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宋氏名人 >> 文章内容

《沂州宋氏人物志》·《海州宋氏始迁祖宋昭公传略》

[日期:2017-12-26]   来源: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1451[字体: ]

 海州宋氏始迁祖宋昭公传略                 

 

 据史书与谱志记载:海州宋氏始迁祖宋昭公,字子朗,号直翁;北宋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后迁入河南商丘东五里二甲村(屯)。昭公虽为朝廷官员,且名垂青史。因身处北宋末期,遭遇“靖康之变”。此后金人入主中原,南宋偏安江南。加之昭公受奸臣童贯、王黼等迫害,被贬谪海州,又遭逢乱世;致其具体年谱记载不详。根据史书与谱志记载推测,昭公大约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亦即金世宗大定二年)。享年八十五岁。

                   1、宋昭公的家世与仕途

  宋昭公的主要生平事迹,在二十四史之《宋史》、以及清帝乾隆《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清朝李铭汉所撰《续通鉴纪事本末》清朝吴乘权所撰《纲鉴易知录》、清朝陈忱(读珍zhen)所著《水浒后传》、南京大学1993年校印《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等正史、方志、传记等史籍中,均有记载,仅内容大同小异而已。

     史书记载:宋昭“家世业儒”(即世代以教书与读书为业)。“赋性明敏,孝友天成(意为天生),四岁父口授《孝经》、《论语》,八岁能文,博览经传”。“既冠(意为成年)德业日隆(德行与学业日渐突出),为乡人矜式(敬重、楷模)”。“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北宋徽宗赵佶的年号),举孝行(推荐品学兼优的年轻学子),入太学(选入朝廷设立的最高学府);补内舍直学(宋代太学设上、内、外三舍,上舍多为权贵子弟,上舍与内舍为公费生,外舍为自费生;国子监从上舍内舍中定期选拔学官,分为直学、学录、学谕等,按月发给薪俸,相当于助教),京甸有声(在京都内有一定声誉)”。

    宋昭由于受到时任中书侍郎(朝廷中书省的副长官,又称副中书令尚书左仆射,位列宰相之一) 陈过廷(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抗金名臣,先后任过御史中丞、宣抚司判官、兵部尚书等;曾弹劾奸臣童贯、王黼等,受到降职降级迫害)的举荐,职授朝散郎(朝廷设八种郎官: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总称“八郎”;官秩正六品;朝散郎又称侍御史,为御史中丞的辅佐官,掌谏议,接受公卿奏事,举劾非法等)。曾初任陕西灵宝知县,因上奏章“论列陕州钱法”(铸造钱币的法规),受朝廷召见,“除府知判”(宋朝有差遣官制度,除,即除授、任命,除府知判,即授命差遣到州府察判某案或某重大事件等)。“不久擢(提升)为江南提举茶盐公事”(宋代所设“提举茶盐司”的主管长官,当时茶盐为国家财政专营重税行业)。“后入朝官左司郎中”(宋朝中书省下设六部二十四司,左司管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右司管兵部、刑部、工部十二司;左司郎中为左司的正长官,职级略高于各部所辖司曹郎中)。

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九月,宋昭公因上书极力反对权奸宰相童贯、王黼等操弄所谓“联金灭辽”等引狼入室、破坏北方边境安宁的政策,遭到陷害。童贯、王黼“以危言触上怒(以危言耸听来激怒皇上,即宋徽宗),诏除名(皇帝下诏免除宋昭官职),编管海州(遣送到海州接受管制;海州即今江苏连云港)”。

后来宋朝北方边境发生的一切,一如宋昭所料。当宋朝与金国结盟并联手灭掉辽国后,金国消除了后顾之忧,随即撕毁盟约,集中兵力进攻北宋。国难当头,宋徽宗退位。刚刚继位的宋钦宗,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在危亡之际,深感宋昭当初上书所言极有先见之明,遂下诏为宋昭平反昭雪,恢复原职;并严惩童贯、王黼等误国权奸。但为时已晚。不久,金兵攻陷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不仅虏走了退位的宋徽宗和刚登基不久的宋钦宗以及王公大臣,还有后宫后妃宫女等数千人、以及金银财帛与镇宫宝物无数,从而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因奉旨外出招兵而逃过“靖康之变”劫难的康王赵构,在宣布登基不久(史称“南宋高宗”),即任命宋昭为尚书膳部员外郎(尚书省膳部副主管,掌管宫廷礼食肴馔、酒膳祭器等)。时值战乱,中原已经大部沦陷,昭公未能赴任,而是继续隐居海州,并终老海州。  

到南宋理宗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有当朝监察御史洪天锡,上书奏请皇帝恩准,宣布追赠宋昭为左朝散大夫,并赐封谥号“忠毅”。同时恩赐良田百亩,以供祭祀之用。    

              

               2、宋昭公的祖上及其播迁经历

据史书与谱志记载:宋昭公的祖上,上溯秦汉时期,乃宋微子(微子启)三十二世孙、秦末楚怀王上将军宋义之后裔。据《新唐书·丞相世系表》以及方志、宗谱等记载: 

宋义为战国末期楚国令尹(即宰相);与项梁、项羽叔侄同时起兵反秦,楚怀王时因功被封为“卿子冠军”(为史上最早命名的“冠军”一职,又称上将军),后来由于遭到有勇无谋的项羽嫉恨,而被残忍杀害。宋义之子名襄(官至齐国相),也同遭不幸。

宋义、宋襄被害后,宋襄之子宋昌流亡齐地(今山东北部),后来投奔刘邦,初以家吏(身边仆役管家)跟随高祖刘邦起兵,至荥(读幸xing)阳(今河南荥阳)任都尉(州郡副职,也称郡尉;掌管军事治安等);后任刘邦之子代王刘恒(即后来登基的汉文帝,其代国封地在汾州平遥、即今山西平遥县一带)中尉(汉朝为武官,掌管京师治安,后曾改称执金吾;而诸侯王国设置的中尉,职级相当于郡尉,掌管军事治安等)。后来因功勋卓著,被汉文帝封卫将军(掌管皇宫禁卫部队)、壮武侯。 

期间,宋昌率族人,从河南楚地(原宋国土地后被楚国占领),迁居于西河介休(今山西晋中介休市)。自此,形成著名郡望---西河宋氏望族。 

其后人宋尚,于西汉成帝时任少府(朝廷九卿之一,掌管财政税赋及皇室事物等)。宋尚的儿子宋弘,在东汉光武帝时,官至大司空(与司徒、司寇合称“三司”;掌管土地、建筑工程等),封宣平侯。史书上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丈夫死后,看中了仪表堂堂的名臣宋弘,便托光武帝做媒想嫁给他。但宋弘不愿抛弃结发妻子,对光武帝说了一句名言:“贫贱之知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而流传后世。《后汉书》《宋弘传》名留青史。

宋弘的弟弟宋嵩,史书上说他“以刚强孝烈著名”;官至河南尹(省府最高长官)。他的儿子宋由,东汉元和年间官至太尉(掌管全国军队;也称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宋由有两子,长子宋汉,字仲和;官至西河太守、度辽将军、太仆(掌朝廷车马及牧场等)、太中大夫(掌朝廷谏议之职)。次子宋登,字叔阳;东汉时官至河南颍州太守、尚书仆射(尚书令的副职)、侍中(皇帝近侍大臣兼常备顾问);因博学多才,史称“神父”。

从此,宋弘、宋嵩家族,逐步形成显赫的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郡望中的宋氏望族。 

     还有一支,是西汉壮武侯宋昌的七世孙宋杨,迁居于扶风郡(西汉时在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时移至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东汉章帝时,宋杨之女被选入宫封为贵人;宋贵人生子刘庆,被立为太子。后来遭诬陷被废,改封清河王。到刘庆的儿子刘祜(读护hu),即位为东汉安帝时,追封宋杨为当阳穆侯。宋杨之子宋衍,被封为盛乡侯。到东汉末年,宋杨的曾孙宋丰之孙女,又被册封为汉灵帝的皇后;宋丰官至执金吾(掌京师治安,西汉时称中尉),封其乡侯。从而成为显赫的名门望族--扶风宋氏。

《新唐书·丞相世系表》等记载,“楚有上将军(宋)义,义生昌,汉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十二世孙晃,晃三子:恭、畿(读级ji)、洽,徙(读希xi,迁徙)广平利人(在今河北鸡泽县内)。”

秦末楚怀王上将军宋义之孙、西汉时期西河宋氏始迁祖宋昌之后裔,自汉末宋杨、宋丰等之后,由于后来又经历了汉末三国与两晋十六国的长期动乱,其间宋昌家族有十世后人的世系源流,正史记载不够系统清晰,有些缺失之处,尚待进一步考证。 

直到宋昌十一世孙宋奭(读使shi),乃一代名儒,且仕途显达,其生平事迹,在《晋书·慕容廆传》、《晋书·慕容皝传》《元和姓纂》以及近现代《中国通史》、《中国全史·魏晋南北朝政治史》等典籍中,均有所记载。相传宋奭祖籍郡望西河,东晋末官至昌黎太守;东晋亡后,流落北朝前燕国(公元337至370年,十六国之一)曾任相府长史(相当于秘书长),时为朝廷股肱大臣(皇帝所倚重的大臣)。

据史书记载:宋奭生子宋活(又名宋晃),宋活官至前燕国中书监(与中书令相等而位次略高,掌朝廷机要,位列宰相之一)。宋活生子宋恭、宋畿(读机ji)、宋恰兄弟三人;宋恭官至前燕国徐州刺史、河南太守;宋畿官至卫将军司马(将军副职);宋恰官至尚书(朝廷尚书省、亦称尚书台的长官,相当于中央办公厅秘书长)。公元357年,前燕国自蓟(读级ji)州(在今北京市境内)迁至邺郡(今河北临漳县),宋恭、宋畿、宋恰家族,也随之迁入广平郡列人(今河北鸡泽县东南)定居。自此,他们便成为著名郡望——广平宋氏望族的始迁祖。

    其后,宋恭生子宋隐,由于遭逢十六国乱世(公元317--439年),初仕后燕政权,为尚书郎(掌管文书起草等),太子中舍人(掌管太子宫文书翰墨等);后燕亡后流落北魏,先后任尚书吏部郎,辅佐卫王镇守中山;后官至行台右丞(相当于副宰相)。后因母亲去世,辞官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后,谢绝复职而弃官归隐山林,闲居安度晚年(详见《魏书。宋隐传》)。史书上说:宋隐有五子,皆显达;三子宋温,官至中书博士;死后追赠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封列人定侯。四子宋演,官至明威将军,齐北太守等。

 宋恭二弟宋畿生荣国,荣国生愔(读音yin),官至广平太守;愔生淑珍(年轻时去世),淑珍生弁(读辩bian),宋弁乃南北朝时期北魏国(公元386--534年)著名的吏部尚书。宋弁生宋纪,官至尚书郎(掌管朝廷文书起草等);纪生钦仁,官至太尉祭酒(相当于国防部长助理);钦仁生元节,元节生弘峻,弘峻生务本,务本生玄抚,玄抚官至卫州司户参军(州府辅佐官,掌管户籍、赋税等);玄抚生璟(即唐朝著名宰相宋璟,详见后文)。

宋恭三弟宋尚,其四子宋宣,字道茂;任中书博士、散骑常侍(皇帝近侍大臣,备皇帝顾问);官至冠军将军、司隶校尉;赐爵中都侯。死后追封简侯。宋宣长子宋瑛(又名谟),字乾仁;继承父爵,官至辽西太守。次子宋鸾,字珍和;官至东莞太守等。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还有宋弁一支,《魏书。列传》有他的传记。史书记载:他的祖父宋愔(读音yin),与其从叔宋宣(即宋恭之弟宋洽四子) 皆知名于世。宋愔官至中书博士、员外散骑常侍、广平太守;赐爵列人子(子爵);死后追赠安远将军、相州刺史;谥号“惠”。宋愔的长子宋显,袭其爵位。宋显即是宋弁的伯父。因宋显无子,便收养宋弁为继子。宋弁的父亲宋淑珍,早年去世。

宋弁被史家评论有“王佐之才”,并称“少有美名”。受到北魏高祖和世祖的赏识。先任中书侍郎(皇帝近侍官),兼员外常侍;后以司徒司马、曜(读要yao)武将军、东道副使随驾南征时,以军令严明著称。后因功绩卓著,升为右卫将军、散骑常侍(皇帝侍从官,入则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随从)。后官至吏部尚书(掌管朝廷与地方官吏选拔任免;号称吏部“天官”),并成为北魏世祖的六大辅臣之一。但不幸英年早逝(死时仅四十八岁)。死后追赠安东将军,瀛州刺史;谥号“贞顺”。

宋弁的长子宋维,字伯绪,官至冠军将军、洛州刺史;次子宋纪,字仲烈,官至尚书郎(掌管起草朝廷文书等)。他的孙子宋钦道,官至黄门侍郎(皇帝侍从,负责传达诏命等),后升为秘书监(掌管朝廷艺文著作图籍等)。另一孙子宋钦仁,官至太尉祭酒(太尉左官,掌管教谕及经书释读宣讲等)。

宋弁之弟宋机,官至本州治中(州刺史的主要辅佐官)。其子宋宝积,官至中散大夫。宋弁族弟宋翻,孝明帝时,任侍御史(掌管监察地方官吏等)、洛阳令;孝庄帝时,任司徒左长史(司徒相当于后来的工部尚书,左长史类似秘书长)、抚军将军、河南尹(尹为州府最高行政长官)。死后追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享受司徒、司寇、司空“三司”的待遇);谥号“贞烈”。宋弁族弟宋世景,宣武帝时,官至伏波将军、荥(读幸xing)阳太守;因精通律令,清正廉明,被《魏书》列入《良吏传》而流芳后世。 

《元和姓纂》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的。《元和姓纂》曾把广平宋氏列为天下宋氏郡望之首。原因在于唐朝著名宰相宋璟,系广平宋氏后裔。

史书记载:宋璟乃河北邢州(今邢台)南和县人。本是北魏朝吏部尚书宋弁的第七世孙;十六国时期后燕国卫将军司马(将军副职)宋畿的后裔。公元315年,宋恭、宋畿兄弟自西河介休,迁至广平郡列人(今河北鸡泽县)。宋璟的父亲宋玄抚,官至卫州司户参军(州府辅佐官,掌管户籍、赋税等)。

宋璟二十岁中进士,初授上党尉(县官副职;上党在今山西长治市),后累官至尚书右丞相(列宰相第一位)、封广平郡公。史书上说他他革除旧弊,选拔人才,为政清廉,励精图治,刚正不阿;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之一。宋璟历经武后(武则天)、中宗、殇帝、睿宗、玄宗五朝,在任五十二年;使唐朝帝国摆脱内忧外患,逐步成为领先当时世界各国的大唐帝国。宋璟与名相姚崇、张说,被玄宗誉为“宰相三杰”。 

宋璟有八个儿子,长子宋浑(又名宋复),官至平原太守、东京采访使、太子谕德(掌管东宫太子教谕、道德和谏议等)。次子宋恕,官至都官郎中(京都司隶校尉的辅佐官,掌管治安纠察等)。三子宋尚,官至汉中太守。四子宋延,官至太原府尹(州府长官)。五子宋升,官至太仆少卿(掌管宫中车马、营造、牧场等)。六子宋华,官至尉氏县令。七子宋复,官至同州司马(州府辅佐官,掌管军事治安等)。八子宋衡,官至河西节度行军司马(军事监察官)。

宋璟的孙辈,由于遭逢“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以及此后形成的唐末方镇军阀割据时期,又直到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评论说:“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在这二百余年间,大部分时间处于乱世年代。宋璟的孙辈及其后人,大多因逃避战乱而于史无考。

《湖北江西宋氏宗谱》记载:有宋璟之孙、宋恕之子宋廉,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任刑部尚书。宋恕的另一个儿子宋让,任江阴县令。

另据《唐书》记载:宋璟之孙还有宋俨,任苏州刺史;宋佶,任河南尉(尉属武官,掌管军事治安);宋倚,任虢州长史(又称别驾,相当于秘书长);宋衮,任太常丞(掌管祭祀奠仪等)等。

安史之乱”后,宋姓入闽(今福建)者,即始于唐玄宗名相宋璟家族。其中宋璟有一嫡孙宋易,是他的第五子宋升之子,官至福建观察推官(观察,即观察使;掌管考察地方官吏,兼管民政;推官为辅佐官,掌管刑狱等)。宋易之孙宋骈(读篇pian)也随之入闽居于莆田。宋骈之弟宋臻,曾为福建观察巡官(掌管考察地方吏治和治安等),自此定居侯官县(今福建福州闽侯县)镜江,成为镜江宋氏的始迁祖。

宋璟的另一孙辈宋嗣先,是他的第三子宋尚之子,官至右仆阙(读缺que,皇帝侍从官);宋嗣先之弟宋嗣宗,官至浙江奉化县令。安史之乱时,嗣宗一家避居奉化。其后人有一支迁居徐州丰邑(今江苏丰县)。

    另据湖南汝城宋氏宗谱记载:相传宋璟还有第九子宋成,宋成娶宰相张九龄之女为妻,生子宋申锡(公元760—834年),字庆臣,唐穆宗时历任吏部员外郎、监察御史、翰林侍讲学士、尚书左丞(副宰相);唐文宗时期擢为同平章事(宰相)。后来宋成随岳父家族定居于义昌(今湖南汝城)石塘,成为湖南汝城宋氏肇基之祖。  

 据史书与族谱记载:宋璟第四子宋延,生子昱(读与yu),昱生子禄升,禄升生子琪,琪生子绶,绶生子清,清生子平安,平安生子至情,至情生子先耀,先耀生子昭(即宋昭公)。

自宋延公至宋昭公,中间相隔八世,其时因遭逢“安史之乱” 以及方镇割据时期,其后又沦入“五代十国”,期间前后200余年处于历史大动荡时期。这一时期宋昭公祖上的历史,尚存诸多有待考证之处。

  另据尚起兴先生所撰《朐阳惠泽五丈河宋氏家谱序》以及《商丘宋氏七编家乘》等记载:宋昭公与宋四二郎(金元时期歧视汉人,普通人起名只能用生日、排行等数字代替,如朱洪武原名朱重八,其父名朱五四)为同族兄弟。宋四二郎生长庠(读相xiang),庠生荣、华、富、贵四子;第四子宋贵的三世孙宋纁(读勋xun),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五世孙宋权,官至清代国史院大学士;六世孙宋荦(读罗luo),官至清代吏部尚书。上述记载,说明宋昭公祖上的商丘宋氏支族,也是明清时期河南商丘的名门望族。但这一支宋氏族人,从何时何世又迁回始祖居地河南商丘,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3、宋昭的主要事迹

 宋昭所处的年代,正是北宋末期第八任皇帝宋徽宗赵佶为帝时期。赵佶虽曾自创“瘦金体”,成为一代书法大家。但他政治上却昏庸无能,而又荒淫奢侈,号称“青楼天子”。并先后重用大奸臣蔡京(宰相)、童贯(宦官·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王黼(宰相)、梁师成(宦官·太尉)、朱勔(读免mian,威远节度使,主管“花石纲”)、李邦彦(宰相)等;史书上称之为“六贼”。他们不顾北方金、辽等强敌压境,却巧立“花石纲”等名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穷奢极欲。并且采取所谓“联金抗辽”的献计,勾结怀有狼子野心的金国,竟然引狼入室,祸国殃民。导致天怒人怨,社会矛盾激化,从而接连爆发了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最后导致金人入侵的“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所以,在有关宋昭的传记里,有“时国家多事,纲纪废弛。公(宋昭)忧国如家,遇事敢言,多所匡益(匡扶补益)”。“阉宦(宦官)童贯、王黼等执国柄(执掌国家大权),擅威福(擅权作威作福),结金(国)伐辽(国),以固宠幸”(意为通过挑起战争邀功,以巩固他们的宠幸地位)等语。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及所面临的形势。

由北方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公元916--1125年),早年曾与北宋连年发生战争。自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国签订“澶(读禅chan)渊之盟”后,虽然宋朝做出了接受“岁币银绢”等诸多妥协让步措施,但使长达四十多年的宋辽战争得以平息。并自此开放宋辽边境贸易,使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日趋活跃;不仅促进了边贸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游牧民族的教化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此后,宋辽边境大致保持了百余年的相对和平时期,为宋朝的和平建设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也不失为权宜之计中的上策。

 此后,由东北边陲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史称“金太祖”)在统一女真诸部后,于公元1115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公元1115-1234年)。自公元1120年开始,北宋朝廷中的童贯、王黼、赵良嗣等奸臣,以联金灭辽,收复被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即燕京,又称幽州,今北京市境内;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及二州所辖十六个郡县)等失地为借口,开始与金国勾结,并签订“海上之盟”。随后宋朝与金国联合向辽国宣战,并于1125年灭掉辽国。但灭辽后,金国清除了后顾之忧,随即撕毁盟约,集中兵力进攻北宋。并于1127年攻陷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虏走了已退位的太上皇宋徽宗和刚即位不久的皇帝宋钦宗,以及后妃宫女、皇室子弟、公主、王公大臣和将佐官吏等数千人。从此,导致北宋灭亡,金人铁骑入主中原,史称“靖康之变”。 

在此之前,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九月,宰相童贯、王黼与赵良嗣(官至光禄大夫)等奸臣,为了邀功请赏,在操纵所谓联金灭辽协议期间,竟然又策划了收降辽国平洲(在今河北石家庄市境内)守将张瑴(读决jue)的事件。由于张瑴刚刚刺杀了已经投降金国的前辽国丞相左企弓等,使边境矛盾极为复杂。 

面对这一引狼入室、而又必然挑起宋、金、辽复杂边境争端的事件,时任左司郎中的宋昭认为:金国决不可信任,与辽国也不可轻易毁盟;而相比于多年受汉族文化影响的辽国,金国更加野蛮强暴;如与金国结盟,无异于引狼入室。而辽国与宋朝结盟多年,边境相对平稳。而且金与辽不和,有利于相互牵制,以敌制敌。况且边界战争一旦开启,其结果也难以预料。

于是,宋昭独自一人“奋然上疏”(给皇帝宋徽宗直接上书),极力劝阻,陈述厉害,并严厉斥责并弹劾童贯、王黼、赵良嗣等奸党。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公(宋昭)以边衅(边界战争)一开,非国之利,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于宣和四年九月上疏,极言:辽(国)不可攻,金(国)不可邻(友邻),异时(一旦发生异变)金必败盟(撕毁盟约),为中国患(成为宋朝的祸害)。且两国之誓(宋与辽签约时的誓言),败盟者(违背盟约一方)祸及九族。陛下(对皇帝的尊称)以孝理(以孝道教化治理)天下,其忍忘列圣(历代先帝)之灵乎?陛下以仁覆天下(以仁政庇护天下),其忍置河北之民于涂炭之中,而使肝脑涂地乎!乞诛(请求诛杀)童贯、王黼、赵良嗣等,以修和好”(平息边境争端)。“童贯、王黼大恶之(极度憎恶怨恨), 以危言触上怒(以危言耸听来激怒皇上;即宋徽宗),诏除名(下诏免除宋昭官职),编管海州(遣送到海州接受管制),命下即日就道(命令下达当天就得离开京城,发配上路去遣送目的地,即海州)”。

  《中国官制大辞典》等注释:所谓“编管”,宋朝制度:官员被降免官职,轻者称“送某州居住”,稍重者称“安置”,又稍重者称“羁管”或“编管”,最重者称“除名”、“勒停”。“编管”是流放刑罚的一种,被编管者要受当地地方官吏的约束,行动不得自由。元朝徐元瑞所编《吏学指南。杂刑》中说:“不纹面(不在罪人脸上刺字)而流放者,谓之编管”。

                     

                      4、历代史书记载

 清代著名史学家、《古文观止》的作者吴乘权,在其所撰《纲鉴易知录》中记载:昭(宋昭)上书极言辽不可攻,金不可邻(友邻),异时金必败盟(撕毁盟约),为中国患(祸害)。乞诛童贯、王黼、赵良嗣等。且曰:“两国之誓,败盟者祸及九族。陛下以孝理天下,其忍忘列圣之灵乎?陛下以仁覆天下,其忍置河北之民于涂炭之中,而使肝脑涂地乎!”。王黼大恶之,除昭名,编管海州。

 近年由历史学家管成学教授主编的“文白对照、足本全译”版《纲鉴易知录。卷六十。宋纪》中,有:宋昭上书,极力主张不能攻打辽国,说金国不可以作为邻居,将来金国必然要毁弃盟约,成为中国(宋朝)的祸患。请求诛王黼、童贯、赵良嗣等人”。他进一步说:“宋、辽两国的盟誓上曾经说过,毁盟的一方祸及九族。陛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忍心忘却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吗!陛下以仁政来庇护天下,又忍心把河北百姓置于涂炭之中,而让他们肝脑涂地吗!”王黼十分憎恶宋昭,遂消除宋昭的官籍,将他贬到海州编管。

 南宋安南军教授、宾州知府徐梦莘(公元1126--1207年)在所撰《三朝北盟汇编·卷八》引用北宋朝散郎宋昭的话说:“灭一弱国(指辽国),而与强国(指金国)为邻,恐非中国之福,徒为女真(金国)之利耳。北虏(指辽国)足为夷狄(野蛮民族),然已久沾圣化(已很久时间蒙受圣朝的教化),颇知礼仪,百余年间,谨守盟誓,不敢妄动者,知信义之不可渝(逾越、违背)也。今女真(金国)刚悍善战,茹毛饮血(生吃带着毛皮的动物肉,喝动物的血),殆非人类(几乎不属于人类)。北虏(指金国与辽国)以夷狄相攻(用野蛮民族之间的相互攻杀),尚(都)不能胜。倘与之邻(如果宋朝与灭掉辽国后的强大金国为邻),又将何求以御之乎?(今后又将如何抵御这样的虎狼之国呢)”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校印的《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九月戊午(日),宋昭上书极言辽不可攻,金不可邻,异时金必败盟为中国患。乞诛王黼、童贯、赵良嗣等。且曰:“两国之誓,败盟者祸及九族。陛下以孝治天下,其忍忘列圣之灵乎?陛下以仁覆天下,其忍使河北之民肝脑涂地乎?”王黼大恶之,除名,编管海州。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书中又说:《宋史》、《续通鉴》皆不及昭本贯(都没有涉及宋昭本人的籍贯),且云(而且说是)编管广南。惟《纲目续编》云编管海州。今海州白虎山有墓碣(即墓碑),题曰:“大宋左朝散大夫、奉旨赐谥忠毅宋公讳昭之墓。宝祐三年十二月立。”则昭(宋昭)之流寓于斯(流放寓居在这里),且客死而葬于斯(并且死于家乡之外而葬于这里),也信而有征矣(也让人信服而且有墓碑为证)。故录之(所以收录于此)。

 清朝陈忱(读珍zhen)所著《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纳平洲王黼招兵,逐强徒徐晟夺甲”中有:辽国平洲(在今河北石家庄市境内)守将张瑴(读决jue),在杀死了已投降金国的前丞相左企弓等人后,遣牙将李弼投降童贯军前。童贯秘本启奏道:“平洲形胜(形势要害)之地,张瑴总练(总揽全局、练达干练)之材,足以御(抵御)金人,安燕境(保河北燕地平安)。”左司郎中宋昭谏道:“不可,前者与金(军)破辽(军),弃久和之邦,亲虎狼之国,已为失策。今新(刚)与金(国)盟(结盟),若又纳叛受降,自启其衅(自己挑起边境争端),后必有悔(以后必然后悔)。”王黼大怒,将宋昭削籍为民(削夺官籍,贬为平民),劝帝纳之(劝说宋徽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其故事情节与史实记载大体相同。

                    5、后记与评论

据相关史书、方志和《海州宋氏宗谱》等记载:公(宋昭)虽处放置(虽然遭受流放与编管),而讲学弗倦(讲授教学不知疲倦),而学者宗之(被读书人尊为宗师)。所著《经史补遗》若干卷,为后学指南(被后来的学者和读书人当作指导纲领)。 晚年寄兴诗篇(到了晚年寄托雅兴于诗词歌赋),以逸至寿(以清净安逸得享高寿),享年八十有五(岁),卜葬朐城(择地安葬于朐城,即今连云港市区)外白虎山之左(东部)。子男二(有二个儿子):曰明、曰朋(名字叫宋明、宋朋),结庐冢傍(按古制建草屋于父母的坟墓旁,守孝三年),皆以孝闻(都因孝道而闻名于世)。(南宋)理宗宝祜三年(公元1255年),洪天锡(时任监察御史)建言(上书提议),追赠公(宋昭)为左朝散大夫,(谥号)忠毅公,赐田百亩,供祀事(作为祭祀之用)。

    另据海州方志和《海州宋氏宗谱》等记载:宋昭被编管海州后,虽身处逆境,安之若素(和平常一样)。乐天知命,秉斯文之正脉(始终保持文士君子风度),明道以淑人(明大道而又善待他人)。平时以讲学、著述为业,以吟诗、作词为乐,终日乐此不疲。当地士人、百姓皆知他受奸臣所陷害,不仅不歧视他,反而同情善待他。尤其不久即发生了“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俘,中原北国之地皆沦为金人铁骑统治;且战乱不止,人民遭殃。大家都深切感受到:当年宋昭敢于上书皇帝,慷慨直言,痛斥奸佞投机邀宠,误国误君,祸国殃民。他在上书皇帝时说的话,又针针见血;所做预言,更有先见之明。因此,众人对他无不钦佩敬重,尊称为“昭公”。许多学者、文士,更对宋昭的道德学问崇拜有加,拜其门下,视为宗师。其所著《经史补遗》若干卷,被后来学者和读书人奉为经典。

另据史书记载: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即宋昭上书被编管海州刚过四年,登基不久的宋钦宗赵桓,就在群臣百官与太学生员等的强烈要求下,在严惩蔡京王黼童贯等“六贼”的同时,颁布诏书为宋昭平反昭雪,恢复原职。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刚刚登基的宋高宗赵构,即任命宋昭为尚书膳部员外郎(即尚书省膳部副主管,掌管宫廷礼食肴馔、酒膳祭器等)。由于当时的战乱局面(淮河以北已沦为金人敌占区),宋昭没有到职。为避战祸,宋昭选择长期隐居于海州境内(当时已经沦为金国统治区),以教授、著述、吟诗颐养天年。史书上说他“以逸至寿”(以清净安逸得享高寿)。直到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即金世宗大定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到南宋理宗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在“靖康之变”130年之际,监察御史(朝廷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洪天锡(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名阳岩;泉州石狮后厅人;历任潭州知州、监察御史、福建安抚使、工部侍郎、刑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等)上书皇帝,追述“靖康之变”的惨痛教训和宋昭精忠报国,坚毅不屈,不畏权奸,慷慨谏言的事迹。提议为表彰忠贞坚毅之士,以激励群臣忠君爱国之志,特奏请皇帝恩准,追赠宋昭为左朝散大夫(属荣誉职务,略高于本人原职左司郎中),并赐封谥号“忠毅”(属谥封规格极高的一档)。同时恩赐良田百亩,以供祭祀之用。并赐立御制石碣(石碑),碑文曰:“大宋左朝散大夫、奉旨赐谥忠毅宋公讳昭之墓”;落款:“宝祐三年十二月立”。

到清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为褒扬忠烈之士,江苏总督、巡抚奉皇帝御旨,在海州重建“忠毅祠”(亦称“忠义祠”),奉祀忠毅公。大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又重刻御碑,加以表彰。

历代名人、文士,对宋昭公的尊崇褒扬之词,在历代史书典籍中也有很多记载。如《续通鉴》、《纲目续编》、《史纲会编》等史书中,均有记载。

 如明朝南京工部屯田员外郎、《续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作者、著名史学家周礼(字德恭,号静轩)评论说:“宋昭,官非台谏(并不是御史台的监察、谏议官),职非言责(没有谏言弹劾的职责),不忍素餐之耻(不忍心只拿俸禄不干事并以此为耻辱),力陈经国之图(极力陈述维护国家安全的谋略),见忤(公开触犯)奸党,即除其名(当即遭到除名罢官)···其后,金人败盟(撕毁盟约),一如昭料(完全象宋昭预料的那样)···然见君子之先见(依然展现君子的先见之明)。”

又如明朝著名学者陈维藩(江苏盐城人)评论说:当宋(朝)中叶(中世纪)···坐困丑虏(遭受金辽所困),孰不以借金(国)伐辽(国),足以雪“澶渊之耻”(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辽圣宗亲率大军侵入宋境。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即今河南濮阳督战。在宋军已获大胜的形势下,辽国提出和约。本来就畏战主和的真宗,于次年初与辽国订立和约,协定宋朝每年向辽国缴纳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公(宋昭)独知女真(金国)狼虎狠过于辽(国)···公(宋昭)独奋不顾身,乞诛元恶(请求诛灭首恶),以安天下。斥权奸误国之非,倡忠义敢言之气,备载史册(永留青史)耳···风节凛凛(风骨与节操大义凛然),死而不朽者也。至于放逐(导致被流放驱逐),虽百挫(虽然遭受无数挫折)而不回(不肯回头屈服),可谓蹈白刃之勇(敢于踏刀的勇气)矣。从容贬所(从容不迫地居住在被贬遣的地方),乐天知命,秉斯文之正脉(始终秉持文士君子风度),明道以淑人(明大道而又善待他人)。古所谓(古人所说)功施社稷(有功于国家),而利及群黎者(又有利于黎民百姓的人),微公其谁与归(除了宋昭公还有谁能与之名实相归啊)。若公诚天地间一完人矣(象宋昭公这样的人,才真正是天地间的一个完美之人)。生享爵禄(活着享受爵位俸禄),殁(读末mo)有褒封(死后有皇帝追封的荣誉谥号)。宜哉(这是他应该得到的)!

再如清朝著名学者、《续资治通鉴纲目。广义》作者张时泰(字平山,号六可,浙江嘉兴人,曾任桐城知县)评论说:“宋昭上书之言,不惟忠心激烈,而且有先见之明。”

  6、海州宋氏与沂州宋氏

    古代海州,辖区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境内。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属郯国。秦汉时期属东海郡。南北朝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置海州。隋唐之后,其北部区域(包括赣榆、东海、新沂、连云港驻地等),曾在各个朝代先后分别归属郯、莒、琅琊、青州、沂州、东海等州郡所辖。直到公元1948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海连特区,仍归属山东鲁中南行政区公署,下辖新海市、连云市和云台办事处。1949年改称新海连市。1950年东海县合并到新海连市,并增设锦屏区,后改称海州区。1953年始划归江苏省。

例如其辖区内的赣榆县,西周属莒国,战国属齐、楚领地,秦汉时属琅琊郡,此后历代曾先后隶属莒、琅琊、青州、沂州、东海、海州等州郡所辖。到1940年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山东滨海专署。1950年划归临沂专署。1953年始划归江苏省,先属徐州专署,后归连云港市

  其辖区内的东海县,春秋时属郯国,此后曾先后隶属郯、琅琊、东海、海州等州、郡、国所辖。1941年8月建立海陵县民主政府,先后属山东鲁中南行政区滨海区临沂专区。境内陇海铁路北部曾属郯城县。1948年划归新海连特区;1949年改新海连市。1950年与新海连市隶属山东临沂专区。1953年始划归江苏徐州专区。后归连云港市

    另据史书、方志与族谱等记载:海州宋氏,自宋朝大忠臣(谥号“忠毅”)左朝散大夫宋昭(昭公),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遭大奸臣、宦官王黼(读甫fu)、童贯等陷害,贬谪(读者zhe,即罢免)海州定居后,其后裔繁衍兴盛,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望族。并有部分族人陆续北迁沂州所属州县发展。尤其明初大移民时期,据有史可考的移民有:沂州(临沂)兰山(含罗庄、河东、临沭),新泰与蒙阴(东蒙、北楼),莒州(含莒南、五莲)、日照、沂水(含沂南、沂源)等地的多支宋氏族人。至今经过六百余年的繁衍播迁,其人口数量众多,分布范围甚广。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失去联系,目前尚难以准确统计。

这一时期,不仅海州宋氏,江苏东北部的其他姓氏,就近移民来山东东南部的也比较多。史书记载:清朝著名宰相刘墉(刘罗锅)的祖先,也是从江苏徐州府砀山县(建国后划归安徽)大刘家村,随着明初大移民潮流,迁入山东莒县与日照交界的甲子山西北一个叫“喜鹊窝”的地方,其后人又陆续搬迁到日照、诸城、高密、沂水等地定居。又如著名望族莒南“大店庄氏”(其族人清末翰林庄陔兰,是孔府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老师),其族中所修《庄氏族谱》记载:这一支庄氏祖先,就是明朝洪武初年,由江苏东海郡海东村(今连云港市云台山北)迁来的。另据莒县《宋氏族谱》记载:莒县莒北招贤(黄埠)宋氏(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家族)的始迁祖,也是明初永乐年间,因“靖难之变”遭受迫害,自江苏南京东八里庄避难迁至此地。
          

 附录一:迫害宋昭公的奸臣及其下场

 《宋史·陈东传》以及《宋史。蔡京传》等记载: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在金国毁约大兵入侵,北宋兵败而首都危亡之际,太学生陈东等率领太学生员数百人,跪伏宣德门前集体向朝廷上书请愿,将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等称之为“六贼”,在历数其误国误君、祸国殃民罪恶的同时,请求按律诛杀,并“传首四方(将首级传送全国各地示众),以谢天下。”从而得到朝野官民的强烈呼应。面对群情激昂的局面,在宋徽宗退位(自称“太上皇”),宋钦宗即位后的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刚即位不久,即将“六贼”先后分别进行了严厉惩处。

1蔡京(公元1047--1126年),字元长,著名书法家蔡襄的从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人。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及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开封知府。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后,历任瀛州扬州郓州、成都等府知府。宋哲宗绍圣初(公元1094年),任户部尚书。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副宰相)。自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先后任左仆射、太尉太师。可谓位极人臣。

蔡京虽几经起落,曾先后五次出任宰相,长达十七年之久,是宋朝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在任时,为迎合宋徽宗,开始设立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兴建延福宫与艮岳,耗费巨大。为弥补国库亏空,他又巧立名目,采取改制盐法、茶法和铸造“当十大钱”等手段,以加大搜刮民脂民膏。北宋末,太学生陈东等数百人跪伏宣德门前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

宋钦宗即位(公元1126年)后,将蔡京先贬为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贬遣衡州(今湖南衡阳)“安置”;随后又更改为贬遣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据史书记载:蔡京在接受惩罚后,写了一首诗:“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一是倾诉心中之苦;二是向皇帝表示悔过,并企图取得皇帝的同情与怜悯。据说宋钦宗看了蔡京的诗,没有象对待其他“六戝”一样,再继续追加“赐死”或“就地正法”一类的极刑,而是放任这个年已八十岁的糟老头子,自生自灭。因此,蔡京携带了大量搜刮来的钱财,准备到流放地安度晚年。

但是,据王明清《挥尘后录》等记载:年已八十的蔡京,于当年七月,在盛夏酷热之下,于贬遣途中艰难跋涉。更要命的是,由于人们痛恨“六贼”,他们无论到什么地方,人们不仅不愿卖给饮食,不愿留住宿,而且鄙夷唾骂之声不绝于耳。书中写到:“道中市(购买)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最后,蔡京一行人行至潭州(今湖南长沙),竟因饥渴而倒毙在一座破庙里。蔡京死后,他的二个儿子蔡攸、蔡翛(读晓xiao),也被“赐死”(即勒令自尽)。另有子孙23人,被分别流放发配边远之地。

    2、童贯(10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北宋河南开封人。童贯少年时,即阉割后进宫,在宦官李宪门下当差。史书上说他:“贯(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胡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不像个太监)。有度量,能疏财”。他在后宫不仅善于结纳妃嫔,而且善于揣度皇帝的意旨,从而受到重用。宋徽宗即位后,在杭州设置金明局,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此事,开始和蔡京等交往。蔡京进京任官,也得到了童贯从中帮衬。所以蔡京升任宰相后,便推荐他出任西北监军,因军功先后升任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经略安抚制置使、武康军节度使,并被加官为检校司空。到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童贯被封为检校太尉,后来又以太尉的身份,兼任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率军抵御西夏。不久,又因攻打西夏和平定方腊起义有功,又先后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即享受“三公”和一品大员的待遇,位列宰相),并主管枢密院事,掌管朝廷军事。另外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此后又加封太傅、泾国公。不久改封太师、楚国公。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 媪,即妇人,讽刺他是被阉割的宦官宰相),可谓位极人臣,权势熏天。。

    此后,在童贯、王黼等人的操纵下,宋国与金国结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国中京,而宋攻辽国燕京。结果童贯率二十万大军北伐燕京,大败而回。不仅严重暴露了其所率军队的腐化堕落,也为后来金国敢于攻陷北宋京都汴梁而酿成“靖康之难”埋下了祸根。为此,童贯乞求得胜的金兵,再代为攻取燕京,然后又以百万贯军费,从金国手中赎回燕京这座空城,他们好到朝廷谎报军功,邀功请赏。果然,宋徽宗以童贯收复燕京有功,加封他为广阳郡王。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国以童贯收留辽国平洲(在今河北石家庄市境内)守将张瑴(读决jue),并杀死已投降金国的原丞相左企弓等人为因由,派使向宋军下战书,并勒令童贯立即割让两河(即黄河以北以东的河北、河东)之地向金人谢罪。童贯垂头丧气无以应对,只好从太原逃回京城。这时宋钦宗已即位,下诏亲征金国,以童贯为东京留守。但童贯没有受命,而是同已经退位的太上皇宋徽宗一起南逃。童贯曾招募青少年组成“胜捷军”近万人,作为自己的亲军,日夜守卫他的住所。在出城南逃路过一浮桥时,由于桥上拥堵混乱,童贯怕耽误逃命,即命亲军射箭开路,有一百多人中箭落桥坠河而死,其同行众人哭声震天。于是又引起谏官、御史们纷纷弹劾童贯的罪恶。

宋钦宗即位后,起初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但仍然无法平熄民愤。此后又连续降官,将童贯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贬遣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安置”。还没等到地方,又下诏历数童贯的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澄,沿途追到南雄(今广东韶关南雄市),将在贬遣途中的童贯,就地斩首正法,其头颅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当时北宋有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宋史》上说:“(童)贯握兵(权)二十年,权倾一时”。 王夫之曰:“靖康之祸,自童贯始。狡夷(指金国)不可信而信之,叛臣(指赵良嗣、张瑴等)不可用而用之。逞志于必亡之契丹(辽国),而授国于方张之女直(金国)。”

在小说《水浒传》中,说童贯任枢密使,掌控朝廷军事大权,曾统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却中了十面埋伏,被杀得只身逃回了汴京等等。虽情有虚构,但也道出了人们心目中童贯的败坏形象。

 3、王黼(公元1079—1126年),原名王甫,字将明,开封祥符(今属河南开封)人。史书上说他有口才,才智出众,但无人品学识,善于巧言献媚。宋徽宗崇宁年间中进士,初任校书郎,参入编修《九域图志》,因得到同事何志的父亲宰相何执中的推荐,先后升为校书郎符宝郎、左司谏。期间,王黼获知宋徽宗准备重新起用蔡京为宰相,便投机上书极力赞扬蔡京的政绩。等蔡京任宰相后,即先后提拔王黼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

王黼本来靠何执中推荐得以晋升,但为了让蔡京独掌大权,王黼竟上疏论奏何执中的二十条罪状,建议削去相位。宋徽宗没有采纳,但升王黼为翰林学士。不久后,王黼又被任命为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王黼特进为少宰(右宰相);同时又赏他宅第“昭德坊”。他短时间内连升八阶,被任命为宰相,是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

史书上说:王黼对当时的大太监、官至太尉的权奸梁师成,敬如亲父,称梁为“恩府先生”。两人府第仅一墙之隔,又在墙上设一小门,日夜往来方便。王黼还仗着有梁师成撑腰,将左邻原门下侍郎许将的房宅强逼搬走,并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把许将一家扫地出门,路人见状无不气愤叹息,但却无可奈何。

   后来蔡京因故被免去宰相,王黼表面顺应人心,一反蔡京所为,将蔡京推行的所谓“新法”几乎全部否定推翻。同时,他凭借位高权重,网络党羽,贪赃枉法,搜罗美女玉帛和珍奇古玩,把自己的宅邸弄得和皇宫差不多。史书上说:王黼看上了时任徽猷阁待制的邓之纲之妾,便设法霸占到手后,又给邓之纲网络罪名,而流放岭南。他还巧立名目,设立应奉局,自己兼任应奉局提领,并号召全国各级进贡珍奇之物,名义上是供奉皇帝宋徽宗,但大部分却落入王黼囊中。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睦州(今浙江淳安)方腊起义,王黼为粉饰太平,隐瞒不报。直到起义军攻破了六个州郡,才不得不报告宋徽宗。然后派童贯率十万大军,最后终于平定了方腊。王黼却因此沾光擢升为少师。 

同在徽宗宣和二年,王黼与童贯接纳赵良嗣所谓“联金攻辽”的献计,遭到宋昭的强烈反对和弹劾。最初太尉梁师成也未明确采纳,后经王黼的游说,于是梁师成表示赞同,并推荐亲信谭棋作宣抚使,从中联络。因此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国中京,而宋攻辽国燕京。朝廷遣童贯率二十万大军北伐燕京,结果大败。为此,童贯乞求金兵代为攻取燕京,然后又以百万贯军费,从金国手中赎回燕京这座空城,到朝廷谎报军功。在此期间,王黼与童贯合谋,通过大肆搜刮民财,采取计口出钱(即按人口摊派捐钱),共得钱六千余万缗,用这些钱从金国手里买下了五座空城,然后又谎报大捷,骗取军功。王黼还假惺惺地率百官向宋徽宗朝贺,结果宋徽宗一激动,竟当场解下自己的玉带赏给王黼,并宣布擢升王黼为太傅(与太师、太保并称“三公”;掌朝廷军事),封楚国公;同时允许王黼穿紫花蟒袍;王黼使用的车马、侍从等仪仗,也几乎与亲王相同。

但是,终归纸里包不住火。宋徽宗末年,眼看金国军队就要打到京城汴梁。此时,朝野极度震动。太学生陈东等数百人跪伏宣德门前上书,强烈要求诛杀“六贼”,“传首四方(将头颅传送各地示众),以谢天下。”

   当金兵攻陷北宋京都汴梁时,王黼不等诏命,便携带妻儿财宝逃跑。新任皇帝宋钦宗下诏,先贬王黼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没家产,贬遣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此后,大臣吴敏李纲上书请求诛杀王黼,朝廷将此事交由开封府尹(知府)聂山处理。聂山素来痛恨王黼,在兵荒马乱之际,未等朝廷正式下诏,就直接派武士追到雍丘(今河南杞县)南面的辅固村,将在贬遣途中的王黼就地斩首。宋钦宗觉得刚即位就诛杀大臣,有损自己的“仁政”声誉,就假托是被强盗所杀。但当消息传出后,朝野人士无不拍手称快。

     4、朱勔(读免mian,公元1075—1126年),苏州(今属江苏)人。朱勔在宋史列传中,被名列“佞幸”类。因他的父亲朱冲谄事(献媚巴结)蔡京童贯,父子都曾官场得意。

相传蔡京早年贬居杭州时,途经苏州,想修建一座寺阁,需数万钱,担心无人督建。有个和尚就推荐了朱冲。朱冲把握住了这个巴结蔡京的绝好机会,独家出资赞助,没几天就备齐了几千根木料,并迅速建成竣工,从而得到了蔡京的赏识。第二年蔡京奉诏还京时,就把朱冲父子一起带了回去,并嘱咐童贯给他们搞了个军籍,冒充军功做了官。

当时宋徽宗特别喜欢奇花异石,蔡京便投其所好,并让朱冲父子“秘取浙中珍异以进”。 不久,朱勔即将三株奇异的黄杨运进宫苑。趁着宋徽宗高兴,蔡京把他引荐给了皇帝,为朱勔后来发迹创造了条件。童贯为了奉迎宋徽宗,不顾连年战争造成的国库空虚与民不聊生;于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特地设立苏州应奉局,耗费国库巨资及人财物力,专门搜求奇花异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往汴京,号称“花石纲”。并安排朱勔全权负责苏州“应奉局”,专办采贡。

朱勔为奉迎上意,百计求索,巧取豪夺,四处搜求勒取珍花奇石名木进献。从而博得了徽宗的青睐,朱勔官位累迁至合州防御使。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朱勔因获得一巨型太湖石,高达四丈,以巨舰装运,以数千名纤夫,历经数月,才运到汴京。宋徽宗大喜,赐名曰“神运昭功石”,封朱勔为“磐固侯”,同时擢升为威远节度使。当时苏州一带百姓家中只要有一木一石稍堪赏玩,朱勔就率领随从直冲其家,往园林花石上贴以黄封条,就算是又搜罗到一件御前贡物。百姓稍有怨言,则以“大不恭罪”,借机敲诈勒索。一些人家往往被逼得卖儿鬻(读预yu)女,倾家荡产。

朱勔却千方百计,巧取豪夺,贪赃受贿,从中大发横财。并广蓄私产,生活糜烂。他以采办“花石纲”为名,从国库支取巨额钱财,但进贡到东京的却都是“豪夺渔取于民,毫发不少偿”(夺取无补偿)。宋徽宗为了修建景灵宫,下令到吴郡(今江苏苏州、杭州、绍兴等地)征集太湖石 4600 块。朱勔役使成千上万的山民石匠和船户水手,不论是危壁削崖,还是百丈深渊,都强令采挖。为运载花石,朱勔可任意抽调官、商用船,一度曾影响河道漕运。此役连年不绝,百姓备遭涂炭;从而直接导致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规模空前的大起义,就是以诛杀朱勔为号召。公元1126年,宋徽宗退位、钦宗即位后,为了平息民愤,先将朱勔削官放归田里,抄没家产;后又流放到循州(今广东龙川)关押,最后又将他斩首处死。

  5、梁师成(?—1126),字守道。北宋宦官,籍贯不详。梁师成自幼阉割入宫,先在宦官贾祥主管的书艺局当差,因为本性慧黠,加之在书艺局耳濡目染,也略习文法、诗书。他自我标榜吹嘘自己出自苏轼门下。后来负责睿思殿文字外库,并主管传导御旨。因而所有朝廷御书号令,都经他手颁布天下。天长日久,他也看出些门道,找来几个擅长书法的小吏,竟模仿宋徽宗的笔迹,按照他自己的意愿,伪造圣旨下传。外廷人不知底细,也不辨真伪。加之徽宗昏庸,因之梁师成权势日盛,由此贪污受贿,卖官鬻职更加肆无忌惮。当时就连气焰熏天的蔡京父子,也不敢怠慢他。因此,人们称他为“隐相”(即隐藏不露的宰相)。 

梁师成利用宋徽宗宠幸,使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自己名字列入进土籍中。从一个太监出身的奴仆,摇身变成了进士出身。后来迁升为晋州观察使。又因督建皇宫明堂受到赏识,官拜节度使。最后竟一路高升至掌管朝廷军事大权的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即比照“三公”待遇,宰相)。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王黼与童贯接纳赵良嗣所谓“联金攻辽”的献计,遭到宋昭的强烈反对和弹劾。相传开始梁师成也不赞成这一“献计”,但在王黼的游说贿赂下,也与王黼沆瀣一气,并推荐自己的亲信谭棋作宣抚使,从中联络。因此宋金两国最终结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国中京,而宋攻辽国燕京

此后,朝廷遣童贯率二十万大军北伐燕京,结果大败。为此,童贯乞求金兵代为攻取燕京,然后又以百万贯军费,从金国手中赎回燕京等几座空城,到朝廷谎报军功,邀功请赏。为此童贯、王黼等被升官进爵。梁师成也因“献策”之功,晋升为少保(与太师、太傅并称“三公”;太子的老师兼禁卫主管)。

宋徽宗宣和末年,郓王赵楷恃宠企图夺取东宫太子赵桓之位,梁师成竭立保护太子赵桓左右。后来赵桓即位钦宗后,因念旧情,将梁师成留在身边成为皇帝近侍重臣。当太学生陈东等人上书弹劾“六贼”后,宋钦宗虽迫于公愤,但还不想下手。梁师成生怕离了钦宗就会被人处置,所以寝食都不敢远离钦宗一步,以防不测。最后,众怒所迫,宋钦宗不得已下诏将梁师成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当梁师成提心吊胆地赴任走到八角镇时,被痛恨“六贼”的府吏缢杀(被官府随员用绳索勒死),并假称得病“暴死”。不久北宋亡国,连宋钦宗也被金人掳去,“六贼”皆死无葬身之地。 

    6、李邦彦,(?一 1130年),北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字士美。其父李浦,本是银匠。史书上说他善歌唱,尤爱徽鞠(类似踢足球),且技艺高超,曾以“踢尽天下毯”而自诩。并自号“李浪子”。后来受到推荐,递补为太学生。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擢任秘书省校书郎,后来在试任符宝郎期间,因放纵不检点,受到弹劾,而被罢免,又回去当校书郎。由于他善于奉迎中人(即宦官),逐渐得到重用,先后升迁为吏部员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拜尚书右丞(副宰相);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官至尚书左丞(副宰相,排位在右丞之前),最后竟官至宰相。史书上说他:“无所建树,惟阿顺趋谄充位而已”,被称为“浪子宰相”。他的父亲李浦死后,由于沾了他被宠幸的光,也被追赠为龙图阁直学士,谥号“宣简”。  
     宋钦宗即位时,金兵已经迫近东京汴梁,在国破城危之际,李邦彦仍然力主割地议和,并参入罢免主张坚决抗金的李纲、种师道等爱国将领,所以他被史学界评为投降派奸臣之首。在太学生陈东等数百人跪伏宣德门前上书,历数“六贼”罪恶,要求严惩“六贼”之时,正好李邦彦退朝路过这里,上书的太学生们群起而围攻之。李邦彦拼命狼狈逃窜,才得以幸免被揍。“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公元1127年),李邦彦以主和误国罪,先被贬为建武军节度副使,遣送浔州(今广西桂平)“安置”。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死于桂州(今广西桂林)。  

   另外,与“六贼”同时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中,还有高俅、赵良嗣等。

7)高俅(?—1126年),北宋末年人,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史书上说他初为苏轼的小史(书僮),善于蹴鞠(类似踢足球)。宋哲宗(赵煦,1086--1099年在位)时,改到枢密院当差。后来因善于踢球,受到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所宠幸,被赵佶弄到身边,陪他玩球。赵佶即位为徽宗后,高俅更为所宠,后来竟官至殿前都指挥使,加太尉衔。高俅与蔡京等“六贼”专权用事,为时人所恨。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随徽宗南逃;金军退去,他返京后,即病死。高俅也曾出现在水浒传等传记小说中,被称为四大贪官之一。

8)赵良嗣(?—1126),原名马植,本是辽国燕(今河北北部)人。在辽国官至光禄卿。宋徽宗政和年间,童贯出使辽国,马植因怀恨辽国当局而暗地向童贯进献所谓“联金伐辽”之策,得到童贯的赏识,便随童贯归顺宋朝。起初改名为李良嗣,后来被童贯引荐于朝,受到徽宗召见,因进献“联金灭辽”之策,受到宋徽宗赵佶的青睐,被赐姓赵,改名赵良嗣,并升任秘书丞(掌管朝廷文书图籍)。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他多次出使金国,谈判联兵攻辽之事,并参入签订“海上之盟”。后来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光禄大夫。到宋徽宗末年,金人灭辽后撕毁盟约,进攻宋国。赵良嗣等遭到群起反对和弹劾,他先被贬遣到郴州(今湖南永兴南)“安置”,后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被就地斩首于贬所郴州。 

9)、李彦,大太监,也是个宦官权奸。史书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李彦受宠,继杨戬后提升为西城所(宋徽宗时特设的一种名为稽查地契,实为对新增开垦土地搜刮民脂民膏的机构)主管,并坐镇汝州(今河南汝州),大肆搜刮压榨。一方面奉迎徽宗扩大财源,一方面贪赃受贿中饱私囊,从而敛财无数。凡有不服投诉之人,一旦被他知道,便抓起来严刑拷打,一时被拷打冤死者无数。其残暴手段,不亚于大奸臣朱勔。

他对各地的地方官吏也极不尊重,所到之处,便倨坐在大堂之上,无人敢与之抗礼,一时结怨于众多地方大员。有西北州府官员曾状告到宋徽宗面前,但徽宗尚未表态,一旁的大太监、太尉梁师成,恐怕有伤同类,便厉声呵斥:“皇上身边的人官职虽微,也列诸侯之上,李彦那样做,怎么算是过分呢?”言者惧怕梁师成专权狠毒,当即不敢再发怨辞。等到宋徽宗下台、宋钦宗即位后清算严惩“六贼”期间,李彦被“赐死”(即勒令自尽)。

 

                附录二:续修《海州宋氏宗谱》概况

     

    《海州宋氏宗谱》,历史上亦称《朐阳宋氏宗谱》《朐阳宋氏族谱》《朐阳宋氏家乘》等。因古海州(今连云港)城区内有朐山、朐阳(即朐山之阳)等地而得名。

据史书与方志记载:朐山县,古县名;朝设置,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的锦屏山侧,曾属东海郡南北朝时期宋国(420--479年)泰豫元年(472年),移至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后属国(502--557年)时改置招远县东魏(534--550年)武定七年(549年)改称朐县,为琅邪郡治所。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复名朐山县《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这里的东海朐县,即指此地。 

因此,海州宋氏最初以“朐阳”命名,是以祖居地而名之;后来改为“海州宋氏”,是因其族人繁衍兴盛,已陆续播迁散居到以海州为中心的更广大地区。 

《海州(朐阳)宋氏宗谱》所载历次《重续宗谱记》等记述:自宋昭公编管海州,而时代定居后,其子孙繁衍兴盛,人才辈出,被誉为衣冠望族。由于明初移民以及外出求学、出仕做官、经营谋生等原因,海州宋氏族人逐渐播迁散居到江、淮、海、灌、沂、沭、赣、莒等地。如清光绪二十五年所撰《朐阳宋氏续修宗谱序》中记载:“而其间散处者,则由朐阳而东海新县、惠泽河南沭阳之韩山、钱家庄、五丈河,嗣又分徙(迁移)沂州、济宁、赣榆、青口,纷纷不一”。并说:期间历经金、元、明、清等朝代更替,加之战争与灾荒等人祸天灾,族人相互失去联系者,日渐增多。久而久之,唯恐忘记祖先,失去宗支,而不知其祖、其族、其家之来源出处。因此,通过编修、续修族谱,以联络宗亲,理顺世系,明确宗支,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所赖以维系的根本保障措施之一。

海州宋氏,作为当地望族,历来非常注重族谱续修,并且视之为“敬祖先,记世系,明本源,知家史,睦宗亲,正家范,振家声”的头等大事。据现存谱牒记载,自宋昭公编管海州,在经历了金、元乱世和明初大移民之后,人们的生活开始由安顿、安定到日趋温饱,部分甚至小康。自明朝中后期的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盛世修谱”、“盛世修碑”的历史传统开始显现。据考证,此一时期,各地各家族刻立的古碑最多。续修的家谱,也相对较多。

海州宋氏于万历丁亥年(公元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组织了一次规模隆重的族谱(当时称《朐阳宋氏宗谱》)重修活动。这次重修,是继金、元至明朝以来,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大规模续修。据当地族人传说:因为此前,自北宋末年宋昭公编管海州,历经金、元乱世和明初大移民的二百余年,期间的家谱虽然已经过几次续修。但自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大移民后,又到神宗万历丁亥年(公元1587年)这次重修,又已相隔二百余年,由于战乱后恢复和大移民等因素,期间没有正式组织过大规模续修,仅本地家族内部有过一些小的续补。但由于许多迁往外地、尤其移民比较偏远的分支一直没能联系上,所以这次万历大修,是相隔二百余年后的一次承前启后的宗谱大续修,显得特别重要。

万历丁亥年这次重修海州宋氏家谱期间,虽然举合族之力,采取四处撒网式联络,但是限于当时极其落后的交通通讯条件,加之年代久远,不通音讯等原因,致使一些移民外迁偏远的族人,仍然还是没能联系上,从而错过了这次大好机会,留下诸多遗憾。

 

其中,原海州(朐阳)宋氏老谱记载:

宋昭公第十四世孙宋怡公一支,明初移民迁往沂州府。此后,还有宋昭公第十八世孙宋致公一支,移民迁往济宁府。其谱载直系世系如下:

1世昭----2世明---3世德---4世厚---5世亮---6世辙---7世钦---8世敬---9世侃(长子)(与其子开泰迁往东海新县,有后裔分迁赣榆);9世信(次子)(与其子必隆仍住白虎山老宅,有后裔分迁惠泽等)——

---9世仪(三子)(迁往沭阳韩山)---10世必盛---11世绍宗---12世纶---13世佳----14世怡(次子)(明初迁往沂州府。谱中原文:接山东沂州支系。留待续补)。

--14世悌(长子,留驻沭阳韩山支系)---15世舆---16世典---17世绣(繍)---18世致(次子)(明初迁往济宁府。谱中原文:接山东济宁州支系。留待续补)。

--18世政(长子,留驻沭阳韩山支系)---19世鏻---20世瑚---21世联(接续沭阳韩山支系)。

《海州宋氏宗谱》所记历代族人,无论官民,大都附有简历和评语及其表字、号等,体现了文人世家的风范特征。如八世祖敬,字以慎,钦子也;仪容清美,卓冠不群(卓越、拔尖、不随波逐流),士夫雅敬(受到士大夫们的雅待和尊敬);生子侃、信、仪。又如十世祖必隆(必盛兄)字德茂,号默斋;授杭州路总管府治中(元朝的路相当于省,总管府治中,相当于省府秘书长);居官二载俄逅疾终(得急病去世),子绍祖扶柩(棺材)归道,经本郡惠泽河南,葬公于海坊河西。再如十四世悌(怡公之兄),字敦伦,佳公长子;品端学优,有长者风(有年高望重之人的风度),乡评推重;等等。

而迁往沂州府和济宁府的两支祖先,则缺少上述记载内容。可见由于相隔年代久远,不通音讯,而只好留作空白留待后续。

 《明太祖实录》《山东通史·明清卷》等记载:元末明初,社会极度动荡,从朱洪武等农民造反起义,到朱永乐争夺皇位发动“靖难之役”, 山东沦为主战场之一,由于长期遭受战乱兵焚,破坏极其严重。而且“祸不单行”。更为严重的是,元末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山东又开始遭受“大疫”(类似鼠疫的瘟疫),相传有一种小虫(即跳蚤),咬人后皮肤即起水泡,并发高烧不退,伴有呕吐、哮喘、疼痛等症状,而且无医能治,不久十有九死。尤其莒州一带,是重灾区。由于当时缺医少药没有有效防治措施,致使瘟疫四处蔓延泛滥,直到明初洪武年间(公元1368至1398年),才逐渐平息,前后持续十几年,有些村庄人口几乎死绝,老百姓称之为“洗人烟”

面对这场来势凶猛可怕的“大疫”,摇摇欲坠的元末朝廷和当地官吏束手无策,甚至视为“瘟神”而唯恐躲之不及。老百姓几乎无处可逃,只能听天由命,绝大多数染病死亡。也有少数不甘坐以待毙者,选择了逃亡,但由于疫情迅速蔓延扩散,疫区面积不断扩大,那些携老拖幼的徒步逃难人群,未能走出疫区,大多便已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笔者的老家原属莒州北乡(建国后于1953年划归沂水县),邻村中有村名叫“范家庄”和“吕家坡”的,村里却没有一户姓范或姓吕的人家。而笔者老家宋家箕山村,是明初移民建村;村子周边地名有叫“亓家林”、“神(沈或申)家林”、唐家林、聂家林(当地俗称坟地为“林”)的地方,而且有的尚有古坟残碑,但墓主后人已渺无踪影。不仅我们村内,连方圆数十里内的周边邻村中,也皆无以上姓氏者后人。

在离村子不远的小北庄前洼地里,有一杂草丛生的矮土丘,原来面积较大,后来被“文革学大寨”时挖土垫地而缩小,土中残砖旧瓦和碎陶片很多,并杂以朽骨。村里祖辈相传,说是“洗人烟”时,此地上的人已死绝,而无人埋葬,最后房屋倒塌,逐渐形成了这个矮土丘。古时无人敢动,直到“文革学大寨”时,才被村集体挖土垫地,现今只剩一堆残砖旧瓦。

据史书记载,明初大移民,自洪武初年到永乐年间,共计移民十八批,前后持续五十年,在册移民总人口约200余万(一说实际有400余万)。其中移民青州府(当时相当于省级)辖区的约有20万人。青州府当时潍州莒州胶州三个州和益都、临淄、博兴、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以及高苑、即邹平;乐安、即广饶;共16县。(后来归属升格后的沂州府的有莒州、蒙阴、沂水、日照。而升格后的沂州府所属其他县,当时归属兖州府管辖)。

其中属于山西籍移民青州府辖区的,共计约有9万人;另有河北枣强籍移民约2万,还有通过调剂其他地方的移民人口约2万(总计约13万多人)。他们先从山西太原东部边界的娘子关,进入河北真定府(现为石家庄市正定县),经河北枣强县(与山东德州相邻),再进入山东青州府辖区,他们大都安置在青州府北部地区的各州县。还有部分安置了在济南府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含建国后增设的新县市区,下同)博兴、沾化、邹平、惠民、寿光、安丘、高青、垦利、利津、广饶以及莱城、历城、章丘、商河等地。  

中另自江苏海州移民青州府的,共计约有6万多人,主要安置在青州府南部地区所辖各州县,并有部分安置在了沂州兰山等地。他们分两路迁入;其中一路(西路)自江苏东海县北上进入山东沂州府(当时属山东南部驻军重镇“沂州卫指挥使司”所在地;明初实行军政合一,以军管为主)驻地兰山县落脚后,通过领取“盘缠”(即移民补贴)和划拨土地的“官契”(即官方发给的土地凭证)等之后,再分配安置到沂水(包括沂南、沂源)和蒙阴县内各地。另一路(东路),稍后自海州(今连云港)经江苏赣榆县,一路北上直接进入莒州、日照(包括莒南、临沭五莲)等辖区各地。

据族人相传,根据当时“两丁抽一”(即两个儿子必须有一个移民)的征调移民政策,自海州迁往沂州府的宋怡公一支有数十人(族谱中记载多是次子移民,长子留家),宋怡公为带队的族长。其他移民同去的具体人员及其子孙家庭情况,目前还没有查到相关记录。相传由于当时这里部分地区瘟疫流行尚未完全消除,先期到达沂州府驻地兰山县后的人们,只好先被安置在这里落脚了一段时间。然后,根据当时同族拆分(防止抱团反抗)的政策,又被拆分到各县各地安置。

由于元末明初山东人烟极为稀少,加之当时地方基层组织普遍尚未建立,官府与驻军(当时以驻军为主)对大量移民的安置管理,极为粗糙混乱。以致出现了许多移民一再被辗转迁移的现象,从而导致同族移民相互失去联系,音讯隔断。这也是后来各地续修家谱时,普遍遇到的难题。

此外,当时还有一些其他影响宗谱续修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一是金元歧视汉人造成的严重遗留问题影响深远。

自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被迫渡江南迁,金人(由古靺鞨族演化的女真族)踏入中原淮河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之后,直到公元1234年被南宋与蒙古军队夹击亡国,先后统治淮河、秦岭以北半个中国约108年。此后,蒙古人接替金人建立元朝,并消灭南宋,统一中国,到公元1368年再被朱洪武起义军推翻亡国,又先后统治整个华夏中国约98年。

 在这由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二百余年间,对广大中原华夏民族的压迫、歧视与防范,贯穿始终,影响深远。尤其是占领前期,不仅将大片大片的沃野良田强行开辟成为他们的广阔牧场,以适应其游牧贵族的生活习惯;还对被占领区人们实行种种奴役和压迫。如元朝将各族人民以种姓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中亚与中东等与他们早期合作的人种)、汉人(先被金人征服的中原人)、南人(后被蒙古征服的南宋人)四个等级,并按其“高低贵贱”,分而治之。不仅让他们那些所谓高贵种姓的人,享有各种特权;还对汉人、南人等所谓低种姓的民族,实行种种歧视和限制。如规定汉人、南人起名字,除非有功名职衔者,否则平民百姓只能用自己父母的年龄、或本人的出生月日、以及兄弟排行等数字,取一个带有记号性的所谓贱名。如吴晗先生所著《朱元璋传》记载:朱元璋父亲名叫朱五四(后来追记为“世珍”),大哥朱重四(后来追记为“兴隆”),二哥朱重六(后来追记为“兴盛”);他本名朱重八(又名“兴宗”;“元璋”是其表字;“洪武”是其朝代年号;都是后来发达了才叫起来的)。这种对汉人传统名字的歧视性改变,直到进入明朝后,才陆续纠正过来。从而对各地族谱名牒的续修与传承,也造成了一定冲击。

二是明初行政区划调整频繁,造成地域之间联络信息混乱不畅。

 据史书与方志记载:明朝初期,先是沿袭元朝政区制度,设行中书省为最高政区。不久后于1376年(洪武九年),又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沂州归属山东布政使司。 公元1368年 (洪武元年) ,省附郭(即驻地州、县并存)临沂县并入沂州,归属济宁府。公元1372年 (洪武五年) 又划归济南府。公元1374年(洪武七年)十二月,再划归青州府。公元1385年(洪武十八年),复又划归兖州府。 此时的沂州作为散州,划归兖州府属州时,只直辖2县:即费县和郯城县(洪武元年、即1368年设置)。沂水、蒙阴、莒州、日照则归属青州府。

直到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沂州才由散州升格为沂州府,置附郭兰山县(即驻地州、县并存)。同时,降莒州散州,并以莒州及其原辖沂水、日照、蒙阴3县归属沂州。自此,沂州府共辖1州6县1卫,即:

1、莒州:包括今莒南大部、五莲大部、安丘、诸城西南部等区域。

2、兰山:1734年置县,为沂州府附郭县(即驻地州、县并存)。辖区包括今临沂市辖五区大部、临沭大部、兰陵大部、以及枣庄山亭、峄城等部分区域。

3、郯城:辖区包括今临沭县西南、兰陵县东南、以及苏北一带部分区域。

4、费县:辖区包括今平邑县区域。

5、沂水:辖区包括今沂南县大部、沂源县东部、以及原莒州东北部等区域。

6、蒙阴:辖区包括今沂南县部分、沂源县部分(另有新泰县东部辖区已划归泰安府)。

7、日照:辖区包括今五莲县部分区域。

8、安东卫:今日照市岚山区,驻地岚山港

不仅当时的上层行政区划变动频繁,那时就连乡、社、牌、保、村等基层区划设置及其名称,也随之变来变去,变动频繁。从而让本来信息交流就极度闭塞不畅的偏远地区民众,尤其给广大移民百姓之间的通讯联络与相互查询,造成更多障碍和困难。

三是朱永乐发动“靖难之役”将山东又沦为主战场,战后只好再次移民。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他的长子(太子)朱标早死,由朱标长子即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为削弱势力日益强盛的各路藩王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因此与藩王势力发生尖锐矛盾。其中坐镇北平(今北京)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 于是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进攻当时的明朝都城南京,及其拥戴建文帝的各省府州县。史称“靖难之役”。

战争持续四年,由于双方几乎投入全部兵力反复争夺,形成胶着与拉锯战状态。山东作为南京与北平的中间地带,不幸又沦为主战场。使已经遭受金、元战争与农民大起义蹂躏二百余年后,刚刚处于恢复状态的山东人民,再次陷入战火兵焚之中。战争的破坏,不仅造成大量伤亡和逃亡,也给刚刚安顿下的明初大移民造成巨大冲击。

最后于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立为帝(明成祖),建立“永乐”政权后,又迁都北京。并且不得不又一次开始大移民,重点也是填补山东新造成的无人区。

四是先期移民安定后,地广人稀的优势吸引投亲式再移民。

相传明初移民若干年头后,广大移民大众逐渐安顿下来。由于地广人稀,加之连年风调雨顺,移民百姓的温饱得到保证。从而回乡探亲等活动也逐渐增多。因此又吸引了许多故乡的少地或无地农民,自发投亲移民。恰如后来的“闯关东”一样,通过投亲靠友,引来更多同族或亲友,自发前往移民目的地,聚合成群,使移民人口不断壮大。一方面,增加了联络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原有移民的既定格局,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又随之出现人多地少等问题。因而,又出现了移民子弟再移民的现象。并且随着再移民的不断增加,在缺少文化而又信息闭塞的社会形态中,造成联络中断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在后来的续修族谱中,上述联络中断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如纪连海先生所著《历史上的刘墉》中记载,刘墉(即刘罗锅)的祖上,也是江苏徐州府砀山县(后划归安徽省宿州市)的大刘家村,元朝末年避难迁入江苏东海当芦村。明初移民到山东日照与莒县交界的甲子山西北“喜鹊窝村”。于明英宗天顺年间,因家中发生火灾,刘墉祖上兄弟五人只好分头外出谋生。其中老二刘思源留守本地,其余老大刘承源迁往安丘,老三刘接源迁往邱前,老四刘续源和老五刘根源迁往莒县。若干年后,刘墉先祖刘思源的八个儿子,为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决定只留老四刘禧留守,其他兄弟七人分头外出谋生。其中刘福、刘禄同迁日照三庄乡刘家沟,刘寿迁刘家庄,刘诗迁大株洲,刘书投奔莒县的叔叔刘续源和刘根源;刘忠迁临沂,刘厚迁沂水刘家店。再后来,到清朝弘治年间,刘墉的高祖刘福,因避匪乱,又自日照三庄刘家沟,迁居诸城逄哥庄(今属高密市);并从此定居于这里。在上述外迁过程中,其中也有部分支系的后裔子孙,最后失去联系。

另据山东莒南县近年整理出版的《古镇大店》一书,书中引述当地著名望族“大店庄氏”续修的《庄氏族谱》记载:“我庄氏,明洪武初年,由江苏东海郡海东村(注:今连云港市云台山北)迁来朱陈店”。这一支庄氏家族,自明万历四十年庄谦中进士,到清朝末年,族人共有20人中进士,20人中举人;另有拔贡12人,岁贡19人。加上有功名的乡饮介宾以上共411人。其中官至巡抚1人,道台2人,知府8人,知州6人,知县16人。直到民国时期,原清末翰林庄陔兰,曾担任末代圣人孔德成的老师,并被选为山东省国民议会议长。如此名门望族、簪缨世家,据族谱记载,本族族谱由于明朝末年“毁于兵火”,其前半部分烧毁,后来靠拼凑补齐,缺失之处,终成遗憾。

 因此,《海州宋氏宗谱》所存漏续之类缺憾,情有所原,在所难免。自万历丁亥年进行这次大规模续修之后,又进行了多次大的续修。因此,相比之下,较为完善。其中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续修。自此之后,由于分支众多,人口庞大;族人商定由各分支自行续修。其后,各分支又分别于道光、同治、光绪和中华民国二十年左右,又各自进行了分支族谱的续修。

  在上述各版本谱牒中,最早有南宋著名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所题写的《跋》,曰:“谱牒家之序也。世有妄亲他人之祖为己祖,是为不智;弃其祖而莫之顾,是为不仁。今朐阳(即海州)宋氏之谱,举无二者之病,子当慎藏之,以为宋氏家宝。勿视为他日之陈迹,则可以传千百世矣”。

 而在乾隆版《朐阳(海州)宋氏宗谱》中,先后有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汪由敦,刑部尚书兼镶白旗汉军都统阿克敦,武英殿篡修官兼翰林院检讨李英等名人,分别为之题写了《序》。皆对海州(朐阳)宋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据谱中记载:“乾隆二十五年,惠泽五丈河(今灌南县大圈宋集)述先氏维绪公捐刊宗谱,得以将家史传。其后,各支自行续修”云云。文中所说的述先氏维绪公,乃是宋昭公二十八世孙宋述先(字维绪,太学生),为修成这部大谱,他把自己的良田十数顷卖掉,慷慨捐助巨资,组织人马,分工展开。并专请南京名家雕版刊印二百套,分发族人珍存。据族人相传,光雕刻族谱的木雕版面,就拉了好几马车。为此,后人有诗称赞曰:“英英宋君,灼灼其儁;雄略云飞,家声雷震;谱纂七世,先公是顺;猗欤孝思,永锡后胤”。

近年来,适逢盛世,海州(朐阳)宋氏(包括各县、区)族人,自九十年代初,就筹划续谱大计,并经族人共同努力,大都已陆续完成。其中由灌南县政协退休干部宋永熙老先生,主持并亲自主笔续编的宗谱,历经十六年,遍访江淮、中州、齐鲁等地,年近八旬之时,终于大功告成。其所编《海州宋氏宗谱》,已经由台湾原省政府主席、现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题写了谱名,并撰写了《海州宋氏续修宗谱序》,给予了高度评价。

海州宋氏各支脉,有以始迁祖宋昭公所封谥号“忠毅”为堂号者,称“忠毅堂”。有以祖上所传“留余堂”为堂号者。还有以先祖曾为京兆郡望族而以为堂号者,称“京兆堂”等等。

在本文编写过程中,海州宋氏家族的开智、永熙、建亚、发岭、世璋、厚清、以恒、承举等宗亲,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爱;永熙宗亲还提供了部分历史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昭公三十三世孙  沂州支脉箕山宋氏十九世孙  学民

  沐手焚香写于二0一四年冬月   

相关评论