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禹受命
(夏朝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大禹因领导治水有功,被舜帝禅让而继位,从此建立夏朝,并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夏启,从而结束了“三皇五帝”以来的帝位“禅让制”,开创了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末期近四千年,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
据《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夏后氏》、《帝王世纪·第三(夏)》等史书古籍记载:“夏”是上古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名号,以“夏后”为首(那时还不称帝王。“后”即有帝王的意思),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夏后氏与其他十一个氏族部落,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其统治疆域大体西起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东至河南、山东和河北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北部,北及河北南部。其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而唐朝张守节认为,“夏”是大禹最早受封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为“夏伯”后而得名。从“有夏之居”、“大夏”等地名演变为部落名,后遂成为国名。由于“夏”是中原地区最早建立的国家政权,后来又有“华夏”之称;所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夏”的含意为“中国之人”。
另据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认为“禹”这个字的字源与龙有一定关系,但被人夸张成“禹是一条龙”,并认为只有龙才能治水。史书上说:大禹,又称夏禹,并追封为帝禹;姓姒,名文命。《史记·夏本纪》载:“禹之父曰鲧(读滚gun),鲧之父曰帝颛顼(读转许zhuanxu),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即大禹也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曾孙,黄帝的玄孙、颛顼帝之孙(一说是颛顼帝第六世孙)。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北川县;据《三家注史记·夏本纪》载:引《括地志》云:“茂州汶川县石纽山在县西七十三里”)。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大禹的父亲名字叫鲧,字熙;被尧帝封为“崇伯”;封地在今河南登封县中岳嵩山一带(古代“崇”与“嵩”二字通假通用);“崇伯”即嵩山一带的方伯;方伯则是管理一方的诸侯。如《三家注史记·夏本纪》载:皇甫谧注云:“鲧,帝颛顼之子,字熙。”又《连山易》云“鲧封於崇”,故国语谓之“崇伯鲧”。
据史籍《姓觹》(读希xi)载:姒姓,夏禹后裔。相传夏禹之母吞食薏苡(读意以yiyi,一种药食两用谷物,即薏米仁)而生禹,因姓姒氏。一说,姒姓为大禹之父鲧之姓。尧帝封鲧为崇伯,并赐鲧为姒姓。出自古老姒姓的其他血缘姓氏还有夏、顾、扈、曾、娄、题、巢、窦、戈、杭、计、莘、蔚、禹、越、夏侯、欧阳等。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姒姓,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又从中分离出了许多血缘姓氏,而属于母姓的姒姓据统计目前仅有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陕西城固、浙江绍兴禹陵乡等。如姒姓人口比较集中的绍兴禹陵村,他们是历代守护禹王陵的后裔。
史书记载:尧舜时期,“洪水横流,禽兽偪(读附fu)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据考古发现,远古时期北方比现在温暖多雨,那时中原地带,曾有犀牛、大象、猛犸等热带动物出没(近代有大量出土兽骨为证),属于亚热带的阔叶林木繁茂。并且雨水较多,经常暴雨成灾;尤其黄淮流域,水患泛滥,成为人类巨大威胁。据史籍记载:仅据有史记载的二千五百多年间,黄河决口大小一千五百四十多次,强行改道二十六次。直到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从河南兰考县铜瓦厢改道,掉头折向东北,经山东利津县进入渤海,从此至今河道才固定下来。
为治理水患,尧帝曾委派夏族部落首领姒鲧负责治水。史载:姒鲧治水九年,勤勉不息。但他采取筑堤堵水的方法,结果当大洪水到来时,水随堤涨,堤岸崩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因此姒鲧被尧帝放逐(即发配)到羽山(在今山东临沂临沭县与江苏连云港东海交界一带),最后死在那里。
舜帝继位后,经过“四岳”(四方的部落首领)推荐,又选派了姒鲧的儿子大禹,任命为司空,继续负责治理洪水。大禹认真总结了父亲治水的教训,改而采取疏导江湖河流与沟洫排灌的方法治水,结果成功了。
相传大禹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他又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和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树立标杆,规划水道。同时带领治水官员与技术人员,几乎走遍中原大地,并根据测量和规划,逢山开山,遇洼则开沟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大禹不仅雄才大略,胆识过人;更可贵的是,他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艰苦卓绝,奋斗不息,而且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相传他和涂山氏女结婚仅四天,即毅然离家治水;并常年吃住在工地上,与民工兵士打成一片,经常风餐露宿,赤脚露背,在泥水中亲自率众苦干;并连续干了十三年,曾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典传说。如《史记·夏本纪》说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韩非子·五蠹》赞他:“身执耒锸(读类插leicha,一种铲土工具),以为民先,股(大腿)无胈(读拔ba,即肌肉),胫(小腿)不生毛”。 《孟子·滕文公上》描述大禹的治水工程,有“疏九河,瀹(读越yue,河水名)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经过大禹亲率民众“导九川,破九泽,通九道,度九山”;“使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因此,使全国的治水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社会安置等事业,均取得了巨大成功。从而,不仅消除了中原地区洪水泛滥的灾患,也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为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舜帝晚年,仍坚持“选贤与能”,以推举联盟共主的“禅让”制度,经过多方考察推荐,最终选择大禹继承了他的帝位(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在此之前,尚没有具体确切的纪年记载)。相传舜帝在位三十三年后,正式把天子之位禅让给大禹。十七年以后,舜帝在南巡中逝世。
相传舜帝三年治丧结束后,大禹避居在夏地的一个小城邑(阳城),并表示愿意将帝位让给舜帝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部落诸侯都去朝见大禹,而不理会商钧;因此在各部落诸侯们的共同拥戴下,大禹最后正式即王位。但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并分封尧帝的嫡长子丹朱后裔于唐(今河北唐县),分封舜帝的嫡长子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又分封黄帝之子禺阳(封于任邑,在今山东济宁市任城一带)的第十二世孙奚仲于薛(在今山东枣庄市薛城);以奉祀先贤先圣和先祖的宗庙。
大禹最早以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为都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或在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或在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源镇)。”大禹所立都城,之所以有上述说法,可能与当时治水大业的善后治理与建设有关,从而不得不多方辗转迁移。那时的夏朝尚属初创阶段,所谓“都城”,其实还非常简陋,迁都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古籍《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中的“土阶三等”(即所居宫室的台阶只有三层用夯土砌成),即可见一斑。
《左传·昭公元年》载:大禹继位后,又对南方屡屡侵犯边境,掠夺人畜财物的“三苗”部落,进行了征剿。他带领各路诸侯方国及其部众,经过激烈战斗,最终打败了“三苗”,使其逃往南方更远的地方。据吕思勉先生所著《中国大历史》考证:“三苗”即是后来南方蛮族的祖先。古籍《墨子·非攻下》说:自此“神民不违,天下乃静。”从而,不仅平息了边患,也扩大了统治疆域;为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奠定了根基。《尚书·禹贡》评价大禹的影响,有“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今甘肃),朔(北方沙漠地带)、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夏朝建立世袭奴隶制国家后,在征服四方的同时,开始将天下(主要指当时管辖和影响所及的地区)划分为“九州”。各州大体方位如下:
冀州,以黄河壶口至河北碣石为界(今山西、河北及辽宁西部);
兖州,以济水、漯水至黄河(指古黄河)为界(今山东西南、河北东南);
青州,以泰山至东海为界(今山东半岛部分);
徐州,以沂蒙山至淮、泗河北为界(今山东东南、江苏及安徽北部);
扬州,以淮、泗河南至长江为界(今江苏南及安徽南、浙江、江西北部);
荆州,以湖北荆山至湖南衡山为界(今湖北及湖南衡山北、江西西北);
豫州,以湖北荆山以北至古黄河为界(今河南及湖北北部、陕西东南);
梁州,以陕西华山以南至甘肃黑水以东为界(今四川及陕西、甘肃南部);
雍州,以甘肃黑水以东至古黄河以西为界(今甘肃、宁夏、青海及陕西北部)。
另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在划分天下为“九州”的同时,夏朝还制定了“甸服”、“侯服”等制度。即规定:在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域(当时的“里”比现在小),称作“甸服”; 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以及更远的“荒服”。并规定“甸、侯、绥”“三服”以内,应缴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而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其中的有些“租税”及管理制度,还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了一些不同的具体规定:如离国都一百里内的要缴纳连着秸秆谷穗的谷物;二百到三百里内的要交纳去掉秸秆的禾穗;四百到五百里内的要交纳纯谷粒。“甸服”以外五百里内的“侯服”;其中百里以内为“采食地”(臣属封地),二百里以内为“男爵地”,其余三百里封诸侯。“侯服”以外五百里内的“绥(读岁sui)服”,其中三百里内地区推行文明教化,外二百里地区设置国防。“绥服”以外五百里的“要服”,其中三百里内地区住夷族(即少数民族),外二百里地区安置流放罪犯等等。虽然这些今天看来好似有些“乌托邦”的成分,但这却体现了中国最早政区管治的象征和蓝图。
相传大禹继位后,还继承了尧帝时期的一些“亲民”做法,如在宫殿门外悬挂摆放钟、鼓、罄(读轻qing,古代石制敲打乐器,也说就是中空的梆子之类)、铎(读夺duo,即铃铛)、鼗(读陶tao,即拨浪鼓)等“五样乐器”;此乐器专为“上访”民众或被邀请来的仁人志士,随时来朝廷“陈情诉冤”或建言献策而设;让来者击打宫门外的乐器,朝廷官员则闻声出门受理或接见。
史书上说:大禹还在涂山(即今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在当时夏人活动中心地带。一说即今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召开诸侯大会。相传大禹在会上非常谦虚地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同时表明了安邦治国的决心和策略,从而消除了各路诸侯方国首领们的疑虑。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相传盟会期间“执玉帛者万国” ”(见于《左传》哀公七年),即携带礼品入会的诸侯部落方国有上万家(形容入会者之多);从而收到了各诸侯部落方国的朝贡礼品无数,因将存放的礼品逐一清点造册,所以,后来将茅山改名为“会计山”;又因古文“计”与“稽”字音相通,故也写作“会稽山”。
史书上还说:“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即大禹在此次大会部落诸侯期间,还斩杀了因迟到怠慢的防风氏之君(即首领),以立威权,震慑四方。可见自大禹始,王权进一步强化。并且随着王权的产生,夏后氏已形成为一支强大的势力,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夏朝时期,还在商契制定的“殷历”基础上,创制了“夏小正”历法(即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亦称“夏历”的最早雏形),以根据节气安排农时。并在“涂山大会”之后,利用各诸侯国的“献金”(即青铜),铸造了代表“九州”的礼器“九鼎”,作为华夏九州一统天下的标志性镇国之宝,使青铜冶炼铸造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同时,根据近现代对多处夏朝遗址的考古发现,还先后出土了较为精致的玉器、漆器、丝织品、铠甲、戈矛等;表明夏朝时期的手工业制造,已经从萌芽状态发展到一定水平。
夏禹是一位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表现在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更重要的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式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通过完成国家政权的建立,推动了中国近四千年帝王历史的沿革与发展。所以,大禹成为中国历史上,与尧帝、舜帝齐名的贤圣帝王。后人之所以称他为“大禹”,亦含有“伟大”“至尊”等寓意。
相传大禹在位三十三年(一说任诸侯和天子各十几年),享有高寿。据西晋著名史学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认为,大禹享年一百岁左右。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南),后人建有禹陵、禹庙、禹祠等纪念遗迹。历代帝王大都举行过对大禹的祭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