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迁移分布 >> 文章内容

《宋氏源流》选载·历代大移民(汉朝时期)

[日期:2016-02-29]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   阅读:101[字体: ]

2、汉朝时期 

            (约公元前206至265年含三国)

 

西汉王朝建立在秦末战争的废墟之上。据有关专家学者推算,汉朝统一天下时(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全国人口约1650万(或介于1500万1800万之间),比周朝和秦朝鼎盛时期减少了近约1/2。经济上更是民穷财尽,甚至连皇帝的车驾,都凑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开国大臣们只能乘牛车

 西汉建立后奉行黄老哲学、无为而治和与民生息的政策,特别是文景之治”期间的迅速发展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公元前129年),全国总人口又达到3600万。尤其是曾经遭受战乱最为严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又恢复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这六十年间,人口约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景象。

 

汉族,这个世界最大、最古老的民族,就是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诸侯列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方面,开始逐渐趋于统一,从而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汉族和周边各少数都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人口众多,文明程度较高,在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尽管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西汉“文景之治”的盛世时代,给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继位后进行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 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后代,诸侯国越分越小,其势力一步步被削弱同时激励平民百姓通过建功立业可以升官或获得奖赏,从而不仅大大削弱诸侯势力,也极大地调动了平民百姓建功立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文化上,废除了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治国思想,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开始重用儒家学说儒、法、道、阴阳、纵横等各家学说,实行“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并逐渐成为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军事上,以彻底消除最大外患—--匈奴帝国为目标,重用卫青霍去病著名年轻将领 越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实现封狼居胥意指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狼居胥上设立祭坛宣告北伐胜利,最远达到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迫使匈奴残余势力向西狼狈逃遁。降服中亚大国大宛使西域诸国臣服;同时,收复南越、朝鲜诸倭(当时对日本列岛众多小国的统称),使进贡通使于汉,达三十余国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丝绸之路”,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引进良马、骆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黄瓜胡豆胡桃境外品种,成功移植中原,丰富了广大人们的生活之需。从而开拓了“北绝大漠(蒙古沙漠)、西逾葱岭(帕米尔高原)、东越朝鲜、南至大海” 的广袤国土,奠定了现今中华民族地理版图。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帝国。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平定岭南后,除派驻军队戍边外,还先后向岭南地区进行了五次移民。《汉书》记载,到汉元帝建昭四年(公元前35年),汉朝的全国户籍人口共有12,233,062户,59,594,978人。已接近6000万人,达到鼎盛时期。这一人口直到宋英宗时期(公元1064至1067年在位)再次超过。期间发生的多次长期战乱,严重的阻碍了人口发展。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由于项羽占领秦国都城后,“屠咸阳,烧宫室,大火三月不灭”,使咸阳及周围地区几成废墟,人口大量逃亡 。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后,为恢复发展京都及其周边地区,消除各地旧贵族豪强势力,巩固中央集权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大臣娄敬“实关中”(即充实京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的建议,将关东(今陕西潼关以东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豪强贵族势力,强行迁至关中,即靠近汉朝统治中心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周边地区。

史书记载,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十一月,“徙(迁)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进入)关中”;同时迁入的还有燕、赵、韩、魏列国的诸侯贵族子弟和世族大家,总人数约有10余万口。

又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长陵(刘邦陵墓)建成,置长陵县,迁入万户。”从而,自汉初移民形成的京兆、西河、扶风等诸多姓氏郡望大族,大多就在此时,自东部地区西迁关中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汉朝还非常重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屯垦戎边,尤其是对河套地区今分属宁夏、内蒙古、陕西;因黄河在这里向北再向东、然后向南形成“几”字形,故称“河套”河西走廊(今甘肃西北玉门、瓜州、敦煌平原、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等地,进行的大规模屯垦移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史书记载: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元狩四年),又迁关东贫民72万余,迁往今内蒙古南部、山西西北部、陕西西北部、宁夏南部和甘肃中西部,即秦长城(故塞)内外以及河西走廊。随着移民的增加和农业的开发,在河西走廊陆续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到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元年),刘秀定都洛阳,又将关中及各地人口大量迁至东都洛阳,以巩固发展新设立的京都地区。刘秀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又将“各郡驰刑徒(犯人)迁至晋阳”(今山西太原)

另据史书记载,到公元190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在凉州军阀董卓(官至太师)的胁迫下,强行迁都长安(今西安),并将东都洛阳及周边数百万人口,一同强行西迁,途中死亡、逃散者众多,到达长安者数十万人。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投奔荆州牧刘表,迁至今湖北荆州一带。不久董卓被王允和吕布所杀,再次引发动乱,致使数十万人被迫东迁至今江苏一带,还有数万户进入四川,投奔益州牧刘焉等等。

 

《新唐书·丞相世系表等记载:宋微子(微子启)的第三十二世孙、秦末楚怀王上将军宋义,为战国末期楚国令尹(即宰相);与将军项梁、项羽叔侄同时起兵反秦。楚怀王因功封宋义为卿子冠军,统帅义军。后来由于遭到项羽的嫉恨,宋义及其儿子宋襄(官至齐国相),同被项羽杀害。宋义、宋襄被害后,宋襄子宋昌流亡于齐地(今山东北部),后来投奔刘邦,初以家吏(身边仆役管家)跟随高祖刘邦起兵,至荥(读幸xing)阳(今河南荥阳)升任都尉(州郡副职,也称郡尉;掌管军事治安等);后任刘邦之子代王刘恒(即后来登基的汉文帝,其代国封地在汾州平遥、即今山西平遥县一带)中尉(汉朝为武官,掌管京师治安,后曾改称执金吾;而诸侯王国设置的中尉,职级相当于郡尉,掌管军事治安等)。史书记载:宋昌在辅助刘恒登上帝位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因此被汉文帝刘恒视为心腹,加封为卫将军(掌管皇宫禁卫部队)、壮武侯。期间,宋昌族人,从河南楚地(原宋国土地后被楚国占领),迁居于西河介休(今山西晋中介休市)。自此,最早形成了著名郡望---西河宋氏望族。 

 

“天下宋氏源于商,西河之地是郡望。”西河介休是宋氏郡望中最早的发祥地。今山西晋中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历代各地宋氏族谱多有记载源于西河堂”者包括后来的京兆、扶风、广平等宋氏望族,无不源出于西河郡望。

《新唐书·丞相世系表记载:“楚有上将军(宋)义,义生(宋)昌,汉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十二世孙晃(又名宋活),晃三子:恭、畿、洽,徙广平利人”。说明直到十二世后的广平宋氏始迁祖宋恭、宋畿(读机ji)、宋洽兄弟,皆是西河宋氏始迁祖宋昌的嫡传后裔。

 

宋昌的另一后人宋尚,于西汉成帝时任少府(朝廷九卿之一,掌管财政税赋及皇室事物等)。宋尚的儿子宋弘,在东汉光武帝时,官至大司空(与司徒、司寇合称“三司”;掌管土地、建筑工程等),封宣平侯。史书上说:宋弘文武双全,一表人才。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丈夫死后,看中了宋弘,便托光武帝做媒想嫁给他。但宋弘不愿抛弃结发妻子,对光武帝说了一句名言:“贫贱之知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而流传后世。《后汉书》《宋弘传》名留青史。

宋弘的弟弟宋嵩,官至河南尹(东汉京都洛阳的最高长官)。史书上说他“以刚强孝烈著名”。他的儿子宋由,东汉元和年间官至太尉(掌管全国军队;也称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宋由有两子,长子宋汉,字仲和;官至西河太守、度辽将军、太仆(掌朝廷车马及牧场等)、太中大夫(掌朝廷谏议之职)。次子宋登,字叔阳;东汉时官至河南颍州太守、京兆尹、尚书仆射(尚书令的副职)、侍中(皇帝近侍大臣兼常备顾问);因博学多才,史称“神父”。

 

相传壮武侯宋昌的后人中,先后有宋畴(读筹chou,又名宋畸)、宋登、宋平(又名次君)等三人,曾担任过京兆尹(将京都与京郊地区划归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三辅”。而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下》等记载:宋畴,曾任左冯翊之职;左冯翊朝京都“三辅之一自此,壮武侯宋昌家族,又形成了显赫的长安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宋氏望族。 

    

还有一支,是西汉壮武侯宋昌的七世孙宋杨,他迁居于扶风郡(西汉时在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时移至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平陵。史书上说他以恭孝称于乡闾(乡间邻里),不应州郡之命(不愿受州郡官府征召去当官)他的即明德马(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之外祖母《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 等记载:东汉章帝时,宋杨之女被选入后宫封为贵人,死后追封敬隐皇后。宋皇后生子刘庆,被立为太子。后来遭诬陷被废,改封清河王。到刘庆的儿子刘祜(读护hu),后来即位为东汉安帝时,追封宋杨为当阳侯。因此宋杨之弟宋衍、宋俊宋盖宋暹等世代为官,家族十分显赫;宋衍官至清河中大夫被封为盛乡侯。

 

到东汉末年,宋杨的曾孙宋酆之女,又被册封为汉灵帝的皇后;宋酆官至执金吾(掌京师治安,西汉时称中尉),封其乡侯。自此,宋杨、宋酆为首的当地宋氏家族,便形成了显赫的名门望族——扶风宋氏。

 

《后汉书·皇后纪》记载: 皇后(?―178年),扶风平陵人,汉章帝敬隐皇后的堂曾孙女,执金吾宋酆女,为汉灵帝刘宏的第一任皇后。建宁三年(170年),入选掖庭,封为贵人。建宁四年(171年),汉灵帝立宋氏为皇后。史书上说:“宋皇后亲与陛下共承宗庙,母临万国,历年已久,海内蒙化,过恶无闻。”但因不受昏庸的汉灵帝宠爱,并遭到后宫众多受宠的嫉妒便共同诬陷和诋毁加之宦官奸臣中常侍王甫专权,他诬陷并枉杀了渤海王刘悝及其王妃宋氏因恐惧宋氏是宋皇后的姑母,王甫便与太中大夫程阿一起编造谎言陷害宋皇后,说宋皇后用巫蛊诅咒皇帝糊涂的汉灵帝便相信了光和元年(178年),宋皇后被废黜,打入冷宫,不久忧郁而死。

《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记载:宋酆之子宋奇,官至执金吾封濦强侯。宋奇娶侍中、长水校尉沛国曹炽之女为妻;因此与妻舅曹操相为挚友。宋酆父子及其兄弟家族,当时宋皇后案株连者百余人大多被下狱诛杀,从而使京兆宋氏遭到沉重打击。  

 此外,河南南阳安众(今河南邓县东北)人宋伯,在东汉光武帝初年,任五官中郎将(掌宫殿宿卫)。他的儿子宋均,官至九江太守、司隶校尉(掌管京城治安、刑狱等)、尚书令(掌朝廷凑章,宰相之一)。宋均的族弟宋京,官至辽东太守。宋京的儿子宋意,官至司隶校尉。宋意的孙子宋俱,汉灵帝时官至司空。这一家族,在河南当地也成为名门望族。 

据史书记载:东汉至三国时期(公元25265年)著名宋氏人物还有:宋忠(一作衷),字仲子东汉末著名学者。南阳章陵(今湖北枣阳)人。东汉建安年间荆州牧刘表立学官,求儒士,以忠与綦母闿等撰《五经章句》,称为《后定》忠又注易》,有《周易注》十卷。名士王肃、尹默、李撰、潘濬等曾先后从宋忠受学。又著有《太玄经注》九卷,《法言注》十三卷。此外,还有东汉末将军宋果(陕西扶风人)将军宋宪(山西介休人),汉灵帝中常侍宋典、三国东吴大将宋谦、汉末西晋著名书法家翼(山西太原人)等。

 

另据三国志》载:有(甘肃)敦煌宋氏宋建,乃陇西河首枹罕(今甘肃临夏)人,东汉末年凉州起义,自称河首平汉王,聚集部下,建造宫殿,设置百官,长达三十馀年。东汉朝廷几度派遣大军讨伐而未果。据《进魏公爵为魏王诏》记载:“韩遂、宋建,南结巴、蜀,群逆合从,图危社稷。”公元214年曹操命夏侯渊张郃张既等讨伐。围攻一月余城破, 宋建等被杀,其家族数百人几乎被杀绝。从而使敦煌宋氏望族受到严重削弱。  

自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莽政权后,到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十几年间,中原爆发绿林赤眉起义遍地烽烟四起,群雄割据混战,加之流寇作乱,造成大量人口为躲避战火,北方大量士族及其依附人口,又一次长江流域以南迁徙,致使华南地区人口升至全国四成,而北方大部地区人口急剧减少。在此之前,由于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人口发展稠密。当时淮河秦岭为界,华北人口约占比重超过85%,而那时华南人口不足15%。

据联合国有关组织推算,公元元年(即汉平帝元始一年)的世界人口2.7亿 此的汉代人口占世界比例21%左右。 在整个东汉王朝,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东汉和帝、顺帝在位时期(公元89至143年),那段时的中国人口,又恢复接近6000万。 自此,全国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 

到东汉桓帝期间(公元147至167在位),东汉朝廷曾经组织清查过全国的户籍人口那时总人口5600多万。 此后,由于朝廷腐败,加之连年水旱灾害和山东一带(古时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瘟疫流行,天灾人祸导致黄巾军起义以及董卓之乱。从此,中国陷入群雄割据战乱年代。

东汉末至三国期间的战乱,可以说是全面爆发遍地烽烟,满目疮痍。如北方刚打完惨烈的“官渡之战,南方又爆发了百万大军血腥四溅的“赤壁之战”。随后西北、西南都接连爆发战争。汉帝国的疆土之内,除了边远的西域外,几乎都被卷入了战争祸殃,无一幸免。遭殃的全国老百姓,几乎无处可逃。“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

 

一是军阀战争。《汉书》等记载:刘邦派人拉拢楚国的大司马周殷。周殷架不住刘邦的利诱,背叛楚国。他率领九江地区的队去投刘邦的大将黥布,屠杀了六个地方的军民然后又和黥布一起对城父(今安徽亳州)进行屠杀最后只剩鲁地久攻未下,刘邦大怒,要调集各路队,对该地进行血洗。

另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韩信的部将、宛朐(今山东菏泽市东明西南)人陈豨(读希xi)于公元前197年起兵叛,刘邦命大将周勃率军讨伐陈豨,周勃纵兵屠灭了陈豨据守的马邑城(今山西朔州)此后燕王卢绾叛乱,周勃以相国的身份代替樊哙率军平叛,又屠灭了卢绾据守的浑都(今河北宣化)

东汉王朝是在篡权的新朝皇帝王莽死后,经历了21年的大混战而建立起来的。范晔在《后汉书·耿弇中说:“(耿)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说的是东汉开国名将耿弇(读淹yǎn),跟随刘秀平定河北齐鲁以及陇右四十六郡的战争中先后屠灭了三百座城池(当时全国设12州,共有大小城市700余座)从未遭到挫败。因此,耿弇号称“常胜将军” 

东汉末期出现的军阀枭雄们,都是漠视生命,滥杀无辜的奸雄据史书记载,作为陇西军阀豪强和乱世枭雄的董卓,在乘动乱之际起兵勤王时,废了东汉少帝刘辩,另立年仅9岁的刘协为汉献帝后,董卓自封太尉、丞相和郡侯,从而控制中央政权与军队,“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干尽了诸如纵兵抢劫京都富豪、屠杀大臣、盗挖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掠取财宝等大逆不道之事后;在山东各路豪杰和各州军队纷纷揭竿而起的讨伐声中;董卓惶惶不可终日,便挟持皇帝和群臣以及无辜百姓,强制迁都长安,以躲避锋芒。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留恋或逃回故都洛阳,董卓率军将整个洛阳城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村舍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火烧毁。使昔日兴盛繁华的东汉京都洛阳城,瞬间变成一片火海与废墟,凄凉惨景令人目不忍睹

董卓为扩充军力,还不断派兵四处滥抓壮丁,从而导致大量百姓逃亡。北方的许多军阀,在作战中还经常无辜的百姓做为“肉盾”,逼迫他们列入阵前,阻挡敌人进攻,从而造成大量无辜百姓死伤多于兵士   

清末民初著名史学家、作家蔡东藩评论说董卓“穷凶极恶,何其残忍乃尔?且屠戮富人,焚毁宫室,二百里内,不留鸡犬,虽如政项羽暴虐,亦未有过于是者。”《三国志通俗演义》有诗曰:“董卓迁都汉帝忧,生灵滚滚丧荒丘。狗衔骸骨筋犹动,乌啄骷髅血尚流。郿坞追魂凭李肃,宫门取命有温侯。奸雄已死戈矛下,直到如今骂未休。”

 

另据台湾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对这场旷日持久的改朝换代的大混战所造成的人口减少做了如下统计:

“首都长安与其余十六郡的人口平均减少77%。长安的人口战乱前为682000人,战乱后人口只剩下286000人,减少了58%;人口减少最多的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准格尔旗西南),战乱前有699000人,战乱后只剩下21000人,急剧减少97%;战乱前全国人口为6005000人,战乱后人口减少到834400人。也就是说共有5170600人死于改朝换代的战乱,这些人除了阵亡的将士和饿病而死者,其余皆被屠杀。” 

 

又据《三国志》《后汉书》等记载,曹操用人只讲才能而不论德行,常常重用无德之人,因此军纪极差。“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后,将投降的数万袁军将士全部坑杀。他曾下达军令,凡是“围而后降者不赦”,即包围后拒不投降的一律不予赦免而杀戮殆尽。

另据《三国志》《资治通鉴》《水经注·泗水》等记载:前太尉曹嵩(曹操之父)避难琅琊(今山东临沂),其(即曹操)令泰山太守应劭(读邵shao)前往迎接到他的驻军地兖州的财宝辎重百馀车辆路过徐州辖区阴平(今山东枣庄峄城)时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读凯kai)眼红曹嵩的财宝,便将曹一家劫持到县和县边界(在今山东临沂西部)杀害并劫掠财宝后逃走随即引兵谦,破广威(今江苏沛县东),又沿泗水直抵彭城(徐州驻地),陶谦兵败退守东海郡(今山东城)由于陶谦得到青州刺史田楷的救援,曹操进攻受阻,转而攻取傅阳(又名偪阳,在今山东枣庄东南)、华、费、开阳(今山东临沂市区)以及虑(具体地址不详)、睢陵(今江苏泗洪)、夏丘(今安徽泗县)等地,先后攻破十余城。由于先前有京都洛阳遭董卓之乱的大量民众逃往徐州一带避难,所以徐州一带难民极多。曹操为报父仇几乎杀红了眼,大军所过之地鸡犬不留。史书上说“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尸体投入泗水河,使河水受阻)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保,指乡村),无复行迹(看不到行人)。” 曹操为报父仇,竟然杀害了徐州及其周边地区的男女老幼数十万人,尸体抛入泗水而阻断了河流,有五个县成为无人区。   

二是瘟疫横行。东汉时期,由西汉后期“南匈奴归附中原后带来的“草原鼠疫病”,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不断扩散传染后来导致西汉帝国灭亡的黄巾军大起义,导火线之一就是山东地区(古时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瘟疫泛滥,而激发的农民起义。直到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总结出了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并大力组织救治,施舍医药,才使大规模瘟疫得到遏制。从此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 

三是灾荒频发。在东汉晚期,还出现了极其反常的大规模自然灾害。如东汉桓帝到灵帝的几十年里,北方大规模的蝗灾出现过5次,其中最严重的次,几乎波及到整个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这么大范围的蝗灾,在日后的中国历史上,也只有唐朝开元年间及元朝末年的几次可以相比,堪称是“百年不遇”。史书记载:遮天盖日的飞蝗所过之处,所有草木、庄稼,被啃食殆尽,遍地几无绿色。与此同时,东汉最后的50年里,黄河有4次发生决口,长江流域的荆州与江东,先后发生了5次水灾。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草原地区,也连续多年发生大规模旱灾,北方少数民族为了躲灾,纷纷南下到中原地区求内附,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南北流动,在这时期开始渐成高峰。

而这时候,中国的自然天气,也进入了“反常”阶段,中原各地纷纷闹灾,比如豫州的旱灾,按照正史记载,先后饿死了300多万人

另外,地震频发。东汉张衡之所以发明了“地动仪其中东汉中后期地震频发,也是促使他研发“地动仪”的动力。据史书记载,东汉中后期地震发生的频繁程度,历史罕见。尤其东汉和帝、桓帝、灵帝、献帝时期都曾爆发大规模地震。而且震后又接连发生了水、旱、蝗灾。 连年战争与瘟疫泛滥,又加上地震、灾荒横行,从而造成东汉末期全国人口的急剧下降。 

到公元221年,决定三国鼎足而立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后, 中国人口下降程度,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三国志》中刘备的军师庞统,曾发出“荆州荒残,人物殆尽”的慨叹。

虽然各类史列出的这时期人口数字出入较大,但人口大幅度下降的史实无人否认,且令人震惊。如杜佑所著《通典》记录东汉黄巾之乱始,历经董卓之乱和军阀混战,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献帝建安初期,当时中国的人口已经“人户所存,十无一二”。  按照杜佑《通典》里的说法,蜀国在公元223年刘禅登基时,人口只有90万到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四十年间人口增长到94万。而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将魏蜀两国人口“通计”在内中国北方加上蜀地四川,一共人口是537万。而《晋书·地理志里记载,吴国在蜀国灭亡时(公元263年)的人口有230万。这样加起来约767万。当时有的统计没有计入军队和官吏人口,如果通算起来国的总人口,大约800万左右(也有文献资料说大约820万只相当于汉朝鼎盛时期总人口的13%左右。这与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的,也大致相同。

 而据近年出版的《历史不忍细看》一书考证:三国赤壁之战后,中国中原人口只剩下了140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简直就是“百不存一”了。当然,长期战乱导致的大量人口逃逸与隐匿于山林荒野,以及远走他乡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加之中原以外许多偏远之地,乘中原战乱之机,实际脱离中原朝廷管辖而独立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上述因素,也是当时人口统计难以把握准确的重要原因。 

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中国人口数量下降之大,人民非正常死亡之惨重,确实空前绝后,令人震撼据说解放初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研读三国历史的时候,也震惊于三国人口惨遭骤减的惊人局面,发出了“原子弹不如刘关张大刀长矛”的感慨。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来,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移民中也有不少学者士大夫阶层,后来为吴、蜀二国招揽朝中并委以重任;其中最著名的诸葛亮诸葛瑾、周瑜、鲁肃、张昭。而原籍临淮(今安徽定远)的鲁肃(公元172至217年,字子敬,东吴著名军事家、外交家),曾号召部属:“淮泗间,非遗种不是繁衍生息)之地。吾闻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遂率领本族老幼及其子弟兵数百人投奔东吴,是为典型代表一部分则向北迁至长城沿线辽东地区其中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宁等人
    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各国均招抚流民并采取发展屯垦,给予一定优惠,尽量从境外招揽、甚至劫掠人口,以填充无人区,并扩充兵源赋税。曹魏政权,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当曹操灭掉袁绍后,从户册上发现冀州(今河北一带)有30万人,竟让他大喜过望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之所以不顾孙权有可能抄他后路的危险,一心西进益州(今四川),与自己同属汉室后裔的刘璋争夺地盘,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占有的荆州人口凋零,缺乏争霸的本钱。而孙吴政权,在大力向南扩同化南方的“原住民”山越民族,甚至还多次组织军队苏北、淮南一带抢掠人口;甚至派兵到东南沿海和台湾,“得夷州(即台湾列岛)数千人还”。

除了争夺人口外,三国还不遗余力地实行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蜀、吴三都不约而同地出台了有关奖励生育强制婚配的政策,甚至规定女子超过14岁和守寡妇女,如不嫁人,将面临罚捐和坐牢的惩罚 

汉末、三国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人口的大量内附和迁入,在融合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民族矛盾,从而为随后的两晋南北朝发生的“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