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寻根问祖 >> 文章内容

商朝时期的宋氏远祖

[日期:2013-01-03]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121[字体: ]

                  商朝时期的宋氏远祖

                          宋学民

商朝,是宋姓始祖微子启的祖上,即契的第十四世孙成汤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大国及朝代。有史记载的商族始祖及部落首领,从契开始。
1、契祖立商。
契,是帝喾的儿子,尧帝的同父异母兄弟,也是黄帝的第五世孙。《诗经。商颂》里歌颂他“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郑笺》、《孔疏》等古籍中,称契为“玄王”,给以极高的评价。
尧、舜帝时期,曾派契协助大禹治水,因治水成功,舜帝先封契为司徒(掌管民事、教化、藉田、林牧,教民田地耕作和征发徒役、劳役等)。同时,还封契于商地,为伯爵,并赐姓“子”氏(古代称老师和品德高尚的人为“子”,如孔子、老子等;由此可见,“子”姓寓意甚高)。从此,商族人皆尊奉契为始祖,并以“子”作为本氏族的姓氏。
有关舜帝封契于“商”地的具体位置,大多史籍记载为河南商丘一带。不过那时商丘写作为“商邱”。商丘之所以历史上曾被称为“商邱”,“商”者,代表商族;“邱”者,乃是“建立在丘陵之上的城邑”的意思。
在此之前,商族部落最早发源于何地?历史上一直争论较多。一是有“西方商洛说”(即今陕西商州一带)。二是有“东方薄县说”(古薄县,即今山东滕州一带)。三是有“北方说”。史籍记载的北方有三个地方:1、砥(读抵)石;2、翟(读敌,也写作为“狄”)地;3、軧(也读敌)地。砥石、翟地或狄地,均在今河北冀东与辽西一带;軧地,在今河北元氏县一带。历代史家倾向于“北方说”的占多数。
从古人尊称契为“玄王”(玄代表北方,玄色即黑色;所以,契,又史称“黑帝”);商族历来崇尚代表北方的黑色;并以玄鸟(黑色的燕子)为图腾等史实来看,“北方说”也比较符合实际。
根据现存史籍记载:到了以契为首领的商族部落时期,应是先从北方、即今河北中部、太行山东南部平原的唐河流域(今河北保定市望都一带)起源,然后逐渐向南方发展。这可能一方面有古代气候变迁的因素,由于北方开始进入“小冰河期”而逐渐越来越冷;而另一方面,当商族首领契被舜帝封于商地后,其族人也逐渐向南靠拢,开始往山东西南部至河南东北部一带迁徙(详见后文“商殷迁徙”)。
另据《左传。襄公九年》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邱,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这里说的“阏伯”(阏,读额e)就是契;并说他曾被陶唐氏(即尧帝;此说有误,应是舜帝;也可能是尧帝晚年,与舜帝交替时期)封为“火正”(即掌管火,并负责祭祀火神的官);迁居河南商丘一带。而后句说“相土因之”等,相土即契的孙子,后来因承袭了“火正”一职;从而使商族首领一直世袭“火正”之职,负责掌管火的管理和祭祀火神。
典籍记载:契,曾经在阴雨连绵的洪荒年间,费尽气力,才好不容易保存下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火种。所以,人们尊称契为“阏伯”(上古时代的星象家,认为早晨火星侵临太岁的日子,是最吉祥的日子,称为“阏日”,并代表火星日;“伯”是爵位和尊称)。契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大家齐心协力,堆土而成巨丘,建成“阏伯台”,也叫火神台,用来埋葬他。所以,也有史籍说,此台便是“商丘”的最早起源地和命名地。并说“商丘”本意就有“商族所建之丘”的意思。后来人们又在台上修建了“阏伯庙”,来供奉祭祀他,至今香火旺盛。并于每年正月初七,传说那天阏伯生日,民间隆重举行庙会,祈祷阏伯保佑子孙昌盛,国泰民安。
《左传。襄公九年》记载:火星之所以又叫“商星”,并与“参星”相对应;就是为了纪念火神阏伯和他的弟弟实沈,两人曾长期分离的缘故。唐代大诗人高适曾为阏伯台作诗云:“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旁;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参”即参星,代表弟弟实沈;“商”即商星,代表哥哥阏伯。因两星此出彼落,隐喻阏伯与实沈两兄弟,长期分离而不能相见。
2、相土拓疆
相土,是契的孙子,担任商族首领时,继承阏伯担任火正,主持火神祭祀,并被封为侯爵。所谓“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即说的这件事。相土还教导族人驯养马匹,作为运载工具。中国最古老的首部编年史《竹书纪年》载:“商候相土作乘马”。古代典籍《世本》说:“相土作乘马”;“宋衷解释为:‘相土,契孙也。以马驾车起于相土’”。从而进一步说明,相土曾被封为侯爵;而发明用马驾车,即起源于相土。
由于养马业的兴起与发展,而使商族人的畜牧业和运载工具以及作战兵力,都有了质的跨越,国力愈加强盛。相土趁夏朝太康失政、国乱民反之机,便大力向东开拓疆土,征服了黄河下游、泰山南北以及黄海之滨等广大地区;并在那里建有“东都”。从而大大扩张了商族势力范围,为他的后裔商王成汤后来建立商朝,奠定了基础。
另据史籍记载,商侯相土,也是中国相姓氏族的最早开姓始祖。
3、王亥兴商。
到了契的第七世孙,即相土的四世孙王亥,他的父亲名字叫冥。《国语。鲁语》记载:“冥勤其官而水死”;意思是说:冥,曾经是夏王朝的水官(负责治水的官),因勤恳于治水事业,在治水中而被洪水淹死。所以,商族人把冥列为供奉祭祀的先祖之一。
史籍记载:王亥作为冥的儿子,很受商族人尊崇,历代尊称他为“高祖王亥”。中国最早的编年史《竹书纪年》,则以“王子亥”、“侯子亥”相称,可见王亥地位很高。
夏朝时期,商族人的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已经十分发达。王亥作为商族首领,他在考察中发现:中原地带的人们,养牛比养马,更为有利。他不仅教导和鼓励人们养牛,而且他还在人力推车的基础上,发明了牛车;并利用牛车把剩余的粮食和畜产品,贩运到其他部落,进行商业交易活动。从而进一步沟通了有无,调剂了余缺,搞活了经济。
古代《世本》、《吕氏春秋》等史籍,均有“王亥作服牛”的记载。“服牛”即训服牛,使之驾车。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商代第七代祖王亥发明牛车”。
又据《世本》记载:“奚仲作车”。《说文》有:“车,夏后时奚仲所造”。就是说,夏朝的奚仲发明了造车。另据《左传》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这说明:夏朝的薛地(在今山东枣庄薛城一带),有薛国的首领,名叫“奚仲”的人,曾担任夏朝“车正”(即朝廷掌管车辆的官员)。看来是夏朝的奚仲,最早发明了造车;而王亥则是训牛驾车的发明者。
另据史籍记载:王亥因去北方贩运牛羊,曾将牛羊托寄在有易部落和河伯部落(均在今河北一带)。但有易部落的首领绵臣,竟图财害命,暗害了王亥,并掠去牛羊。《易经。大壮》和《易经。旅》有卦辞说:“丧羊于易”、“丧牛于易”,即指此事。而古本《纪年》等记载;王亥的弟弟王恒,又率众奋勇夺回了牛羊。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则“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即借助河伯部落的军队,共同讨伐有易部落,最后杀死了绵臣,报仇雪恨。所以,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在商族的地位非常高,被赫然列为祭祀先祖的首要位置。
总之,以王亥为首领的商族部落,是我国最早开启利用以牛拉车,而进行贸易贩运活动的氏族。所以,商族被其他部落氏族称为“商人”。王亥则被尊为“商人之祖”。河南商丘市内现在修建的著名“商祖广场”,中央矗立着巨大威武的王亥塑像,正殿建筑宏伟,香火旺盛。其广场主道,皆以荟萃中国历代钱币为模型,并雕以花岗岩地砖而铺设;数量巨大的古今钱币地砖,琅琳满目,蔚为壮观;就是为了纪念商祖王亥而建造。2012年还在此举办了世界华商大会,规模空前。
另据史籍记载:商祖王亥,也是中国四大望族之一的王姓氏族的最早开姓始祖之一。
4、汤武革命。
据古藉《周语》记载:“玄王勤商,十四世而兴”。这里说的“玄王”,就是契;契的第十四世孙,便是成汤;由于成汤的兴起,从而建立了强大的商王朝帝国。
成汤是契的第十四世孙、也是黄帝的第十八世孙,历史上也称他为“商汤”、“汤武”、“天乙”、“太乙”、“武王”等。史载:他英武贤明,且慧眼识才;而不拘一格选用本是陪嫁奴隶出身的伊尹做宰相,从而成就为一代英主与名相。
史载:成汤为首领的商国,在夏朝本是个氏族方国,最初封地仅七十里。成汤时代正处在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即暴君夏桀(读杰)的统治时期。商族人在成汤的带领下,国势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引起了夏桀的怀疑和不安。夏桀便借在夏台(今河南禹州一带)盟会之机,囚禁了成汤,并准备杀掉他。幸亏成汤的谋士伊尹、仲虺(读会)等人,通过搜集进贡珍奇宝物,使夏桀见财眼开,才最后释放了成汤。
自此,成汤与伊尹、仲虺等谋士,便开始谋划推翻夏桀王朝的计谋。他先通过施行仁政,轻赋薄敛,宽厚待人,扶助贫弱等措施,笼络人心。史书还记载了成汤教导捕鸟者“网开三面”的故事,以说明成汤的仁慈和对大自然的爱护,此典故流传至今。成汤的所作所为,取得了巨大成功。史载:“夏民大悦,如得慈亲”。同时,成汤还积极团结拉拢各诸侯方国,结成同盟关系。并娶有莘国公主,立为王妃。
成汤寻找机会和借口,先灭掉了昏庸无能、又怠慢祭祀祖先的邻国国君葛伯(在今河南宁陵北)。此后,又先后灭掉了助桀为虐的豕(读使)韦国(在今河南滑县一带)、顾国(在今山东鄄城东北;鄄,读卷)、昆吾国(在今河南许昌一带;也说在今河南濮阳一带)等夏朝的诸侯方国,以杀鸡儆猴,震慑和削弱夏桀的羽翼。
最后,成汤乘夏桀连年征伐有缗氏和有鄂氏部落,战争激烈,元气大伤之机,联络受夏桀欺压的各诸侯部落,发动武装起义。史载,成汤及其部落联盟,经过“十一战”而打败夏桀,最后通过“鸣条之战”(鸣条,在今河南陈留西北;一说在今河南封丘东),彻底推翻了夏桀王朝。成汤没有杀死夏桀,而是将他放逐(软禁)于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夏桀最后死在南巢。
从此,成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华夏统一大国及朝代—-商朝。商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进入统一国家的夏、商、周“三代”的第二代王朝。
由于商王成汤首开以武力推翻夏桀王朝的暴政统治之先河,所以,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汤武革命”。《周易。革卦》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等句。后来的“革命”一词,即起源于这里。
商朝自公元前1600至前1046年,共延续了555年,历17代、31帝。期间,因盘庚迁都殷地(今河南安阳殷墟一带)后,历史上又号称“殷商”或“商殷”。直到末代殷纣王失国。
5、伊尹相商。
伊尹是商朝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代著名宰相。其名气之大,以至后世历代、甚至直到今天,历史学家和小说家们,还把“伊尹再世”之类,当作歌颂和赞扬某位宰相、总理一类伟人的象征。
史载:伊尹不仅辅佐成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而且又先后在外丙帝、仲壬帝、太甲帝、沃丁帝四朝为宰相,是商朝早期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据《吕氏春秋》记载:“有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庖人养之”;“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这里记载的伊尹,是有莘氏(即古有莘国,在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一带)的女子,在采桑时捡到的婴儿,因献给了有莘国国君,国君便让庖人(宫廷厨师)抱去抚养。又因这个婴儿生于伊水流域的空桑之地,所以起名叫“伊尹”。据《太平寰宇》考证,“空桑”在今河南雍丘一带,古代建有“空桑城”。
《史记。殷本纪》说:“伊尹名阿衡。阿衡欲见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媵,读应;媵臣,即古代陪嫁的奴仆);负鼎俎(读租,鼎俎即厨具),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意思是说:伊尹名叫阿衡,他想去见商王成汤,苦于没有门路,就去应聘有莘国公主陪嫁的奴仆,他背负着鼎俎等厨具,随公主陪嫁到成汤那里。通过烹调美味的食品来引起成汤的注意,并得以接近成汤,终于最后成了辅佐成汤成为天下圣王的宰相。
还有史籍说:伊尹是尧帝后裔伊祈氏所生,因出生于伊河(在今河南洛阳一带)流域,后来当了成汤的宰相,因宰相古代也称为“尹”;所以,后来史书就称他为“伊尹”;等等。
伊尹辅佐成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后,四方诸侯归服,天下太平。成汤在位三十年而去世,其时他的太子太丁已不幸早亡。《史记。殷本纪》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但是,也有史籍说:太丁继位后二年去世。这就是造成商殷历史上,有关所传帝位是三十代,还是三十一代纠结的真正原因(在此谨予说明,供参考)。
由于太子太丁早亡,只好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史称“外丙帝”。结果外丙继位仅三年,又不幸去世。而由外丙的弟弟仲壬接任,史称“仲壬帝”。而仲壬继位仅四年后,又去世了。这种兄终弟即的继承王位方法,史籍评说是伊尹为了巩固稳定新兴的商王帝国,而制定的一大策略。伊尹可能考虑到:尽管成汤去世时,他的儿子们大都已年老体衰,但由于他们都是成汤的嫡传子嗣,而且是跟随成汤南征北战几十年的有功之人,让他们晚年过把帝王瘾,也死而无憾了。
成汤的三位儿子,连续相继继位,又相继死去后,伊尹便拥立太丁的儿子太甲即位,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史称“太甲帝”,是为第五代商王。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尊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意思是说:太甲帝即位后的三年中,不明事理,又很暴虐;不遵守成汤制定的法度,德行败坏。因此,伊尹便把他放逐软禁于桐宫(在今河南虞城县桐亭一带),让他闭门思过,时间长达三年。伊尹自行代理国政,接受诸侯的朝见。这就是商朝历史上,著名的“太甲失政”
太甲在桐宫待了三年,有了悔悟的良好表现,伊尹才把太甲迎了回来,并把政权又交给了他。太甲重新执政后,品行和政绩不断好转起来,朝政清明,天下安宁,诸侯来朝。伊尹很是赞赏,于是作了《太甲训》三篇,予以表彰鼓励。直到太甲去世,并由太甲的儿子沃丁继位之后,伊尹才去世。据说伊尹活了一百多岁,是德高望重的五朝元老。沃丁以隆重的天子之礼,安葬伊尹于亳都之郊。其时有大臣咎(读究)单,作了《沃丁》一篇,讲述并颂扬伊尹的事迹,使之流传于后世。鉴于太甲帝重新执政后,做出的贡献,而被尊称为“太宗”。
6、太戊复兴。
《史记。殷本纪》记载:自沃丁帝去世,又经历了太庚帝、小甲帝二朝代后,“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说明到了第九代商王雍己帝时期,商朝出现了衰落景象,各诸侯方国也不再把商朝放在眼里,并且不再像过去一样,定期去朝贡。
直到雍己帝驾崩,他的弟弟太戊(读务)继位,史称“太戊帝”,又被尊称“中宗”。史载:作为商王朝第十代商王的太戊,即位后,所面对的衰落景象,感到王朝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恰巧这时,商朝国都出现了桑树和楮(读出)树合生在朝堂上的怪异现象,并且一夜之间就长得有双手合拢那么粗。太戊帝感到很害怕,就去询问宰相伊陟(读至;是伊尹的儿子)。伊陟便乘机劝诫他说:臣曾经听闻,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治品行有什么缺失啊?您应该赶快注意修养好您的德行吧!这时大臣巫咸(读贤),也利用太戊等王族的迷信心理,乘机说:不祥之兆是上天对商朝的告诫,如不改弦易辙,庙堂宫殿将会成为埋葬新王朝的坟墓。相传巫咸最早发明用莁(读巫,一种草)占卜,并精于占星术。
太戊听了伊陟、巫咸的劝诫,非常恐惧。于是“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就是说:太戊心怀敬畏,随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天意,小心谨慎地治国安民,不敢有丝毫懈怠。从此,商王朝对百姓和各诸侯部落的统治,大大改善;社会矛盾缓和,诸侯归服;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太戊帝时期的“殷复兴”。所以,太戊被尊称为“中宗”。史载:太戊帝在位七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帝王之一。而且他的三个儿子仲丁、外壬(读任)、河亶(读淡)甲,在他之后,又相继为帝。
7、九世之乱。
据王国维所著《殷周制度论》,以及赵北伟主编的《中国小通史》等考证,在商朝(含殷商)的王位继承上,因期间有段历史比较错综复杂,并在史志记载中,存有失误。这就是后来史书上说的“九世之乱”。为此,特地摘录整理如下,以便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那段商朝历史的史实。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太戊帝之子,属第十一代商王)以来,废适(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形成所谓“九世之乱”。这是因为:第十四代商王祖乙和第十八代商王南庚两位国君的继位,与前两代不一样,而与成汤后的嫡长孙太甲即位相同。因此,祖乙的曾祖父辈的沃丁、太庚,是兄终弟即;而第七代商王太庚死后却没有还位给第六代商王沃丁之子(即长兄之子),而是直接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小甲。第八代商王小甲及其兄弟三人(即小甲、雍己、太戊,他们是祖乙的祖父辈),又重新开始按照兄终弟即的惯例,来继承君位的。
但第十代商王太戊帝死后,却没有还位给长兄小甲之子,而由太戊之子仲丁继位(仲丁即祖乙之父。而《史记》的《三代世表》和《殷本纪》,都误把第十三代商王河亶(读淡)甲,当做祖乙之父;而《古今人表》又把祖乙作为河亶甲之弟,这都是错的。太戊的三个儿子仲丁、外壬、河亶(读淡)甲兄弟三人,又相继继承君位。按照前两代(即沃丁、太康以及小甲、雍己)的惯例,太戊并没有还位给长兄之子。可是他的孙子祖乙(仲丁之子)却一反他的曾祖父、祖父的例子,又以长兄之子而即君位,如同太甲一样。这是自从伊尹实行新的继位法后,两代之间有所不同的缘故。因此实行中必有一番争斗。
第十六代商王沃甲死后,按照太庚、太戊的例子,应当立自己的儿子南庚继位;但南庚尚未立起,便由沃甲之兄祖辛之子祖丁继承了君位。可是南庚并没有死心,当祖丁死后,照例应由祖丁的兄弟继位;如无亲兄弟,可以直接传位给儿子阳甲。可是结果却被南庚设法继了位。这是商代王位继承中独一无二的变例,即由堂兄弟继位的特例。
自从第十四代商王祖乙和第十八代商王南庚,打乱了君位继承惯例,而夺得君位后,为避开失位者及其家族同党的反对,祖乙便将国都迁到耿地,而南庚则搬迁到奄地;均是他们原来的封邑及其同党的聚居地。
后来,第十七代商王祖丁之子阳甲,又设法从南庚一族夺回了君位。经过这番斗争,商朝统治受到削弱。所以,《史记。殷本纪》说:“帝阳甲之时,殷衰”。阳甲在位七年,死后由他的弟弟盘庚继位,成为商朝第二十代商王。
这就是商朝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九世之乱”的前后经过。透过这些历史,也可以从中了解商代君位继承中,存在的君权之争,及其成败得失。
8、商殷迁徙。
据古籍《尚书。序》记载:“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都亳,从先王居”。意思是说:自商族部落始祖契,到契的第十四世孙商王成汤,在伐灭夏朝、建立商朝之前,为适应族人的繁衍与发展,曾带领商族部落“八迁其地”,即进行了八次大的迁徙。而成汤立都于亳,之所以都城叫“亳”,是随从了先王契所居住地的叫法。史载:契曾自亳(读博;在今河北省望都县北)地,迁移到蕃(这里也读博),古代蕃地在今河北平山县一带。
 说:“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意思是说:自商朝建立后,到第二十代商王盘庚期间,又曾“五迁其都”,即前后搬迁国都五次;直到最后迁都于殷(在今河南安阳一带),才将国都固定下来,直到殷纣王失国,没有再迁移国都。所以,商朝的后半期也称为“殷”、或“殷商”、“商殷”。
 如此频繁迁徙,究其原因:一是当时社会形态仍处于半游牧、半农耕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随气候变迁等因素,而辗转迁移。
二是传说和考古发现,当时正处于洪荒时期,面临的洪涝水患比较严重;而且气候开始由北向南逐渐变冷,出现了“小冰河期”,使之前北方曾经有过的许多动植物,如大象、犀牛、猛犸和藻类、阔叶林等,逐步灭绝,只留下了一些近代考古发掘的古生物化石。在当时生产力和抗拒自然灾害能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只好四处寻找适宜生存的地方迁居繁衍。期间,商殷时期的迁移,主要由北向南,即从今河北西南部、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东北部等,向黄河中下游偏南一带辗转迁移。
三是商王成汤在发动推翻夏朝及其附庸方国的战争中,因开拓新的更多疆土,而随辖区疆土的扩大变迁而变迁。
四是商殷后期,由于在君位继承中,王族内部产生矛盾,而通过迁都加以回避,可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据王国维和吕思勉等史家考证,其中成汤之前的“八迁”,分别为:
一是契,自亳(读博;在今河北省望都县北)迁蕃(这里也读博;蕃地在今河北平山县一带)。
二是昭明,迁砥石(今河北石家庄与邢台之间)。
三是昭明,迁商(此时的商大约在今山东滕州一带,一说在今河南濮阳一带)。
四是相土,迁商邱(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五是相土,迁泰山下(在今山东泰安一带),后又复归商邱。
六是商侯,迁殷(在今河南偃师一带)。
七是殷侯,迁商邱(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八是成汤,始居亳(史载:成汤最初建都于“亳”,在今山东曹县南,史称“北亳”;后迁都“南亳”,即今河南商丘东南谷熟集一带;最后迁都“殷亳”,即今河南安阳一带;之前他在伐灭夏桀的战争期间,还曾先后迁居过多处地方)。
纵览夏商之交这段历史,期间有关商族立都为“亳”的地方,确实较多,有史可查的、除上面提到成汤之前所迁居的“亳”地外,大概还有以下六处。如:
一说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也称“南亳”(详见《括地志》等);
一说在今山东曹县一带,也称“北亳”(详见《汉书。地理志》等);
一说在今河南偃师县一带(详见《汉书。地理志》、《括地志》等);
一说在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一带(详见《中国小通史》等);
一说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一带(详见《史记。六国年表》、《集解》等);
一说在今河南郑州市一带(详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等等。
之所以商族和商朝历史上,有如此多的地方叫“亳”,据有些史家考证,商族先王契最早的发祥地叫“亳”(即今河北望都县北),所以商族人对“亳”情有独钟;因此他们无论迁徙到哪里(主要是南迁),就称那里的中心城邑为“亳”。尤其商王成汤,在讨伐夏桀及其附庸方国期间,征战多年,开拓疆土最多;所占领之处,留下新建、或者更名为“亳”的城邑,就有多处。同时,商族特别重视祭祀神灵和祖先,他们所居城邑,必定建有“社”和“坛”一类祭祀场所,并在每个月都定期举行祭祀活动。因此这些建有“社”和“坛”的城邑,大都以先祖发祥地“亳”命名。所以,造成商朝一代的众多“亳地”、“亳邑”或“亳都”。有史籍说,商殷时代的“亳”,是最早“京”的意思。此说比较贴近史实。
而成汤之后,盘庚之前的“五迁”,分别为:
一是第十一代商王仲丁迁囂(读奥,古字与“隞”通用;在今山东泰安市新泰一带;也说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二是第十三代商王河亶(读淡)甲迁相(在今河南内黄一带)。
三是第十四代商王祖乙迁邢(在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县一带;一说是迁耿,;在今山东临沂市费县一带;古字“邢”与“耿”同音)。
四是第十八代商王南庚迁奄(读淹;在今山东曲阜一带;古文“奄”与“殷”同音)。
五是第二十代商王盘庚迁殷(在今河南安阳一带)。
以上迁徙情况,虽然皆有文献史籍记载,但连曾经主持考证的王国维老先生也认为:“上古之事,若存若亡”,“不可尽信也”(详见《观堂集林》卷十二)。吕思勉先生等史学家,也在反复考证的同时,提出了不同看法。总之,上古历史,史料缺乏,且各家说法不一,后人更是很难理清。
9、盘庚迁殷。
有关第二十代商王盘庚帝迁殷的原因,史籍上说法较多。如:为躲避水患;为去奢行俭;为战争需要;为返回先祖成汤旧都;为缓和王族内部矛盾等等。综合近现代史学家的各种考据,看来以缓和王族内部矛盾之说,更为贴近史实。
盘庚继位前,商族及商王朝,已经有多次迁徙的历史记载,其中迁徙的原因,应该包括上面所说的多种因素在内。在盘庚继位之前,商朝国都,就在第十代商王太戊帝传位给儿子仲丁之后,由亳迁到了囂(读奥);原因就是父子相继,而没有实行兄终弟即;从而引起其他兄弟不服,仲丁帝为回避矛盾,只好迁都。
此后,太戊帝的另两个儿子外壬、河亶(读淡)甲兄弟,又相继为帝。由于这次更改了父子相继,而成为兄终弟即;新的矛盾又随之出现。所以,第十三代商王河亶甲为躲避矛盾,又只好将国都从囂迁到了相。
到了第十一代商王仲丁帝的儿子祖乙继位,他再次为了回避父子相继带来的矛盾,又将国都从相迁到了邢。
但是,第十四代商王祖乙帝去世时,又立下遗嘱,指定由他的侄子祖辛继位,从而又更改回来,成为兄终弟即。史载:祖乙帝在位十九年卒。他励精图治,十分贤明。史书上把他和成汤、太戊、武丁,并称为“盛世贤君”。
看来,无论是兄终弟即,还是父子相继,即使旧的矛盾消失,而新的矛盾又会出现。但关键还是继承人的执政能力及其威望问题。
到了第十六代商王沃甲帝,他在位五年去世,由沃甲之兄祖辛之子祖丁继承了帝位;但沃甲的儿子南庚不服,又在祖丁去世后,设法夺回了帝位。第十八代商王南庚帝为避内乱,将国都从邢迁到了奄(读淹;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不料,等到南庚帝去世时,第十七代商王祖丁帝的儿子阳甲,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又从南庚一族夺回了帝位,成为第十九代商王。阳甲只在位七年便去世了,由他的弟弟盘庚继位。因此,盘庚帝即位期间,已经矛盾激烈,危机四伏。所以,盘庚即位不久,又准备再次迁都。
从以上商朝帝王传位和迁都情况可以看出,自第十代商王太戊帝之子仲丁继位开始,到第二十代商王盘庚帝即位之前,共历经九帝、161年中,期间发生四次迁都。其都城搬迁之频繁,实在是历代少见。从而劳民伤财,惊师动众。致使商朝王族及其民众,已对频繁迁都十分厌倦,
《史记。殷本纪》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须皆怨,不欲徙”。就是说:盘庚即位为帝时,商朝的都城奄邑(今山东曲阜一带),已经迁到当时黄河的北部(那时黄河还没改道,仍在江苏东部入海,所以说奄邑在黄河北)。这次,盘庚又要渡过黄河,恢复成汤帝曾经建立的都城殷亳(即今河南安阳一带)。这次迁徙,已经是成汤建国后的第五次迁徙了;所以,商朝王族及其臣僚等,不同意再这样搬来搬去了。可见盘庚迁殷的阻力之大。
据史籍记载,这其中的原因,就有“九世之乱”留下的隐患。上文已经提到:因为盘庚的哥哥阳甲的帝位,是设法从南庚一族夺回来的;所以盘庚继位,首先南庚一族不服。南庚帝在位二十五年,其家族同党众多,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
为回避王族内部矛盾,盘庚便以躲避水患和重回成汤故都为借口,动员本族成员带头搬迁。为了缓和矛盾,史籍记载:盘庚在新迁国都殷亳后,为笼络人心,在下大力气搞好新都建设,安置好王族、臣僚和民众的同时;他还处处以成汤为号召、作榜样,推行成汤的治国之道,从而很快即稳定了局面。
商朝特别重视祭祀祖先,那时有一月一祭的习俗和惯例。盘庚帝在循例隆重举行祖先祭祀活动时,特别注意把拒绝搬迁的南庚等族人的祖先,也一视同仁,虔诚祭祀。从而,逐渐感化了广大族人,使许多原来持反对迁殷立场的人,也逐渐开始向盘庚靠拢。盘庚帝在位二十八年。史载:从此“殷道复兴”,诸侯来朝,呈现出盛世景象。这就是“盘庚迁殷”的前后大体经过和情形。
自盘庚帝迁殷,定都于河南安阳,直至殷纣王失国,都城再没有搬迁过其他地方。先后历经八世、十二帝,二百七十三年。
10、武丁中兴。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初期的摄政王周公姬旦,为了告诫年轻的周成王不要贪图安逸淫乐,曾经作了一篇著名的《无逸篇》,后来编入五经之一的《尚书》。周公姬旦在《无逸篇》中,以商王高宗作为古代帝王中的楷模,要求周成王仿效学习。周公姬旦所说的“高宗”,就是第二十三代商王武丁。他是小乙帝的儿子。
据《殷本纪》等记载:武丁帝即位时,已是盘庚迁殷七十余年以后。盘庚帝在位二十八年卒,他的大弟弟小辛,继位二十一年卒。盘庚的小弟弟小乙,又接着继位二十八年卒。小乙帝虽然算不上有多大作为的帝王,但他是一位出色的父亲。他生前远谋深虑,有意安排儿子武丁到艰苦的农村下乡锻炼,让他在继位前即深知“稼穑(读家色,即生产收获庄稼)之艰难”,以了解民情,增长见识,磨练意志。
武丁是个胸怀大志的帝王,即位后,就抱着恢复和开创“殷朝盛世”的强烈愿望和求贤若渴的动机,同时深感朝廷缺少辅佐人才,而且风气不正。所以,他便借父亲丧期,竟三年不发表政见(有史书说他三年装哑),只委托冢宰(相当宰相)管理国家政事;他以全部心思,观察国家风气和考察治国人才。《殷本纪》说:“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
传说武丁曾经梦到过一个叫“说”(此处读“悦”)的圣人。他就按照梦境印象,让人画出图像,派得力心腹,四处按图寻找。最后终于在一个叫“傅险”的地方(今山西平陆县东一带),找到了这个人,但他是个犯了王法,正在服刑修路的犯人。武丁经过考察交谈,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因在“傅险”这个地方,找到了这个叫“说”的人;所以,武丁为他取名叫“傅说”。
史载:武丁当机立断,“升以为公,而使朝夕规谏”。即立即越级提升傅说为“三公”之一的国相(相当于后来周朝的师尚父姜子牙);并早晚向他讨教,听从其教诲和劝谏。
商殷王朝所处的社会还比较封闭保守,任用朝廷大员“非本族不用”;伊尹是尧帝后裔,傅说祖上则记载不详,有史籍说他很可能也是商族后裔;否则,不可能一步登上如此高位。加之他的居住地山西平陆紧靠河南,也是当时商族主要活动区域。所以,有史籍说:傅说是商王族后裔,不足为奇。
与此同时,武丁通过三年暗暗观察,对朝廷上下臣僚,了如指掌。他赏优罚劣,择优录用,提拔一批,贬斥一批,惩处一批。史载:武丁又重用了朝廷旧臣祖己为“内史尹”;他还寻访推荐著名贤人甘盘(又称“师盘”)为左相。从此,朝纲大振,风气一新,史称“殷国大治”。
史载:武丁帝的王后妇好,也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巾帼英雄。他曾跟随武丁南征北战,并且曾亲自领兵出征西方强悍的羌方(少数民族方国),获得大胜。据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殷墟遗址考古发现,妇好墓葬保存完好,出土随葬青铜器440多件,玉器590多件,石器70多件,贝壳6820多枚(贝壳是当时的主要流通货币),绿松石6枚,其他兵器和象牙雕刻及陶器等数十件,从而,被列为当年考古十大发现。
武丁帝在开拓疆土,征服四夷等方面,也取得了空前业绩。史载:武丁时期,主要对侵略敌对、叛乱或者叛服不定的四夷(指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四方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征服和剿灭。如北方的鬼方、土方、危方(在今山西北部至内蒙古一带);南方的荆楚蛮夷(在今湖北一带);东方的东夷(在今淮河流域);西方的犬戎、羌方、獯鬻(读训育)等(在今陕西、四川东部及宁夏、内蒙交界一带)。当时这些少数民族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经常侵扰抢掠商殷周边地区。这时的商殷王朝国力强盛,而且已经有了青铜戈矛和车马等先进装备,武丁几次亲帅大军征讨,每次出动兵士达上万或数万人。从而取得了巨大胜利,也大大开拓了商殷王朝的四方疆土。
据《汉书》对商代疆域范围的保守描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蛮荆,北不过朔方”。此说有些笼统。所谓东不过江、黄,江、黄乃是古代称谓,即今长江与黄河(也有史籍说是沂水和黄水;即沂河与黄河,当时上述两河均在江苏入海),大约相当于现在山东与江苏的黄淮流域,包括鲁南、苏北一带。所谓西不过氐(读敌)、羌,氐、羌是指古代氐族与羌族居住的疆域,即今太行山以西的陕西和甘肃、四川东部一带。所谓南不过蛮荆,即今长江流域。所谓北不过朔方,即今河北北部一带。这是商殷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
另据记载:商朝的诸侯方国,主要有:曹、杞、宋、顾、薛、郳(读尼,即后来的邾国,在今山东枣庄一带)、周、弇(读淹,今江苏太仓一带)、羌方、人方、虎方、羊方、土方、鬼方等。
武丁帝在位59年,被史家评为殷商一朝最有作为的杰出帝王。武丁年间,社会生产力又有了很大发展,国家组织形态,包括政权机构、官职、军队、刑法、贡赋,以及诸侯封藩邦国等,又有了较大完善。
尤其是殷商甲骨文(雕刻在龟甲、牛肩胛骨等上面的文字符号)、钟鼎文(铸造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文字,并已成为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象征。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包括近代出土的重达832.8公斤的青铜鼎“司母戊”(戊,读务),鼎高1.33米,口长1.10米,口宽0.79米;是中国、也是世界古代最大铜鼎;标志着殷商王朝青铜冶炼铸造业的高超水平。据考证:此鼎是武丁帝的玄孙文丁帝,为纪念和祭祀他的母亲王后戊,而铸造的。文丁帝就是微子启和殷纣王的爷爷。
而殷商时期制定的天文历法《殷历》,是在《夏小正》历法基础上,修改制定出来的,并最早发明闰月法,比较精确的掌握了日月四季运行规律,从而更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所以成为至今普遍使用的《农历》历法的最早版本。同时,还发明了用于医疗治病的砭(读边)石,而成为中国古老针灸术的源头。
此外,在兵器、农具、舟车、建筑、纺织、酿酒、玉器、雕刻,以及农林牧渔各业,也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手工业中,开始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家族式专业化作坊;如:索氏(制作绳索)、长勺氏(制作厨具)、尾勺氏(制作酒器)、陶氏(制作陶器)、施氏(制作旗帜标识)、繁氏(制作马缨鞍辔)、錡氏(錡,读奇;制作锉刀、锅釜)、樊氏(制作栅栏、篱笆)、终葵氏(制作锥钻)等等。所以,历史上把武丁帝时期,称为商殷一朝的最强盛时期。
11、西周崛起。
周朝的祖先,即上文提到的帝喾的儿子弃(读期),又名后稷(读纪),也是商朝祖先契(读起)的同父异母兄弟。史载:后稷擅长农业种植,先被尧帝封为农官;后又被舜帝封于邰地;其后裔曾在夏朝继任农官,掌管农业。
当传到公刘时,他胸怀大志,不满足于现状,带领族人来到西部渭水流域一个叫豳(读宾)的地方(在今陕西旬邑县一带)开拓发展;并开始驯化圈养生猪。“豳”这个字,内有两个“豕”字,古文“豕”即猪,寓意圈养生猪量多。
大约过了三百余年,公刘的后裔出了一个叫古亶父(亶,读淡)的首领,他便是周文王的祖父。
古亶父时期,因为屡屡遭到西北方游牧部落獯鬻(读训育)族的侵略骚扰;只好带领族人迁往岐地(在陕西岐山东北),东靠殷商,以为外援,从而得到迅速发展,为周朝崛起奠定了基础。史称“古公迁岐”。
到商王文丁时期,古亶父的儿子季历,曾经带领族人,先后打败了周边敌对势力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读意)徒之戎等戎族部落。季历将缴获的战利品,多次进贡给商王。季历还娶商王族的女儿为正妃,所生长子,就是后来被追封为西周文王的姬昌。因此,季历先被第二十九代商王文丁帝封为牧师(牧马部落首领);后又被封为伯爵,赐国号“周”。并被授予征伐西方戎族的权力。从此,季历被称为“西伯”或“周侯”。
后来西伯季历,乘商朝衰弱之机,便起兵灭掉了在今陕西、山西与河南交界一带的程国和饥国。并将国都由岐山迁移到程国旧都(在今河南洛阳西部一带)。此是作为试探,成功后,西周遂起向东窥伺,开始存有吞并殷商王朝的图谋。季历的所作所为被商王文丁侦知后,便寻找借口,先将季历软禁,后以“图谋不轨”的名义将他杀死。
此后,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西伯姬昌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励精图治,厉兵秣马。从此。西周开始进入强盛时期,并不断向周边进行领土扩张。
到了商王文丁之孙帝辛即位(他就是后来被西周推翻的“殷纣王”),商朝西部的诸侯崇国,与西周为邻,对周族的崛起和扩张,抱有戒心和敌对态度。其国君崇侯虎,多次警告纣王小心提防西周,纣王遂起猜忌之心,便寻找机会扣押并囚禁西伯姬昌于羑里(羑,读有;在今河南汤阴县西北一带)。姬昌的长子伯邑考,那时正在商都朝歌当人质,纣王遂将他杀死,并烹成肉羹,让姬昌品尝。姬昌只好装作一切顺从,还让大臣闳夭(读宏腰)、散宜生搜求美女、奇珍、宝马等,进献给纣王,从而西伯姬昌才获释放。
史载:西伯“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就是说:西伯被囚禁羑里期间,将伏羲(也称包羲、或庖羲)发明的八卦,演易成为六十四卦。从而,为《周易。六十四卦》的形成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西伯获释后,又主动献出紧靠商朝的洛水西面一块土地,奉献给纣王。纣王喜不自胜,当即赐给西伯斧钺弓箭,授予征伐不听号令者之权,并让他担当西方诸侯的首领。可见西伯姬昌,堪称大智深藏,宠辱不惊,淡定从容,能屈能伸的典范。
西伯姬昌受此大辱回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加之灭商心切,求贤若渴,先后笼络了大批人才。并在渭河之滨,终于找到了他渴望已久的人才姜子牙,当即拜他为军师,并担当首辅大臣;后来成为西周初期的开国元勋和其封国齐国的创建者。
史载:姜子牙,本姓吕名尚,字子牙。因他的始祖即炎帝姜姓后裔,后封在吕地(在今河南南阳西董吕一带,详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其族人开始姓吕。他的远祖曾是“四岳”(四方诸侯首领)之一。但到他祖上时,家族已经衰落。姜子牙出山辅佐西伯时,已经七十岁了,由于他智谋超群,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所以先被尊称“太公望”,人称“姜太公”;后被西伯的儿子周武王尊称“师尚父”(尚父,相当于后来的“亚父”;师尚父,含义父加老师的意思)。
西伯在姜太公的辅佐下,首先剪除周边敌对势力,以为讨伐商殷解除后顾之忧。史载:西周先后北逐猃狁(读险允;即獯鬻,读训育,居住在甘肃至内蒙西部的古氏族部落);西征西戎;西南伐蜀;并先后灭掉黎、崇、邗(读汉)等商朝的盟国。其疆土逐渐扩展到:西至密(今甘肃灵台县一带);东北到黎(今山西黎城县一带);东至邗(读汉;今河南沁阳市附近);从而,已逼近当时的商殷王朝腹地。
自此,西伯姬昌又将国都,从西部岐山脚下,迁到东部富庶的关中平原,在原崇国旧都崇城,新建丰京(丰京,古文写作为“酆京”;在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以西),作为国都。此后,西伯姬昌的儿子武王姬发,又在沣河西北,新建镐京(镐,读好)。史称丰、镐两京。为区别于周朝建立后又在洛邑(在今河南洛阳一带)新建的“东京”,丰、镐两京又称为“西京”。
西伯姬昌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其子姬发继位。姬发灭纣王后,自称“周武王”;并追封其父西伯姬昌为“周文王”;追封先祖古亶父为“太王”;尊祖父季历为“王季”。此后,周朝历代也不以帝号相传,而一律改称为“王”,以示区别。周朝之前皆称帝,唯帝辛史称“殷纣王”,这是后来西周为他追谥的恶称。“纣”在古文是“残忍无德”的意思。
12、纣王失国
自从武丁帝去世后,殷商王朝又经历了祖庚、祖甲、廪(读吝)辛、康丁、武乙、文丁等六代,约110余年后,传到第三十代商王帝乙时,国势已出现衰弱景象。史载:“帝甲(即祖甲)淫乱,殷复衰”。又说“帝武乙,慢神而震死”。就是说:从祖甲帝荒淫无道,殷朝又开始衰落。到武乙帝时,他怠慢神灵而又不按时祭祀祖先,在他到黄河与渭河之间游猎时,竟被打雷劈死。
史载:武乙帝死后,他的儿子文丁继位;文丁帝就是为他母亲王后戊,铸造“司母戊”巨型青铜方鼎的那位。文丁帝死后,他的儿子帝乙继位。帝乙本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在位二十六年,首先稳住了西方与北方的戎狄诸国,并与攸国等方国缔结盟约。从而,解除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当时的东方强敌夷方、盂方等东夷诸国。经过几次征剿,帝乙终于打败了东夷诸国,并在东方的沫水北岸,修建了一座陪都,这就是著名的朝歌城(在今河南淇县),以巩固东部边防。
帝乙娶王妃莫氏,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启,次子名衍。因启最初封于微地(一说在今山东微山县一带;一说在今山东梁山县一带;也有史籍说今山西潞城一带,至今潞城北15里有微子镇),授子爵;所以被尊称微子启。次子就是微仲衍(仲,即排行第二)。其后,莫氏由王妃册封为王后;之后,她又生了第三个儿子受辛(也称辛或帝辛)。
史载:本来帝乙打算立仁德贤明的长子微子启为太子,继承帝位。但是,朝廷中部分王族老臣,坚持按照古老陈腐刻板的宗法制度,认为受辛虽然排行老三,但因是他母亲册封王后之后所生,应被视为“嫡出”;而微子启虽是长子,但由于是其母为妃子时所生,则被视为“庶出”。因而,根据当时立嫡不立庶的宗法陈规,帝乙驾崩后,就扶持受辛继位,史称殷纣王。
本来纣王受辛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史书上说他:天资聪明,又有口才;办事敏捷,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空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言辞,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在大臣面前夸耀才能,以抬高自己的声威;以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沉迷作乐,宠爱美女妲己,并一切听从妲己的迷惑。他不尊敬祖先和神灵,自己彻夜狂欢。以修池子盛酒,把肉悬挂起来当林,让宫中男女裸身,在这“酒池肉林”中追逐嬉戏,丑态百出,不以为耻。他又制造“炮烙”酷刑,残害忠良。他的荒淫无度,让天下人怨声载道。从而,最后导致众叛亲离。
史载:殷纣王首先设计杀害了当时势力最大,也是他最不放心的九侯、鄂侯,并将他们残忍地剁成肉醢(读海,即肉酱),让不听话的臣僚品尝,以示惩戒。
纣王还先后杀害了因反对他荒淫无道的商王族老臣商容、梅伯和太史元铣等,正是这些德高望重的朝廷大臣,当初曾坚持刻板陈腐的所谓“嫡出”与“庶出”制度,而力主扶持他这个“嫡出”王子,才使他得以继承帝位。纣王的翻脸不认人,也体现了他的心毒手狠,道德沦丧。
期间,纣王重用善于拍马、而且贪财的奸臣费仲,主持朝政;还任用善于说人坏话的恶来,作为近臣。从此,朝政更加败坏,诸侯贤臣疏远。
这时,纣王的叔叔亚相(相当于副宰相;也有史籍称他为“亚父”)王子比干,因当朝直谏,批评纣王,纣王觉得下不了台,竟恼羞成怒,将王子比干残暴的剖心而死,说要看看比干的心脏到底有几窍(读翘,即窟窿)。
他的另一个叔叔(也说是亲戚)太师箕子(太师,商周时期掌管太子或幼主的教养监护,为辅弼国君的执政大臣),是一个很有思想和气节的人。史载:当箕子最初看到帝辛使用象著(即象牙筷子)时,就叹息道:他既然使用象著,就必然会配上玉杯;使用了玉杯,就会渴望远方的珍异食物;从此又会讲究豪华的车马和宫室等等。久而久之,奢侈的就不可救药了。
当纣王对反对他的大臣大开杀戒后,有人劝箕子躲一躲。但箕子说:做臣子的,谏君不听就离去,这是彰显国君的过失,而取悦于人民的行径,我不忍心去做。于是,他披头散发,假装为疯子,以图避祸。纣王竟将他囚禁起来,并与奴隶关在一起。囚禁期间,箕子常常抚琴低吟,后世把他操琴的曲子,叫做“箕子操”,流传后世。
纣王的同胞哥哥微子启,是一位忧国忧民、仁慈贤能的朝廷大臣。父王帝乙去世时,作为长子没能继承帝位,便安排他担任当朝卿士(《中国官制大辞典》引《疏注》等注解为:“卿士,王卿之执政者”,即商周时期的百官之长,相当于宰相)。他对纣王忠心辅佐,并对纣王的所作所为苦口婆心,屡屡劝谏;但纣王充耳不闻,还甚为反感。眼见商朝危机四伏,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他甚至曾想以身殉国。但最后在王族老臣的劝说下,让他带上自己掌管的王室祭器(古代祭器是王室的象征,历来由长子保管),和弟弟微仲衍躲避到他的封地,以图东山再起。微子启的这段历史,《尚书。微子篇》和《史记。宋微子世家等》,均有记载。
此时的纣王,其国势更趋恶化。连当朝继任的太师疵(读此)和少师疆(少师,商周时期为太师的副职,主掌宫廷乐官),都抱着朝廷的乐器,投奔西周。而内史向挚(读止;内史,商周时期掌管诰命册文和宫廷机要等),竟用车拉着朝廷的法律文书,一同叛逃到周国。
对面临危机四伏的处境,纣王无动于衷,毫无察觉,而且还派出大将军飞廉,带领重兵,前去征讨人方、盂方等东夷敌对部落,从而使殷都朝歌,更加空虚。
这时,西伯姬昌,终于看到时机成熟,便联合庸、蜀、羌、卢、彭、濮、髳(读矛)等西、南诸侯部落(有史籍说:文王盟会八百诸侯,虽有夸张成分,但也说明当时反对纣王的诸侯部落之多),组成伐殷联军,一直攻到离殷都不远的牧野(今河南汲县一带)。最后经过“牧野之战”,打败了纣王临时释放囚犯等,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所谓十七万(有史籍说七十万)大军。纣王眼看大势已去,最后登鹿台放火自焚,而杀身亡国。
商朝自成汤建国,到盘庚迁殷,再到纣王失国;商殷王朝前后立国555年(自公元前1600至前1046年)。
对纣王的历史功过成败,历代有不少评说。其中为纣王喊冤、甚至平反的,也大有人在。如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提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之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纣王的错误,其实不像传说的那样严重吧。即便是君子有了过错,一旦成为失败者,天下所有的罪恶,也都会归到他身上了(详见《论语。子张篇》)。
宋朝罗泌写了一篇《纣桀事多失实论》,则认为历史上所说的纣王的罪恶,乃是西周夺取殷纣王天下后,完全是照搬了夏桀的罪证,连说法也同出一辙。所以,不足为信。
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在他的《中国人史纲》中,也有相似评论。而现代中国文豪郭沫若,则主张为纣王翻案。
毛泽东主席评价说:“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望,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宁死不投降”。(详见《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有些历史,无人能够说清。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