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齐鲁印象 >> 文章内容

“八极拳”:发祥地在山东庆云

[日期:2013-01-10]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97[字体: ]

 

“八极拳”:发祥地在山东庆云

——民国九年八极拳谱
            
  近代以来,有一种武术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潮中屹立不倒,传承至今,这就是“八极拳”。因其狠辣直接、杀伤力强的特点,屡屡成为近代史上保护政要人物的“大内武术”,溥仪、毛泽东、蒋介石的近身侍卫中皆有练习此拳者。
  这里所谓的“八极拳”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武术体系和武术门派的代名词,不能仅理解为徒手运动。八极拳从源起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现时可考的第一代传人吴钟,是今山东省庆云县严务乡后庄科村人。在这三百年中,八极拳的奥秘一直吸引着众多武术爱好者。那么,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有几多难以猜透的谜团和招式?有多少令人荡气回肠的侠骨豪情呢?
  源流纷纭 归于吴钟
  虽然习八极拳之人皆知第一代传人吴钟,今山东省庆云县人。但是关于其创始人和产生年代的资料均已散佚。有人说八极拳可能是由“古拳法”中的“十字战拳”简化而来;已故台湾八极拳名家刘云樵认为此拳应出自于戚继光时代,戚所著《纪效新书》中“古今拳家……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今之有名者”,他据此认为“巴子拳棍”可能就是后来的八极拳;也有人说八极拳源于武当派内家拳法,是武当道士根据前人武技所创;还有人说八极拳是清代河南岳山寺和尚张氏所创;也有说八极拳是清代一位号“癞”的云游道士所创。甚至有人说八极拳是武松在征方腊后修行期间所创,后流传到少林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八极拳起源传说的最后指向,都是清朝的吴钟,这难道是历史的巧合,为什么直到清朝才有如此明确的传人记载呢?
  在中国武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师范大学李成银教授那里,我们得到了些许答案,“关于八极拳的起源,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但中华文化,特别是武术这一块,基本上都是师父口述心授的,这是中华武术文化的一大特色,所以出现各种传说都有可能,也是正常的。”
  据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副秘书长鞠长辉介绍,从八极拳古朴的风格,以及注重大枪、长棍的训练内容来判断,它的创始期大约在明初,且与当时的军中武艺有很大的关联。八极拳的六合大枪应和明朝戚继光所创二十四枪法有渊源,有沧州罗疃村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拳谱之大枪图可以印证。
  据鞠长辉介绍说,元末至明初、明抗击倭寇、明末清初农民军起义、明末清初及后来反清复明等种种战争活动,给军队武将和民间武术家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在客观上对当时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而由于战争残酷,许多武将被敌方追剿,有人选择易守难攻的山区继续战斗,有的武将、民间武术家们则逃至远离政治漩涡的地方,如佛寺、道观中,以保全性命。这其中当然可能包括八极拳谱涉及到的嵩山少林寺、湖北武当山、河南岳山寺、陕西梭罗寨等地,这些人在那里生根发芽,所学武艺也得到相互切磋。其中就有八极拳、六合大枪等技艺,而到清朝中期,时机日渐成熟,八极拳和六合大枪结合的重任就落到吴钟肩上。
  籍贯庆云 族谱为证
  除对八极拳的源起有纷争外,武术界对吴钟的籍贯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持孟村镇说,即吴钟是清朝天津府沧州县孟村镇人,其早年移居孟村,女儿嫁到海河戴门。
  而据庆云吴钟八极拳研究会会长常庆祝介绍,据民国九年八极拳谱记载:“祖师吴钟生于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二月初三寅时。”有这详细的时间,加上《庆云县志》清朝时期四个不同版本的记载,可知庆云彼时尚属天津府,吴钟应为庆云县北乡后庄科庄人。
  寻访现后庄科村,其坐落在今庆云县城东北18公里处,属严务乡,傍居漳卫新河东岸。村前有一块碑石,上刻“明永乐二年刘、武、陈三氏由山西洪同县迁此,村前有一庙,庙前称前庄科,庙后称后庄科。”
  据后庄科吴氏家谱《写心诗草清心账》记载,吴氏家族祖籍今安徽歙县,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因高祖吴祚永授河间府沧州盐运分司,遂全家迁至沧州。吴氏原本住在沧州城里,至明朝万历年间,吴氏第六代吴师孟落户后庄科村。至于迁移的原因,据八极拳历史研究者张华介绍,“清初庆云有两个盐场,一是海丰场,地点应在今无棣县境;二是严镇场,我推断严镇场可能就是今严务乡,而吴氏由沧州迁来庆云,可能是来当盐官,当然这仍有待考证。”
  吴师孟的儿子叫吴玉书,吴玉书次子吴天顺,吴钟便是吴天顺之子。吴钟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名吴荣,招婿入门继嗣,生吴邦安、吴邦宁两子。吴钟之父吴天顺也是一位文武双全之人,吴钟出生后天性聪颖,小小年纪便喜文弄武,吴天顺量才施教,遂传之以文章,授之以武学。由此,开启了吴钟传奇的一生……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