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迁移分布 >> 文章内容

追根溯源:南京历史中的费县

[日期:2013-01-08]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111[字体: ]

追根溯源:南京历史中的费县

  历史上,南京一共有过多达四五十个名字,最被人熟知的是:建业、建康、应天、金陵、天京。此外,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费县”,并且和我们现在的费县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南京的费县,就是由东晋时期南下的山东费县人所建。

  南下的费县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像我们山东的琅琊王氏、兰陵萧氏、琅琊颜氏等,都是这个时期南下的。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史称“永嘉南渡”。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往往有千余家,人口达到数万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南渡人口约有百万人左右。

  为了安插这一大批南渡人口,东晋政府建立了一套“侨州”、“侨郡”、“侨县”的制度。即是在大江南岸的郡县里划出一块地区,让南渡人口集中居住,仍以北方原来的郡县命名。着眼于使南渡者有安身、复苏之处所,以利王朝政权之稳定与生产之恢复。

  最早建立的侨县叫“怀德县”,后改名为“费县”。这个县是专门安置跟随晋元帝司马睿一道从山东琅琊来的千余家南渡人口,其中大族就有上百家。由于他们与东晋皇室的关系密切,所以安排在宫城附近居住。怀德县《建康实录》记载:太兴三年“秋七月,诏琅琊国人随在此者近有千户,以立为怀德县,统丹阳郡,永复为汤沐邑。”并注记:“中宗(即晋元帝)初,琅琊国人置怀德县,在宫城南七里,今建初寺路东,后移于宫城西北三里耆园寺西。帝又创以北为琅琊郡,而怀德属之,后改名费县”。在南京设置的侨县中涉及我们临沂一带地名,还有阳都县、即丘县、临沂县、开阳县、兰陵县、承县等。

  费县原治范围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属琅琊王国。最初在南京地区侨立怀德县,安置的京城中,并无实际管辖领土。改费县后,移县治到“宫城西北三里”,约今鼓楼岗偏西处,又割建康、江乘地成实土。《至正金陵新志》引《古迹编》:“费县与琅琊分界于潮沟村,在县北九里”。则今鼓楼至覆舟山一线以北,当为费县辖地。

  侨置费县的历史沿革

  1、公元320年,即太兴三年秋七月,立为怀德县(费县)。属琅琊郡。同属此郡的还有阳都、即丘、临沂、开阳等侨县。

  2、南朝宋永初元年(420),改琅琊郡为南琅琊郡,费县属南琅琊郡管辖(同时保存的旧县名还有阳都县、即丘县、临沂县),后废除即丘、费、阳都三侨县。

  3、梁时复置费县,并改南琅琊郡为琅琊郡,郡治在江乘,辖江乘、临沂、费三县。

  4、陈时费县归丹阳郡辖。

  5、隋军灭陈后,废费县。南京侨置的费县退出历史舞台。

  整理完这些资料,我重新开始审视费县的历史文化,有几个不解之处,其一,为什么侨置的第一个县是费县?侨置的费县就在宫城附近,安置跟随晋元帝司马睿一道从山东琅琊来的千余家南渡人口,其中大族就有上百家,他们与东晋皇室的关系密切,那么,他们和费县又是什么关系?

  此前,我在研读费县历史时,根据费县的考古发现,把远古到汉代的古迹在费县地图上进行逐一标注,发现费县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汉代人的足迹,覆盖现在绝大部分村落,而汉以后,这里的文明迅速衰落,归于历史的平淡。

  和市里的一位朋友说起这种费县历史的变迁,朋友说不仅仅是费县,整个临沂都是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这里文化的突变?我们发达的文明,究竟去向哪里?

  这与中国历史上的“永嘉南渡”有密切关系。东晋,便是由逃往到江南的北方大族,同江南的大地主一起,拥戴晋朝皇族琅琊王司马睿而建。琅琊王氏的王导,在东晋王朝的建立中,起到关键作用,他是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官至宰相,与司马氏的关系密切。这些事我多少有些了解,但觉得与费县关系不大。真正读到这段历史时,才发现,“永嘉南渡”对费县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为什么随晋元帝司马睿一道从山东琅琊来的千余家南渡人口认可侨置的费县之名?

  原因很简单,他们本身就是费县人,但不一定是现在费县区域的人。战国时期,临沂地区只有三个国家,即莒国、费国、郯国,费国虽然建国时间不长,但作为鲁国上卿季孙氏的私邑,经过季氏几代经营,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孔子都说季氏“富比周公”,就是比国君还富。《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哀公三年(即公元前492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县级《临沂市志》载:“公元156年,避汉景帝刘启讳,启阳城改称开阳城。启阳与开阳,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季孙斯即季桓子,他建启阳城,一方面为了防御他国入侵,另一方面也是季桓子扩大私邑范围。季氏建立费国后,沂河西岸的广大地区都在他的势力范围内。费文化在这一带的影响,可能一直延续到三国两晋时期。东晋王朝将这一带移民以旧名侨置费县,人们是能够接受的。

  费县是东晋王朝最早设置的侨县,可以说费县人是最早南下的,人数庞大,士家大族为多,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人口,财富,还有先进的文化。费县对南京地区的影响,最早最大的时候,应该是在东晋时期。后来,费县文化渐渐与同时来南京的其它地方文化、当地文化相融合,形成南京地区独特的融合文化。到隋代费县等各侨郡、侨县的撤销,标志着这种文化的、民族的融合已经全部完成。

  大批北方移民,他们传统的风俗习惯,对建康的原有居民影响很大。由于他们带来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对于提高南方的生产水平和补充劳动力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将建康附近及江南不少无人耕作地逐渐垦殖为良田,为促进这一带的经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杨东霞


来源:琅琊网  编辑:蔚然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