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宗亲创作 >> 文章内容

<宋氏源流>·其二·姓氏与姓名的演变

[日期:2016-02-23]   来源: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57[字体: ]

 其二、姓氏与姓名的演变

   (一)姓氏概况

 

每个人都会珍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尊重自己的祖先前辈,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姓氏。

笔者在拜读历代姓氏辞书、典籍及相关考古文献时,常常感叹我们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以及古老姓氏的繁多、多样与庞杂。不仅突破了意识中“百家姓”的范畴,当看到古今中华姓氏拥有多达二万多个时,顿感惊讶不已。此后,又当看到日本这个现有人口不足中国十分之一、普及姓氏仅一百多年的岛国,竟然拥有五花八门的各种姓氏十三万多个时,更是拍案惊奇,不胜感慨!

同时,在查阅相关宋氏起源、流脉等相关古籍文献和考古资料的过程中,先后核查出与宋氏有直系血缘关系的古今姓氏多达480多个。在惊讶其收获之余,也不仅叹赞古老悠久的宋姓氏族,其血脉源流之枝叶繁茂与源远流长!

宋姓氏族之所以拥有如此众多的血缘姓氏,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历史悠久;同时,更得益于宋姓始祖宋微子,不仅其祖上乃是立国550余年的商朝王族,而由他本人建立的宋国,亦立国750余年;在这前后1300余年且居于中原统治地位时期,又正是华夏姓氏繁衍、扩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其优势地位,更是得天独厚,无与伦比。

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应是中国。有史学家曾说:这是比“四大发明”更久远、更早的一项重大发明!大约在5000年前的上古时期,就有了中华古老姓氏。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大约在公元5世纪晚期,才开始仿照中国,首先在上层社会推广姓氏,普及姓氏则更晚。而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氏的历史,也大约只有400年左右。到了1935年,土耳其人才以法律形式规定人们使用姓氏;而直到1997年,蒙古国政府才立法规定,国民必须取姓(以前仅有名而无姓)。

 

据典籍文献记载,春秋战国之前,古人最早的“姓”和“氏”是分开的。比如周公姬旦,本“姬”姓,“周”氏。再如孔子,本“子”姓,“孔”氏。 宋朝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中,也称之为“宋孔氏”,以区别其他不同姓源的孔氏(详见后文)。

《通志。氏族略》序中,对此还有一段精辟论述:“三代(即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相传最古老的“姓”,主要以女性氏族为主,作为区别是否可以通婚的标志,带有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特征。如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姬、姜、姚、姒、妫、嬛(读玄xuan)姞、嬴、媵、妊、嬉、好(即古时子姓的异写)等,都带有“女”字部首或偏旁。

而“氏”,最早是作为父系氏族社会中,某个族群、宗支的图腾徽号,也是其社会地位的标志。“氏”之所以能被公认和尊称,是靠了“贵者”的地位与影响力,如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陶唐氏、少昊氏等,都是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人物,他们的姓氏最早所代表的,是本氏族部落。一个人的“姓”“氏”分明,说明其父系与母系氏族名正言顺。 

 

自周朝之后,按照周公姬旦制定的《周礼》“五世亲尽,别为公族”的古训,出了“五服”(即直系血缘亲属超过五辈或五代)之后,就可以另立宗族,并可以另立新氏。从而推进了华夏姓氏的迅速衍生与扩张,这既有利于界定和扩大通婚族群的范围;又有利于统治阶级进行户籍、田亩、兵役等登记造册管理;同时,也为适应华夏民族人口的膨胀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姓氏保障。

 

大约到战国时期,随着“战国七雄”大力推行革新主张,“百家争鸣”的局面促使人们不再墨守成规,姓与氏也开始合二为一,不再严格区分。

由于春秋战国数百年间,诸侯列国各自为政,加之在文字、方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多样性与差异化,久而久之,使各诸侯列国以及各氏族部落之间,反映在姓氏与取名等方面的多样性与差异化,也进一步加深拉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过强力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政令,力图将之前各诸侯列国使用的度量衡、以及文书律令等,进行规范统一;以消除存在的诸多差异,而达到整齐划一。并规定以秦相李斯订正的秦篆(小篆)为全国统一字体,力图消除诸侯列国之间形成的文字与方言障碍。其中文字的规范统一,也包括了姓氏与取名等方面的规范统一。尤其是将母之“姓”与父之“氏”合二为一后,使原来大量的“氏”,也成了“姓”;人们的姓氏名号得以简化的同时,也使大量稀有、罕见的古老姓氏,尤其是大量复姓和多字姓,被陆续淘汰,或者简化、合并为某一单姓。

恰如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汉字简化运动,在户籍登记中也搞乱了很多姓氏一样。比如姓傅和“付”、姓阎和“闫”、姓萧和“肖”等,本不是一个姓,却被混同如一了。甚至历史上原本很少的“肖”姓,现在居然比“萧”姓还多,就是混用简化字的缘故。

 

在秦汉时期规范文字与姓氏的过程中,由于秦灭汉兴,加之那时文字没有普及而文盲太多,其过程进行的也相当曲折而漫长。正如清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所指出的那样:“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即司马迁)《史记》始混而为一”。即大约到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至前87年),司马迁在整理编写《史记》后,延续数千年的“姓”与“氏”,才真体现在这部巨著中,而达到“混而为一”。而且“名”与“字”开始区别称呼;人们的姓名和字号,才逐渐规范为后来一直使用的模式。如张良,姓张,名良,字子房,谥号文成;又如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由于《史记》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后世姓氏的规范使用,也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推动作用。 

据近现代甲骨文等考古证实,商朝时商王室的父、叔、舅皆称“父”;子、甥、侄皆称“子”;亲堂表兄弟皆称“兄弟”。所谓“父死子继”,实际上也存在“舅死甥继”的可能。因此,母系亲属与父系亲属之间,就会出现姓氏交叉;而且在后来 “姓氏混一 ”的过程中,也就会存在父系与母系“姓氏混一”的现象。 

 

据史书典籍记载:到唐太宗年间,朝廷核定的常用姓氏仅293个。从而,自秦统一,经过汉、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八百余年间,大量古老稀有姓氏(包括大量复姓和多字姓),被淘汰。到宋朝时,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常用姓氏增加到438个,所以宋朝编纂的姓氏读本,就叫《百家姓》。再到清朝出版的《增广百家姓》,全国常用姓氏增加到504个。这个《百家姓》读本,与《三字经》、《千字文》一样,带有普及文化知识的烙印,并不是概括了全国姓氏类的辞书。

 

姓氏辞书类,曾有唐朝人林宝所编《元和姓纂》;宋朝人郑樵所编《通志.氏族略》、罗泌所编《路史》、邓名世所编《古今姓氏书辩》、邵思所编《姓解》;明朝人陈士元所编《姓觹》(读希xi);清朝人张澍所编《姓韵》等先后问世。其中所列姓氏,从千余个到数千个不等。如《元和姓纂》收录中国姓氏1232个;《通志·氏族略》补校后收录2255个;近代邓献鲸《中国姓氏集》收录5652个;台湾学者王素存《中华姓府》又收录到7720个。

 

 到了二十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出版的《中国姓氏汇编》,收集全国各族姓氏5730个。再到1997年,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则收集全国各族姓氏达11969个;其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59.7%下余4820个为注明来源的汉族姓氏。

钱文忠教授在解读《百家姓》时称,《中华姓氏大辞典》显示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最长九字姓1个:“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读窜cuan;读够gou)。

 

 进入二十一世纪,到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研究员主编的《中国姓氏大辞典》,是目前搜集收录汉字姓氏最多的辞书。书中收录了历朝历代(包括历史上中国的各藩属国)的古老、稀有、罕见姓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全部汉字姓氏,共达23813个;包括单字姓6931个,复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 ,十字姓1个(伙尔川札木苏他尔只多)。

据后来有人搜集到的中国最长的多字姓有17个字,叫做“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但其来源出处不详。

 

从上述历代出版的姓氏辞书可以看出:古代的复姓和多字姓特别多。如《中国姓氏大辞典》中,复姓与多字姓总数达到16882个,占了接近71%,即超过三分之二。而单性仅占29·1%,不足三分之一。

据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姓氏》一书,共收录了五百多个当时汉族常见姓氏,其中复姓者有一百五十余个,占了全部姓氏的约三分之一;而到北宋初年钱塘儒生编著的《百家姓》后来增编收录了五百多个当时常见汉族姓氏,而复姓只有六十个,仅占全部姓氏的十分之一强。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古代大量复姓与多字姓氏被陆续淘汰,或被简化为单字姓氏。譬如,古代“阳”字的复姓四十余个,即:欧阳氏、高阳氏、靑阳氏、孙阳氏、子阳氏、周阳氏、泾阳氏、逼(冨)阳氏、梗阳氏、戏阳氏、鲑阳氏、叶阳氏、陵阳氏、鲜阳氏、栎阳氏、濮阳氏、太阳氏、两阳氏、老阳氏、安阳氏、成阳氏、南阳氏、咸阳氏、朱阳氏、索阳氏、螺阳氏、东阳氏、灌阳氏、襄阳氏、丹阳氏、风阳氏、平阳氏、凤阳氏、邵阳氏、溧阳氏、吉阳氏、阳高氏、阳信氏、昆阳氏、演阳氏等;他们大多是以地名或居住地名,在历史上形成的复姓氏族但到后来,除欧阳氏和简化为单姓的“阳”氏者外,其余几乎在秦汉以后,均被淘汰了。 

 

相传,在古代,中国的几乎大多数汉字,都曾经是姓氏;“柴米油盐酱醋茶”,皆包含在姓氏之内。其中三字以上的,则多是少数民族姓氏;而复姓多为古人姓氏。秦汉以后,许多古老的复姓和多字姓,又陆续简化为单姓,还有相当一部分融入了其他姓氏之中。

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依托公安部身份证管理部门统计,目前仍然在使用的姓氏中,其中拥有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23个;100万人以上的153个,10万人以上的374个,1万人以上的717个,1千人以上的1421个,1百人以上的约2400个;以上共计5088个。另外,使用人口仅有几十人、甚至只有几个人的“假姓”或自创姓氏,竟有数千人。据钱文忠教授讲:台湾有姓“死”的,现在只有一家祖孙三代,其来源出处也说不清楚。

另据2012年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3亿多人口,目前仍在使用的汉字姓氏,约7000多个(包括少数民族姓氏)。其中占全国总人口千分之一以上的“最常见大姓”有133个;占全国总人口千分之一与万分之一之间的“常见姓氏”有214个;占总人口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的“稀有姓氏”299个;而低于总人口十万分之一的“罕见姓氏”,则占了大多数。而在上述340多个“最常见”和“常见”姓氏中,所拥有的人口竟达12亿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多。

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李、王、张三大姓氏,目前总人口已达2亿7千万,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7.9%、7.4%和7.1%。

但是,在众多“最常见大姓”和“常见姓氏”中,其姓氏来源都不止一处,甚至有十几处。他们大都融合了许多其他姓氏、或者少数民族、以及外来民族(如西域、南亚、阿拉伯等民族)。

其中有自古以来绝不融入其他民族的犹太族,自唐宋以来,曾通过“丝绸之路”,大量经商进入华夏中原(北宋时以河南洛阳一带居多)。他们最终竟全部与汉族通婚同化后,而陆续融入了汉民族之中。至今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没有犹太族。这已成为世界奇迹。

正因为华夏民族文化,有着惊人的同化融合能力,从而才使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云际会的漫长历史中,尽管几经外族入侵(如魏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金、元、清等时期),汉族甚至多次一度失去统治地位,但却始终屹立于世界之林而不倒,并且长盛不衰,当代中国总人口已超过十三亿,而据全球第一。并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伟大古老民族(其他文明古国大都被外族侵占,原住民有的消失,有的迁走或成为少数民族),这更是世界人类历史的奇迹。

 

中国姓氏虽多,但与日本相比,还不算最多。日本使用姓氏的历史,比中国晚了二千多年。日本是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至589年),才由部分学者、贵族,开始仿照中国使用汉字姓氏(历史上使用汉字姓氏的还有韩国、朝鲜、越南、琉球、新加坡等)。到日本天智九年(公元670年),才开始在上层贵族中建立最初的户籍登记。到187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容许包括以前不准拥有姓氏的平民,也可以拥有姓氏。但已习惯有名无姓的日本平民对此并不热心,因此创立姓氏的工作推行缓慢。所以直到1875年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日本姓氏才开始得以普及开来。

但是,由于政府规定时间紧迫,老百姓又多是文盲;一时间日本人所取姓氏,几乎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日本现有人口1亿2千万,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全日本拥有的姓氏,竟达13万多种。各种奇姓异氏,几乎应有尽有(详见《日本姓氏读音大词典》等)。

 日本人的姓含义职业和地名居多。如:日本最大的姓氏佐藤,其来源据说是古代藤原家中担任过左卫门尉的后裔。还有“鹈饲”氏,则是沿海饲养鱼鹰的渔夫。又如“山本”表示住在山脚下;“田边”表示住在田;“高崎,意为住在岛屿的突出部分;“渡边”,就是住在渡口附近;“大庭衙门前的广场等等。许多“村”字的,如:西村、冈村、村、木村等姓氏则来源于居住的名。此外,还有许多姓氏,来自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鸟鱼虫从宗教信仰,到社会百态;几乎都可以作为姓氏。如:新妻、养父、保母等姓氏属家庭成员;白鸟、小熊、小鸟是动物;若松、高杉是植物;高桥、鸟居表示建筑物;小野寺、西园寺表示宗教信仰;服部、秦、邹等,则是古时来自各地移民。还有“酱油”(读他ta)”鞋子)、“鱼屋鱼店)、(读作zuo)醋店)等等更有“鳗”、“俘囚虾夷”、“鼻毛”、“色魔”、“熊袭”、“犬养”、“猪赖”、“不死原池鲤鲋土蜘蛛”、“八月一日”等怪姓,俯拾皆是。在日本却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二)姓氏来源

礼记正义·序》、《帝王世纪《汉书·古今人表》等记载:“太昊(亦作皓、皞)(亦作伏)羲氏没,女娲(读娃wa)氏立为女皇,亦风姓,承庖牺(即伏羲)制度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伏羲)之号”。说明伏羲氏和女娲氏,是远古时代人类的始祖。

 

羲皇(伏羲)、娲皇(女娲)、农皇(神农)“三皇”之后,“五帝”之首黄帝轩辕氏,相传是有熊国少典氏之子,因居住于姬水之滨,故以姬为姓。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祁、、滕、、任、、姞、是也。”后来的少昊、颛顼、帝、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商契、周族的祖先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

帝喾的儿子商契被舜帝赐姓子氏,其后裔以子为姓(古时“子”姓亦作“好”姓,都读“子”zi),先后建立了商王朝和周代宋国。宋国公族的后裔,又以国为姓,称子姓宋氏。商朝王族和宋国公族的后裔,又先后繁衍出了480多个有历史记载的古今姓氏。

帝喾的另一个儿子后稷则沿用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大封诸侯时,共封诸侯国71个,其中姬姓国53个;后来大都以国为姓,并又陆续演化出了411个姓氏。

因此,商族子姓宋氏与周族姬氏,成为华夏民族最大最古老的望族。只是最早出现在商王族后裔中的古老罕见姓氏较多,因此在后来规范姓氏的过程中,被合并、简化或淘汰的也较多。所以在《百家姓》所列常用姓氏中,商族子姓宋氏所嫡传的血缘姓氏,要比周族姬氏嫡传的血缘姓氏,少了一些。

上古时代,以建立朝代和封邦立国为标志的有“七大姓氏”,大体情况如下:

 1、姒姓——夏王朝、及其后裔所立的杞国、越国。姒(读似si)姓,相传之母吞薏苡(读意以yiyi,即薏米仁)而生禹,因此尧帝赐大禹姒氏

2、子姓——商王朝、及其后裔所建立的宋国。古商族首领商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子氏;其后裔商汤先建立商朝,之后宋微子建立宋国。

3、姬姓——周王朝及其所封宗室,如吴、鲁、晋、魏、、卫、燕、虞、虢等诸侯国。黄帝轩辕氏因居住姬水之滨,故以姬为姓。西周祖先后稷沿用姬姓。

4、姜姓——齐国。炎帝神农氏因生长于姜水之滨而姓姜,其后裔姜子牙被封于齐国。

5、嬴姓——秦、等国。嬴(读营ying)姓,颛顼帝后裔伯益(东夷部落首领)因功被赐姓嬴氏,其后裔建立秦、赵等国。

6、芈姓——楚国。芈(读mi)姓,源自上古黄帝第八世孙季连,其后裔建立楚国。

7、妫姓——西周陈国和战国时齐国。妫(读归gui)姓,源自舜帝因居住于妫水之滨,故以妫为姓;其后人建立陈国,并于战国时取代姜氏而延续齐国。

 

相传最早的单字姓氏是“风”姓。据《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考证认为,伏羲氏的“风”姓,应是有史记载的“姓”的开始。

另据《三家注本纪·三皇本纪》载:女娲氏姓风,名“风里希”。相传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两人既是兄妹、又是夫妻,被古人尊为“人类初祖”。如今甘肃秦安陇城镇的“风台”等地名,均与女娲以及“风”姓有关。伏羲氏生活在公元前约5000年前,人类正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在那之前,中华先民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两个时期,学会了建造住所和使用火。伏羲氏创造了占卜、八卦、乐器等,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教会了人们打鱼狩猎,远古先民的定居时代,便从此开始。

 

古代姓氏来源及演变的主要途径,大体有:

 

1、以国为姓。尤其周以后,周朝沿袭了商朝分封诸侯、方国的制度,通过大量分封诸侯国;其封地大到数县;小到一个乡镇;而且由于后来一代一代一封再封,竟发展到国中有国,藩属与附庸并存。因为那时朝廷与官府并不发薪水俸禄,封地便代替薪水、俸禄和奖赏。这些诸侯、藩属与附庸的后人,往往以国名或封地名为姓,又另立氏族。如商、殷、徐、萧、黄、任、杜、邓、郑、于、蒋、彭、姚、丁、相、申、纪、来等。需要说明的是,周朝所封诸侯方国,有相当一部分是取代了商朝的旧有诸侯方国;如古籍记载:周朝灭掉商朝方国99个,降服部落652个;因而,往往也就产生了前后分属商、周二个不同血缘的同名姓氏(详见下册)。

2、以封地采食邑名为姓。各诸侯国对国君子弟、文武大臣及有功人员等,又实行赐封采食邑,并以封地代替俸禄薪酬和奖赏的制度。这些人的后代子孙,往往又以祖上封地名为姓氏。如耿、段、褚、吕、时、邹、郝、戚等。

3、以居住地名为姓。尤以普通人家和复姓居多。如林、郭、全、苑、宛、邱、西门、钟离、南里等。

4、以祖上名字为姓。如牛、郭、朱、石、向、孔、华、仇、瞿、荡、皇、鱼等。

5、以世袭封爵名号为姓。如王、公、左、司等。

6、以祖上谥号为姓。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公侯、大臣等追赠的封号。如汤、武、戴、庄、穆、桓、闵、成等。

7、以祖上官职名为姓。如师、帅、司徒、司马、司寇等

8、以帝王赐姓为氏。如上古时代舜帝赐姓商契为“子”氏。而后来的封建时代,帝王可以对臣属赐以本姓(所谓“国姓”),作为奖赏,称“赐姓”。如三国吴国君主孙策,因喜欢吴人俞韶,赐其姓为孙氏。又如西魏王杰,因战功卓著,被西魏孝武帝宇文修赐姓宇文氏。再如唐代功臣大将罗艺、徐茂公、宋文通等,皆因战功,被李渊、李世民父子赐姓李氏

9、因避讳而改姓。在封建时代,如果姓氏与帝王的名字相重,则必须另改姓氏,称“避讳”。否则,被视为“大不敬”。如宋朝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名讳,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殷氏族人多改姓为汤氏、商氏。

10、以职业为姓。如田、樊、陶、屠、索、卜等。

11、为避仇、避祸而改性。如牢、僚、辽、宛等。

12、以行辈、排序为姓氏。如伯、仲、季、甲、乙、第五等。

13、古代复姓简化为单姓。尤其秦汉之后,大量的古老复姓和多字姓,被简化为单姓。如公、孙、司、马、钟、寇、南、都等。

14、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化而所取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革最为著名,当时曾一次就将一百四十四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如皇帝拓跋氏改姓元、皇后独孤氏改姓刘等

15、其他原因改性。在华夏姓氏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中,还发生过带有历史烙印的许多类似或例外等情况。譬如:

 

一是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烙印的古老特有姓氏。如姬、姜、姚、姒、妫、嬛(读玄xuan)姞、嬴、媵、妊、嬉、好(亦作子姓)等,并都带有“女”字部首或偏旁。因此,顾炎武在《日知录·原姓篇》中说:“考之于《传》(即《左传》),二百五十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二是尊称冠名加“父”而产生部分古老复姓。商周前,凡年过六十岁而又有一定地位的男子,可以冠名或追加“父”(或“甫”),表示尊称。如此形成的古老复姓较多,如皇父(皇甫)氏、牛父氏、向父氏、孔父氏、华父氏、瞿父氏等。

三是因事出偶然而改性。据唐史记载:唐肃宗时,有御史大夫韦伦,奉命出使吐蕃;以苟增(苟读勾gou)为副使。走了一些时日,有人对韦伦说:“吐蕃人最忌讳狗,你带领一个姓苟的副官,怎么能和吐蕃人友好相处呢。”韦伦立即通过驿站,飞骑上奏皇帝。皇帝下旨,命令把“苟”改成“荀”(读寻xun),不用换人。自此苟增就姓荀了,因奉皇帝旨意,后来也一直没再恢复旧姓。类似的典故,历史上还有很多。

四是汉姓被改为少数民族姓氏。如南北朝时期,北周统治者宇文氏,将一部分蔡、张、周等汉姓,改为大利稽氏、叱罗氏、车非氏;同时,西魏统帅宇文泰,赐李弼姓徒河氏,赐赵贵姓乙弗氏,赐杨尚希姓普六茹氏。以上,是汉姓少数民族化的极个别例证。

五是众多古老复姓与多字姓被简化或淘汰。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一书统计,古代复姓与多字姓总数曾达到16882个,占了历代各族姓氏总数23813个的接近71%,即超过了三分之二。另据东汉末年应劭著《风俗通·姓氏》一书,共收录了五百多个当时汉族常见姓氏,其中复姓者有一百五十余个,占了全部姓氏的三分之一;而到北宋初年钱塘儒生编著《百家姓》时,后来增编收录了五百多个当时常见汉族姓氏,但复姓却只有六十个,仅占全部姓氏的十分之一强。从中可以看出,其中大量复姓和多字姓被陆续淘汰,或被简化为单姓。如孔子的著名门徒中,曾有“漆彫”、“壤驷”等姓氏,但上述姓氏后世都已绝迹

六是不同血缘姓氏分离出同一姓氏。如春秋时期几个诸侯列国都有孔氏;其中鲁国的孔氏,本子姓,宋氏,属商王族宋微子之弟微仲衍的后裔(孔子便出自这一支系)。此外,郑国的孔氏,本姓“姬”,为周厉王之后。而陈国的孔氏,本姓“妫”,据称出自舜帝后裔。 

七是因汉字简化而改姓。如“於”和“于”,本是完全二个不同姓氏,由于繁体字“於”被简化为“于”后,部分“於”姓也改姓“于”了。

八是由于登记书写疏忽而混改姓氏。比如“傅”和“付”、“ 阎”和“闫”、“萧”和“肖”、“侯”和“候”等,本来不是一个姓氏,却在后来的户口登记书写时,要么被混同了,要么图省事,结果出现谬误,将二姓混淆。如历史上姓“肖”的人很少,而现在的户口统计居然比姓“萧”的还多,这都是当初书写时图省事造成的。

 

另据史籍文献记载:大约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华夏姓氏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以及部落人口、宗支的增多,从各个氏族部落中,又衍生分离出了许多支氏族。如有史记载的炎帝神农氏,本是姜姓部落的始祖,但其后裔却又有了烈山氏、祝融氏以及齐、吕(姜太公祖先)、申、许等氏族分支。又如黄帝轩辕氏,本为姬姓部落的始祖,但他的25个儿子,又分为12胞族,并且建立了:姬、酉、祁、己、滕、箴(读真zhen)、任、荀、僖(读喜xi)、嬉、嬛(读玄xuan)、依等十二个氏族分支。再如太昊(也写为太皞)伏羲氏和少昊(也写为少皞)金天氏,本是东夷凤姓氏族的始祖,并以鸟为图腾的部族,但其后裔又衍生出了凤鸟氏、玄鸟氏、丹鸟氏、青鸟氏、鸠鸟氏、爽鸟氏,以及“五雉”、“九扈”等24个“以鸟名官”的氏族等等。再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本姓姬,他们的后人分别建立了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后来子孙们又以其祖上封爵为氏,形成了鲁国“三桓”,并把持朝政。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古代姓氏的繁衍发展过程。

 

最早记载宋氏祖先源流的《史记。殷本纪》,开始出现子氏、殷氏、宋氏、来氏、稚氏、时氏、萧氏、黎氏、崇氏、周氏、杞氏、耿氏、微氏、箕氏、北殷氏、目夷氏、空相氏等古老姓氏,都属于以封国或封地为氏,其中大部分姓氏至今仍在沿用。

而在《尚书。盘庚》中,开始将商殷王族大姓,总称为“百姓”。这里说的“百姓”,原意是指被王室“胙土命氏”(即分封国土,并以封地名称为氏)的贵族阶层,尽管后来改朝换代,他们有的已沦为普通庶民或士族阶层,但却保留了原有贵族氏族的姓氏,并成为后来派生新的姓氏的重要源头。

到了西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大力推行封邦建国和以国为姓的“胙土命氏”制度,是历史上各朝代封国(诸侯)和“命氏”(以国为姓)最多的时期,也为后来孕育衍生新的姓氏,提供了深厚的滋生土壤。

这一时期,商朝王族的子姓后裔,尤其宋国公族,其繁衍派生的血缘姓氏得到迅速扩张。

 

 

                 (三)姓名的演变

 

所谓“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如果注意一下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名字,就可以了解其个中原委。如《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其实是名纥,字叔梁,而“氏”本孔,姓本宋,却不予以标明。因为古代的“氏”和“姓”,通常只是作为各个族群的标志符号,具体到个人则不须言明。因为那时人烟稀少而又相对封闭,人口也很少流动,大家抱团生存发展,作为各个氏族约定俗成的“氏”,便自然而然被当时人们所熟知。然而,孔子的父亲属于士族阶层,并且担任过陬(读邹zou)邑大夫(相当于县长),名字尚且如此,其他低微阶层可想而知,那时他们只有“名”(类似乳名、诨名)而已。这就是“贵者有氏,贱者仅有名而无氏。” 

 夏朝时期,据史书古籍记载,其礼俗大不相同。上至天子,皆直呼其名,如夏朝帝王“禹”、“启”、“杼”等,有史书称其为“夏后氏”,“后”即是天子,尚无“帝王”尊号。其历史事迹,几乎全靠了史官们的口口相传和后来的追记与补记;其所称帝王尊号,皆出自后来的追封与追谥,或者后人对他们的尊称

商朝时期,随着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的发明与应用,有文字记载的古老华夏姓氏,在商朝开始逐步增多。直到近现代,通过大量考古发掘以及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等考证研究,又陆续发现了许多古老、消失的华夏姓氏,以及相关历史与文化。

商朝帝王称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自其先祖上甲微,历代杂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如太甲、祖乙、武丁、盘庚等。同时开始出现尊称(庙号则是周朝后追封的)。如商王成汤本姓子,名履,“汤”则是后来追封的谥号,释义为“除残去虐曰汤”。早期的古籍文献如《古本竹书纪年》云:“汤有七名”。见于史书记载的有:汤、成汤商汤、天乙、汤王、武王等。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而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卜辞中,多称其为“大乙”,又称单字“唐”或“成”。而在周原(周朝祖先居住地,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出土的齐国彝鼎铭文等,称其为“成唐”。而《尚书》、《楚辞·天问》等称其谥号为“汤”;《诗经》、《国语》等称其为“武汤”“武王”。《史记》、《荀子》等又称其为“天乙”。《论语》、《墨子》等称其为“履”等等。可见商朝以后帝王的名字,开始出现多样性变化。其中除了后来追封的谥号,有的则是当时的尊称。这也标志着“尊称”自商朝开始兴起。

据近现代出土甲骨文考古证实,由于受母系氏族社会影响,商朝时商王室的父、叔、舅皆称“父”;子、甥、侄皆称“子”;亲堂表兄弟皆称“兄弟”。所谓“父死子继”,实际上也存在“舅死甥继”的可能。因此,母系亲属与父系亲属之间,就会出现姓氏交叉;而且在后来淡化母为姓、父为氏,进而“姓氏混一 ”的过程中,也就会存在父系与母系“姓氏混一”的现象。 

 

西周时期,由周公姬旦主持制定的《周礼》颁布后,极大地推动了华夏姓氏的繁衍、派生与发展。根据《周礼》“五世亲尽,可另立别族”的宗法制度,出了“五服”(即本族直系血缘亲属超过五辈或五代)之后,就可以另立宗族,并可以另立新氏。从而使华夏姓氏得以迅速衍生与扩张,这既有利于界定和扩大通婚族群的范围;又有利于统治阶级进行户籍、田亩、兵役登记造册管理。同时,也为适应华夏民族人口的膨胀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姓氏保障。大约到战国时期,随着“战国七雄”大力推行革新主张,“百家争鸣”的局面促使人们不再墨守成规,姓与氏也开始合二为一,不再严格区分

史书记载:周朝自西周初周公姬旦颁布《周礼》之后,对男子的取名制订了较为系统的“礼法”与制度。如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开始”之,再伯、仲、叔、季”等兄弟排序的代称。据《仪礼注疏·士冠礼第一·孔疏载:孔子生三月时冠名曰至二十岁时行“冠礼”,取曰“”;同时,还可以再加“美称”,如孔子又被称为“尼甫”或“仲尼甫”,而“甫”即是“美称”。 因他排行第二,古人排序为“仲”;到五十岁以后,则被尊并直呼仲尼

又如《礼记正义·檀弓上第三》:“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唐朝名儒孔颖达在注中说:“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至五十耆艾(古时泛指老年人)转尊,又舍其二十(岁)之字,直以伯仲别之,至死而加谥。……《士冠礼》二十已有‘伯某甫、仲叔季’,此云‘五十以伯仲’者,二十(岁)之时,虽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五十之时,直呼伯仲耳。” 又说:孔子“二十(岁)冠时与之作字,至二十冠而字之曰仲尼。有兄曰伯,居第二则曰仲。但殷质,二十为字之时,兼伯、仲、叔、季呼之;周文,二十为字之时,未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故《檀弓》云‘五十以伯仲’,周道也。是呼伯仲之时,则兼二十字而言。若孔子生于周代,从周礼呼尼甫,至五十去甫以尼配仲,而呼之曰仲尼是也。”

需要说明的是,《礼记正义》、《仪礼注疏》等所说的“伯、仲、叔、季,固然是长幼排行之称,但在古代却有另一层含义即凡冠有“伯、仲、叔、季”的恰如现代人称呼“伯伯”、“叔叔”,皆是敬语。

但由于各诸侯列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具体到人的地位贵贱不同等因素,春秋时期的姓氏取名,也因国、因人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左传》记载:地处南方蛮夷的楚国,在楚成王时期的新令尹(即宰相)名叫“斗谷於菟”;其实他姓“”(读mi),是楚国王族的祖姓;因其家族封地在斗邑(今湖北郧西),以封地为氏,又称“斗”氏;名字“谷於菟”,因楚地方言,“谷”即是乳,“於菟”即是虎。因此,“谷於菟”的意思就是“乳虎”。相传斗谷於菟又名“子文” ,可能是仿照中原诸国而以“字”称之,也可能是后人追封的谥号。

《左传》记载,这位乳虎先生担任了楚国令尹后,曾“毁家纾难”;意思是说,他曾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财,以缓解国家的财政困难。即为了国家,而不惜损毁了自己的小家。从而辅佐楚成王成就霸业,而威名远扬。
   史书上说:“当时楚国的显姓大族,其先祖为春秋初期楚国的国君熊仪,熊仪之子伯比,因其地在斗邑,所以以为氏。又因熊仪号称“若敖”,所以斗氏一族又被称为若敖之族。自斗谷於兔担任楚国的令尹以来,令尹之职基本由若敖之族”世袭担任。如在楚穆王、楚庄王时期,斗氏又先后有四人(斗成文心、斗祁、斗般、斗椒)出任令尹;可见斗氏之族长盛不衰在楚国可以说是贵族中的贵族。 

直到两汉三国时期,古时人们取“字”,并不都是使用二个字。如宋朝洪迈在所著《容斋随笔说:“古之人命字,一而已矣(仅一个字而已)。初曰子(所以其时起字中带“子”的特别多;如三国子龙、子敬、子修等等),已而为仲为伯,又为叔为季,其老而尊者为甫,盖无以两言相连取义。……下至西汉,与周相接,故一切皆然。……单书一字者,若陈胜字涉,项籍字羽,彭越字仲,张欧、吴广、枚乘字叔(三人都以“叔”为字),……张释之字季……迨东汉以下,则不尽然。”洪迈列举的古代名人使用单“字”来看,东汉前,有直“伯”“仲”“叔”“季”为字者,而不只是用以兄弟排序,如彭越字,张欧、吴广、枚乘三人,张释之字”,都是如此大约直到东汉后,才逐渐改了过来。

从而说明,即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各诸侯列国的文字、包括姓氏用字一并进行了规范统一。但直到后来很长一个时期,也还没有完全规范统一起来。如汉高祖刘邦,在他48岁担任泗上亭长起义时,史书记载那时刘邦的名字,还只有一个兄弟排行用的“季”字。所以,当时人们还皆以“刘季”相称之。因为刘邦出身低微,父母没什么文化;据近年易中天教授考证:刘邦当初“只有一个小名叫刘季”,而且这个“季”字,还是兄弟排行“老三”的意思。至于刘邦这个名字,是他后来发达了才起的。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