族势力以可乘之机

晋惠永安元年(公元304),首先由山西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乘“八王之乱”建立“前赵”政权。于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1年),派大军侵入中原,并先后俘杀西晋太尉(军队最高统帅)王衍,攻陷首都洛阳,俘虏西晋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及其宗室、官员、将士等数万人,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北方匈奴鲜卑(读结jie)、(读敌di)等五个主要北方胡人游牧部落,乘机侵入到沦陷的中原、华北地区,实行军阀割据,出现了史称“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

 

《晋书愍帝纪》载: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317年在位末年,汉兵(汉赵叛军)东略(向东进攻),弘农太守、平东将军宋哲(字世俊,山西西河介休人,东晋时被封散骑常侍、冠军将军、梁州刺史、野王公)受愍帝诏书,命丞相琅琊王司马睿(读锐rui,封国在今山东临沂)统摄万机(即代行皇帝职责)。不久慜帝被俘。《晋书》等记述这段历史有:“晋愍帝派侍中宋敞向刘曜前赵昭文帝匈奴人送上降书,自己乘坐羊车,脱去上衣,口衔玉璧,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群臣哭泣····;”情景十分凄惨。不久后慜帝被杀。

 

此时司马睿在王导(后来成为东晋著名丞相,是书圣王羲之的伯父)等大臣、士族的拥戴下,渡过长江,退守南方,史称“衣冠南渡”。

宋哲奔至江东,琅琊王司马睿接受慜帝诏书后,于公元317年宣布登基,“立宗庙社稷于建康;”定都建康(即南京),史称“晋元帝”。自此,西晋灭亡,东晋(公元317-至420年)建立。 

 

西晋被匈奴建立的前赵政权取代后,北方中原地区由“五胡” 即匈奴、鲜卑、羯(读结jie)、羌、氐(读狄di)等游牧民族所控制。期间先后建立的“十六国”,其中十三国为“五胡”所建。包括前赵(匈奴)、成汉(氐)、后赵(羯)、后凉(氐)、南凉(鲜卑)、北凉(匈奴)、前燕(鲜卑)、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西秦(鲜卑)、夏(匈奴)。汉人建立的有三个:北燕(汉)、前凉(汉)、西凉(汉)。“十六国”立国时间都比较短暂。

从此,中原结束了汉族一统天下的局面,了长达265年的东晋十六国及以后的南北朝纷争。这一时期,也是历史上军阀割据混战,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时期。

但西晋初期,曾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时期。据史书记载,西晋武帝年间(公元266至289年),后期一度出现过“太康之治”的繁荣局面。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全国有2,459,840户,16,163,863人。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户口调查为全国377户.约2380人。此为西晋鼎盛时期。 

其中三国以来招揽和内附的北方游牧民族人口,逐渐发展壮大。据《晋书·文帝纪》等记载,到西晋人口鼎盛时期,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游牧民族人口,也已达870余万。 

西晋的统一局面只维持了十一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紧接着又发生了“永嘉之乱”和“五胡乱华十六国春秋记载,到前燕幽帝建熙十一年(公元370年)此时偏安江南东晋有800人,包括被“五胡”占领割据的中原地区,全国合计共约1800万人

西晋初期全国人口之所以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除上面提到的自三国时期就采取招揽游牧民族人口和鼓励生育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重新清查登记户籍人口,对查出的大量逃逸人口采取鼓励“重新入籍”的政策。通过重新登记入册,招揽返乡安居乐业的同时,给予一定年限的赋税减免等照顾。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迅速恢复、繁衍和增长。 

自“五胡乱华”东晋南渡之后,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南迁高潮。随着江南东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

据史书记载,西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元嘉年间(公元307453年),近一百五十年间,南迁移民的高峰期,前后出现过五次,移民总量约达700。 
    

第一次:公元301年(晋惠帝永宁元年),“八王之乱”所引发的内战,使洛阳、长安和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陕西等部分地区沦为战场,导致大量人口逃亡,仅聚集在湖北荆州的流民,就有10余万户。

 

第二次,公元311年(晋怀帝永嘉五年),晋东海王司马越病死于项县(今河南沈丘),大臣与王公贵族及军民人等数十万人,被羯族将领石勒(十六国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率军追杀,死者达10余万人。余众逃离洛阳,当地百姓相随,又被石勒、石虎兄弟追杀。由此引发了北民南迁的第一次浪峰,史称“永嘉南渡”。同时,还有大量迁往浙江宁绍平原和鄱阳湖、洞庭湖、四川成都、以及河西凉州等地者,具体数字不详。为此,河西凉州(今甘肃西北,黄河以西)刺史张轨(后为前凉国建立者),自武威郡分置武兴郡,以安置移民。而石勒、石虎兄弟,竟将掳掠的上百万人口强制迁往襄国(今河北邢台)和邺城(今河北临漳),作为他们直接奴役的臣民。

第三次,西晋末年为逃避战乱的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东晋元帝太兴三年(公元320年)建康(今南京)新设了怀德县(今南京鼓楼一带),以收容安置南渡流民,成为官方设立的第一个“侨置县”。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州郡县所谓“侨置”,即仍然移植使用北方的州郡县名称,来命名南迁人口集聚区;或者继续使用北方州郡县名称,登记管理南迁的户籍人口。实际上就是一个“流亡政府”。这样既有利于抚慰南迁人们的怀乡之情,也满足了一部分喜欢标榜家族郡望的贵族人士。

次:东晋成帝公元326至342在位)初(长)江淮(河)战乱迭起,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渡江南迁江浙、湖广等地。 东晋成帝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人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次:南朝文帝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公元465472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占领,大量人口又一次渡淮南迁因而刘宋政权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郡县。同一时期,由族人引发的战乱迫使大量关陇(今陕西关中与甘肃陇山地区)流民南迁汉水(今陕西与湖北汉水两岸)流域和四川北地区。  

 

由于当时大量人口逃亡隐匿,加之官府管理混乱,这一时期的人口统计数字缩水较大。正像有些史书所指出:“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江南)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寄居或客居)流离,民籍不立(户口不登记)“时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依附)大姓以为客。”说明由于存在寄居或客居、依附豪族大户等流亡移民较多,这些流民的户籍人口,并没有纳入登记管理,因而实际移民规模,将高于官方统计。

这一时期内移民分布,主要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福建两广移民也开始大量涌现。据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动荡或动乱),衣冠(士族阶层)始入闽(福建)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为中国经济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北多南少的显著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因此,一般认为,现代江浙、闽南等南方人的始祖,上溯若干代大多是来自此一时期大规模南迁的中原人。

北方人口的大量涌入,也带去了中原先进文化和技术。不仅促进了南方人的迅速,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促使江南古来“火耕水耨”的粗放型农业方式,开始精耕细作农业方式转变;从而极大地促进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而在传统文化方面,汉代以后,由于内迁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传统文化相融合,中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加之遭逢乱世两晋时期的许多士族文人苟且偷安,又心怀忧虑,不甘隐托为放逸,开清谈之风,崇尚玄学。竹林七贤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等名士,成为当时代表人物后来又印度东传佛教交汇,从此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趋向、释大融合的局面  

 

晋朝继承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推行世族政治门阀统治,政权主要由地方豪强、经学世家或累世为官者的族人组成。由于选拔任用往往重视家世门阀而忽略才德,最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经济方面,由于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世族豪强大量开发无主地,建立庞大庄园,有效将劳动力组织起来,并将大批部曲(即家兵)、佃客及奴隶等庇护于门下,垄断土地,占山泽,推广北方的牛耕犁耙和精耕细作以及水利、两熟等技术从而使南方的水田普遍开发,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使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史书记载,东晋在吴兴乌程(浙江湖州筑荻塘,溉田千顷时期(即后来刘裕所建立的南朝宋国),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二千余顷;又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开垦湖田,“皆成良业”。梁罢(撤销)义阳(河南信阳)镇兵以后,“江湖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与浙江相邻的闽中、鄱阳湖周围地区,也有较快的发展。此外,淮南地区,土地肥沃,流民集中。寿春(今安徽六安市寿县)附近有芍陂灌溉农田,地方千里,“良畴万顷”,是重要粮食产地。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岭南(指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等地)种双季稻。益州(包括今四川、重庆、陕南和云南西北,首府在成都)则号称“沃野天府”时期在湖熟(今南京江宁)“起废田四千多顷”;又向京口(今江苏镇江)、姑熟(今安徽当涂)移民。南齐在句容修赤山塘。又说扬州“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等等。

这时,偏安江南一隅的东晋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发展壮大势力,也采取减免赋税调役等优惠政策,大量招揽北方士人,以及各界精英,甚至附带大量因战乱造成的流人(外流人口)群体,到南方为其新建政权服务效力。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涌入和不断开发,南方地区(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的许多荒芜、偏僻之地,得到充分开垦利用,人口也随之急剧增加。并且随着人口聚集地的大量扩展,新兴集镇、城市也大量增多。 在东晋新设的“侨置州郡县”中,假借北方州郡县名称开始大量出现。如与山东沂州一带重名的侨置州郡县,比较突出的有东莞、兰陵和琅琊等。

据史书记载,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侨置东莞于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到唐朝又侨置东莞于汉朝名为博罗县、东晋名为宝安县的地方(治所在今深圳市西),史称“南东莞”。 

   另据史书记载:东晋元帝以“江乘县”(辖区在今南京市栖霞区和句容市北部)侨置“南兰陵”郡。此后,又改侨置南兰陵郡及兰陵县于武进(治所在今常州市武进区丹阳附近)。南北朝时期,南齐时南兰陵郡被裁倂,侨置的“兰陵县”、“承县”与江乘县、临沂县谯县同属南琅邪郡,郡治白下城(即今南京市北、幕府山西南一带)。南梁国武帝萧衍在他登基的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夏四月,即将他的祖籍地北兰陵县,又恢复侨置于武进(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万绥镇),并“改南东海为兰陵郡”。到南陈时期,又改南兰陵郡为东海郡。隋朝灭南陈后,废南兰陵郡及南兰陵县等侨置郡县,恢复北方原有郡县。这一时期,史书上皆称侨置兰陵郡为南兰陵郡。

    至今江苏常州市别名中即有“兰陵”一说。而且一度建国称帝的兰陵萧氏,在这一带留有遗迹较多,如万绥(寓意“万岁”)镇、“万绥戏楼”,访仙桥萧氏宗祠,丹阳陵口胡桥一带南朝萧氏石刻等。由于唐朝诗人李白有诗“兰陵美酒郁金香”,而南北兰陵至今仍保留了“封缸酒”的遗俗等等。

    据史书记载:侨置冠名为“琅琊”的地名,在江南有2处:

一是东晋渡江南迁后,东晋泰兴三年,在江乘县(即今江苏句容市)设置琅琊郡;史称“南琅琊郡”。二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国乔治琅琊郡于白下县(即今南京市北、幕府山西南一带)。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