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的兴衰
宋学民
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微子启建立的宋国,共传位二十六世、三十四公,延续七百五十五年之久。还曾一度成为春秋大国争霸时期的“五霸”之一。
1、微子立国。
史载:宋国公微子启秉持“以仁德立国,以仁义致天下”的宗旨,以治理战争创伤,恢复社会经济秩序,安抚殷商遗民,作为治国之本。在整个西周时期,宋国坚持内施仁政,外尊周王,睦邻友好的基本国策。而且作为上公之国,在当时分封的诸侯列国中,地位尊贵,很受敬重。这也与周朝初期出现的“成康之治”,即周成王、周康王盛世时期是分不开的。
但是,宋国建国之初,面临的局势也非常艰难。一方面,当时殷商王族后裔,刚刚被周朝的武力所镇压,民怨沸腾,废墟遍野,纲纪败坏,是个烂摊子。另一方面,一些王族的遗老遗少,过去凌驾于万民之上,过惯了腐化生活,尸位素餐,不思进取,使上层社会充满着腐朽之气。当时聚众饮酒、酗酒成风,尤其殷纣王垮台后,部分王族遗老出现以酒解忧,醉生梦死的现象。
微子为重振纲纪,推行仁政,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他一方面严禁酗酒,注重教化,广施仁政;并积极抚慰殷商王族遗民。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力行节俭。史书上说他“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雕镂,宫室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就是说:他吃饭不多上菜肴,铺的席子只有一层,住处不装修,用品器具不雕饰;宫殿和乘坐的舟船,不讲究华丽;穿的衣服和日常开支,尽量节俭而不浪费。从而,以减轻国家和民众负担。
同时,他积极鼓励农耕,开垦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他还十分关心臣民兵士,赈济灾民,体恤孤寡,经常访贫问苦,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待遇。微子逝世前,仍以病弱之体,持祭器前往宗庙举行祭祀,祈祷祖宗庇佑后裔子孙和臣民兵士繁衍昌盛。从而为国家安定,国祚绵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这期间发生的重大事情,主要在君位更迭继承方面。在这个问题上,宋国前期做的比较好,堪为表率。
史载:微子去世时,因他的嫡长子世子适(又名微伯)先他而去世,他没有选立自己的嫡长孙公子遁(又名腯,都读盾)继位;而是选择贤明仁德、并一直追随自己的弟弟微仲衍继位。
史载:微仲衍,名衍,字仲思;又名泄;因排行第二,古人以“仲”代表老二,故称微仲衍。据传说,他身材高大,颇有武功。在武王伐纣,微子避难时期,微仲衍率领军队,不离左右,时刻保护兄长及族人的安全。
受微子影响,后来还有宋湣公、宋宣公、宋穆公等多位国君,皆指定让其弟或者其兄之子继位。这在被史家斥之为“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详见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为争夺继位而不惜骨肉相残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另据《礼记。檀弓》记载:“微子舍其孙裌(读甲)而立衍也”;郑玄注“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就是说:微子的长孙叫“裌”;而郑玄注释为:长子去世,弟弟继位,这是商殷朝代的礼法。这里称微子的孙子名字叫“裌”(读甲),据推测:古代人有起多个名字的习俗,裌与腯或许就是一人。据近年考古发现,在河南商丘以南的鹿邑太清宫,发掘的“长子口”大墓,出土了大量成组的青铜礼器,规模相当于诸侯一级;而青铜器铭文中有“长子”等字。据考古学家推测,有可能就是微子的长子之墓。
而《汉书。古今人表》有记载说:微仲衍是微子的次子。此说曾被少数学者采纳,但缺少证据,难以置信,后被弃用。而微仲衍的后裔孔氏家族,在编撰《孔子家语。本姓》中,已明确提出:微子启“其弟曰仲思,名衍,或名泄;嗣微子后,故号微仲”。而绝大多数正统史籍,皆以微仲衍为微子启之弟。有关上述另类说法,不足采信。
微子在位三十八年,于周康王二十年(公元前1004年)去世,安葬于河南商丘以南青冈寺。
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评价说:“微子故能仁贤…故殷之馀民甚戴爱之”。他又引用孔子的评价说:“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关于箕子,史籍记载:武王灭纣后,他被从囚禁中释放出来。武王很敬慕箕子,曾召见他,让他谈谈殷朝和纣王失国的原因及教训。但箕子不愿说殷朝和纣王的坏话,就采取“王顾左右而言他”,讲起了古今存亡之道和如何治理天下等问题。并详细阐述了古人确立的五行、五事、八政、五纪、五福、六极、三德、九畴(读筹)等蕴含的意义与道理。他的这次谈话,后来被整理成《洪范》,收入《尚书》,流传于世。
武王终于明白,箕子是个知荣辱、重气节,而不会轻易屈服于威权的人。于是,武王便把箕子封国于朝鲜(也称箕侯国;在今辽宁和朝鲜半岛一带);意在让他远走高飞,不再期望和强求他做个效忠于周朝的大臣了。
史载:后来箕子从朝鲜返国,前往周朝京都朝见周天子,路过殷朝故墟,有感于王族宫室毁坏,禾黍丛生,箕子十分伤痛,想放声大哭,又有所顾忌,只好暗自饮泣。为此,他做了一首《麦秀》之诗,低声吟唱,籍以抒发悲伤的心情。后来流传于民间,殷朝遗民听了,无不悲伤痛哭。
箕子被封到朝鲜后,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农业、手工业等技术,带到了朝鲜。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殷道衰,箕子去朝鲜,教其民以礼仪,田蚕丝作”。又据韩国古籍《李氏王朝。成宗实录》记载:“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韩国古籍《东国通览》则称赞箕子说:“衣冠制度,同乎中国;故曰诗书礼仪之邦,仁义之国也。而箕子始之,岂不信哉!”等等。至今韩国史学界,仍尊称箕子为古代圣贤。
我国历史学家萧河先生认为:“高丽时期以前所祭祀的神祗,都是以箕子为主,且一致承认箕子封于朝鲜的传说为史实。到了高丽时代,随着中国程朱理学的传入,高丽遂以‘箕子故国’自矜;对箕子的崇拜更进一步,甚至传称:平壤城外的箕子陵,就是那时建立的。李氏朝鲜王朝时,曾刊印过有关箕子的文献,出版过《箕子传》和《箕子外传》等书;还整理过箕子的世系族谱”(详见《河洛文化》)。
史载:箕子建立的箕国(也称箕侯国),直到公元前195年(汉惠帝元年),被卫氏朝鲜政权取代,到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3年)并入西汉。
另据《通史。氏族志》、《路史》和《元和姓纂》等记载:中华姓氏中,古老的箕、朝、鲜、鲜于等姓氏,就是箕子的直系后裔。同时,在现在的朝鲜、韩国,也留下了箕子的许多后裔。
而王子比干,其墓葬在今河南卫辉市城北比干庙村。在中华大姓王、孙、林等姓,或者其中的一支,则是王子比干的后裔。
而近年山东社科院离休研究员李永先先生,在他的《箕子莱夷人考析》一文中提出:箕子是在商王朝任职的莱夷(在今山东龙口一带)人。商王朝的诸侯国莱国,是莱夷人建立的国家。他认为:历史上的箕国(此箕字古写法不同,上为“己”,下为“其”,也读ji“箕”;乃古国名。此字打不出来,以“箕”代之——下同),古文献记载不详,但商代甲骨文和商、周青铜器铭文有记载。并说:东汉卫宏认为,箕国与杞国可能是一个国家;而清代有学者认为:箕国与纪国是一个国家。而当代考古学家李白凤,在《东夷杂考》一书中提出:箕国与莱国实为一国同族;都是居住在以黄县为中心的山东半岛一带;他甚至认为:箕国与古代的孤竹国(在今辽宁西部一带),有可能都是商末箕子的封地,等等(以上仅为一家之言,作参考)。
为此,李永先先生研究指出:箕子是在商王朝中央任职的箕国贵族,他去朝鲜所率领的五千族人,他们是经陆路去的朝鲜。并在那里建立了统治朝鲜900年的箕氏朝鲜王朝,是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同时,从上个世纪又从北京、辽宁等地,多次出土箕国铜器,也可以证明他们的行踪。(详见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所编的《韩国学论文集》)。
但据中国早期著名考古学家、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所编的《黄县箕器》一书,经过对1951年在黄县(即今山东龙口市)出土的一组箕国铜器考证认为:商周时代的箕国故地,在今山东莒县北部;黄县出土的箕国铜器,本是箕国夫人送给她女儿的陪嫁礼物。
据考证,箕国曾有一位国君 叫“矣”,据说他文武全才,曾在殷王武丁(公元前1274至1215年)、祖庚(公元前1215至1208年)、祖甲(公元前1208至1175年)三代为上卿(宰相)。公元前1046年殷纣王亡国后,箕国并未随之灭亡,周朝仍保留其侯爵封号。该国曾经有一名叫“姜无”的公主,还嫁给了“俿国”(古字写法左为“提手”,右为“虎”,读音与“虎”同,当今字库也难寻此字)国君为王后。
后来,箕国被逐渐强势的莒国所削弱,并成为其附庸。再后来,于公元前431年与莒国同时被楚简王吞灭。 如从有文字记载的殷商武丁年间(公元前1274至1215年)到楚简王(公元前431至前408年)吞灭莒、箕二国,箕国存在了大约800年左右,是当时立国最早、爵位较高(箕国是侯爵,尚高于莒国和郯国等子爵国)、存在时间较长的故国之一。
2、三公盛世。
在河南商丘市梁园故地,有“三陵台”古迹,此处安葬并奉祀着三位宋国国君,他们就是创立“三公盛世”的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同时也是戴、武、宣等“以王父谥号”为姓氏族人的祖先。
据史籍记载:宋戴公,名挥;是宋国第十一代国君,乃是宋哀公史逸的长子,微仲衍的第八世孙。生于公元前842年,卒于公元前766年;在位三十四年。
他曾被周宣王封为卿大夫,后来继位成为宋国国君。相传戴公自幼聪慧,过目不忘;而且生性仁慈,珍爱生灵;幼年时看见小鸟受伤坠地,就为它疗伤护养;看到宰牛场面残忍,从此不食牛肉。为此,在议定继承人时,有人认为他过于仁慈软弱,不堪重任。但他慷慨以对,直言道:为君当以仁德治天下,这是先祖汤王和始祖微子的遗训,而汤王曾教人捕鸟“网开三面”;微子曾为饥民流泪施粥。而先朝纣王,聪明过人,口才出众,力能擒虎;但终因残暴丧国。一席话打动了满朝君臣,从而得以继位。
戴公在位期间,贤德爱民,施行仁政;政治清明,教化大开;从而引领宋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戴公去世后,周宣王特赐谥号“戴”,寓意“受民爱戴”。从此史称“宋戴公”。戴公安葬在商丘古城西北九公里处。
戴公的儿子司空,于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即位。司空继承戴公遗志,为强国富民,革故鼎新,并首创海关税,成为中国历史上建立海关和实行海关税的创始人。由于国家对走私偷税的依法管理,不仅抑制了不法商人,也增加了国库收入,使宋国日益强盛。司空在位十八年,于周平王二十三年(公元前748年)去世。周平王为他追赐谥号“武”,故史称“宋武公”。武公去世后,安葬于戴公陵墓之右侧。武公有一女儿,嫁与鲁惠公,生子鲁桓公。从而,通过宋、鲁联姻,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同盟关系。
武公的儿子名力,周平王二十四年(公元前747年)即位,即宋宣公。他为人谦和礼让,持重守成;并继续任用曾在戴公、武公两朝担任上卿(即宰相)的正考父,总理国政。而正考父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德高望重;虽是三朝元老,一世名相;但他谦恭俭朴,鞠躬尽瘁。从而,使戴公、武公开创的盛世时代,得以继续。宣公在位十九年,当他病重时,他想把君位传给弟弟和,把先祖微子与微仲衍兄终弟即的传统发扬下去。但弟弟和不肯接受,再三谦让。经过宣公一再礼让,最后弟弟和便接受了君位,他就是宋穆公。宣公于周平王四十二年(公元前729年)去世后,周平王追赐谥号“宣”。故史称“宋宣公”。宣公安葬于戴公陵墓之左。
后人感念戴、武、宣三公,开创和继续了宋国盛世,便在三公陵墓前修筑祭台,按时隆重祭祀。因此,“三公”陵园被尊称为“三陵台”。
到了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儿子刘武,被封为梁王(死后又被追封为梁孝王)。刘武的母亲就是窦太后,汉景帝刘启则是他的同母兄弟。所以,刘武侍宠而奢,他的封国——梁国,地大物博,财大气粗,非同一般。据说刘武看好了“三陵台”这块风水宝地,便以此为中心,投入巨资,新建扩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苑林——梁园。
梁孝王刘武,不仅生活追求奢华,他还喜欢附庸风雅,招来大批文人墨客,整天吟诗作赋,赏花品茗,诗酒狂欢。著名的才子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都是他的座上宾。他的怜才好士,引来许多落魄、不得志的士人侠客。从而,有人暗将养士蓄侠和作乱谋反与他联系起来,引起了汉景帝的严重猜忌。最后梁孝王不明不白的突然死去。所以,历史上留下了“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的典故,流传于世。
3、宋孔一家。
《孔子家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家族的古典史籍,在本书《本姓解》一章中,开宗明义 就说孔子的祖先:“孔子之先,宋之后也”。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和《史记.孔子世家》等记载:宋国第二代国君微仲衍,即宋国开国国君微子启的弟弟,乃是孔子家族在宋国国君中的第一世祖。微仲衍之子宋公稽,即为孔子的二世祖;宋公稽之子丁公申,则为三世祖;丁公申之子湣公共,则为四世祖。
宋湣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弗父何,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他们父子相商后,主动让位给了湣公的弟弟、即弗父何的叔叔炀(读央)公熙。但弗父何的弟弟鲋(读付)祀一直不服,后来竟寻找借口弑杀了炀公熙,并力推哥哥弗父何即位。然而弗父何坚辞不就,最终由鲋祀即位,史称宋厉公。弗父何先让国与其叔,后又让国与其弟;自己则由诸侯上公之家,甘愿降为公卿之家。
到了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他是孔子的八世祖。上文提到:正考父辅佐宋国戴公、武公、宣公三代盛世国君,乃三朝佐命老臣,德高望重,权倾天下。但他始终保持谦恭节俭,仁德贤明,很受后人敬仰。
史载:正考父曾经在他所铸铜鼎上铭文说:“我第一次被任命时,曲身而受;第二次被任命时,折腰而受;第三次被任命时,俯身而受。走路也从来不从路的中央走,而是谦恭地沿墙而行,也没有人敢欺负我。煮稠粥用这个鼎,煮稀粥也用这个鼎,用它糊口度日而已”。其谦恭俭朴之态,可见一斑。
正考父的儿子孔父嘉,是当时宋国穆公和殇(读尚)公两朝执掌兵权的大司马。他就是孔姓氏族的开姓始祖。
史籍记载:宋宣公让弟弟宋穆公继位后,穆公一直感激哥哥的手足之情。当他在位九年生病病危而议定继承人时,他力主让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继位。并且将自己的长子公子冯,送到郑国居住,以免他影响继位问题。与夷即位后,史称宋殇公。为此,史书上对宣公与穆公的兄弟情谊,无不称赞有加。
然而,宋殇公度量狭窄,猜忌之心特重。加之受人挑拨,他一直认为公子冯虽在郑国,但终是其国君地位的威胁。于是,便多次寻找借口,讨伐郑国。从而与郑国结怨。
郑国国君庄公,以多谋狡诈著称,他考虑直接报复宋国,不是其对手,便以宋殇公不朝见周天子为借口,想挑拨周王同意他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讨伐宋国。但是,由于郑庄公曾经强行抢割周王室的小麦和谷子,让周桓王十分生气;所以,周桓王便将他奚落了一顿,不予理睬。
但郑庄公诡计多端,出了周王室后,便一路宣传:说宋国不朝天子,不纳朝贡,他奉周王之命,征召各国,出兵伐宋。同时,他不惜重金收买鲁国和齐国,终于骗取他们联合出兵伐宋。
郑、齐、鲁联军先攻占了宋国两城,后又围攻宋国都城。面对强敌压境,宋国执掌兵权的大司马孔父嘉,建议宋殇(读尚)公联络盟国卫国、蔡国,趁郑国国都空虚,而出兵袭击郑都;然后再趁郑军撤兵回救之机,宋、卫、蔡三军联合夹击,以求反危致胜。后来的局势发展,果然如孔父嘉所料,郑国只好撤兵回国,以解国都之危。齐鲁两国军队本来就与宋国无冤无仇,这时也乘机撤兵回国。
但这时,郑国却又乘戴国发生危机,巧使诈谋攻占了戴国。同时,又乘宋军不备,突袭宋军。结果因孔父嘉所率领的宋军疏于防范,从而导致大败而归。可见郑庄公是非同一般的对手。
史载:孔父嘉与同朝的太宰华父督(太宰也称冢宰,朝廷宰相之一;也有说是王室总管;他又名华督;是宋戴公之孙)(详见《史记。宋微子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因两人政见不同,并且由于华父督羡艳孔父嘉之妻美丽无比,遂起杀夫夺妻之心。
华父督便借孔父嘉这次兵败之机,暗地散布舆论说:“殇(读尚)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战,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意思是说:自宋殇公即位十年来,就对外发生了十一场战争,百姓苦不堪言,都是执掌兵权的大司马孔父嘉主张发动的,我现在杀了孔父嘉,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华父督通过哗众作乱,杀孔父嘉而夺其妻。为此,宋殇公十分震怒,发誓要严惩华督。华督惧罪,又一不做二不休,竟弑杀了宋殇公。并迎接公子冯回国即位,史称“宋庄公”。
为了避祸,孔父嘉的幼子木金父,被家人护送连夜逃奔他家的世袭封地黍丘(又称栗地;在今河南夏邑县),后来又辗转逃到鲁国。其子孙遂定居于鲁国奄地(今山东曲阜一带)。自此,其家族便流落鲁国,并失去公卿贵族身份,而降为普通士族。
自木金父避居鲁国开始,木金父生子睪夷(睪,读亦;又称祁父),睪夷生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读和);共历经四世,大都默默无闻。到了叔梁纥(名纥,字叔梁),他不仅武功高强,曾驻守鲁国边防,战功显赫;更有他的儿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孔子。
按照《周礼》“五世亲尽,别为公族”的规定,自正考父、弗父何,再传至孔父嘉,已超过五世。族人出了五服,就可以另立宗族和姓氏。于是,他们家族后人议定:自孔父嘉起“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详见《孔子编年》等)。孔父嘉便成为他的后人,依据他的名字而确定为孔姓氏族的开基始祖。
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宋、孔一家”的历史大体情况。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孔子。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不仅他被历代帝王奉为“至圣先师”、“文宣王”等等,他的祖上也跟着大沾其光。仅清朝雍正皇帝,就册封了孔子祖上五个王。即玄曾祖父木金父封为肇圣王,玄祖父睪夷(又称祁父)封为裕圣王,曾祖父防叔封为诒(读宜)圣王,祖父伯夏封为昌圣王,父亲叔梁纥封为启圣王。
其实孔子在世时并不得志,甚至自幼贫寒,一生坎坷。
史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鲁国发生的几次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因此被封为陬(读邹)邑大夫,戎边驻守防邑城。他六十多岁的时候,才告老回到家乡——鲁国昌平乡陬里村。因结发妻子施氏共生有九女,后娶小妾又只生了一个瘸腿儿子(即伯尼,又名孟皮)。叔梁纥六十四岁(也说六十七岁)的那一年,又与年仅十七岁的颜氏女(姓颜名徵在)结合而生孔子。
孔子三岁时,其父叔梁纥即病逝,家境随之衰落。他们孤儿寡母经常受到上边两位夫人的白眼,就只好从昌平陬里村家中,搬到曲阜城内的阙里村娘家居住,]生活非常艰难。孔子十七岁时,其母又去世。所以,《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贱,古文意为地位低下)。孔子也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年少时地位低下贫穷,所以会做各种穷人家做的活儿。详见《论语》)。
孔子自幼好学,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且“学无常师,不耻下问”,只要听说有学问、或学有专长的人,就去拜师学习。史载:孔子十九岁时,曾背着一把剑去了宋国,想去看看他向往已久的祖上居住地,并顺便考察宋国的礼乐文化。而且在宋国考察期间,有幸与亓官氏联姻,结为夫妻,婚后又回到鲁国。至今在河南夏邑县境内,还建有“孔子还乡祠”。因为这里曾是孔子祖上的封地及其墓葬地,是他每次访问宋国必去拜访的地方。
孔子一生经受了许多艰难困苦和打击挫折。史载:在他十七岁时,朝廷宴会士族,孔子由于父亲新丧,便身穿丧服赴会,却被当朝执政季孙的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后来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遭到把持朝政的“三桓”贵族(即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追杀,被迫逃往齐国避难(后来死在齐国)。期间孔子也流落齐国数年,只因政见不同,他险遭齐大夫杀害。据史书记载:由于当时形势险恶,他仓促中把正在做饭淘的米提上就跑,并一面跑一面滤干,以备逃亡路上食用。
孔子虽然曾一度从担任中都宰(中都,即今山东汶上县;宰,相当于县长),因政绩卓著,晋升为鲁国司空(掌管全国工程建设),最后又升为大司寇(掌管全国司法、刑事等);并且也干过诛少正卯、堕三都(强行拆除“三桓”割据称霸的都城)等震惊世人的事情。但他不满“三桓”专权,与之斗争;但鲁国国君暗弱,正义不能伸张,从而屡受排挤。最后只好愤而放弃职务,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希望到别的国家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在周游列国十四年间,他的理想不仅无法实现,而且几次遭遇拘禁、围困等危险;还曾在“陈蔡绝粮”,他和弟子们几天吃不上饭,险被饿死;甚至还曾遭人嘲笑为“丧家犬”等等。但再大的艰难困苦,也没有使孔子屈服,其坚强毅力与信念,令人叹服。
史载: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私塾式的平民教育,有弟子三千,贤者(出类拔萃者)七十二人。他的弟子有许多人后来从政、教学、著述、经商等,有的成就非凡。其中他的弟子冉有(又名冉求),因在鲁国率军与齐国作战立了大功,握有实权,才得以说服鲁国执政季康子,同意邀请孔子回国。至此,孔子从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到六十八岁才又回到鲁国,阔别故国十四年。
孔子回国后五年,就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三岁。回国晚年,孔子潜心著书。相传他修撰《诗经》、《书传》,校订《礼记》、《乐记》,为《周易》作序,编著《春秋》;他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这些都成为后世经典。尤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及其儒学的地位,如日升天。孔子被历代帝王尊奉为“圣人”,并敕建规模宏大、几与帝王形制相同的孔府、孔庙、孔林,供万世瞻仰。其嫡长子孙被封为世袭“衍圣公”,并设置专门府衙,以奉祀和传承孔子。
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还极大地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成为这些国家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孔子学院”更是遍布世界各国。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其尊荣地位历两千余年而不衰,在人类历史上实为罕见。
4、襄公争霸。
宋国国君中,在历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宋襄公(公元前650至前637年在位)。他是宋桓公的儿子,名兹甫(也称兹父)。这不仅是因为他在“泓水之战”中出了名,而且在大国争霸中,能够渐露头角,并不惜一切代价,最终使宋国在其盟国支持下,继齐桓公之后,坐上过“盟主”交椅,从而过了一把霸主瘾;也让宋国在“春秋五霸”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所谓“春秋五霸”,大体情况是这样的:
自周幽王为犬戎所灭(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将都城自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入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周时代结束,而进入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256年);历史上也称这段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的最大特征是,周朝王室衰弱,号令不行;当初《周礼》“明王之制”规定的各诸侯国“三年一朝,六年一会,十二年一盟”,以尊周王室的相关制度,已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不去朝见和进贡,更是司空见惯;甚至王室遭到诸侯国欺凌而束手无策。最典型的例子是:周平王为了取得与郑庄公的妥协,竟将周王子狐与郑公子忽交换,互为两国人质,史称“周郑交质”。此举标志着,周天子与诸侯国,失去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权威和地位。到周桓王时期,郑庄公为泄私愤,竟派兵强割周王室的小麦和谷子。为此,周桓王忍无可忍,亲自带兵伐郑,结果被郑国打的大败而归,周桓王还被射中肩膀,而差点丧命。从此周天子威风扫地,颜面失尽。
在此形势下,齐桓公以“尊王攘(读让)夷”为号召,挟天子以令诸侯。即打着尊重王室,制止不听号令者;以周天子的名义,号令各诸侯国。从而,使齐桓公达到了由周王认可,他挑头出面,先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目的。从此,也使齐桓公奠定了“春秋五霸”第一霸主的历史地位。
齐桓公之后,又先后有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担当过这一角色,史称“春秋五霸”。也有史籍认为郑庄公应代替宋襄公“五霸”中的地位,理由是郑庄公国势强大,曾征服多国;而宋襄公过于仁慈软弱。但大多数史籍认为:“春秋五霸”是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郑庄公不符合这一基本条件。
宋襄公的历史背景和所处时势,为他希望充当霸主,提供了必要条件。
史载:宋庄公(即上文说的公子冯)在位十年去世后,他的儿子捷即位,史称“宋湣公”(湣,读敏)。湣公十年,宋国曾与鲁国发生过一次边界冲突。鲁军逮住了宋国大夫南宫万,后来又将他释放回国。有一次湣公与南宫万发生争执,湣公就揭他的疮疤,骂他是鲁国俘虏,让他怀恨在心。南宫万便设下圈套,谋杀了湣公。
宋国大夫仇牧听到消息后,便带上兵器,找南宫万算账。两人遂发生搏斗,最后仇牧被杀害。南宫万又乘势攻杀了起兵反抗的太宰华父督,从而改立公子游为国君。于是宋国的戴、武、宣、穆、庄等大族的诸公子与大臣们,便纷纷撤退到萧邑(在今安徽萧县西北)躲避。萧邑是宋戴公后裔萧叔大心的封地。萧叔大心便与宋国诸公子联合,击杀了南宫万和他的弟弟南宫牛,同时又杀死了南宫万新立的国君公子游;而拥立湣公的弟弟公子御说即位国君,史称“宋桓公”。
上文说的仇牧和萧叔大心,便是后来仇姓和萧姓的开姓始祖。
由于华父督起兵讨叛,又被残杀,宋桓公念其有功,便封他的儿子为司马,封其后代世袭大夫。华氏家族便是后来华姓和花姓的开姓祖先。
宋桓公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君,他便是宋襄公的父亲。
史载:宋桓公主持正义,慷慨大方,侠肝义胆,扶持小国弱国,反对恃强凌弱,在诸侯列国中很有威信;并且积极协助齐桓公称霸,成为当时仅次于号称“诸侯长”齐桓公的二号人物。
宋桓公四年,宋国联合齐、卫伐郑,以报复郑国屡次对宋国的偷袭。从而将郑国军队打败,郑国只好投降,投奔到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阵营。
宋桓公娶卫懿公之女、卫文公的妹妹为正妃,生的儿子便是宋襄公。
宋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59年),北方狄人趁卫国内乱之机,突然大举侵略卫国,卫懿公被杀,卫军全军覆没,卫国损失惨重,几乎亡国。幸亏宋桓公及时率军营救,才赶跑了北狄,并迎立卫公子燬(读挥)即位,史称“卫文公”。
此后不久,北狄又侵略邢国,宋桓公又与齐、鲁、曹、邾等国出兵相救,并且宋国军队率先赶到,从而赶跑北狄,营救了邢国。
为了帮助惨遭北狄蹂躏的卫国和邢国,宋桓公又建议齐桓公出面,号召周边国家,帮助两国兴工修建毁坏的都城。宋国更是带头出工出钱,给予无私援助。
宋桓公有两个儿子,哥哥目夷,弟弟兹甫,兹甫就是宋襄公。兹甫的哥哥目夷,因与微子启一样,也是因其母尚未扶为正妃时所生,虽为长子,但被视为庶出;而同母所生的弟弟兹甫,因其母扶正后所生,便被视为嫡出,而立为世子,成为国君继承人。
但兹甫从小尊重哥哥,他坚决要求让位给长兄目夷。目夷不但不接受弟弟的谦让,还跑到卫国姥娘家躲着不肯回来。而这时的兹甫,竟也随后跟着跑到卫国姥姥家不肯回来。
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病重,一再要求兹甫回来,他才最后不得已回国,继承了君位。并随即宣布让哥哥目夷担任宰相。史载:目夷,字子鱼,智谋超群,品德高尚,堪称一代名相。为此,他们兄弟仁爱贤德之名,传颂于诸侯各国。
宋襄公又娶周王室公主为正妃。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周天子的名分仍在。宋周联缘,自是锦上添花。因此,宋襄公年轻得志,宋国国势蒸蒸日上,宋襄公便萌生争霸之志。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643年,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病危期间,齐国内因宠臣竖刁和雍巫(又名易牙)两个奸臣,勾结妃子长卫姬,逼走桓公确立的继承人世子昭逃奔宋国;又操纵其他公子在桓公灵柩前火拼,从而导致发生宫廷内乱。齐桓公最后饿死在宫中。
齐桓公在世时,因看重宋襄公以仁义著称,晚年曾托付他扶助自己的继承人世子昭。所以,眼看齐桓公驾崩后,齐国出现的混乱局面,宋襄公当仁不让,随即亲率重兵,并联合卫、曹、邾等国,护送世子昭回国。途中经过“甗之战”(甗,读演,齐国地名)打败齐军的阻拦,直奔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一举平息内乱。从而扶助世子昭归国登基即位,史称齐孝公。这次事件,让宋襄公在各诸侯国中的威望,又提高了不少。自此,宋襄公和周边诸侯列国,也认为齐桓公之后,霸主地位非宋襄公莫属。
宋襄公为巩固其霸主地位,又多次召集周边诸侯列国,先后几次举办诸侯会盟大会,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但哥哥目夷认为,宋国虽是上公之国,然而此时原来的低等诸侯国家,通过多年兼并侵吞周边弱国,已势力大增,非等闲视之。而宋国历来固守仁义之邦,没有这种侵霸习惯,相比之下,已处弱势。所以,极力劝说弟弟不可强求争当霸主。但宋襄公气盛自负,一时听不进去。
哥哥目夷的劝说,决不是自卑示弱,事实就是如此。据《左传》和《韩非子》等史籍记载:“齐桓公倂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晋献公倂国十九,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倂国三十六,开地三千里”;“秦穆公倂国十二,开地千里”等等。而宋国却很少有此类记载。可见周朝后期之所以诸侯方国大量减少,其原因就是大国兼并侵吞,小国被灭。
当时最想争霸的其实是楚成王,只是因为楚国原有封爵低下(仅是四等子爵),其时僭(读见)越称王也是自己所封,当时无人承认。楚国承袭爵位与宋国上公之国无法相比。但楚成王心有不甘,自恃国力强盛,在后来盂地(今河南睢县一带)会盟期间,竟然劫持毫无戒心的宋襄公,并早已暗调军队,预目袭击宋国。以与宋襄公争夺霸主地位。
幸亏宰相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闻讯后坚守都城,加之将士听说国君被楚国阴谋劫持,更加同仇敌忾,士气高涨。目夷又派使臣与楚成王据理力争,楚成王眼见攻城难以取胜,又自觉理亏;加之鲁国国君等一致要求楚成王赶快放人。最后楚国不得已只好撤兵,并放回了宋襄公。
宋襄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春,郑国背叛当初盟约,而与楚国结盟,以图共同对付宋国。宋襄公自上次会盟遭遇楚国劫持,即恶气难出,听说此事后,遂不顾目夷等人的劝说,决定出兵伐郑,意在杀鸡儆猴。并征召卫、许、滕等国,一同出兵。
郑国只好迎战,激战多日,郑军眼看抵挡不住,便紧急请求楚国出兵援助。之后,宋国便与楚国军队,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县西北)。当时楚国是新兴强国,其军队由楚成王亲自率领,数量和装备占绝对优势。而宋国军队已连战多日,将士疲惫。战争开始后,宋军主帅公孙固提出:可趁楚军涉渡泓水河之机,集中兵力进行袭击,以确保宋军能够取胜。
但宋襄公却以仁义之师,理应坚守“君子不困人于危,不鼓不成列”(即:君子不在人家危急的时候和还没有击鼓列好阵势的时候,去攻击人家);以及不设圈套,不杀伤兵,不俘虏上了年纪的敌兵等,这些君子风范和信条;而拒绝采纳。结果宋军失去了最佳攻击时机,被楚军打得大败,宋襄公还中箭受了重伤,第二年不治身亡。
对这件事,历史上大多评论,认为宋襄公迂腐的实在可笑,而又可悲。但也有评论认为,宋襄公坚守古训,“不失为仁义之师”,虽败犹荣。如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评论说:“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仪,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司马迁对宋襄公的这一做法,也是持褒扬与肯定的态度。原因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缺乏像宋襄公这样的君子,也缺乏像宋襄公这样固守礼仪礼让的国君,所以,司马迁对宋襄公特别褒扬、欣赏。
史载:楚成王得胜后,自以为是郑国的救星,不仅接受了郑国以超越上公之礼给予的隆重欢迎与宴请,还在临走时,带走了郑国国君的两个女儿。郑国大夫叔瞻说:楚王如此傲慢无礼,他不会实现称霸的野心,也没有好下场。果然,后来楚成王被他的儿子商臣篡权弑杀了。
又据史载:晋文公(即公子重耳)在落难时的逃亡路上,曾受到许多诸侯列国的冷落。而路过宋国时,宋襄公虽已身受箭伤卧病在床,但仍然给予了盛情接待和慷慨援助。据史书记载,仅马车就送了二十乘(当时一乘马车配4匹马,20乘需配80匹)。这对失势逃亡的晋文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此举也表现了襄公的仁义与慷慨大方。
晋文公在国外流浪十九年后,终于得到机会归国执政,并与宋国结盟。此时宋襄公已经去世,由他的儿子王臣即位,史称“宋成公”。
宋成公三年(公元前634年),楚国又发兵攻打宋国,并夺取了宋国湣邑(今山东金乡县东北)。第二年楚军包围了宋国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宋国向晋国求救。随后晋国出兵,先是攻取了楚国的盟国卫国的五鹿城(今河南濮阳东北)和曹国的国都陶邱(今山东菏泽市定陶与曹县一带),并俘虏了曹国国君。从而,迫使楚国撤出围宋之兵。此后宋晋联军与楚国联军会战于城濮(今河南范县一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最后以楚军全军覆没,主帅成得臣(字子玉)自刎而告终。宋襄公的仁义好施,终于得到了厚报。让他老人家含笑于九泉。
这次大战,也为晋文公在春秋五霸中,奠定了地位和基础。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广武一带)举行会盟,大会诸侯。会上各诸侯列国一致推举晋文公继宋襄公后为盟主,从而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这次会盟,史称“践土之盟”。
后来,在楚国又曾多次发动进攻宋国的战争中,大都是在晋国的援助下,将楚军击败或者击退。自宋襄公善待和援助落难的晋文公,到宋国与晋国结盟,从此晋国便成为宋国抗楚卫国的坚强后盾。
5、弭兵之盟。
宋襄公去世后,由他的儿子王臣即位,史称“宋成公”。成公在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弟弟御,为篡权夺继,竟杀害了成公的长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国诸公子及大臣群起反对,又合力击杀了御,而拥立成公的幼子杵臼即位,史称“宋昭公”。
史载:昭公暴虐无道,国人不拥戴他。而昭公的弟弟公子鲍(又名鲍革),贤明能干而又敬重贤士。期间,宋襄公妃子与昭公发生矛盾,她便趁昭公外出打猎之机,暗派近臣卫伯,将昭公杵臼杀死。于是,大家拥立公子鲍继位,史称“宋文公”。
宋文公四年(公元前607年)春,楚国指使郑国伐宋。宋国任命右师(属宰相之一)华元为统帅。结果,郑国打败宋国,俘虏了华元。这次失败,原因极为简单。只因出兵前,杀羊犒赏三军。由于华元手下一时疏忽,忘了分给华元的车夫羊斟一份羊肉,羊斟遂生愤恨,说:“分肉有你,驾车由我”。结果,两军交战之时,车夫羊斟便故意驾车猛冲,把车直接冲进郑军阵内。华元猝不及防,被郑军俘获,宋军败退。正当宋国准备厚礼,要求赎回华元时,幸亏华元足智多谋,陷入虎口后,又设法逃了回来。
宋文公十六(公元前595年)年,楚国派使臣、司马申舟(又名申无畏)出使齐国,途径宋国,因无通关文书被扣。当年申舟曾在楚穆公与宋昭公打猎时,当着宋昭公的面,毒打侮辱宋昭公的近臣。所以,宋国记恨前仇,将其处死。如此,正中楚庄王暗设的计谋,楚国随即以此为借口,亲自率大军讨伐宋国,并四面包围了宋国都城。
到第二年五月,楚国军队已围困了八个多月,宋国都城情势危急,而晋国答应救援之军又迟迟不见踪影。最糟糕的是,城内早已断粮。在此危急时刻,宋军统帅华元,趁半夜私自去见楚国统帅子反。子反报告楚庄王,庄王接见华元,开门见山问道:“城中情形如何?”华元黯然答道:“已经到了砸破人骨以供炊爨(读窜,即烧火做饭),互换子女以充饥饿的地步了”。庄王说:“这话说的倒是很真实,我军也不过剩下两天的粮草罢了”。基于彼此的诚信,庄王当即决定罢兵解围。随后,宋国与楚国结盟,楚军弭兵回国。华元自愿到楚国做人质,以证诚信。从此,宋、楚两国化敌为友,解除了各自心头大患。此时,晋国随着晋文公去世,国势逐渐出现衰弱景象,其霸主地位也随之出现动摇。从而,也为楚庄王争霸,创造了条件。
这就是史称“华元弭兵”的典故,曾被历代史家评为千古绝唱。(弭,读米,即止息的意思;弭兵,就是停止战争,自愿和解的意思)。
宋文公在位二十二年(公元前589年)去世,由他的儿子瑕即位,史称“宋共公”。这时楚庄王也已先于宋文公二年(公元前591年)去世了,他的儿子共王即位。楚国让华元回国奔丧,从此不再做人质。
宋共公九年(公元前580年),晋文公的孙子晋景公去世,景公的儿子寿曼即位,史称晋厉公。华元借去晋国吊丧,并贺新君即位之机,打算也为晋、楚两国缓和矛盾,促进和解。经过他的耐心说服工作,晋国上卿(即宰相)栾武子(又名栾书)派他的儿子栾鍼(读真),陪同华元出使楚国。他们先拜会了一向与华元交好的楚国令尹(楚国宰相称令尹)子重,后又拜见楚共王。通过相互交谈,基本达成结盟意愿。最后,经过晋国大夫范文子(又名士燮;燮,读谢)与楚国公子罢和许偃进一步会谈,达成结盟盟约。于是,宋国与楚国、晋国相互约定,第二年在宋国都城西门正式缔结盟约。史称“西门之盟”。从而,不仅使宋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得到大大改善;楚、晋两国的紧张关系,也得以和缓了下来。华元两次促成的“弭兵之盟”和“西门之盟”,堪称杰作,功德无量。
宋共公在位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成即位,史称“宋平公”。
这时,由华元弭兵创造的一段和平时期,已遭到人为破坏;以晋、楚争霸为主导的冲突和战争,把许多诸侯国家拖了进去,弄的各国不得安宁,而且有不断扩大和蔓延的趋势。这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足为奇;所谓“朝秦暮楚”、反目为仇,不乏先例。
宋平公三年(公元前573年),楚共王听说晋厉公被弑杀篡权后,不仅喜形于色,认为楚国争霸的机会又来了。便征召郑国联合出兵,首先夺取了宋国东部要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以试图打通进军中原诸国的通道,同时阻断晋国与吴国之间交往的路径。楚国还把这次夺取的彭城,虚情假意地封赏给之前叛逃到楚国避难的宋国大夫鱼石等人,豢养他们作为楚国的傀儡,以图分裂宋国,削弱宋国的势力。并作为楚国进攻宋国的跳板,派驻重兵把守。
在此形势下,宋国只好向晋国求援。这次由刚上任不久的晋悼公,亲帅卫、鲁、曹、莒、滕、邾等国联军,援助宋国。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彭城内部原有宋国臣民,里应外合,趁夜间偷开城门,放入联军。联军一举破城,楚军溃败,鱼石等人束手被擒。从此彭城又回到宋国手中。
到了宋平公十四年(公元前562年),楚国又进攻宋国,宋国再次向晋国求援。晋国派兵与宋国联军,决定先攻取楚国每次进攻宋国的必经之地——偪(读付)阳城(楚国的附庸国,在今山东枣庄东南),以断绝楚军侵略宋国的路径。从而发生“偪阳之战”。其时鲁国也出兵援助宋晋联军,并负责攻打北门。这时偪阳守军使用诈降计,与鲁国军队事先约定时间打开北门受降。但当鲁军按照约定时间,争先恐后的涌入北门后,突然内城闸门放了下来,采取关门打狗之势,鲁军才知中计。
这时,鲁国陬(读邹)邑大夫叔梁纥(纥,读和;他就是孔子的父亲,姓孔,名纥,字叔梁)正攻入城楼下,竟用双手托起闸门,高呼鲁军鸣锣收兵。鲁军知道中计,回头从门下蜂拥退出。在鲁军将士快退完时,偪阳城内敌军赶了过来;看见有这样一位彪形大汉手托闸门,惊其有千斤神力;正欲向他射箭,叔梁纥却双手一掀,跳出门外,闸门落下。随后,宋、晋、鲁三国联军猛攻偪阳四门,最后终被攻破,全歼守军。这一仗让孔子的老父亲叔梁纥威名远扬!
这时,宋国左师(也属宰相之一)向戌(读须,是宋桓公的后裔,后来成为向姓氏族的开姓始祖),看到宋、晋、楚及各自结盟的诸侯列国,又恢复了从前的战乱局面,感到非常忧虑。为此,他下定决心,准备学习仿效当年华元弭兵,并利用宋国一向主张仁义和平的良好形象,寻找时机,撮合各诸侯国家会盟缔约,以制止战争,促进和解,实现和平。
为此,向戌先后主动访问晋、楚两国,找一向与自己要好的晋国执政赵文子(又名赵武、赵孟)和楚国令尹(楚国宰相称令尹)屈建(又名子木)等,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陈述战争的残酷,和解的好处,以及人民厌战和向往和平的大势所趋等等;首先与他们两位敌对国家的关键人物达成共识。
然后,他又趁热打铁,马不停蹄地奔波于齐、鲁、秦等各诸侯大国,进行游说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向戌的理想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终于在宋平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5年),将上述大国及其盟国郑、卫、陈、曹、蔡、邾、滕、许等国家的国君或宰相,相约到宋国都城商丘聚会,并定下日期,在商丘西门外的蒙门举行会盟大会。这期间,各大国为会盟的座次顺序、盟约条款、承担贡赋多少等,曾发生过许多争执,尤其晋国,曾经的霸主身份和与楚国的几代冤仇,使他们不甘心落在楚国后面。幸亏楚康王大方明智,他避重就轻,搁置争议,使矛盾得以化解。还有晋国大夫叔向、楚国大夫伯州犁等贤臣,在关键时刻,大义凛然,说服自己的国君,求同存异,以德服人;从而使这次会盟的按期顺利举行,铺平了道路。
在向戌的不断呼号奔走和坚韧不拔的不懈努力下,在宋平公和各大诸侯、以及多位贤臣大夫的大力支持推动下,这次规模空前的诸侯会盟。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史称“蒙门之盟”(也称二次“西门之盟”)。这也是华元“弭兵之盟”及第一次“西门之盟”的继续与发展,标志着宋国君臣主张和平正义、以德服人治国理念的弘扬与胜利。
上次华元“弭兵之盟”,为宋国化危为安、并创造和平环境二十余年。而这次由向戌主导的“蒙门之盟”,则为宋国及各诸侯国家,尤其晋、楚两国,创造了四十多年的和平时期。五、六十年之间无大的交兵事件,这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6、景公感天。
宋平公在位四十四年去世,他的儿子公子佐即位,史称“宋元公”。史载:宋元公八年(公元前524年)秋,宋国宫廷夜间发生大火,宫室尽被烧毁,损失惨重。元公正妃伯姬,因恪守妇道,躲在寝室拒不出逃,而被烧死。
为此,晋平公出面,以宋国有联盟诸侯,弭兵息战、救危扶弱之功,召集各盟国诸侯会合澶渊(今河南濮阳西南),号召大家倾力相助,帮助宋国渡过难关。各诸侯盟国纷纷捐献财物,援助宋国重新修复宫室,赈济受灾君臣,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宋元公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权臣孟孙、季孙、叔孙三家,为维护既得特权,竟联合起来与鲁昭公兵戎相见,最后昭公只好逃到齐国避难。史称“三桓之乱”。一向好仗义执言的宋元公,加之多年与鲁国交好,听说此事后,竟不顾多病之躯和诸位大臣的劝谏,决意亲赴鲁国,向“三桓”求情,并晓以君臣大义,让鲁昭公尽快回国。但正在去鲁国的途中,宋元公病倒,不幸去世。令后来读史者,无不为他的义行扼腕叹息。
宋元公去世后,他儿子头曼即位,史称“宋景公”。
宋景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来到他的祖居地宋国。在宋国都城外,见到了宋国大司马桓魋(读追),用三年时间打造的一口石椁(读郭,即棺材),雕刻华丽,那是桓魋为自己将来厚葬准备的。孔子早听说过桓魋(又名向魋),他本是桓公后裔,向氏家族的权贵,一向专横跋扈,口碑不好,认为他有负祖先。便说了句:“不如速朽”(意思是:不如赶快腐烂掉,何必浪费石椁)。结果让桓魋知道了,他恼羞成怒,本想派人杀了孔子,但考虑孔子名气太大,便派人将孔子和弟子们正在树下演习周礼的大檀树砍倒,差点把孔子砸在树下,以泄愤恨。史载:孔子惊魂甫定,只好连夜“微服而过宋”(意思是;乔装打扮,偷偷溜走,逃出宋国)。
后来,桓魋权欲膨胀,已对宋景公构成威胁,最后阴谋发动政变暴露失败后,先逃到卫国,后又逃到齐国,最后死在齐国。
宋景公三十年(公元前487年),宋国的附庸国曹国,背弃盟约,联合郑国,侵占宋国边境城邑。宋景公亲率大军,打败郑国,灭掉曹国,俘虏曹国国君,使曹国成为宋国的曹邑。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宋景公三十七年(公元前480年),司星(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子韦报告景公说:火星居于心宿(宿,读休;心宿是二十八宿的一颗星),而心宿又正是宋国的分野(分野,是指天上的星象代表的地上的国家地区),这是将要降祸于国君的征兆。景公为此很担忧。子韦便献计说:我有办法可以使灾祸转嫁到宰相身上。景公反对说:不行,宰相是我的手足,岂可转嫁与他。子韦又说:那么不妨转嫁给百姓。景公反对说:也不行,国君是需要百姓拥戴的。子韦又劝道:那就转嫁到年岁守成上吧。景公说:更不行,年岁饥荒,百姓穷困,谁还拥戴我做国君啊!于是,子韦拜谢道:天虽高高在上,却是随时聆听地上的人所说的话。现在您有三句堪当君临国家的名言,火星当会受感动,必有所转移。果然,过了一段时间,火星转移了三度,从而避免了一场灾祸。
史载:宋景公在位四十八年(公元前469年)。景公去世后,宋公子特,因记恨景公曾误杀了他的父亲公子纠,便趁景公丧期,攻杀了太子而自立为国君。史称“宋昭公”。为区别前面提到的那位宋昭公杵臼,史家称这位重名的昭公为“昭公特”。
7、墨子救宋。
昭公特二年(公元前467年),楚惠王野心称霸,便聘请鲁国著名工匠鲁班,设计制造攻城用的高大云梯,准备首先攻打宋国。消息传到宋国,引起一片恐慌。这时,墨子正在齐国讲学,听说楚国炫耀武力,准备攻打宋国,非常着急。当即派他的学生禽滑厘,带领三百徒弟,带上武器和防御器械,先赶到宋国,指导帮助宋国守城。自己则直接跑到楚国,打算说服楚王打消攻打宋国的念头。
史载:墨子(约公元前468至前376年),名叫墨翟(读狄);是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裔。墨子游学列国,曾长期居住在鲁国。他是我国历史上与孔子齐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同时又是中国最早的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提倡兼爱、尚贤、非攻、节用、节葬等朴素的哲学思想;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反对奢侈,倡导节俭;提倡科学,重视实践。尤其针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发生的局面,他和他的弟子潜心研究战争防御及其器械制造,发明创造了最早的望远、监听、指南、投石、汲水、聚光凹镜、磁石集箭器等器械仪器,成绩卓著,影响深远。有《墨子》七十一篇传世,成为古今墨家学说的经典。
墨子不辞劳苦,长途跋涉,日夜兼程,徒步从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赶到楚国都城郢(读应)都(在今湖北荆州市江陵一带)。他首先去会见鲁班。史载:墨子见了鲁班,鲁班非常尊重墨子,忙问:先生您有何见教或吩咐?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请您去帮助我把他杀死。鲁班听了不高兴。墨子说:我情愿给您一千两黄金作为酬谢。鲁班感到受了侮辱,非常严肃的说:我可不会为了钱去随便杀人!人应当坚持正义,我虽不才,但愿作一个正直的人!墨子说:您说的很好!既然不应当随便杀人,那么请问宋国有什么罪?您为什么帮助楚王制造云梯去攻打宋国?鲁班不语,过了会才说:楚王为了减少攻城伤亡,才造云梯。我只是个工匠,只能服从命令。墨子说:你只考虑了一面,忽视了另一面;攻破城池死人会更多,百姓也跟着遭殃,您想到了吗?于是鲁班同意与墨子一起去见楚王。
楚惠王知道墨子很有学问,很高兴接见墨子,并很客气的问墨子有什么见教。墨子说:我见到一个人,他自己的车子十分华丽,十分舒适;可他不肯乘坐,非去偷抢别人又旧又破的车子坐;他自己有许多非常华丽的衣服不愿穿,却去偷抢邻居家又脏又破的衣服穿;他自己的珍馐美味应有尽有,却去偷抢邻居家的半碗残羹剩饭吃。大王您说这是怎样的人呀?楚王笑着说:那一定是个精神不正常,染上偷抢癖好的人。先生您是开玩笑吧!
墨子严肃的说:听说大王您制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但宋国只有五百里,仅是楚国的十分之一;宋国土地狭小,百姓贫困;而楚国地大物博,应有尽有;如果您真要去攻打宋国,这与那个染有偷抢癖好的人不是一样吗?墨子一席话,把楚王说的无言以对。但他心有不甘,觉得云梯已经造好,而且演示十分成功。墨子看出了楚王的意思,便要求与鲁班进行攻防演示。结果,经过几个回火的模拟演练,鲁班的云梯攻城战术已经穷尽,而墨子的防御战术和器械尚未用完。
楚王亲自观看了墨子和鲁班的攻防模拟演示,心里已经明白;他又听说墨子的学生禽滑厘早已带领三百徒弟,在宋国都城帮助宋军严阵以待,只好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这就是史称“墨子止楚救宋”的大体情况。
这里顺便说一下庄子,他也是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宋国人。
史载:庄子(公元前369至前286年),名周,战国哲学家。宋国蒙地(在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在今安徽蒙城;一说在今山东曹县)人。据汉朝学者刘向、班固等人考证,庄子是宋庄公的后代,庄子祖上曾经显赫。所以,庄子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连司马迁都佩服庄子知识渊博;楚威王曾打算聘请庄子为宰相。但后来家庭遭遇变故,家境衰微,属于没落贵族。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庄子之后的著名学者卢生、侯生、韩众、徐市(即徐福)等人,很可能就是庄子的学生。
史载:庄子在仕途上,有记载的就是做过“漆园吏”。大多史籍认为,就是管理漆园的小官。但也有史籍考证,认为“吏”在周朝时期就是县长,即管理“漆园”这个地方的长官。这里说的“漆园”,不是狭义上的栽种漆树的园子,而是一个叫“漆园”的地方行政辖区。如《说文》一书有:“吏,治人者也”;《管子。朋法》说:“吏者,民之所悬命也”。史家认为,能够“治人”而且掌管老百姓身家性命的官,起码也是个县长之类。
也有史籍认为:漆园吏是个肥缺,因为《史记。货殖列传》上说:古代农业部门有三个行业最盈利,那就是经营漆树、桑麻、竹子。而且漆是当时战略物资,军队所用弓箭、战车、枪械等,都需要进行涂漆防腐保护。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楚威王想聘请庄子为相国,但庄子坚辞不就。这其中原因,一方面可能因为庄子是宋国人,楚国一直与宋国为敌,庄子作为宋庄公的后裔,不愿为敌国效力。另一方面,庄子是道家学派,讲究清静无为,鄙视利禄,厌弃做官。庄子有句名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王侯。”就是说:偷盗个玉钩之类的会被处死,盗窃国家的却成了王侯。可见庄子对战国时期高官厚禄者的愤怒与鄙视。因此,陆游称庄子是“漆园傲吏”。
《庄子。秋水篇》记载了一个鵷雏(读原初;即凤凰)与枭(读晓,即猫头鹰)的典故。说:有一年,庄子去看望他在魏国担任宰相的朋友惠施,这时魏国人传出一个谣言,说庄子要来魏国代替惠施当宰相,吓得惠施坐立不安,便暗暗下了命令,让人把惠施尽快驱逐出魏国。庄子找到惠施,笑着讲了一个寓言:说南方有个鵷雏,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不是梧桐树它不落下,不是竹实它不吃,不是甘泉它不喝。这时,有只枭正弄了只腐烂的老鼠,它看到鵷雏来了,唯恐被抢走死老鼠,就哇哇怪叫,想吓走鵷雏。而你惠施也正在抓住魏国的相位,像枭一样向我发出怪叫,让我实在没法理解。说完,庄子就掉头走了,惠施羞愧难当。
庄子作为老子的后继者,他一生秉持道家的学说和思想,并且喜欢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他的理念和看法。他继承和发扬老子“道法自然”的观念,主张通过“坐忘”,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安时处顺,逍遥自在。并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者自美”,“至乐无乐”等哲学思想。他一生著述丰富,有《庄子》(又称南华经)三十三篇传世,被道家奉为经典。
孔子、墨子、庄子三位伟大先驱者,在一个多世纪内,皆出自宋国,或者是宋国后裔,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出现了一次完美结合。有史家曾经断言,以仁德治国,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孔子、墨子、庄子都算不上王者(孔子曾被追封为“文宣王”),但是,看看他们对历史的影响,也不比某些王者有丝毫逊色。
8、宋偃失国。
自昭公特即位时,历史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6至前221年),这时“春秋五霸”已经谢幕,开始进入“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争霸时期。那时,七大强国纵横捭阖(读摆和;开合扩张的意思),争强斗狠,尔虞我诈,正不亦乐乎,大概顾不上其他二三流国家。因此,自昭公特之后,到悼公、休公、辟公等几代国君,都几乎没留下什么突出事迹。
到了辟公之子剔成(又名剔成肝、司城子罕; 死后谥号隐公;公元前369至前329年在位四十一年),宋国在周边战国七雄的夹缝中寻求生存,尤其面对齐、楚、魏等强邻,可谓危机四伏。剔成束手无策,只得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其弟公子偃,史称:强悍威武有大志,素来看不起他的哥哥剔成;后来终因政见不同,矛盾加深,竟势不两立。公子偃遂攻袭剔成,剔成败,欲逃奔齐国,后逃至微山岛而隐居下来,繁衍生息,其后人便定居于微山湖一带。
公子偃赶走剔成公后,自立为国君。宋君偃在位四十七年。他即位后,采取招贤纳士,改革弊政,减轻赋税,富国强兵;使宋国逐渐走向强盛。齐国对宋国垂涎已久,曾多次侵袭宋国,均被宋国击败。
但后来宋君偃居功自傲,遂起争霸之心。首先对齐国发动战争,夺其五城。后又攻袭楚国,打败楚军,向南开拓疆域三百里。又乘胜西攻魏国,夺其两座城池。并灭掉滕国,尽占其地。又与西北方大国秦国结盟。从此,他便自我膨胀起来,自视为中原强国;并擅自改宋国上公封爵,而自封宋康王;史称宋王偃。从此以英雄自居,傲视天下;不断欺凌邻国;而且独断专行,荒淫无道;被诸侯称为“桀宋”。
公元前286年,齐国联合楚、魏两国,报仇伐宋。其时,齐楚魏三国已位列战国七雄,三强联手,加之宋王偃孤立无援,众叛亲离,失败终成定局。宋王偃兵败后,投神农涧而死。齐、楚、魏三国攻灭宋国后,三分其国土。从此,自微子启创建而横跨西周、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立国七百五十余年的上公之国宋国,丧失于宋王偃手中。亡国后的宋国公族为避祸乱,被迫四处逃难,流落他乡,分散各地。后来,又逐步形成了宋氏族人更多的不同支系和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