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胜古迹 >> 文章内容

<沂州宋氏人物志>·古沂州考略

[日期:2017-12-02]   来源: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638[字体: ]

 

古 沂 州 考 略
山东临沂市古称沂州,因东临沂河而得名。
据史书记载:沂州最早由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北周国(公元557--581年)吞灭北齐国(公元550--577年)后,改北徐州为沂州,治所即丘县(在今临沂市河东区故县村附近)。此为沂州设置之始。后自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临沂县城(即今临沂市区)。
历史上的大沂州府,其辖区范围曾包括:现在的临沂全部,日照全部,以及枣庄东部山亭、峄城,鲁中的沂源、新泰,潍坊的临朐、安丘、诸城西南部,苏北赣榆、东海、邳州、新沂一带部分地区。
清朝升格为沂州府,置附郭(即驻地州、县并存)兰山县,并降莒州为散州,归属沂州府管辖。领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共6县1州。
那时沂州府所属的州县辖区都比较大。如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莒县,自商朝封立古幕侯国,周朝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并与沂州同时,在南北朝时期北周国吞灭北齐国后,改南青州为莒州,治所团城(即今沂水县高桥镇东南)。下辖东安郡(含新泰、东莞、莒县3县)、义塘郡(含怀仁、归义、义塘3县)共2郡6县。所以,当时的沂州府地域广大,人口稠密,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因而,后来通过历代调整撤并,又从中划分剥离出了许多新的县市;如现在仍归属临沂市的临沭、沂南、莒南、苍山、平邑,以及周边市属的新泰、沂源、五莲、临朐、山亭,以及江苏北部的赣榆、东海、邳州、新沂等部分或全部。
同时,作为“齐鲁锁钥”的军事要地,古代沂州政区内,还曾设置有沂州卫和石臼所等军事机构(如明清卫所制度,类似都指挥使司一级,战时满员编制达5600名军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所;和平时期人数不定。卫下设左、右、中、前、后千户所;千户所下设百户所(满员编制120人),百户所下设总旗2个(每总旗50人)、小旗10个(每小旗10人)。
1、沂州历史沿革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如沂源猿人)。二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中,在境内有多处发现最早使用的文字符号(如陵阳河遗址的汉字祖型)等。而境内的沂河和沭河两大流域内,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则是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大约5000年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掌握了酿酒技术,并会使用砭石治病等。
据史书记载:古代沂州的辖区范围,在历朝历代中还包括下述方国、封藩(国)和州郡等全部或部分地区:
1、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就有箕、郯、莒、费等诸侯方国。周灭商后,鲁国和齐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诸侯国,临沂地域除分属齐、鲁等国外,记载于古籍的还有颛臾(读转语zhuanyu)、阳、向、莒、郯、根牟、於馀丘、杞、鄟(读转zhuan)等国。春秋时期,除上述古国外,见于史书的还有启阳、中丘、祝丘、防、台、东阳、武城、丘舆、次室、蒙、郓、堂阜、盖、 艾、纪障、密、鄢(读衍yan)陵等20余个诸侯方国或大城邑。这些诸侯方国和大城邑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的标志。到了战国时期,域内诸侯方国先后被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整个沂州地界南部属于楚国,北部属于齐国。
  2、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统一中原后,地方实行郡县制, 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分别属琅琊郡和郯郡。
3、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8年),郡国并行。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
3、东汉时期(公元9--220年;含王莽新朝17年)承袭西汉制度,这里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
4、三国时期(公元221--265年),此地属曹氏魏国。至魏国末期,又分属诸王封国东海国、琅琊国及东莞郡、泰山郡。
5、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
西晋末期,晋惠帝朝廷腐败,发生“八王之乱”,导致国势衰落。此后,山西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建立的“前赵”政权,于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派大军侵入中原,并先后俘杀西晋太尉(军队最高统帅)王衍,攻陷首都洛阳,俘虏西晋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及其宗室、官员、兵士等数万人,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北方匈奴、鲜卑、羯(读结jie)、羌、氐(读狄di)等北方胡人游牧部落,在沦陷的中原地带,实行军阀割据,出现了史称“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晋朝皇室琅琊王(封国于今临沂城)司马睿,在王导(后来成为著名东晋丞相,是书圣王羲之的伯父)等大臣、士族的策动拥戴下,渡过长江,避敌锋芒,保存势力,开辟南方,史称“衣冠南渡”。
西晋亡后,司马睿自立为帝,建都建康(即今南京),史称东晋 (317--420年)。
自此出现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并存的局面。原沂州辖区,沦为“五胡”割据时期的新建政权,曾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统治。这一时期,史称“东晋十六国”。
2、南北朝时期
(公元420--581年)
公元420年,东晋末期的大将(封宋国公)刘裕,先废晋安帝,后废晋恭帝,并自立为帝取代东晋,建立刘宋帝国(为区别后来的大宋王朝,史称“刘宋”)。自此,标志着“南朝”开始。
到公元385年,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首领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公元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消灭胡夏、北凉、北燕等割据政权而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帝国。自此,标志着“北朝”兴起。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并大力推行改革,使社会经济由游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孝文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汉化政策等;并大兴佛教文化,从而促进了民族教化和民族大融合的进程,进而极大地推动了北魏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也为后来隋唐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公元534年,北魏发生内乱,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晋州刺史高欢的儿子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国号北齐。西魏恭帝三年(557年),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而自立为帝,建立北周政权,北魏灭亡。
南北朝继东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为时较长的大分裂、大动荡、大战乱时期。自公元317年西晋王室南渡建立东晋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消灭南朝陈国为止,前后持续长达272年。
其中南朝(公元420年—589年)包括宋、齐、梁、陈四朝。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则包括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和北齐五朝。
就是在这一时期,北朝北周国(公元557--581年)吞灭北齐国(公元550--577年)后,改北徐州为沂州。与此同时,北周国吞灭北齐国后,又改南青州为莒州。这也是沂州(临沂)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随着西晋政权的南迁,北方大批官僚、士绅、地主等豪族及其亲属、族人、仆从和护卫武装等大量人口,也随之渡江南迁,并被陆续安置在江南后方各地定居。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发展壮大势力,也采取减免赋税调役等优惠政策,大量招揽北方士人,以及各界精英,甚至附带大量因战乱造成的流人(外流人口)群体,到南方为其新建政权服务效力。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涌入和不断开发,南方地区(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的许多荒芜、偏僻之地,得到充分开垦利用,人口也随之急剧增加。并且随着人口聚集地的大量扩展,新兴集镇、城市也大量增多。东晋朝廷便采取“侨置郡县”的政策,即仍然移植使用北方郡县名称,命名南方新兴城镇和南迁人口集聚区;或者继续使用北方郡县名称,登记管理南迁户籍人口。这样既满足了一部分喜欢标榜家族郡望的贵族人士,也有利于抚慰南迁人们的怀乡之情。
随着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以及大量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时期的政治面貌。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进一步转移南方。因此,一般认为,现代江浙、闽南人的始祖,大多是来自於此一时期汉人大规模南迁的中原人。
在这些“侨置郡县”中,与沂州一代地名有关的,比较突出的是东莞、兰陵和琅琊。
据史书记载;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侨置“东莞”于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到唐朝又侨置东莞于汉朝名为博罗县、东晋名为宝安县的地方(治所在今深圳市西),史称“南东莞”。
另据史书记载:东晋元帝以“江乘县”(辖区在今南京市栖霞区和句容市北部)侨置“南兰陵”郡。此后,又改侨置南兰陵郡及兰陵县于武进(治所在今常州市武进区丹阳附近)。南北朝时期,南齐时南兰陵郡被裁并,“兰陵县”、“承县”与江乘县、临沂县、谯县同属南琅邪郡,郡治白下城(即今南京市北、幕府山西南一带)。南梁武帝萧衍在他登基的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夏四月,即将他的祖籍地(北兰陵县),又恢复侨置于武进(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万绥镇),并“改南东海为兰陵郡”。到南陈时期,又改南兰陵郡为东海郡。隋朝灭南陈后,废南兰陵郡及南兰陵县等侨置郡县,恢复北方原有郡县。这一时期,史书上皆称侨置兰陵郡为“南兰陵郡”。
至今常州市别名中即有兰陵一说。而且一度建国称帝的兰陵萧氏,在这一带留有遗迹较多,如万绥(寓意“万岁”)镇、“万绥戏楼”,访仙桥萧氏宗祠,丹阳陵口胡桥一带南朝萧氏石刻等。由于唐朝诗人李白有诗“兰陵美酒郁金香”,而南北兰陵至今仍保留了“封缸酒”的遗俗等等。
而除侨置外,冠名最多的是“琅琊”。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冠名“琅琊”的地名,全国大约有8处。其中侨置江南的有2处:
1、西晋渡江南迁后,东晋泰兴三年,在江乘县(即今江苏句容市)设置琅琊郡;史称“南琅琊郡”。
2、南北朝时期,北齐国迁琅琊郡于白下县(即今南京市北、幕府山西南一带)。
古代冠名为“琅琊”的有6处:
1、春秋齐国古邑“琅琊邑”(相当于县),设在今山东胶南琅琊台。东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王勾践曾迁都于琅邪。
2、秦统一六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三十六郡,拆分出原齐国东沿海设置琅邪郡(治所在今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曾下辖琅邪、不其、即墨、黔陬(读牵邹qianzou)等县。
3、西汉设琅琊郡于东武县(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并增置琅邪国、柜县和祝兹侯国于境内;据记载当时共辖五十一县,涵盖今山东之海阳、即墨、崂山、胶州、黄岛、临沂、沂水、莒南、莒县、日照、五莲,及江苏赣榆等地。并置有铁官、盐官。
4、东汉设琅琊国于山东莒县,光武帝刘秀封其子刘京为琅琊王。
5、东汉建初五年(公元80年)琅琊国都自莒县迁入开阳县(即今临沂市北),开阳始称“琅琊”;辖境约相当于今山东沂山至诸城、黄岛以南,沂水、临沂、兰陵以东,临沭、莒南以北,东至黄海。北魏时期,移治即丘(今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故县)。
6、安徽滁州因境内有琅琊山(又称琅耶山),现滁州市下辖有琅琊区。具体历史沿革不详。
3、隋朝时期
(公元581--618年)
隋朝全国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公元607年,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至大业年间,沂州辖区绝大部分归属徐州刺史部(相当于省级)。具体如下: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废琅琊郡,改为县直属沂州。大业三年,改沂州复为琅琊郡。治所在临沂县(今临沂城)。共辖7县,即:
1、临沂县:公元596年(开皇十六年),分即丘县设临沂县。治所在汉朝的开阳故城(今临沂城)。大业初,废即丘县划归临沂县。
2、费县:公元496年(北魏太和二十年)移治祊(读崩beng)城(今费县费城南侧),后迁阳口山。583年(隋开皇三年),回迁祊城。
3、颛臾(读转语zhuanyu):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改武阳县为颛臾县。治所旧址在今平邑县仲村镇南昌乐、北昌乐之间。
4、东安县:汉朝设置盖县。南北朝时期北齐撤销,其地并入新泰县。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改东安县(治所旧址在今沂水县沂水城)为沂水县;另在盖县故城置东安县,治所旧址在今沂源县盖冶村。
5、沂水:隋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所旧址在今沂水县沂水城)。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606年(大业二年)改属琅琊郡。
6、莒县:旧置东莞郡。南北朝时期后齐撤销,后置义塘郡,隋朝开皇初年撤销。
7、新泰:治所旧址在今新泰市市中办事处新泰城;今蒙阴地域部分在其县域之内。
另外,还辖有苏北朐山县等部分地区。朐山县,古县名。秦朝设置,治所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锦屏山侧,属东海郡。南朝宋国(420--479年)泰豫元年(472年)移至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后废为朐山城。南北朝时期,北齐国曾划归东莞、琅邪二郡管辖。梁国(502--557年)改置招远县。东魏(534--550年)武定七年(549年)复名朐县,为琅邪郡治所。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名朐山县。《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东海朐县即指此地。
4、唐朝时期
(公元618--907年)
唐朝初年,改郡为道,又分全国为十个道,山东南部、黄河以南划归河南道。沂州归河南道所辖。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仍置沂州;治所在今临沂市临沂城。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为琅琊郡。758年(唐乾元元年),十六年后又复改称沂州。共辖5县:
1、临沂;
2、费县:唐朝贞观初年,颛臾县并入费县。
3、沂水;
4、承县:公元621年改兰陵县为承县,在其地置鄫(读赠zeng)州;另置兰陵、鄫城2县,属鄫州管辖。627年废鄫州,并撤销兰陵、鄫城而划归承县,改属沂州管辖。治所旧址在今枣庄市峄城镇峄城区。今兰陵县(原苍山县)在其辖区内。
5、新泰:今蒙阴县域在其辖区内。
“安史之乱”(公元755至763年,唐玄宗、肃宗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以后,在全国普遍设立方镇。由于节度使一般兼采访使,所以方镇也称道。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和司法大权,实际成为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沂州这一时期归属兖海节度使统辖。
5、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07—960年)
原沂州地域,先后归属后梁、后唐、后汉、后周。由于各朝立国时间短暂,行政区划基本沿用唐朝后期制度。
6、北宋时期
(960--1127年)
宋朝初,改道为路,分全国为15个路(北宋末年增加到26个路);沂州归属京东东路(京都设在河南开封汴梁)。宋朝在每州的州名之外,还附加了郡号。如《宋史·地理志》就有"沂州、上、琅琊郡"的记载。这里"琅琊郡"只是沂州的一个字号,不是宋代仍存在郡级政区。
至北宋末宋徽宗(公元1101--1125年)宣和年间,沂州行政区划如下:
  沂州: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市临沂城),辖5县,即:
1、临沂;
2、沂水;
3;费县;
4;新泰:今蒙阴县域在其辖境内。
5、承县:今兰陵县的一部分在其境内。
另外,宋时今郯城县大部属下邳,北部属沂州。
史书记载:北宋徽宗年间,王伦在沂州起义。
7、南宋时期
(公元1127--1279年)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国为天会七年)三月,金人尽取京东之地,此地属金国统治。

8、金国统治时期
(公元1115--1234年)
金国的行政区划仿照宋朝制度,仍实行路、州、县三级制。至1196年(金国明昌末年),这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如下:宋室南渡后, 沂州地域分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 邳州、 泰安州。
其中沂州:治所在今临沂城;直辖临沂、费县二县。
9、元朝时期
(公元1271--1368年)
元朝将以前的中央派出机构"行中书省"(又称“行尚书省”,即行省制),确立为最高一级政区机构,并实行省下设路、州、县三级政权。沂州划归中书省益都路。元代还在中书省、行中书省与路两个政区层级之间,设宣慰司一级地方机构,执行下传上达职责,犹如中书省、行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沂州归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元朝末年,撤销宣慰司而复归益都路。这一时期的沂州: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城);并直辖临沂、费县2县。
沂州的其他地域,分属兖州府和青州府。
10、明朝时期
(公元1368--1644年)
明朝初期,沿袭元朝政区制度,设行中书省为最高政区;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沂州在明朝始终归属山东布政使司。
公元1368年 (洪武元年) ,省附郭(即驻地州、县并存)临沂县并入沂州,归属济宁府。
公元1372年 (洪武五年) 又划归济南府。
公元1374年(洪武七年)十二月,又划归青州府。
公元1385年(洪武十八年),又划归兖州府。治所旧址一直在今临沂城。
此时沂州作为散州,划归兖州府属州,只直辖2县:1、郯城(洪武元年、即1368年设置);2、费县。
沂水、蒙阴、莒州、日照属青州府;古沂州其他地域分属兖州府。
11、清朝时期
(公元1644--1911年)
清初沿袭明制,沂州仍为兖州府属州,不设附郭县(即驻地州、县并存)。仅直辖郯城、费县2属县。
沂水、蒙阴、莒州、日照属青州府;古沂州其他地域分属兖州府。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沂州升格为山东省直隶州。
公元1734年(雍正十二年),升格为沂州府,置附郭兰山县(即驻地州、县并存)。同时,降莒州为散州,并以莒州及其原辖沂水、日照、蒙阴3县归属沂州。自此,沂州共辖1州6县1卫,即:
1、莒州:包括今莒南大部、五莲大部、安丘西南部等区域。
2、兰山:原为沂州直辖区域,1734年置县,为沂州府附郭县。治所旧址在今临沂城。辖区包括今临沂市辖五区大部、临沭大部、兰陵县大部、以及枣庄山亭、峄城等部分区域。
3、郯城:辖区包括今临沭西南、兰陵县东南、以及苏北一带部分区域。
4、费县:辖区包括今平邑县区域。
5、沂水:辖区包括今沂南大部、沂源县东部、以及莒县东北部等区域。
6、蒙阴:辖区包括今沂南部分、沂源县部分(今新泰县辖区划归泰安府)。
7、日照:辖区包括安东卫、五莲县东部等区域。
 12、民国时期
(公元1911--1949年)
1913年,撤销沂州府。沿袭兰山县;另改莒州为莒县。
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 改兰山县为临沂县, 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
1925年10月22日,新建琅琊道,辖区即沂州府旧治全境,治所驻临沂县。
1928年,琅琊道撤销。各县直隶于省。
1936 年,划为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0年7月初,伪山东省长唐仰杜成立伪沂州道,辖临沂、郯城、费县、莒县、沂水、蒙阴、日照7个县。 13、沂州四大古寺
分别是:朗公寺、普照寺、宝泉寺、卧佛寺。这四座古建为晋代建筑风格,其规模宏大,构造复杂,为著名景点。
14、沂州八景
指古代临沂8处自然景观(又称琅琊八景),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已旧貌换新颜。
1)、沂水拖蓝
沂水拖蓝,又称沂河拖蓝。《沂州志》载,临沂城东,沂河与祊河、涑河汇流后,形成清浊两种水流,清流映蓝天,像沂河中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彩带,故称沂水拖蓝。古人极尽歌咏的沂水拖蓝,今天的临沂人知道的人不足三成,真正见过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谓“可遇而不可求”。在凤凰广场三河交汇处,出现了泾渭分明的“沂水拖蓝”奇观。
古诗中的沂水拖蓝,在临沂城东。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沂河已处在临沂城中。古书上说的沂水拖蓝也许因为她的少见而成为沂河美景,而如今则是烟波浩淼的1.2万亩水面和绵延18公里的滨河大道、滨河景观。
2)、泥沱双月
《沂州志》载:“(泥沱湖)在州南20里,中有圆洲,夏秋菱荷并茂,月夜泛舟,洲上香气四来,花气拂人,宛如仙境。”又《临沂县志·湖泉》载:“泥沱湖,城西南18里,周10余里,中有圆洲,水环如镜,俗称泥沱月色即此。”
月光莲影里的泥沱湖虽然给了文人骚客诗情雅兴,对世代生活在湖边的百姓来说,夏秋之际的洪涝灾害却让他们苦不堪言。村民改造让泥沱双月这一盛景消失于民国初年。
1992年,罗庄镇党委以泥沱湖原址为中心,开发了占地1480亩的双月湖景区,将“泥沱湖”更名为“双月湖”,成为罗庄区的标志性景点。
3)、苍山叠翠
民国5年(1916年)《沂州志·山川志》载,苍山“在州东九十里,山上可瞰东海,前有窦王坟,后有秦王柱,中有石室,世传安期生、徐则升仙处。”
2000年11月14日上午10时,真正的苍山叠翠奇观在细雨初停、雾雨掩映的天幕下出现,一前一后,一虚一实,前后两峰重叠,苍苍茫茫,郁郁葱葱,极为雄伟壮观,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当时气象专家解释,苍山叠翠与海市蜃楼当属同一原理。
苍马山旅游区奇石千姿百态,造景形象逼真,神龟回望、五罐鼻等惟妙惟肖。植被覆盖良好,树种丰富。由于本区距海较近,受海风惠泽,空气湿润,常有轻雾,是山东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为开展道教文化观光和生态休闲为特色的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
古琅琊八景中,存在最为完好的,也许只有这座苍山,并且,苍山叠翠的胜景,今天依然风姿俨然。
4)、平野晓霁
《沂州志》记载:在州治后东北,上有平野亭……外瞰沂、祊、涑水,内览寺观楼阁,晨中初晓,曙光甫开,爽心悦目。平野台为全城最高处,登高望远,观望城外,原野稼穑,郁郁葱葱,沂、祊、涑水岸边柳绿桃红;内瞰城中,楼阁亭榭,风光旖旎。
后历经沧桑,平野台早已坍塌。在临沂新城建设过程中,近似平野台的位置,可能难以寻觅,但类似于平野晓霁的景色,却不罕见。沂河、祊河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将这二滩绿地规划设计了“九大广场、十八个特色园区”。其中,沂河与涑河交会处北侧的广场——凤凰广场,将成为新平野晓霁的观光台。
5)、野馆汤泉
汤头温泉是全国闻名的四大天然甲级温泉之一,有2100多年的历史,与“三孔”、泰山、半岛海岸线并称为全国四大“国家号”资源。《沂州府志》诗赞“野馆空余芳草地,春风依旧见遗踪”,将“野馆汤泉”列入“琅琊八景”之首。汤头温泉亦于1862年被载入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6)、孝河凝冰
孝河又称孝感河,位于兰山区白沙埠镇境内。《临沂县志》记载,其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东南经孝友村,至诸葛村入于沂。据《晋书》记载: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地政府曾对王祥故里进行过初步开发。在原址上恢复了孝友祠,并对王氏宗祠进行了规划,在河边开辟了孝园,修建了孝河广场。后来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开发停滞了下来。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临沂。王祥的孝感故事的影响也最为深远。王祥以孝事亲的行为,规范了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7)、神峰积雪
关于“神峰积雪”,可见的记载有两种:其一,《临沂县志》载“山东面白石皑皑,望之如雪,故府志以神峰积雪为八景之一云”;其二,《沂州志》载“山阴积雪,四时不消,八景积雪即此”。
这是“神峰积雪”的得名原因,也是文峰山所独有的奇妙之处。
元代所立季文子墓碑,大宋咸平二年建造却已毫无痕迹的龙王楼,泉水清冽、四时不干的龙泉,革命事件苍山暴动的纪念馆,横山惨案纪念碑,泰山行宫旧址,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的墓葬,银厂惨案纪念碑,还有文峰山主峰观海峰。优美自然风景与这些人文风景的融合,使文峰山这座神峰让人流连忘返。
8)、普照夕阳
《沂州志》载:“在州治西南王右军(王羲之)故宅,无庸渡江,逐王从之,余宅为焚,宫殿即晒书台,殿西山墙,每当日夕回光返照,红映可观,虽地之耸高,实灵气所钟云。”由于“永嘉之变”的缘故,王氏南迁,其故宅改为佛寺,唐代称为开元寺,北宋为“天宁万寿禅寺”,南宋为“普照禅寺”。金皇统四年(公元1114年)普照寺扩建时刻有《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即《集柳碑》),这就是对“普照夕阳”景观的最好例证。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普照夕阳”的奇观是有效地利用了光学的折射原理,透过普照寺西墙天窗的光线,照射在佛像身上,然后通过折射发散至四面八方,使整个佛堂都被夕阳的余辉照亮,为当时著名的景观。
1989年,市政府开始修复王羲之故居;2002年4月,为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年,市委、市政府又决定筹资对王羲之故居进行整修扩建;2005年5月26日,普照寺正式开放。
15、关于沂州府城
又称临沂城(古称启阳城),始建于春秋时期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原城为夯土城,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老城占地面积约1.64平方公里。
临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齐鲁锁钥”之称。在明代以前,临沂城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土城,城墙均为泥土夯实后建造,防御能力不强。直到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时任沂州卫指挥的周德才,发动将土城拆除,改建砖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能力。重修的临沂城南北门错落,东西门在一条直线上,由此形成的东西大街,成为临沂古城的中轴线,旧称北大街,现称兰山路。明初在修砖城的同时,还在东西南大门外建有瓮城,瓮城是城门外的小城,作为战时防御工事。东西门的瓮城,小门一律朝北,南门瓮城小门朝西。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始整修四门,添建城楼。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因之前郯城大地震损坏的城墙、城楼等,恢复了原貌。该城的布局和建筑别具一格,有其鲜明的特色。城不呈方形或长方形,却呈椭圆形,东西稍长,南北略短。东、西门在一条线上,出口不正直向东或向西,而是出瓮城后折向北才能出去,俗称为"雁别翅"。南北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南门位置偏东,为4门之首,城楼高3层;北门位置偏西,和东西门城楼均为2层。出南门顺南关大街向南近1公里处,还有一座带瓮城的南阁子门(在临沂农业药械厂南)。整个形状象一只展翅南飞的凤凰,故百姓皆传临沂城是龟驮凤凰城。四门的名字均题在门楣以上:南门曰"望淮门"、东门曰"镇海门"、西门曰"瞻蒙门"、北门曰"宗岱门"。北门城楼还有一方题额,上书"齐鲁锁钥"四个大字,极言临沂城地位之重要。
该城本无护城河,明嘉靖年间(1522年)建藩于沂州的泾王朱祐橓,倡议开挖北涑河,从城西郭庄(今属临沂市大岭镇)引涑河水东流经沂州城北入沂河。清同治九年(1670年),又自城西水田村北开挖支河,引北涑河水流经城西绕向城南,在城东南角入城东之沂河。还有自北向南流的青龙河(今市人民医院内的小河)。临沂始有四面环水的护城河。一般河段深3.3米,宽5.3米。
抗日战争前,临沂城墙周长4.5公里,高8.3米,顶宽3.3米,女墙设垛口3782个;有城堡50座,炮台4座。墙内有2.67米宽的环城马道,可以调运兵力弹药。故而城虽建在平原上,却易守难攻。城内有居民1万余人,手工业发展良好、商贸繁荣,有各种商号200多家,成为鲁南重要商埠。
沂州府城(临沂城)经过战争的破坏和建国后的拆迁改造,城墙和城门皆已无存。
16、关于沂州史志
1)、《沂州志》:
是一部记述古地沂州地域的自然与社会、历史和现状的资料史书。《沂州志》最早成稿于明代嘉靖年间(稿件现已佚失),数十年后,1608年(明代万历年三十六年),时任沂州知州徐汝冀等人重修《沂州志》,原书十卷本,被后人称为“明万历《沂州志》”。七十四年后,1674年(清代熙十三年),时任沂州知州邵士在“明万历《沂州志》”版本基础上重修《沂州志》,此版本是《沂州志》最后一个版本,原书八卷八册,长宽:24.7×15,该书分别从规制、政事、官常、仕进、人物、艺文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古地沂州概括。
2)、《沂州府志》:
从清雍正十二年以后,沂州古地不再修纂《沂州志》,改修《沂州府志》。《府志》沿袭了《沂州志》的风格,增补了大量新的历史内容。
3)、《临沂县志》:
是一部纪述临沂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临沂县志》包括两个部份:《临沂县志》和《续修临沂县志》。该书从1916年开始编修,1987年最后一次修订完成。
初稿《临沂县志》于1916年(民国五年)8月脱稿,9月开始雕版,第二年初成书。全书共六册十四卷。
明朝时期,临沂县域直属沂州。因为没有县的建制而无志书。清雍正十二年,沂州升府,设附郭(州府驻地与县并存)兰山县;民国三年,兰山改称临沂县。到民国初年,历经二百年,一直无县志,皆以州志代替。最初倡议编修《临沂县志》,是清末兰山知县陈景星,当时名为《兰山县志》。陈景星是贵州石阡人,字笑山,进士出身,为官清勤公正。他重视文化建设,初上任,即集巨资修志。当时的沂州知府想挪用这笔款项,陈景星闻讯后急忙组织人员在右军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古称王右军)中开局纂修,拒绝了知府的无理要求,使县志得以按计划编印完成。
1935年(民国24年)时任临沂县长范筑先,在任职期间组织纂修《续修临沂县志》,原书十七卷,四本;成书后为区分民国五年修订的《临沂县志》,后人称此书为“民国二十四年刊本《临沂县志》”。
1936年(民国25年) 陈景星和王景祜等人主持重修《临沂县志》,成书后,为区分民国五年修订的《临沂县志》,后人称此书为“民国二十五年刊本 《临沂县志》”。
1987年10月由临沂市府(县级)在“民国五年刊本《临沂县志》”和“民国二十四年刊本《临沂县志》”的基础上,组织人力重修《临沂县志》。《临沂县志》以“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目录为中心,详细纪录了临沂县发展过程。重修过程中,因过去县志纯属文言,句逗不分,深奥难懂,典故太多。这次特在书中添加了释义,增加了注释,同时补充了一些当时文物部门考古发掘的一些研究结果等内容;并将原来的竖排本,改为横排本,使之合乎现代格式。1987年重修的《临沂县志》,包括《临沂县志》和《续修临沂县志》两部分。其中《临沂县志》共分582页,《续修临沂县志》 共分307页。
1994年12月,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 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县级临沂市分为兰山、河东、罗庄3个县级行政区。原临沂县名,不再使用,1987年重修的《临沂县志》为最后一次修订。
临沂历史悠久,名人倍出,二十四孝之首王祥、圣人孔子的老师郯子、儒家代表人物荀子、负责建造长城的蒙恬、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唐朝名臣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与颜杲卿兄弟、文学批评家鼻祖刘勰、算圣刘洪等,以及近现代又相继出土的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文物古迹等等,标志着临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7、《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古沂州
《元和郡县图志》(简称《元和志》)。是唐朝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由宰相李吉甫所撰写的一部中国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不但是古代中国地理总志中,保留下来最古老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本书作者李吉甫(758―814年),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宪宗时宰相,著名地理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其父李栖筠,唐代宗时为御史大夫;其子李德裕,唐朝著名宰相。
据《元和郡县图志》:
沂州,琅邪。中。开元户二万七千四百。乡五十五。
《禹贡》徐州之域。春秋时为齐地。秦并天下,置琅邪郡,因琅邪山以为名也。汉因之。高后(即吕太后,因刘邦谥号汉高祖,故史书称她为高皇后)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文帝元年提升刘泽为燕王,以琅邪为郡。
晋武帝咸宁二年,改封东海王司马睿为琅琊王。司马睿即帝位於江东(迁都金陵,即南京),是为东晋元帝。元帝於郡城置发千戍,以南军镇之。自永嘉年之後,琅邪陷於胡寇,成帝於丹阳江乘县界别立南琅邪城。至宋武帝得河南,寻又没於後魏、庄帝置北徐州,琅邪郡属焉。
(南北朝)周武帝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隋)大业十三年乱离,郡为徐圆朗所破;(唐)武德四年讨平圆朗,复置沂州。
州境:东西三百二十一里。南北四百二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西安)二千二百七十五里。西至东都(洛阳)一千四百一十五里。东南至海州(今连云港境内)二百三十里。西至兖州三百八十里。南至泗州下邳县二百七十七里。北至青州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徐州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密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淄州五百三十里。
贡、赋(即上贡朝廷):开元贡(自唐开元年间制定的贡赋):紫石英,黄银。赋:绵(丝),绢(丝布)。
管县五:临沂,沂水,费,承,新泰。
临沂县,上。郭下。本汉旧县也,属东海郡,东临沂水,故名之。後汉(即东汉)改属琅邪国,晋属琅邪郡,高齐省(即北朝高姓齐国,亦称北齐;以区别南朝萧姓齐国,亦称南齐;省,即撤销)。隋开皇末,复置,属沂州。
羽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与海州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分界。
沂水,东去县一里。
王僧辩城,在县东北五十里。梁将王僧辩屯兵於此。
王导(王羲之伯父,东晋开国元勋,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丞相)故宅,在县东北三十八里。
沂水县,上。南至州二百里。本汉东莞县,即《春秋》莒、鲁所争之郓邑也。
城阳(莒州)姑幕县南有员(读允yun)亭,即郓也,俗变其字耳。後魏孝文帝於此置新泰县,隋开皇四年改为东安县,十六年又於古盖城别置东安县,而此改名沂水县。
沂山,在县北一百二十四里。《周礼》青州其镇沂山。
穆陵山,在县北一百九十里(今沂水马站北,与临朐交界)。管仲曰“赐我先君履,南至於穆陵”,是也。
大岘山,在县北九十里。宋高祖北伐,慕容超大将公孙五楼说起曰:“吴兵轻锐,难与争峰,宜断大岘,使不得入,上策也。”超曰:“引使过岘,我以铁骑?戚之,此成擒耳。”不从。宋高祖兵遂得入。初,是役也,或曰:“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返?”高祖曰:“鲜卑性贪,且爱其?,必将引我兵,一入大岘,吾何患焉。”及师过大岘,高祖喜曰:“天赞我也!”遂大破之。伍缉之《从征记》曰:“大岘去半城八十里,直度山二十五 里,崖坂峭曲,石径幽危,四岳、三涂,不是过也。”
雹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出紫石英,好者表里映彻,形若雹状,故名雹山,今犹入贡。
成平公营,在县北一百五十六里。周武帝拔邺城,齐王高纬,先送其母妻於青州。是日,纬率千骑走青州,周遣大将军成平公尉迟勤率二千骑追之,擒纬於青州南之双沟。周因授以青州总管,立碑纪功。
费县,上。东南至州九十里。古鄪(读比bi)国也,隐公元年《传》曰:“鄪伯帅师城郎。”後为鲁季氏之邑。至汉为费县,属东海郡。自宋(南北朝刘宋)至隋,皆属琅邪郡。大业末为贼潘当所破,武德四年重置,属沂州。
蒙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楚老莱子所耕处。
东蒙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论语》曰:“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南城县城,在县南九十里。《史记》“齐威王使檀子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是也。
承县,上。东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本汉之承县,春秋时鄫国也,属东海郡。隋开皇三年罢郡,承县属徐州。大业十三年,县为山贼左君衡所破,武德四年又於此置鄫州,又改兰陵县为承县。贞观八年废鄫州,县属沂州。县西北有承水,因以名焉。
抱犊山,在县北六十里。壁立千仞,顶宽而有水。此山去海三百馀里,天气澄明,宛然在目。昔有遁隐者,抱一犊於其上垦种,故以为名山。高九里,周回四十五里。
兰陵县城,在县东六十里。《史记》曰,荀卿(即荀子)以儒者仕楚,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因家焉。
县界有陂十三所,并贞观元年已来修立,以溉田焉。
新泰县,上。东南至州二百六十三里。春秋时鲁平阳邑也,宣公八年城平阳。
晋武帝泰始中,镇南将军羊祜,此县人也,表改为新泰县,属泰山郡。隋开皇四年属莒州,大业二年废莒州,以县属沂州。
蒙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书》曰:“蒙、羽其艺。”
障山,在县东八十里。出销石、石脑、炬火等石,居人常采为货。
根据《沂州志》《沂州府志》和《临沂县志》等整理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